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跟著陳健學了幾年,人死不能複生的道理還是明白的。而看到了榆城的種種變化後,此時的菱不再是當初那個年輕的孩子了,心中開始有了幾年前不曾有也不敢有的野心。


    心中悲傷之餘,也難免會有作秀的成分在其中,尤其是作秀可以為他的野心鋪路的時候。


    陳健作為先生在背後提供物質支持和係統化的作秀技巧,沒有明說,但菱卻能聽懂陳健的弦外之音。


    誠然,當初陳健說什麽兄弟和睦的時候說過,不要因為某些權利兄弟相殘,也說過會帶著他們遠赴東夷新建城邑。


    但是如果能夠在自己的城邑城邑中成為首領,誰又願意離開呢。


    如今這種亂局之下,隻能使出渾身解數來爭取這個機會。


    是夜,陳健在夏國供銷司的房屋中苦思的時候,菱披著白色的麻布,跪在了父親已經有些發臭的屍體前,大聲哭泣。


    既是作秀,也是情感迸發,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的點滴,菱就像是和與人訴說一樣,帶著悲苦從小時候打獵開始,一點點追憶著過去的一切。


    披麻這不是古老的習俗,城邑的很多人很好奇,之前麻布數量稀少,全都穿麻布尚且不太可能,哪裏還有多餘的麻布披在身上呢。


    而菱在哭泣的同時,從榆城跟著陳健來的木工們用最快地速度弄了鬆木,準備在第二天製造棺槨。這是陳健支持的,各種工具當然一並齊全。


    第二日清晨,停屍的地方已經圍過來許多城邑族人,菱的嗓子已經沙啞,哭聲已經變得難以分辨。


    眾人看著這一幕,悲從心來,忍不住想起了自己故去的父母,這種悲傷他們都感受過,因而此時能夠感同身受。


    “菱,去吃些東西吧,這樣哭下去可不是辦法。你父親已經去了,應該節哀才是啊。”


    菱搖搖頭道:“哪裏能夠吃東西呢?如果沒有父親征戰勞作,我又怎麽能夠吃上飯食呢?不吃飯,正是用饑餓來體會父親的重要啊。”


    眾人驚歎,仔細一想又覺得很有道理,而且這話說的在此時城邑眾人看來極為睿智,哪裏還是眾人印象中那個沒有什麽本事的小孩子。


    然而一道冷冰冰的聲音隨後傳來,菱的大哥哼聲道:“說的這樣好聽,你該餓死追隨父親才是。”


    “大哥的話說的並不對。死者有死者要做的事,生者有生者要做的事。父親生前作為城邑的首領,活著的時候一心想要城邑眾人過的更好,這是他在生時的願念。父親雖然去了,但是兒子還活著,正是應該將父親沒有做完的事情做完,又怎麽能夠隨意餓死呢?如果隨意餓死,血脈不能流傳、願念沒有實現,這怎麽能是兒子可以做的事呢?”


    菱的大哥一時語滯,心中不免警覺。昨天的事,他還覺得那是姬夏在撐腰,可今天這番言辭卻根本就是菱自己說的。這個當初看起來柔弱不堪毫無實力的弟弟,如今已經可以仰著頭來和自己說話了,甚至自己連反駁的機會都沒有。


    尤其是話中的那句……城邑眾人過的更好之類的話,竟然透露出幾分想要繼承首領權利的意思。在菱的大哥看來,這一定是陳健在背後撐腰,不過他並不擔心。自己的母親姓粟,而粟嶽是諸部盟首,即便夏國這幾年風頭正盛,但也比不過粟城的底蘊。


    再說如今想要成為首領,需要大河諸部一同承認才行,而支持姬夏的又有幾人?


    想到這,菱的大哥鬆了口氣,決定不再爭這口舌之利,便說道:“既然你也回來了,父親也已經確定是離我們而去了,我看今天就下葬吧。”


    菱又搖搖頭,說道:“父親生前與諸部首領盟誓,大河諸部俱為一體,視如兄弟。倘若父親下葬而其餘城邑沒有能夠來吊唁,難道不會責怪我們失禮嗎?即便父親的靈魂也一定會怪罪我們沒有禮儀。”


    菱的大哥怒道:“如今天氣這樣熱!難道你想讓父親腐爛嗎?難道你想讓眾位首領看到的父親最後一麵,竟是一灘爛肉蛆蟲?”


    “我從榆城趕回的時候,請了榆城的木工製作棺槨,當然不會讓眾位首領或是使者看到你說的那種事。況且時間如此倉促,哪裏能夠準備好芻狗草馬之類的祭物呢?”


    “祭物?父親富足,為何要用芻狗草馬?有銅有玉,珠貝無數,就算姬夏說的誰,不殉奴隸,難不成我們家竟連些好的事物都拿不出竟要用草狗?”


    “生歸生,死歸死。那銅玉在土中埋葬百年依舊如新,怎麽能夠被靈魂所用呢?靈魂輕盈,故而祭祀用火,芻狗草馬隨火而化隨風而起,這才是靈魂所能享用的。埋葬於地靈魂卻又不能享用,這難道不是欺騙靈魂嗎?”


    “況且銅玉並非人人所有,難道人們對於父母逝去的傷痛不是一樣的嗎?既然是一樣的,又怎麽可以用靈魂根本享用不到的銅玉去彰顯自己的悲痛呢?難道說那些買不起銅玉的人,就是對父母祖先不尊重也不傷悲的嗎?”


    附近還有很多的城邑國人,他們大部分都是菱嘴裏那種買不起銅玉的人,聽到這話紛紛讚同。他們當然希望自己的父母先祖也能夠享受到祭祀,人們總是願意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貴族們願意相信越富足的祭品越能被靈魂享受,而窮人們更願意相信芻狗草馬這些東西靈魂才能享受到的,而生者世界的銅玉並不會享受到……大約他們期待的是死後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吧。


    這些話當然不是菱想出來的,教他的人就是為了挑唆城邑的分化,換取一部分人的支持。


    然而菱的大哥卻聽出了話中的一些含沙射影,雖未明說,但是仔細一想似乎是在影射他故意用靈魂不能享受但是生者可以看到的東西來彰顯自己的孝,似是作偽。


    菱的大哥麵色燥紅,極為憤怒,又聽得旁邊那些人的議論和支持,心中惱怒更甚,怒罵道:“從哪裏學到的歪理?我看你從昨天開始就在作偽!又是不吃飯又是哭泣的,你到底想要幹什麽?”


    菱冷聲道:“難道父親逝去我不應該悲傷嗎?你是在說所有因為父母故去而悲傷的人都是作偽的嗎?心痛如劍刺,難道還能忍住不哭嗎?況且,芻狗草馬,這是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的父母祖先準備的。論起來我在東夷尚有封地奴隸,又有戰功姬夏賞賜了一些銅,難道我要裝作悲傷難過,不會用父親根本享用不到的銅玉嗎?”


    他這話似乎隻是在聲明自己不是作偽,但卻無形中提醒了一聲眾人,自己可是在東夷立下過的戰功的,再不是那個傻笨傻笨的孩子了,而是可以征戰千裏之外的人。


    現在首領之位懸而未決,每一件事都可能影響到國人的支持與反對,縱然如今需要大河諸部共同見證,但如果推選一個族人都記恨仇怨的人,那也不可能坐穩首領的位子。


    生前粟姓女子生的兩個兒子都在城邑中管理一些事物,按照正常來說,假如沒有什麽意外,這兩個兒子總可以繼承首領之位。


    但是這座城邑距離榆城太近了,而且都是便於行船的水路,因而變得不再正常。


    這幾年城邑還是那些人口,並沒有增加太多,但是原本的權利構成和親貴實力發生了變化。


    那些跟隨陳健在榆城學堂學習的親貴子女們,成為了榆城和這座城邑之間的紐帶,而這種紐帶帶來的利益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城邑的格局。


    對於那些敵視榆城種種政策的親貴來說,他們的生活一如既往,奴隸勞作、族人耕種族田,以此作為收入。


    而那些因為子女和榆城聯係在一起的親貴,則開始享受子女給自己家族帶來的收益。


    隻靠種植那點土地,根本積攢不出可以購買大量工具的財富,但是榆城在這裏建立的貨站卻開始按照陳健的命令有意識地扶植那些女子的父母。


    諸如一些工具,那些敵視榆城的親貴們根本買不到多少,隨著榆城附近土地的開墾,同樣糧食所能換到的工具越來越少。


    而那些子女在榆城學堂的親貴們,則享受著不同的待遇,他們可以用子女的名義暫時貸一些銅幣,並且夏城也會派人指導他們變革以往的種植方式。


    再比如鬆墨、野生鞣酸、草藥、染料作物之類的作物或是耗費人工的初級手工業,也都轉移到了附近的城邑,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這些子女在榆城的親貴們。


    墨除了榆城消耗外,並不能賣到別處,而榆城又不會花費大量的人手去製作,附近的城邑恰好有人。榆城每年還要消耗大量的陶器,但是訂單隻會給那些和榆城親近的親貴,相應的一些燒製石灰、製船木料之類的,也會優先購買。


    再加上新農具的普及,一些親貴開始瘋狂地開墾私田,但是靠近城邑的土地大部分都是公田,離城邑太遠的話又擔心奴隸逃走,畢竟附近就是幾年前還實行逃到榆城極為自由的地方。因而半奴隸半農奴的新的莊園出現,原本的親貴掌握著農具,又允許那些人擁有一小片僅能餓不死的土地,隨著新技術的推廣,他們收入的糧食也日益增多,甚至比起多年前整個城邑公田的收益還多。


    經濟變革之下,是權利的爭奪——是跟著粟城走?還是跟著夏國走?


    並非所有子女在榆城學習的親貴都和榆城走的近,而榆城扶植的也都是一些奴隸不多、名聲尚可、權利不大的一部分。


    這部分人用陳健半賣半送的新技術和新工具,瘋狂地刷著在平民中的聲望,以合作的方式他們出工具、平民出勞力開墾土地、組織作坊、砍伐樹木種種。


    幹的活和以前差不多,但是糧食到手的多了,每年還有盈餘的銅幣,盤算著再過多少年自己也能有一套農具的想法一多,自然而然地也就站在了夏國這一邊。


    看起來菱這三年多一直在外,但是名望卻一點沒有落下,比之當初還高了許多,尤其是從東夷歸來後,更是有了征戰之功。


    這座城邑大抵就是榆城附近一座城邑的縮影,陳健沒有精力去管太多的地方,所以這種經濟控製也都保持在榆城以西、夏城以南、大野澤和大河岸邊的一些城邑。這些城邑既不是粟城內部血親同盟的基本盤,也便於和榆夏兩城保持親密的聯係,還不會觸動粟嶽的底線。


    按說這座城邑本來不是陳健計劃之中,當初他準備在成為大祭司之後邀請榆夏之間有水路聯係的城邑組成一個互助經濟的同盟,這座城邑因為涉及到粟姓血緣的繼承人,陳健本不想觸動。


    但是老首領忽然死亡,打亂了陳健的計劃,逼得他不得不去爭取。


    不爭取直接放棄,自己的學生們會對自己失去信心,這一次是不做也得做。即便心裏明白此時不是最佳的時機,然而世界從不是以人的意誌而變遷的,沒有那麽多準備就緒萬無一失的機會。


    但這也是在行險,他在試探粟嶽的底線,又要堅守自己的底線。


    現在夏國和粟城血緣同盟之間的關係很微妙,雙方都沒有做好全麵爭奪大河諸部真正領導權的準備——東夷之亂後夏軍的機動能力和攻城能力讓粟城及其盟友很緊張,在沒有完全消化掉之前那些奴隸、沒有修起小路和新城牆之前,他們不想開戰;而同樣的,夏國剛剛經曆了變革,雖然名義上擁有了七萬的國人,但是軍事變革後導致戰鬥力比起之前其實大為下滑,內部還沒有整合完畢,也沒有爆發出應有的潛力,所以夏國也不想打。


    因而不管是菱還是他的哥哥,如今隻是大河諸部內部爭奪將來主導權的一顆棋子,唯獨可以值得慶幸的或許就隻剩下:能當棋子總比連棋子都沒資格當的人要強。


    菱還是哥哥誰能當上首領,不取決與他們,也不取決與族人的選擇,隻取決於夏、粟兩城以及附屬城邑之間的博弈。


    隻不過因為距離和傳遞消息速率的原因,本該作為棋手的另一方還沒有入場,陳健做的太絕很可能把這座城邑首領繼承的問題變成全麵內戰的導火索。


    ps:今日一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酋長到球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茅屋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茅屋秋雨並收藏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