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八,去夏郡了,姬夏已經乘船回國都了。郡守說我想的很對,發給我一塊肥皂和一套新衣服。還塞給我四個剛剛從農學班學完的孩子,我一共管著二百戶人,卻又多出了四個年輕人……真不知道要做什麽,有這些錢和糧食,或許應該多養一些不用幹活的士兵。”


    “七月初六,這四個孩子幹活還算勤快,郡守說讓他們學著怎麽當好農吏……別處也是這樣,這麽多管人的,可是哪有這麽多人可以管呢?李大不太高興,他以為這是以後要來當裏司的,我說他做的好別人也搶不去。我想姬夏應該不會弄這麽人來當裏司的。”


    “七月初七,乞巧節,可惜隻有以前的夏城人過這樣的節日,我還得把姬夏說的乞巧節的故事和這二百戶講講。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願意聽這故事,但是對於上麵發下來的甜麵餅吃的很高興,大約明年他們也會記得這一天是什麽吧。”


    “七月十五,四個跟著我學怎麽當農吏的孩子就剩下三個了。有一個被蛇咬死了,按照郡裏的新規矩,不能葬在地裏會影響耕種,於是葬到了不能種地的山坡上了。供養一個學完農學的孩子要多少錢?三年開蒙,十四後又要再學一年,還要下放到鄉裏之中再學兩年,六年時間少說也得三千斤糧食,加上薪俸又要三五千斤,哪裏要用這麽多人呢?”


    “七月二十,我問了郡守,郡守說現在用不到這麽多人,將來會用到的。培養一個可以管好二三百戶農事的人,怎麽也得六年時間,真要到用的時候,可不是直接跳過這六年就能變出來的。”


    “七月二十一,在郡裏歇了一天,不隻是縣鄉裏的農吏,別處也是一樣,一個做了一年的都要帶著兩三個新人。這些新人也是年末考評的一部分。但願這些孩子們能夠知道他們需要有多少個農夫在地裏汗流浹背地養活他們。”


    “九月十二,秋種都忙完了,接到王命,要去榆城學習。郡裏和我一起去的有十三個人,除了我們這些農吏,還有管錢的、管法規的,都是去年得了上上評定的。我把四個裏分給了三個年輕人,讓他們獨自管,回來後希望不要做的不好。”


    “九月十八,在船上。遇到了附近城邑的船隻,船上是裝好的錫錠和硝石,養硝的辦法已經傳到了其餘城邑,老夏城的養硝工匠分了一些去別的城邑,但是火藥還是夏國配製。其實不止一艘船,還有些裝著陶器的、糧食的、石灰、炭、還有抓來的奴隸。抓來三個奴隸,賣掉一個換兩個人用的鐵器,是比三個人都用木頭做的活多的。有錫礦的城邑沒有銅,有銅的沒有錫,他們誰也離不開夏國,或許夏國也離不開他們吧。”


    “九月二十九,榆城的味道很刺鼻,比我走的時候更難聞了,到處是煤煙味。我沒看到把煤煉成炭的作坊,據說是在采煤的地方,那片煤礦以及采煤的人都是姬雲在管著。他大事不糊塗,應該能夠管好,手底下加上奴隸也有幾千人了。算起來,我也管著五六百人,要是將來那些孩子長大了不分家的話,我可能也能管上千人了。”


    “十月初一,開始上課,姬夏教我們。上午姬夏教,四天教一次,下午要學算數。新學堂的名字叫姬夏學宮,都是磚石的,裹著浸潤了木油的窗紙。”


    “十月初三,聽別人講講自己當農吏時遇到的事,以及如何解決的。他們解決的都很好,因為評定的都是上上,那些不好的都不能來,有些還被斥責了。他們說的都很好。姬夏找到我,告訴我明天我也要上去講。可是我該講些什麽呢?”


    “十月初九,前幾天我講的很好,姬夏說‘向石泉學習’,其實大家各有各的辦法,可能我做的最好吧。我知道姬夏是說學以前的我,今後的我會是什麽樣呢?所以我也要向我自己學習,當然是以前的我。”


    “十月初十,發了一套新衣服,是棉布的。我去染紡司看了看,終於知道什麽是棉花了,很奇怪的東西。”


    “十一月二十二,學了將近兩個月了,沒有時間來寫這些東西。晚上要學習,白天要學習。我們為什麽打仗?為什麽要學習?為什麽要當官吏?什麽是大河諸部?什麽是自己人什麽是敵人?我們一直在思考這些事。”


    “十二月二十,姐姐給我介紹了個女人。和我一起參加這次學習的,之前見過幾次。她叫蓮,當初和妹妹一起被賣到榆城的,如今她妹妹在河對岸靠躺在那裏用身體換錢,她用手來換錢,紡線織布都做的很好,當初三千多女奴中做的極好的幾個,姬夏弄出來新的織棉機後她學的很快,是染紡司的一把好手了。”


    “十二月二十一,我穿著最新發的棉布衣衫,掛著所有的銅勳章,去見蓮。我不知道該說什麽,就問她織布有幾種辦法?她說紡羊毛、麻和棉花是不一樣的。我老老實實地說其實我不會織布,她就笑了。我問她織過什麽布,她說棉布。我說哦,我身上穿的就是,挺好的……之後我就不知道該說什麽了,好在這時候姐姐來了,和她說了些什麽,出來後姐姐和我說蓮很滿意,因為常聽我的名字,而且學習的時候我的名字也常被提起來。”


    “十二月三十,過年。蓮送了我一串貝殼,我送了她一些擦臉擦手的油脂,那是姐姐讓我送的,那可不是用錢就能買到的,我也沒那麽多錢。出去看孩子們放爆竹,棉襖被燒了,蓮讓我脫下來給我補一補。”


    “華曆三十九年二月初七,終於學完了,明白了為什麽打仗、為什麽當官吏,也明白了是農人在養著我們。我去年又得了一個上上的評定,官員例會上有人推選我當主管整個夏東農事的農官,姬夏批準了。等夏賦收完之後就要上任了,我怕做不好,但是姬夏直接告訴我他現在已經無人可用了,讓我試著做好。”


    “二月十六,我就要回去了,蓮和我在大野澤劃了一天船。我要回夏東,她還要在這邊的染紡司做事。想不出更好的辦法,我讓她等我,可是要等多久呢?我說她要是不在染紡司做事就好了,她說我要是不做農官就好了,兩個人都不高興,但是都很忙。大約等那些年輕人成長起來頂替現在做的事就好了。我可不敢去問姬夏,這幾天他正在校場忙著弄新的軍隊,我看到了李大的四弟弟,讓我給他哥哥帶個好,送了一些好東西托我帶著。”


    “二月十七,和蓮在樹林裏做了些事。真好,要是能天天這樣就更好了,可惜不行。去找姐姐送別,姐姐告訴我最近最好不要生娃也最好不要做那種事,也不知道為什麽。”


    “三月十八,回到夏東了。任命提前下來了,我成了主管夏東農事的農官,我還以為要等到夏收呢。郡守說那些去北狄征戰的人回來了,帶回來很多人,都要分到東西兩縣中,我要管這些事。這可比管那二百戶要難的多,祖先庇護我能做好吧。”


    “三月二十,那些人回來了。當初我那四裏中去的八個人,回來了五個,死了三個,活著的都立下了功勳,披著甲,成了專門打仗的甲兵。他們打了大半年的仗,一個個力氣又大,一個個能批很沉重的甲。”


    “三月二十三,每個裏分了十幾個北狄人和山野中的野人,需要幫著收獲、種植、開墾。戶部早早有人算過了,司貨姬下令,每個新來的在開墾後分給他們三畝地,剩下的都是歸鄉裏所有。這三畝地是算好的,也就是夠一年吃的,準許他們開墾新地,但是附近的好地早就沒了。他們沒事做,隻能去鄉裏做短工,幫著收割、耕種、開墾之類,來換他們想要的東西,還要擔負一些徭役之類的事。什麽時候學會了說大河諸部的話,什麽時候學會了最簡單的五六十個字,才能被分下屬於自己的鏟、鋤之類,成為國人。他們這一輩是沒可能了,或許孩子們有可能吧。”


    “四月初八,農官要管的事情太多了,和農吏完全不一樣。那些北狄人以為自己要當奴隸,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輸了的都是如此,但是並沒有。他們暫時沒有反抗。有鄉裏的人說,要是以後都這樣就好了,給那些人很少的地,給自己人很多的地,又不是把他們當奴隸,讓他們幫著耕種收割……最好是一個人有四五百畝地,下麵有三五十個地很少的人,那樣的話什麽都不用幹,地的一切都可以收拾好。”


    “六月二十一,有船從榆城來,收到了蓮的禮物和幾個字,她會寫字了,還會寫自己名字了。來的人給我帶來個消息,說是那邊棉花收獲的不錯,但是紡線織布的女人不夠,蓮可能要被調到夏郡來教這邊的女人紡棉線織棉布。這是好事。”


    “六月二十三,新一批的農學班的孩子又來了,從下麵提及了幾個評定為上的農吏做我的副手,要跟著我學。好嘛,一個夏東縣的農吏農官,再過幾年就能管三個夏東縣了,可是孩子幾年之內可長不大,哪裏有三個夏東縣呢?律法的、賦稅的好像都是這樣,全都是一個帶三個。前些天去夏郡,我和紅魚姐說笑,我說要是忽然再多出三個夏東縣這麽多的人,用不了五年,都不用農學班再派人來了,我夏東縣的農吏就足以撐起來這三個新的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酋長到球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茅屋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茅屋秋雨並收藏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