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陳健帶著一肚子的想法返回閩城的時候,李芸已經在閩城等了十天了。
這十天李芸被招待的很好,陳斯文也盡量幫著兒子圓謊。
然而術業有專攻,隻是兩天李芸就聽出了問題,這個自己可能的小師弟完全沒有做出那些東西的基礎。可是同樣,李芸也知道自己這個可能的小師弟也沒有冒名頂替的能力——這種可以史上留名的事,還輪不到一個小小的剛成為校官不過一代的人的兒子去頂替。
也因而,李芸對於這個小師弟也就更為好奇。這種好奇如同讓李芸變得像是一隻貓一樣,想了許多古怪的故事,可都難以說服自己。
在李芸等待的這些天裏,關於陳健的一些流言也不脛而走,挾著之前戲劇成功年少成名而又痛改前非的光環,人們下意識地喜歡更多的神奇故事發生在一個人身上,這樣談論起來的時候才有戲劇性。
李芸從都城來,是學宮裏出身的人,又是專門來找陳健的,還在途中問過別人陳健家中是否暴炸過冒煙過之類的古怪問題。
於是更為扯淡的說法被提了出來:前幾年齊國的使者來都城商談的時候,挨了一枚大鐵黑火藥炸彈的襲擊,這件事到最後被淡化處理了,但是故事還是被往來的商人傳得很玄奇。
因而當都城、學宮、爆炸之類的字眼和陳健聯係到一起的時候,閩城便有人說陳健可能那件事有關,更有人神乎其神地說一定是因為陳斯文是海軍,如果不打仗就沒法再立功了,於是當兒子的便和都城的一些人暗中策劃了上次的爆炸事件。要不然為什麽之前那麽頑劣如今卻能做出這樣的事呢?那顯然之前的頑劣都是裝的,而且肯定和都城的大人物有一些牽連……
這種扯到沒邊的故事充滿了神奇的色彩,又十分符合此時族群閑著沒事就大談特談國事的習慣。
所以當陳健騎著馬從下麵的縣晃回閩城的時候,人們暗裏對他指指點點,還有幾個在之前和齊國戰爭中失去親人的人衝著陳健吹了幾聲讚揚不已的口哨,還有人朝他扔了幾個橘子以示歡迎。
陳健看了看懷裏的橘子,確信這不是蘭花事件暴露後的臭雞蛋,這才放心,卻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本想著去看看林曦,問問她他寫的那些習題冊有沒有什麽不懂的地方,可是如今怪異的很,便先回了家。
和李芸相見,對方說明了來意,陳健這才明白過來,陳斯文在一旁聽得半懂不懂,卻也長鬆一口氣,這可是好事。
隻是如今越發有些看不懂兒子了,甚至原本為兒子鋪好的路看似都不用走了。但細細一想,陳斯文忽然想到一年前那晚上和兒子一起觀星的事,想到那天本以為是個玩笑的話,心中驀然一動。
仔細看了看如今仿佛已經不認識的兒子,陳斯文不易覺察地歎了口氣。一年前聽兒子說想要去大海的外麵看看,那時候他沒有太多的情緒:稍微有些高興於兒子的誌向,但也隻是稍微。不論是個人能力還是錢財,兒子似乎都沒有實踐的可能。就像是以前一樣,說出一番大話,然後不去做,那這樣的大話聽起來又怎麽能夠引起各種各樣的情緒呢?
可是現在,兒子有了名氣,甚至驚動了都城學宮的人物,還有了不知道從哪裏來的錢,這就讓陳斯文有些害怕。
那時候聽兒子說什麽能夠靠天地間的規則去測緯度的辦法,隻覺得那或許是兒子的異想天開。可現在麵對著李芸問出的那些問題,在陳斯文看來已經不是異想天開的事了,而根本就變成了自己之前不敢想的問題。
誌向是好的,走出大海看看也是好的,但如果可能毀掉兒子的生命,那總會有些悲傷。
作為父親總是矛盾的。當兒子頑劣不求上進的時候,盼著兒子有些誌向理想;當兒子擺脫了頑劣不求上進名聲的時候,卻又盼著理想不要太大最好不要把命搭上。
又在旁邊聽了幾句,聽著兒子嘴裏時不時冒出的自己根本聽不懂的東西,心裏猛地沉了一下:他現在不想知道兒子所知道的這些東西是從哪裏來的,隻是知道兒子距離葬身大海看樣子又近了一步。
帶著這種莫名其妙的傷感,陳斯文離開了房間,隻把空間讓給了陳健和李芸。
此時的李芸經曆了之前的懷疑和好奇後,如今隻剩下了認同。
剛才的談話中,他旁敲側擊了幾句,沒想到陳健的回答很專業,完全聽不出外行人的樣子,甚至比之一些內行人更為精通。
唯一古怪的就是有時候有些問題,對方嘴裏會嘀咕幾句奇怪的自己聽不懂的話,然後再給出一個自己能聽懂的完全正確的答案。
事到如今,那也不需要再問些無關的事了,話題也就變得更為直接。
“陳健,我這次來的目的你應該也猜到了吧?”
“是的。”
“我的先生很喜歡你的那份實驗報告,也對那種奇怪的仿佛蠟一樣的東西很好奇。所以我想要看看,你到底是怎麽做出來的。”
說到這,李芸從懷裏拿出了一張紙,上麵印著一些話,還有木老先生的印章,以證明自己的身份和目的。
陳健看了看,其實他也看不太懂,但是心裏已經信了七八成。畢竟李芸不是單獨來找自己的,而是先來到自己家中等了幾天。
“看到了吧?如果你能重複一遍你的實驗,木老先生可以舉薦你進入學宮學習,這是很難得的機會。”
說完這句,李芸忽然又說道:“如果是真的,那你就是我的師弟了,我很高興,先生也會很高興。”
“但如果是假的,請你一定告訴我。我不希望先生的希望化為肥皂泡,他年紀太大,身體不好,我不想因為一句謊言而讓我的先生生氣。如果先生因為這句謊言有了什麽不測,我發誓會恨你。而你即便是假的,也會明白,千萬不要招惹一個學礦物化學的人去恨你。”
話中的威脅陳健明白,話中對木老先生的尊重和愛戴陳健也聽了出來,於是笑了笑,點頭道:“我明白。”
“那就好。先生當年為了給一種新的硝石火藥容易吸潮的問題找出解決辦法,被炸斷了手指。那次我死了兩個同窗好友,所以我見過血和死亡,也請你不要把我的話當成玩笑。”
李芸不再多說什麽,陳健在前麵帶路,兩個人來到了陳健的小而簡陋的實驗室。
在小屋中,陳健熟練地重複了一遍之前的過程,磨碎的骨灰、矽石和炭粉還剩下不少。
一邊操作著,一邊解釋道:“我當時就想,既然木炭能夠把鐵從鐵礦石提煉出來,那麽或許也可以把骨頭中的東西提煉出來……”
李芸也不說話,看著陳健的動作,聽著陳健看似合理的解釋,直到最終從水底看到了那些淡黃色的如同蠟一樣的固體重新出現。
陳健還要去收集,李芸卻阻止了。
看著簡單小木屋中簡陋之極的實驗設備,一種名為感動的情緒在李芸的心中萌發。
作為學宮中被笑稱為跑的最快的那批人,李芸很清楚自己學的東西到底是一門怎樣的學科,也知道數百年來死在這上麵的同行和先輩有多少。
眼前這個看起來笑嗬嗬仿佛什麽都無所謂的年輕人,連同這些簡陋的、陶或是瓷的、很少的玻璃瓶之類的器皿,讓李芸想象到了一個可敬的場麵。
他仿佛看到簡陋的木屋中,一個年輕人皺著眉頭將各種各樣的古怪礦物放在這些隨時可能會炸的器皿中燃燒加熱,渴盼著能夠找到一種新的、可以解釋世界的東西。
他想到實驗報告裏的關於那種固體劇毒和臭蒜味的描述,仿佛看到這個年輕人一開始並不知道用水冷卻收集,而是任憑那些劇毒的蒸汽充滿了房間,房間裏洋溢著一股臭蒜的味道。可他直到,這股味道不是大蒜,而是一丁點就能讓一條大狗痛苦死亡的毒物。
想到紙張上那些潦草的字體,他仿佛從那些飛揚的字中看到了一個年輕人興奮的叫喊,看到了一個年輕人在無數個白天夜晚佝僂在這裏一步又一步重複著枯燥而又劇毒的實驗。
甚至,他仿佛看到了燃起的大火,看到了燃起大火之後年輕人沒有緊張而是觀察著燃燒後產生的煙塵,在劇毒的火代替的燭光中,寫下了“燃燒會產生濃烈的白煙”這樣最簡單而又充滿故事的字眼。
更甚至,他仿佛看到了年輕人在這個遠離繁華的木屋中苦讀著各種書籍,猜測著自己的結論,之所以做這個實驗,或許心中想的是想弄清楚牛羊為什麽長骨頭又為什麽吃草可以長骨頭,從而知道到底是什麽影響著花果糧食的產量……
正如李芸聽說過並且觀看過的那幕名為孤兒的戲一樣,原本他不理解為什麽自己這個小師弟會寫出那樣的東西。
而現在看到這一切,他覺得自己明白了。
他覺得,那幕戲是這個小師弟在抒發自己的胸臆——無論怎樣的失敗,無論多少次的毀滅,都不會壓垮一個心中懷有理想的心。
他覺得,正如那幕戲裏說的那樣,這一切,既是為了自我實現,也是為了讓華夏更好:戲裏的孤兒選擇了政治,讓同族的血不再毫無意義地流——而小師弟則選擇了讓土地產出更多的糧食,讓同族挨餓的人變得更少。
至少,他是這樣感動著自己,並用這份感動卻推測陳健的,於是順理成章,由而更為感動。
陳健還在說,李芸仍在聽,但到陳健說累了的時候,李芸伸出手按住了陳健的肩膀,示意他不用再說下去了。
“師弟,我隻能說你的運氣真的不錯。先生告訴我們不要靠猜測去說明一些事,因為猜測的總是不準的。但你的很多猜測卻是對的,來之前先生還感慨了一番,說是有時候還是需要猜測的。”
李芸微笑著,說了陳健的一個“猜測”被證實了。那就是骨頭和貝殼長的有些像,所以陳健“猜測”骨灰裏有和貝殼和石灰裏都有的東西。
檢驗的話,陳健是沒有那些試劑的,便以猜測的形式寫在了送到學宮的紙張上。學宮的那些亂七八糟的器材都是他留下的或是當初受製於條件沒做出而後來做出的,所以他很清楚學宮中肯定是有鹽酸的。
所以他以骨頭和貝殼長的很像為借口,挾著製出白磷的震驚求學宮的人用鹽酸溶解骨灰,濾除液和碳酸鈉反應,生成了沉澱。加熱後分解、加水後生成熟石灰,從而證明了骨頭中是含有如今不叫鈣的鈣。
加上那些白磷溶於水後的酸性,以及此時頗為流行的酸堿陰陽二元論,便可以推測骨頭其實就是一種磷和鈣用酸堿二元的形式結合在一起的東西。
由此可以證明骨頭中是含有磷和鈣的,那麽這對於一些行業來說是件很重要的事。比如養牛的發酵飼料中加入一些石灰牛會長的更高,出了發酵本身的目的外,也解開了這個知其然而不知其然的問題:原來是為了讓牛更好地長骨頭。
這不僅僅是一瓶白磷和兩個實驗,而是解開了一連串的問題,雖然其中有些李芸並不喜歡的“猜測”,但此時被自己的“猜測”和幻想所感動的李芸已經忘卻了這個小小的不喜歡。
“師弟,我要恭喜你。你將成為二百年來在賢人祠上留名的最年輕的一個。如今你已經證明了你做到了這一切,先生最後的一點疑慮也將打消了,他一生正直,不會輕易推舉別人進入學宮成為他的弟子,你是為數不多的幾個。”
“我想,先生暮年能夠收到你這樣的弟子,會很高興的。”
陳健哦了一聲,故作興奮地叫喊了起來,展示出一個年輕人聽到這樣的好消息應有的表現。
有些誇張,有些做作,可在李芸看來這很正常,若是知道這樣的消息還平穩如無風之池水,那才有問題。
叫喊之後,陳健厚著臉皮叫了一聲師兄,並將從那些書中看到了木老先生的成就大為讚賞了一番。
他水平既高,知道的也多,看東西的角度自然不同,連帶著誇讚也每每說到點子上,正是木老先生最為得意之處。李芸這個弟子時常聽聞,聽陳健一說頓覺這個師弟很不錯,說的東西那絕對合先生心意,也對這個年少成名卻不驕傲的小師弟有了幾分親近。
其實陳健的誇讚是真心的,他是很佩服這種苦心鑽研學問的人的。他是抄襲者,而木老先生則是從黑暗中破出雷光的人,不能不讓他傾佩。
然而對於去學宮上學的事,陳健卻有不同的想法,於是說道:“師兄,我是很喜歡在先生身邊聆聽的,隻是……隻是能不能過兩年再去呢?我在這邊還有些事。”
李芸皺了皺眉,笑道:“師弟,我在閩城這些天也聽聞了你的名聲。年紀既小,又有劇作留名,對年輕人來說這的確是好過枯燥的學習的。可是我卻覺得,你還是去學宮更好。縱然你知道很多,或許比我要強,但是有些東西不是你在這裏就能證明的。就像是骨灰裏的‘鈣’一樣,你在這裏隻能猜測,即便是真的也無法證明。”
“你在那裏,可以更好的認識世界、解釋世界,這難道不是你的夢想嗎?”
陳健點點頭,說道:“這正是我的夢想,但我想的恐怕與師兄想的還不一樣。”
“怎麽說?”
“不知道師兄為什麽要學這些東西?”
“因為我自小就喜歡。”
“那麽學宮中跟隨先生學習的人多嗎?”
“不多。”
“那麽人們都願意學什麽呢?”
“管理、法規、司法這些吧。這些在事務官考試的時候還是很有用的,學我們這些的要麽總是很難賺錢和升官的。因而人其實並不多。”
“所以……我希望將來學咱們這一科的人比現在要多。”
“憑什麽?”
“賺到錢。”
“錢不是最好的理想。”
“但是最多人的夢想。”
這十天李芸被招待的很好,陳斯文也盡量幫著兒子圓謊。
然而術業有專攻,隻是兩天李芸就聽出了問題,這個自己可能的小師弟完全沒有做出那些東西的基礎。可是同樣,李芸也知道自己這個可能的小師弟也沒有冒名頂替的能力——這種可以史上留名的事,還輪不到一個小小的剛成為校官不過一代的人的兒子去頂替。
也因而,李芸對於這個小師弟也就更為好奇。這種好奇如同讓李芸變得像是一隻貓一樣,想了許多古怪的故事,可都難以說服自己。
在李芸等待的這些天裏,關於陳健的一些流言也不脛而走,挾著之前戲劇成功年少成名而又痛改前非的光環,人們下意識地喜歡更多的神奇故事發生在一個人身上,這樣談論起來的時候才有戲劇性。
李芸從都城來,是學宮裏出身的人,又是專門來找陳健的,還在途中問過別人陳健家中是否暴炸過冒煙過之類的古怪問題。
於是更為扯淡的說法被提了出來:前幾年齊國的使者來都城商談的時候,挨了一枚大鐵黑火藥炸彈的襲擊,這件事到最後被淡化處理了,但是故事還是被往來的商人傳得很玄奇。
因而當都城、學宮、爆炸之類的字眼和陳健聯係到一起的時候,閩城便有人說陳健可能那件事有關,更有人神乎其神地說一定是因為陳斯文是海軍,如果不打仗就沒法再立功了,於是當兒子的便和都城的一些人暗中策劃了上次的爆炸事件。要不然為什麽之前那麽頑劣如今卻能做出這樣的事呢?那顯然之前的頑劣都是裝的,而且肯定和都城的大人物有一些牽連……
這種扯到沒邊的故事充滿了神奇的色彩,又十分符合此時族群閑著沒事就大談特談國事的習慣。
所以當陳健騎著馬從下麵的縣晃回閩城的時候,人們暗裏對他指指點點,還有幾個在之前和齊國戰爭中失去親人的人衝著陳健吹了幾聲讚揚不已的口哨,還有人朝他扔了幾個橘子以示歡迎。
陳健看了看懷裏的橘子,確信這不是蘭花事件暴露後的臭雞蛋,這才放心,卻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本想著去看看林曦,問問她他寫的那些習題冊有沒有什麽不懂的地方,可是如今怪異的很,便先回了家。
和李芸相見,對方說明了來意,陳健這才明白過來,陳斯文在一旁聽得半懂不懂,卻也長鬆一口氣,這可是好事。
隻是如今越發有些看不懂兒子了,甚至原本為兒子鋪好的路看似都不用走了。但細細一想,陳斯文忽然想到一年前那晚上和兒子一起觀星的事,想到那天本以為是個玩笑的話,心中驀然一動。
仔細看了看如今仿佛已經不認識的兒子,陳斯文不易覺察地歎了口氣。一年前聽兒子說想要去大海的外麵看看,那時候他沒有太多的情緒:稍微有些高興於兒子的誌向,但也隻是稍微。不論是個人能力還是錢財,兒子似乎都沒有實踐的可能。就像是以前一樣,說出一番大話,然後不去做,那這樣的大話聽起來又怎麽能夠引起各種各樣的情緒呢?
可是現在,兒子有了名氣,甚至驚動了都城學宮的人物,還有了不知道從哪裏來的錢,這就讓陳斯文有些害怕。
那時候聽兒子說什麽能夠靠天地間的規則去測緯度的辦法,隻覺得那或許是兒子的異想天開。可現在麵對著李芸問出的那些問題,在陳斯文看來已經不是異想天開的事了,而根本就變成了自己之前不敢想的問題。
誌向是好的,走出大海看看也是好的,但如果可能毀掉兒子的生命,那總會有些悲傷。
作為父親總是矛盾的。當兒子頑劣不求上進的時候,盼著兒子有些誌向理想;當兒子擺脫了頑劣不求上進名聲的時候,卻又盼著理想不要太大最好不要把命搭上。
又在旁邊聽了幾句,聽著兒子嘴裏時不時冒出的自己根本聽不懂的東西,心裏猛地沉了一下:他現在不想知道兒子所知道的這些東西是從哪裏來的,隻是知道兒子距離葬身大海看樣子又近了一步。
帶著這種莫名其妙的傷感,陳斯文離開了房間,隻把空間讓給了陳健和李芸。
此時的李芸經曆了之前的懷疑和好奇後,如今隻剩下了認同。
剛才的談話中,他旁敲側擊了幾句,沒想到陳健的回答很專業,完全聽不出外行人的樣子,甚至比之一些內行人更為精通。
唯一古怪的就是有時候有些問題,對方嘴裏會嘀咕幾句奇怪的自己聽不懂的話,然後再給出一個自己能聽懂的完全正確的答案。
事到如今,那也不需要再問些無關的事了,話題也就變得更為直接。
“陳健,我這次來的目的你應該也猜到了吧?”
“是的。”
“我的先生很喜歡你的那份實驗報告,也對那種奇怪的仿佛蠟一樣的東西很好奇。所以我想要看看,你到底是怎麽做出來的。”
說到這,李芸從懷裏拿出了一張紙,上麵印著一些話,還有木老先生的印章,以證明自己的身份和目的。
陳健看了看,其實他也看不太懂,但是心裏已經信了七八成。畢竟李芸不是單獨來找自己的,而是先來到自己家中等了幾天。
“看到了吧?如果你能重複一遍你的實驗,木老先生可以舉薦你進入學宮學習,這是很難得的機會。”
說完這句,李芸忽然又說道:“如果是真的,那你就是我的師弟了,我很高興,先生也會很高興。”
“但如果是假的,請你一定告訴我。我不希望先生的希望化為肥皂泡,他年紀太大,身體不好,我不想因為一句謊言而讓我的先生生氣。如果先生因為這句謊言有了什麽不測,我發誓會恨你。而你即便是假的,也會明白,千萬不要招惹一個學礦物化學的人去恨你。”
話中的威脅陳健明白,話中對木老先生的尊重和愛戴陳健也聽了出來,於是笑了笑,點頭道:“我明白。”
“那就好。先生當年為了給一種新的硝石火藥容易吸潮的問題找出解決辦法,被炸斷了手指。那次我死了兩個同窗好友,所以我見過血和死亡,也請你不要把我的話當成玩笑。”
李芸不再多說什麽,陳健在前麵帶路,兩個人來到了陳健的小而簡陋的實驗室。
在小屋中,陳健熟練地重複了一遍之前的過程,磨碎的骨灰、矽石和炭粉還剩下不少。
一邊操作著,一邊解釋道:“我當時就想,既然木炭能夠把鐵從鐵礦石提煉出來,那麽或許也可以把骨頭中的東西提煉出來……”
李芸也不說話,看著陳健的動作,聽著陳健看似合理的解釋,直到最終從水底看到了那些淡黃色的如同蠟一樣的固體重新出現。
陳健還要去收集,李芸卻阻止了。
看著簡單小木屋中簡陋之極的實驗設備,一種名為感動的情緒在李芸的心中萌發。
作為學宮中被笑稱為跑的最快的那批人,李芸很清楚自己學的東西到底是一門怎樣的學科,也知道數百年來死在這上麵的同行和先輩有多少。
眼前這個看起來笑嗬嗬仿佛什麽都無所謂的年輕人,連同這些簡陋的、陶或是瓷的、很少的玻璃瓶之類的器皿,讓李芸想象到了一個可敬的場麵。
他仿佛看到簡陋的木屋中,一個年輕人皺著眉頭將各種各樣的古怪礦物放在這些隨時可能會炸的器皿中燃燒加熱,渴盼著能夠找到一種新的、可以解釋世界的東西。
他想到實驗報告裏的關於那種固體劇毒和臭蒜味的描述,仿佛看到這個年輕人一開始並不知道用水冷卻收集,而是任憑那些劇毒的蒸汽充滿了房間,房間裏洋溢著一股臭蒜的味道。可他直到,這股味道不是大蒜,而是一丁點就能讓一條大狗痛苦死亡的毒物。
想到紙張上那些潦草的字體,他仿佛從那些飛揚的字中看到了一個年輕人興奮的叫喊,看到了一個年輕人在無數個白天夜晚佝僂在這裏一步又一步重複著枯燥而又劇毒的實驗。
甚至,他仿佛看到了燃起的大火,看到了燃起大火之後年輕人沒有緊張而是觀察著燃燒後產生的煙塵,在劇毒的火代替的燭光中,寫下了“燃燒會產生濃烈的白煙”這樣最簡單而又充滿故事的字眼。
更甚至,他仿佛看到了年輕人在這個遠離繁華的木屋中苦讀著各種書籍,猜測著自己的結論,之所以做這個實驗,或許心中想的是想弄清楚牛羊為什麽長骨頭又為什麽吃草可以長骨頭,從而知道到底是什麽影響著花果糧食的產量……
正如李芸聽說過並且觀看過的那幕名為孤兒的戲一樣,原本他不理解為什麽自己這個小師弟會寫出那樣的東西。
而現在看到這一切,他覺得自己明白了。
他覺得,那幕戲是這個小師弟在抒發自己的胸臆——無論怎樣的失敗,無論多少次的毀滅,都不會壓垮一個心中懷有理想的心。
他覺得,正如那幕戲裏說的那樣,這一切,既是為了自我實現,也是為了讓華夏更好:戲裏的孤兒選擇了政治,讓同族的血不再毫無意義地流——而小師弟則選擇了讓土地產出更多的糧食,讓同族挨餓的人變得更少。
至少,他是這樣感動著自己,並用這份感動卻推測陳健的,於是順理成章,由而更為感動。
陳健還在說,李芸仍在聽,但到陳健說累了的時候,李芸伸出手按住了陳健的肩膀,示意他不用再說下去了。
“師弟,我隻能說你的運氣真的不錯。先生告訴我們不要靠猜測去說明一些事,因為猜測的總是不準的。但你的很多猜測卻是對的,來之前先生還感慨了一番,說是有時候還是需要猜測的。”
李芸微笑著,說了陳健的一個“猜測”被證實了。那就是骨頭和貝殼長的有些像,所以陳健“猜測”骨灰裏有和貝殼和石灰裏都有的東西。
檢驗的話,陳健是沒有那些試劑的,便以猜測的形式寫在了送到學宮的紙張上。學宮的那些亂七八糟的器材都是他留下的或是當初受製於條件沒做出而後來做出的,所以他很清楚學宮中肯定是有鹽酸的。
所以他以骨頭和貝殼長的很像為借口,挾著製出白磷的震驚求學宮的人用鹽酸溶解骨灰,濾除液和碳酸鈉反應,生成了沉澱。加熱後分解、加水後生成熟石灰,從而證明了骨頭中是含有如今不叫鈣的鈣。
加上那些白磷溶於水後的酸性,以及此時頗為流行的酸堿陰陽二元論,便可以推測骨頭其實就是一種磷和鈣用酸堿二元的形式結合在一起的東西。
由此可以證明骨頭中是含有磷和鈣的,那麽這對於一些行業來說是件很重要的事。比如養牛的發酵飼料中加入一些石灰牛會長的更高,出了發酵本身的目的外,也解開了這個知其然而不知其然的問題:原來是為了讓牛更好地長骨頭。
這不僅僅是一瓶白磷和兩個實驗,而是解開了一連串的問題,雖然其中有些李芸並不喜歡的“猜測”,但此時被自己的“猜測”和幻想所感動的李芸已經忘卻了這個小小的不喜歡。
“師弟,我要恭喜你。你將成為二百年來在賢人祠上留名的最年輕的一個。如今你已經證明了你做到了這一切,先生最後的一點疑慮也將打消了,他一生正直,不會輕易推舉別人進入學宮成為他的弟子,你是為數不多的幾個。”
“我想,先生暮年能夠收到你這樣的弟子,會很高興的。”
陳健哦了一聲,故作興奮地叫喊了起來,展示出一個年輕人聽到這樣的好消息應有的表現。
有些誇張,有些做作,可在李芸看來這很正常,若是知道這樣的消息還平穩如無風之池水,那才有問題。
叫喊之後,陳健厚著臉皮叫了一聲師兄,並將從那些書中看到了木老先生的成就大為讚賞了一番。
他水平既高,知道的也多,看東西的角度自然不同,連帶著誇讚也每每說到點子上,正是木老先生最為得意之處。李芸這個弟子時常聽聞,聽陳健一說頓覺這個師弟很不錯,說的東西那絕對合先生心意,也對這個年少成名卻不驕傲的小師弟有了幾分親近。
其實陳健的誇讚是真心的,他是很佩服這種苦心鑽研學問的人的。他是抄襲者,而木老先生則是從黑暗中破出雷光的人,不能不讓他傾佩。
然而對於去學宮上學的事,陳健卻有不同的想法,於是說道:“師兄,我是很喜歡在先生身邊聆聽的,隻是……隻是能不能過兩年再去呢?我在這邊還有些事。”
李芸皺了皺眉,笑道:“師弟,我在閩城這些天也聽聞了你的名聲。年紀既小,又有劇作留名,對年輕人來說這的確是好過枯燥的學習的。可是我卻覺得,你還是去學宮更好。縱然你知道很多,或許比我要強,但是有些東西不是你在這裏就能證明的。就像是骨灰裏的‘鈣’一樣,你在這裏隻能猜測,即便是真的也無法證明。”
“你在那裏,可以更好的認識世界、解釋世界,這難道不是你的夢想嗎?”
陳健點點頭,說道:“這正是我的夢想,但我想的恐怕與師兄想的還不一樣。”
“怎麽說?”
“不知道師兄為什麽要學這些東西?”
“因為我自小就喜歡。”
“那麽學宮中跟隨先生學習的人多嗎?”
“不多。”
“那麽人們都願意學什麽呢?”
“管理、法規、司法這些吧。這些在事務官考試的時候還是很有用的,學我們這些的要麽總是很難賺錢和升官的。因而人其實並不多。”
“所以……我希望將來學咱們這一科的人比現在要多。”
“憑什麽?”
“賺到錢。”
“錢不是最好的理想。”
“但是最多人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