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決定要在粟嶽大軍回來之前繼續攻打大河諸部的城邑,穹夕便在風城犒賞了跟隨出征的族人。俘獲的一萬多奴隸分給各個氏族六千,自己留下了小半,叫人先押送一批奴隸回到東夷的土地。


    風城雖然兩年前經曆了變亂,但是之後的休養生息和逐漸發生的農業變革讓城邑積累了不少的財富和糧食,足夠穹夕大軍的食用。


    在風城休息了十幾天後,靠近的東夷城邑又來了幾個氏族的輕壯,由他們守衛風城。穹夕鼓動了各個氏族,加之破城迅速造成的氣勢和掠奪來的奴隸,讓各個首領信心大漲,決定繼續向西,至少也要多掠奪一些鐵器鐵鍋之類。


    隨後又攻破了一座城邑,利用在風城獲得的火藥和一些投靠的人挖掘了城牆後在下麵埋下了繳獲的半數火藥,炸開了城牆,輕而易舉地撕開了城邑的防守。


    又是一場大勝,穹夕的威望一時間突破天際,氏族首領們折服不已,因為又掠奪了幾千的奴隸,還有大量的糧食鐵器牛馬之類。


    然而再之後,穹夕的萬餘大軍就遇到了麻煩。


    很多騎著馬的斥候開始尾隨他們,或是遊走於大軍附近,或是趁機襲擾一些落單的人。


    造成的傷亡不大,但是嚴重擾亂了隊伍前進的速度。


    穹夕倒是不怕這些騎手,這些騎手隻能用標槍攻擊,距離很近,根本不能靠近弓手充足大軍。


    可這些騎手明顯就是夏城的士兵,折讓穹夕覺得有些不安,總覺得那個叫姬夏的人就像一條毒蛇在暗中盯著自己。


    夏城人不多,這是他知道的,據說新建的榆城中隻有千餘國人,剩餘的都是奴隸。


    臨陣對敵他自然不怕,就怕自己攻擊其餘城邑的時候,這群夏城人從後麵襲擾那就讓他很難受。


    現在大河諸部的城邑人人自危,粟嶽又在外,沒有一個人可以說服各個城邑氏族聚合在一起,因為那些城邑都擔心自己重蹈風城的覆轍,正是一個各個擊破的機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襲擾的騎手越來越多,他們會利用騎馬的優勢不斷在清晨製造一些混亂,拖延時間。


    可一旦軍陣凝聚弓手上弦後,這群騎手又會一哄而散,幾乎沒有正麵衝突。穹夕在風城俘獲了十幾匹馬,可是根本不會騎,會騎的風城人都是新投降的,他也信不過。誰知道這群人會不會騎馬逃回,所以他把那些人和搶來的馬都送回了東夷。


    執掌大軍,斥候自然重要,可穹夕派出的斥候隻能控製三五十裏之內的情況,再遠一些就是那些夏城斥候的活動範圍了。


    六月末,穹夕親自指揮,讓人引誘了七個夏城騎手進入了泥塘地。抓了三個,殺了四個,這才知道原來夏城大軍已經出動到了一個叫“饃”的地方。


    夏城的戰略意圖隻傳達到百夫長之上的軍官,被俘獲的人並不知道具體要做什麽,但卻說出了榆城前兩個月的種種變故。


    穹夕首先是東夷諸部的政治首領,然後才是軍事首領,所以他對榆城發生的那些事極為驚訝,更對兩個月後就能平靜不敢相信。


    尤其是聽到不管夏城內亂繼續出兵準備抵抗東夷的盟誓後,穹夕確信這個夏城的首領絕不是那種心胸隻在一城一邑的人。


    對於俘虜的審問他隻信了一半,但確定夏城的士兵不多,最多也就三千到四千,正是可以一舉擊潰的時機。


    至於夏城的戰車騎手之類,穹夕也不擔心。


    自己手中有六千多勇士,七千多氏族士兵,力量懸殊不是靠幾匹馬就能戰勝的。拉寬正麵,預留兩千人防守兩翼依然是對麵的兩倍。如果對麵不拉寬正麵,自己的兩翼可以包抄;如果拉寬到自己一樣,陣線必然薄弱,一處被突破整個陣線就會崩掉。


    一個月的時間,也根本不可能修築起一座可以以為屏障依托的城邑,那個叫饃的地方就是一座簡單的營寨。


    對麵的首領既然想做大事,肯定是要和自己對陣的。隻要解決掉這批意外的敵人,至少在九月粟嶽大軍回來之前可以在大河諸部的土地上縱橫一陣,而且可以極大地削弱夏城的實力。


    他根本不把粟嶽放在眼中,隻要擊潰了夏城軍隊,夏城內部的矛盾就會讓城邑徹底分裂,而榆城這塊肉更會讓許多大河諸部的城邑眼紅,對於整個東夷來說這才是長遠的考慮。


    如果沒有夏城這一支勢力的忽然出現,穹夕隻需要聯絡那些退出盟約的大河氏族,每年春種後攻伐一次,掠奪回去一萬奴隸便能讓東夷強盛一分讓大河諸部削弱一分,也更利於他的威望和在東夷各族中的名聲。


    但現在掠奪回去的一萬奴隸,還跟不上三百頭牛和三百個犁鏵一年的產出,而據說榆城那地方每年都可以生產數倍的鐵器,這才是讓他最頭疼的地方。


    麵對這種狀況,在七月初穹夕最終決定南下大河沿岸的“饃”。


    出征之時,他讓人給附近的幾座城邑送去了消息,自己這一次隻打夏城人,倘若有那個城邑出征便會移師先攻下這座城邑。


    那幾座靠近風城的城邑長鬆了一口氣,他們也知道一旦夏城被擊敗自己也不能自保,可是如果夏城和東夷人爭鬥到九月份粟嶽回師,一切就好說了,自己的很多族人也履行了結盟的義務和為了分戰利品而跟隨粟嶽出征,此時隻能自守不能野戰。


    這些城邑在受到穹夕的威脅後,也派出了人前往夏城大軍駐紮的地方。


    他們需要知道戰況,以確定自己到底怎麽辦——夏城人戰敗自然好說,可若夏城人萬一獲勝,自己必須要痛打落水狗,否則夏城人可是要質疑他們是否背叛了盟約的,攜帶著勝利之勢來到城外,到時候再重演一邊風城之亂可就頭疼了。


    一時間“饃”這個剛剛有名字不過幾天的地方成為了兩個族群爭鬥的焦點。


    一年前那裏遭過水災,附近也隻有一座稱不上城邑的氏族聚居點,四五千人口。


    自六月初建造司的人提前來到這裏,這裏就開始變了模樣。


    通過去年救災獲得的名聲和夏城的部分貨幣和金屬農具等硬通貨,雇傭了這裏氏族的底層平民以原本簡陋的小碼頭為中心,建造起一座防禦性的營寨。


    說是營寨,但隻有一個月的時間,整體的建築根本不像是一座擁有強大防禦的城邑。


    整個營寨大體是半圓形的,以碼頭為中心背臨大河,和其餘城邑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高大的外牆,因為沒時間搭建。


    陳健也清楚這個時代擁有高大城牆的優勢,問題是這麽短的時間內根本建不起來,而且這裏隻是一個戰略跳板的支撐點,沒必要把大量的資源投放到這裏。


    整個營寨最外麵有一層一人多高的土牆,很容易就可以越過去。但內部卻不是一馬平川,要麽是不高的夯土牆,要麽就是被挖掘後灌水的泥塘渠。


    整個半圓形的古怪城邑到處都是地麵被泥塘、溝渠分割的不成樣子,就像是一座根本沒有用心建設的城邑。隻不過這座城邑沒有屋子,隻有被夯土牆分割的各種街道院落,以碼頭為中心各種道路向四周蔓延。


    能築牆的地方就築牆,不能築牆的地方就挖溝,保證每條可以通行的道路不超過八十步就會被夯土牆或是溝渠擋住,隻適合短兵相接並不適合戰陣衝突。


    每隔百步左右都會有一處木頭搭建起來的泥塔,作為附近百米之內的製高點,用以觀察附近的情況。


    碼頭附近是倉房,還有一座高達六步多的木塔,用以觀察整個城邑的動靜,距離外圍大約有六百步的距離,最好的射手也絕無可能射到這裏。


    倉房附近是唯一的大空地,可以集結不少的人,除了碼頭地帶的寬闊廣場外,沒有一處能夠集結數百人的空地。


    從一開始陳健就沒準備在這裏和穹夕決戰,他隻是要拖延時間而已。


    東夷人善射、人多,這是東夷的優勢。


    夏城這邊有戰馬,但最好的騎手都在夏城的陽關歸白馬管轄,負責每年突襲草原搶掠,這邊的好騎手不多;夏城有戰車,但是數量也不多。


    在野地決戰他沒這個信心,也不想把有限的夏城人都扔在這。


    夏城人少,不善射,而且很多作坊工士兵第一次經曆戰陣,這是夏城的弱勢。一個好射手不是一朝一夕就培養起來的,少說也要三四年時間,這樣的老兵都是夏城的中堅力量。


    不過陳健也看到了夏城四個最大的優勢:整個大河兩岸直至東海之濱紀律性最好的方陣戈矛手;三十步內可以投擲的火藥炸彈;剛剛獲得人的身份的極高士氣;安插在各個有組織的軍隊中的宣傳部門。


    將這座用以拖延時間防禦的城邑弄成這樣古怪的模樣,既是因為時間所迫,也是為了最大化地發揮夏城的四項優勢。


    利用溝渠夯土牆和溝渠作為天然的側翼掩護,讓戈矛兵可以不用擔心左右的威脅,隻需要麵對前方的敵人。他們還沒有麵臨過真正的戰爭,陳健不確定他們能否在第一次的戰鬥中就保持陣線的平齊。


    利用夯土牆的分割讓東夷的弓手無法有效直射,因為視線阻隔隻能選擇拋射。


    利用分割的無法大規模展開的部隊發揮抵近投擲火藥武器的優勢,同時讓東夷人無法將全部的軍隊展開,隻能形成添油爭奪的戰術。


    如果是無論可退的死守,這種戰術根本守不住,隻會崩潰。但夏城並非無路可退。


    這裏不是夏城,不是榆城,甚至在一個月前連名字都沒有,隻是個隨時可以扔掉乘船而退的地方。


    將大規模對壘變為無法展開部隊的小規模衝突,不能戰勝也讓對方無法施展人數優勢,拖到穹夕知道腹地有人襲擾的消息就行,將穹夕想要的決戰變為一場消耗戰。


    這是對雙方士氣的考驗,不過陳健這邊的這群主力的戈矛手剛剛獲得了人的身份,自己掌握的宣傳機器每天都在宣傳為何而戰的道理,每個百人隊都是平日一同上工的好友,吃住訓練生活都在一起。加之榆城根本沒有城牆,這群人也不會有外牆被破就崩潰的心思,隻要自己能夠組織起有效防禦就可以。


    這是不得以而為之的情況,因為沒時間建造帶有高大城牆的防禦築壘,有時間的話他也想建城牆。


    自六月初士兵們開始在這裏集結後,便開始了訓練,百夫長之上的人需要熟悉地形,以確保進退有路。


    陳健要讓穹夕知道夏城軍隊的強大,又不想拿手中的力量和他硬拚:如果自己不夠強大,就算穹夕知道自己繞到了東夷腹地,穹夕也不會擔心;如果自己在這裏和穹夕硬拚死傷太多,繞到了東夷腹地也沒有實力攻下東夷城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酋長到球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茅屋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茅屋秋雨並收藏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