懷揣著這樣的心思,心情竟然平靜下來,站在門口聽著裏麵的人講著什麽,和那些十一二歲的孩子一起聽這些新奇的關於世界的故事,這大抵就是自然課。


    正聽到頻頻點頭的時候,外麵傳來一陣吵鬧之聲,孩子們扭頭往外看,先生卻嚴厲地說道:“讀書之時,不要三心二意,外麵的事等你們下了學再去問。”


    孩子們紛紛低頭,孫元化卻忍不住走出去,看看發生了什麽事。


    隻見外麵已經圍了不少的人,不斷地朝這裏麵指指點點,那個斷腿的儒生和幾個人在外麵擋著。


    來這裏鬧事的,為首的是一個男人,身後還跟著不少人,有個女人怯懦懦地跟在那男人身後,用孫元化聽不太懂的閩南話說了幾句,卻不想那男人直接一巴掌打在那女人臉上。


    女人再不敢說話,瑟縮地躲到後麵。


    斷腿的那儒生走到前麵怒道:“徐三,你又來鬧什麽?”


    “鬧什麽?把我外甥女交出來,要不然一把火點了你們這妖窩!”


    那男人喊了幾嗓子,後麵跟著他的同族之人也跟著壯聲勢。


    “這話說的,去年大災的時候,你妹子養不活那小娃娃,便送到這裏。如今災年過去了,我還不知道你的心思?無非是想著把這娃娃要回去,過兩年賣給大戶做個丫鬟,換幾兩銀子。有你這樣的娘舅,這孩子也是倒黴!”


    徐三卻不講道理,回身喊道:“鄉親們,這群人去年收養了那麽多的孩子,可是活下來幾個?我看,他們是拿去煉藥去了!今天不給個說法,就燒了他們的妖窩!”


    “放屁!若是不救,那些孩子也都被扔了或是埋在樹下了,無非就是今年番薯能活的性命了,便想著養大了賣個幾兩銀子。”


    斷腿那儒生指著人群中的女人道:“你也是當媽的,怎地就這樣狠心?你還不知道你哥哥的為人?這孩子從鬼門關中轉了一圈,總算是活了過來,長大後再不濟當個護士女醫,豈不是好過賣給人家?”


    那女人捂著臉隻是哭,卻不敢回答,徐三冷笑道:“便就像是你說的那樣,那孩子也不是你們的。怎麽,你們還想養大了賣錢不成?說別的都沒用,今天必須得把孩子交出來,這孩子就是父母的,這是天地間的道理,大夥說是不是?”


    圍觀的眾人卻不吭聲,心裏都知道是怎麽回事,但又不願意招惹這些宗族中人,便是膽大的也隻是勸道:“你說人家拿去煉藥,豈不是汙人清白?這孩子養不活也是常事。”


    爭吵中,樓上下來一人,一看就不是什麽善類,摸出一把短銃朝天就是一槍喊道:“吵什麽?知道這是什麽地方嗎?這是學堂,你們的知府大人也曾提過字的。學童正在上學,那些收養的孩子也不在這,都在城外義莊,要鬧去那邊鬧!”


    槍聲一響,眾人都嚇了一跳,不敢靠前。忽然間那女子跪了下來,哭道:“我是真想我那孩子了,就讓我看看吧。”


    說完看了身後的兄長和家裏人一眼,忽然跪爬到眾人之前哭喊道:“我也不求要回去,就是想的厲害,就想看看就是……”


    話未說完,就被身後的娘家人一腳踢倒在地,伸出手便是兩巴掌打的鼻孔流血,拖著頭發拽了回去。


    眾人都知道,這一個女娃子若是從最難養活的時候活過來,以後也好養了。


    如今番薯也種起來,以後喂養些番薯再養個六七年,將來出落的好,趕上和好年景,便能賣個幾兩銀子,比之養豬可要賺得多。


    在一旁看熱鬧的孫元化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事,心中更為猶疑,這種事該怎麽辦?


    他本以為這些人會講些道理,卻不想站出來那人直接揮手道:“當初暫時簽了契的,一文錢買下的。一則是不想有人賣兒女,二則也是當時養不活,她這當媽的當時也是聲淚俱下,讓我們收留。我不會講道理,也直接告訴你們,大大小小的孩子都在義莊,你們去那邊要。我們這些人各管一攤,各有分工,婦女兒童部的事我管不到,去義莊那邊有人管,我這邊隻是學堂、醫館和救濟處。”


    既是說到這,這群人又罵了一陣便朝著城外的義莊而去,跟隨的還有不少想要把孩子要回來的。既有想要將來賣錢的,也有是真的覺得如今能活下來想把孩子要回去。


    最主要還是這群人看起來比較善良,若真要是賣給那些大戶,必然連個屁都不敢放,早早被人打了出來。


    難得遇到一群看上去講道理的人,這事反而好辦的多。


    孫元化在一旁看的久了,又見挑唆那人的嘴臉,便問身邊人道:“這是怎麽回事?”


    “還能怎麽回事?去年大災,救下的孩子想要回去。還有些賣掉的女人、大災中拋的婦人家,義莊也收留了不少,既然是好人,那鬧總是有用的。”


    “還有婦人?沒有休書嗎?”


    那人看了一眼孫元化,笑道:“兄台怕是沒見過大災吧?有道是夫妻好比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大災到來的時候,哪有時間寫什麽休書?自去求活就是。如今緩過來了,自然是要要回去的。”


    聽到這話,他心裏一動,便先讓那十一個人留在這裏,自己悄悄跟在那些人的後麵,去看看那義莊是怎麽回事。


    說是義莊,實則是一個社會實踐基地和起到一個千金市骨的作用,從這裏批量培養本地的年輕人,也為今後的滲透和人口轉移做個準備,屬於是打著慈善旗號為搞事做準備。


    趕上去年地震加風災,陳健委托以別人的名義,在泉州外的幾處買了好大一片地。


    收留了一千多人的本地災民,又將隨船而來的黨內的一些專管婦女兒童、農業、手工作坊的一些人留在這裏,做一個嚐試。


    這千把去年難以活命的人被組織到一起,從種地瓜開始,活過了春天,又組織在一起修整水利,整合田地,這種事本就不是小門小戶一家能做的。


    水渠挖完,土地也都整合完,根本用不到這麽多勞動力,便分出一些人開了幾個小作坊。


    以地瓜釀酒、製作粉皮和粉條,又組合起來用地瓜葉養豬,這一年下來竟也過得相當不錯,義莊的粉條和地瓜燒也在泉州有了些名氣,一場大雨下來義莊的田地倒也沒有受到多少水害。


    陳健又舍得投錢,目的隻是起一個樣板和實踐基地的作用,批量培養一些本地的窮苦孩子三五年後識字之後,如何做一個集體村莊的管理人員。


    既是花錢免了徭役,又有一定的關係,這裏過得好一些也算是理所當然,若是正常斷不會有如此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既是為了名聲,也就不計較金錢。


    去年救下的那些嬰孩也都在義莊養著,義莊中的一些哺乳期的女人便專職做起了保育員,看護這些孩子。


    原本一些活不下去的女人也在莊中做些別的事,比如在粉條作坊裏忙碌,或是農忙的時候跟著一同翻翻番薯苗、收獲的時候一起收獲等等。


    女人中有個叫劉羅氏的,家裏也算是沒人了,嫁個丈夫公婆打罵,生不出孩子又要挨打,自己守著婦道,丈夫卻不是個東西。


    去年地震,丈夫先跑了,又趕上風災大水,這時候賣女人媳婦的太多竟賣不出去,便拋了她讓她自己求活。


    正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她家裏也沒了人,眼看活不下去的時候被義莊收留,兩個地瓜一碗粥撿回了一條命。


    義莊中有三四個番邦的女人,一看就不是什麽守婦道的人物,一些番邦的男人見了這些女人也要禮讓三分。


    劉羅氏初到的時候,隻是為了活命,那幾個女人便和她們住在一起,時間一長也就逐漸熟絡起來,說了一些讓劉羅氏害怕的話。


    其中一個女人和她的遭遇差不多,便說在家鄉的時候也是個織工,曾帶頭罷工鬧事要求多發點錢,和自己那個男人也是分了找了另一個,又說加入了什麽,總之就這樣一個曾經的織工跑到了萬裏之外。


    說起養活自己自己便說的算的時候,當真是理直氣壯,聽得劉羅氏一怔一怔的,心驚肉跳。


    想到自家那個,又想到從小受到的婦道,總覺得這些女人太過可怕。


    可是幾個月過去,她又覺得這些人說的竟有那麽幾分道理,單說這女人能頂半邊天,她一開始也以為是胡說。


    然而另一個女人帶頭張羅起了粉條作坊,一幹女人竟也幹的是有聲有色,幾個月下來也為義莊添了不少收入。


    尤其是劉羅氏幹的出色,一次女人大會上還得了幾句誇獎,又聽了一些女人一樣能做事之類的話,心裏也有些萌動。


    熟識之後,有一天幾個女人坐在一起閑聊,就說到生孩子的事。那幾個女人便說能不能生出孩子,也不一定在女人,還有一半可能在男人,又舉了幾個在家鄉的例子,說是有個女的以前也是生不了,後來到了商社做事,後來和別人搞到一起竟也懷孕了之類的話。


    劉羅氏一聽這個,心說說不準自己之前挨的婆婆的打到有一半的可能是冤枉,心中也逐漸有了些曾經不敢有不該有的怨氣。


    義莊中男人也多,魚龍混雜,也有夫妻一起來的,自然也有一些打罵之類的事。


    若在別處也算正常,卻不想這義莊內婦女們有了個婦女部,專管這些屁事。當天便帶著火槍堵在那男人門口,輪番上陣,批評教育,讓這男的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竟成了個笑話。


    見識了這麽多新鮮事,聽了那麽多新鮮事,心中也活絡起來。


    她又沒有孩子,看著義莊收養的那些孩子,難免母性萌發。便想著過些日子閑下來,便要好好學學認幾個字,據說學得多了日後可以當女先生,教這些小孩子們。


    不到一年時間,日子過得好了些,之前的那些苦惱和受得氣逐漸忘了,也或許是不敢想,畢竟沒有休書,隻怕有一天男人和族裏的人要找到這裏。


    本以為忘了就不會發生,沒想到真到這一天到來的時候,她心裏還是慌了。這一天聽著外麵吵吵嚷嚷的,有要孩子的,有要女人的,有要把女人賣給義莊希望給錢的……


    亂哄哄的一大群人聚在外麵,她這心裏實在害怕,想想過去的日子,再想想現在,真想找個地方藏起來,再也不回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酋長到球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茅屋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茅屋秋雨並收藏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