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那是明麵的不為;不爭,也是明麵的不爭。


    至於嗟遠山到底什麽來頭,會不會借助這個機會提前鋪路,那不是陳健要考慮的。


    嗟遠山是個正統官僚,不是愛國誌士蒼生為己任的理想主義者,所以陳健不用害怕什麽。若是後者,打死陳健也不會把作坊安在南安,更不會說這些話。


    如果這個官僚又恰好是個機會主義投機客,那就更完美了。


    互相利用的極致,就是看起來沒有絲毫的互相利用,一切依法辦事依規處理,不徇私枉法。


    所以嗟遠山可以什麽都不用做,安心治理南安縣,以待清風起扶搖而上,不管怎麽樣他都需要一個契機。


    轉眼到了十月中旬,南安縣一紙政令出台,但卻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風波。修運河修路這樣的事,不是誰都能做的,不說別的單單是花費的錢財,整個閩城也沒有幾人可以拿出這麽多的流動資金。


    閩城的十月十一月,是很繁忙的時候。


    一些打的土地擁有者種植的棉花正是收獲的季節,和其餘的作物不同,棉花的收獲要持續很長時間。


    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每天都蹲在地裏,一點點地將棉桃摘下來,因為棉桃不是一天成熟的。


    這樣巨量消耗人力的勞動,也意味著小農經營的土地於棉花上無利可圖。商人會操控棉價,尤其是籽棉的價格,耗費的人工根本賺不回來足夠的錢。


    尤其是土地將將夠不需要淪為雇工的那批人,更是如此。收獲季節,各種稅費、借貸都需要償還,單獨的農民沒有與市場議價的能力,忍受著商人的多重盤剝,也就沒有餘錢考慮等到價格回升的時候再賣——受潮、發黴、被耗子咬等等損耗,也不是小農所能承受的。


    而摘棉桃的時候,又是其餘作物的農閑期,因而大量的小農選擇這時候前往一些大農場主的土地上摘棉花賺錢。


    不需要交稅,明碼標價,按斤數換錢,雖然價格壓得低,但也比自己種棉花要強。


    各種行會早早地定好了今年的籽棉收購價格,作為商業資本家他們本金雄厚,在交通不便的前提下可以很輕鬆地操控市場。


    這是一個陳健惹不起的勢力,單獨拿出來一個比錢財和影響力他不怕。但這樣一個巨大的利益鏈和利益團體,那就不是陳健的小身板可以抗衡的了。


    紡線、織布、軋花等等,都是交流密切的行會。和玻璃行會不同,他們沒有上下遊,最多就是那些海邊海草灰製堿的小作坊。


    而棉紡織行業,則是一個上下遊利益密切的行業。從操控籽棉皮棉價格到籽棉加工、紡線、織布、染料等等,缺一不可。


    織布的必然和紡線的關係密切,紡線的必然和軋花的不可分割,軋花的又肯定和籽棉皮棉的投機商人穿一條褲子。和小小的玻璃與醬油這種上下遊很短的行業全然不同。


    在閩郡的行會中,陳健的名聲其實不怎麽好。


    有人說陳健涉足哪一行,哪一行就會出大事,玻璃行會毀了,閩城的醬油行會隻剩下一些高端的苟延殘喘,製堿行會要仰仗陳健的鼻息,算是懇求著這位閩城製堿行會的副會長除了玻璃行業的用堿外不要涉足其餘漂洗繅絲之類的行業用堿。


    持續了百餘年穩定的行會製度,第一次出現了這樣悲慘的局麵,不得不讓人有所警惕。


    行會受益者需要的是穩定的舊時代,為了這個穩定他們會反對一切可能出現的變革和不安定因素。


    因而當十月份的某天,陳健對閩城那些操控了皮棉軋花的商人和作坊發出邀請的時候,整個閩郡的紡織行業都炸開了鍋。


    涉足哪一行,哪一行出大事的名聲,讓這些商人和作坊主不得不防。


    兩年前這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如今已經可以做到一封邀請函就能讓閩城的夜晚多出了許多熱鬧。


    哪怕是假如一位新上任的郡守,傻嗬嗬地說籽棉價格太低傷農之類,這群人都會嗬嗬一笑隻當無視,因為那什麽用都沒有,有一萬種辦法讓政令推行不下去。


    可麵對陳健,這些人還是慌了,這不是郡守更不是商務官,而是和他們一樣的唯利是圖的商人。


    同行之間最明白自己的可怕和手段。


    許多紡織行當的人聚在一起,那些軋花作坊的作坊主更是首當其衝,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陳健又要搞什麽?你們可聽到了什麽風聲?”


    “沒有。他……他不會是想涉足軋花行當吧?”


    “軋花才賺幾個錢?他是不是想涉足紡織行當?畢竟皮棉才能加工,而皮棉又在軋花作坊裏才能出現。”


    “不行不行!千萬不能讓他進入這一行。我就怕他又弄出來什麽東西,毀了大家的利益。”


    軋花平日看起來是個很不起眼也不怎麽賺錢的行當,但在整個產業鏈中則是極為重要的行當。


    不少大的紡織業的作坊主也被陳健攪的不得安生,不住地警告著那些軋花作坊和控製棉花價格的商人。


    “棉花不是玻璃。他陳健可以操控玻璃,但卻操控不了棉花。他的作坊能在閩城建起來,但是棉花卻不能流入他的作坊!一點也不行!”


    “對啊,誰知道他又要搞出什麽事?”


    “他這次隻邀請了軋花行當的,按說……他年紀不大卻也是老狐狸了,搞得田文亮家破人亡。他難道會不知道,棉花根本不是軋花作坊說的算的?”


    眾人也有些疑惑,如今實在是不知道深淺。


    若是別人想要涉足而且野心勃勃,那根本不算事,閩城的棉紡織行業的大人物們甚至不需要出麵,隨意一個手指頭就能將其捏死。


    可是明天要麵對的人卻不走常理,而且也算得上是根深蒂固,輕易間撼動不得。


    爭論中,有人提出:“如果他真的想要涉足棉紡的行當……不妨就讓出南安?畢竟南安的棉花種植量不是很大,互相之間退一步,也好過你死我活。”


    這話一出,立刻遭到了眾人的反駁。


    “一步都不能退!若是讓出南安,誰知道將來他會幹什麽?就像是當初那些製堿作坊一樣,讓出來了。的確,陳健也算守規矩,可現在的問題是陳健不涉足漂洗繅絲的用堿隻是他守規矩,一旦不守誰能製得住他?不能把希望都寄托他守規矩上。”


    這一點眾人達成了共識,寸步不讓,無論明天要說什麽,都必須思考清楚。一句話,讓陳健的錢進不了棉紡行業,從源頭上把他掐死,皮棉籽棉就是關鍵。


    商議到了半夜,終於確定了明天的底線:告訴陳健,棉紡織行業不歡迎他。別想涉足,如果涉足那就是你死我活,寸步不讓,決不有絲毫的妥協。


    軋花作坊和棉花收購的投機商們整整一夜睡得都不安心。


    第二天一早,幾輛安裝了四輪轉向機構、有玻璃窗和內部軟席的馬車停在了這些人的門前,邀請他們上車。


    如今閩城已經有不少這樣的四輪馬車了,坐著輕便,在城中的大路上行走也算舒適,加之有了玻璃窗和軟席,更是身份的象征。


    售價自然昂貴,但這門麵卻彰顯的開。送了郡縣官員一些,一些有錢人自然也要買上一輛乘坐,在大街小巷穿行的時候與眾不同,受人指點羨慕。


    這車還衍生出來一些新的詞匯,一開始就是叫馬車,後來有人覺得坐上這樣的馬車,一定樂的直哼哼。


    再後來,這馬車就在市井間被稱作哼哼車。因為除了樂的直哼哼,還有車輛轉彎和行走時候的吱嘎聲小許多,聽上去更像是溫柔的哼哼而非劇烈的吱嘎。


    人屁股下的椅子那是很重要的東西,在閩城能坐上哼哼車的人,非富即貴。


    久而久之,人們便稱呼那些坐在這樣馬車上的人為大亨,哼哼車的哼。富貴即為大。


    大亨的本意隻不過是坐馬車的人,而這馬車隻不過恰好被人稱作坐上去樂的直哼哼的馬車簡稱哼哼車,同時坐上這樣馬車的人又都是閩城的有錢人和有地位的人,所以大亨從形容詞變為了名詞,成為了一個特定的稱謂。


    今天坐馬車而來的一些人,有些是沒資格被稱作大亨的,但借著陳健邀請的光,也成了一回大亨。


    隻不過這些偽大亨們的心情卻沒有樂的直哼哼的興致,透過馬車上的玻璃窗看著越來越近的、那幢與眾不同鶴立雞群的建築,不由地歎了口氣。


    那幢建築和以前沒有太大的區別,隻不過比之前往來的車輛更多。


    而內在的唯一區別,就是多出了一個牌匾,名叫“南安諸廠雇工協會”。


    牌匾上方的某間屋子,就是這個什麽雇工協會的辦公場地。這個場地和這幢磚摟的其餘房間完全不同,一眼就能認出來。


    因為那個房間的玻璃被卸了下來,用來擋風遮雨的是最便宜的黃紙,甚至都不是專門用來擋窗戶的正規的白色窗紙。


    偶然有人走過,總會問問門口站著的人,為啥這雇工協會是黃紙的窗戶?門口站著的人卻都笑而不答。


    玻璃廠的雇工協會用不起玻璃而用的是最便宜的黃紙,這簡直就是笑話,而且這個笑話很快傳遍了整個閩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酋長到球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茅屋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茅屋秋雨並收藏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