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將要被作為隸農固定在土地上的氏族還不知道他們的命運,帶著期待和一絲恐懼前往約定好的地方。


    未到二月,河水剛剛融化,這些氏族並無曆法也不知道月年,但卻知道柳樹開始鼓出苞芽的時候,總會有很多冬天被憋死凍死的魚隨著融化的河水流淌,往常這時候正是在河中撿魚的時候,很多女人要生了,熬了一個冬天要補充些食物。


    往常這是氏族最重要的事,因為往常對氏族而言生存是第一位的,周邊除了交配也沒有可以交流的氏族。如今卻因為他們聽到的那座叫夏的城邑改變了千百年來族人留下的規矩,首領不是帶著全族去撿魚,而是帶著一些毛皮、堅果之類的禮物去河邊,見一見那座城邑的首領。


    這個冬天本該是難熬的,可是夏城人在秋天的時候就換給他們好多陶罐、糧食以及去除柿子、橡子中鞣酸的石灰,幾個粗大有力會用產鉗的女人也進入到氏族當中,贏得了氏族的尊重和好感。


    氏族所能拿出的禮物,連氏族首領都知道是可笑的,那些人並不缺吃的,從他們稱之為麻袋的事物中就能拿出甜美的食物,身上穿的衣衫比之破爛的毛皮要強很多。


    帶著這種對比,他們不曾見過的夏城被他們想象城一座浮在空中的大村落,對於這種生活充滿了向往,連帶著自己都覺得自己的行為和夏城人比起來粗鄙的多,自發地開始向更加文明的集團學習禮儀穿衣束發之類。


    每個小氏族的首領都滿懷著希望開始了這一段旅程,靠近草河的時候遠遠地看到了夏城整齊的軍隊,想著幾天前看到的頭顱,心中有些懼怕。


    眼睛掃了一圈,並沒有找到秋天來他們氏族分發草藥講故事的那個男人,隻看到了下雪後來到氏族的那個女人,帶著一種虔誠的敬意,將禮物堆放在女人的身邊以示尊重,可那個小女人卻咯咯笑道:“我不是首領啊,我哥哥才是。就像是教給你們冬天陷阱的人是我,可這陷阱的做法卻是哥哥想出來的。”


    首領明白過來,看了一眼身旁那個很年輕的人,對於夏城的一些傳說更加相信了。這樣年輕的人若不是得到了祖先的指引,這樣的年紀在氏族中都未必是最好的獵手,又怎麽可能成為這麽多人的首領?


    想象力帶來的無盡猜測讓陳健的身上蒙上了一層他都沒想到的光環,簡單的單音節語言交流起來也並不算太難懂,三百裏不同音,可究其根源應該源自同樣的母係,很多發音和說話的方式基本類似。


    在表達了善意和尊重後,首領的言辭逐漸變為驚訝,因為他認得牛馬,冬天的時候見過,那些牛馬後麵拉的木頭上裝著整個氏族都為之欣喜的東西,而這一次牛馬更多,超乎他的想象。


    一頓這些首領們從未嚐過的精美飯食後,首領們覺得已經不虛此行,而他們好奇的那個年輕人在吃過飯食後告訴他們:“之所以夏城人能夠吃飽穿暖不怕寒冬,是因為尊重祖先的意願去做。你們之所以吃不飽穿不暖,是因為沒有遵循祖先的意願。衣、發、食、耕、祭種種這些,與夏城相同,祖先自然會庇護你們。”


    “如果不遵守祖先的意願,不但要餓肚子,而且夏城會將你們滅族。看到你們一些人自發地束發行禮,證明你們還是有救的,便讓一些人教會你們一言一行,教你們種植蓋屋,如果你們不願意學,那麽隻能讓你們的靈魂去和祖先解釋了。”


    首領們心中對此將信將疑,不過又不敢嚐試違背,兵士就在身後,再想著若是能過上這群人的生活,學那些東西倒也無所謂。


    對於這群氏族,陳健並沒有準備讓他們感受到劇烈的變化,而是決定順著引導。前世中齊魯都分封山東,魯國依照周禮對那些蒙昧中的氏族變俗易禮,三年未平;而齊國則簡禮順俗,三月便得安寧。周公聽聞後還很前瞻性地感歎過日後魯國要北麵而事齊,日後果真如此。


    夏城經曆了這幾年後,與這些氏族最大的不同不在於衣食住行種植紡織之類,而在於思維習慣。


    私有與公有、男權與女權、官僚與議事、平等與不平等,這些衝撞才是最大的不同。很難讓這些氏族中的人在短時間內理解私產製度,也很難讓這些還以采集和母係傳承為主的氏族明白男人為什麽要比女人強勢。


    這需要一個緩慢的過度,所以陳健的政策也很寬鬆:夏城分出的領主不幹涉氏族內的事,但氏族內的人必須要在勞役、墾田、納賦等事情上遵循領主的規定。


    作為過度,陳健建議這些分封出去的人不要立刻采用夏城的土地製度,而是用公田私田的方式緩慢過度:這些氏族人要承擔的義務是必須先耕種完領主的田地,才能去耕種自己的土地,每年要分出足夠的日子為領主服役。


    土地製度是基礎,至於其餘的訓練、徭役之類的事情,由各個分出去的人自行定奪,夏城的土地製度變革的太過激烈,牛耕馬耕無法完全滿足這些領地的前提下,太超前反而會阻礙生產。


    至於交換、農具、日用品之類,領主不負責也不準負責,全部前往榆錢兒和紅魚的領地交換,可以由氏族私下進行。


    在昨天晚上的交談中,陳健將那些分封出去的人叫到了一起,進行了一場類似當初管理奴隸一樣的教學:要善待氏族的首領,保障他們的利益,給予他們特權,讓氏族首領的利益與你們息息相關,並讓他們生出貪婪、私欲等心思,與氏族成員出現隔閡。


    這是很簡單的事,比如分私田的時候可以多分給他們一些,勞作的時候可以免除首領的徭役,過年節的時候多分給首領一些財貨。


    這些首領之所以是首領,源於族人的尊重,一旦這種尊重消失變為嫉妒,那麽氏族就會變成一盤散沙,而首領離開了族人的尊重又想保住自己的特權,隻能更加依附領主,從而實現製衡和管轄。


    並在最後告訴眾人一定要記住,有些規矩是必須要改的,比如說話穿衣束發,但有些規矩可以放慢一些,比如女人地位、氏族分配製度、氏族首領的推選等等這些,隻能操控不準強加幹涉。


    即便很多東西不強迫已經燒了很多,可氏族的首領們還是不喜歡這麽多的規矩,然而軍威在後兩股戰戰,頭顱在前心血惶惶,又盼著自己也能過上不挨餓的日子,最終還是同意了。


    按照大致的方位,許多氏族的首領與他們將來的領主盟誓,陳健隻是這個儀式的主持者,但不參與這次盟誓,他是在告訴那些分封出去的人,這片領地我不會親自去管,你們放心就好,他們盟誓的對象沒有我。


    這一場盟誓後,又舉行了一次盟誓,這一次是陳健以夏城議事會首領的身份參與其中。


    這一次盟誓的內容包括:這些氏族將來想要交換,必須要學會夏城的語言;前來交換的時候,必須梳好夏城的發髻船上夏城的衣衫;每個氏族都要派出最有可能被推選為下一任首領的年輕人去夏城學習;祭祀的時候必須祭祀夏城共同的祖先。如果做不到,夏城將不會與他們交換任何東西。


    兩次盟誓的內容,後者是保證在文化上的同化,前者是陳健沒精力根本管不來那麽多的村落,索性落個好以示自己不會抓權太緊以讓那些人放心。


    刻意分散的村落,沿河的貿易集市種種,可以確定這些村落無法發展處任何的手工業,隻能成為糧食和麻布的產地,用以征服西邊的文明真空區足夠,但想要反撲夏城還差得遠。


    盟誓之後,陳健便帶著夏城的兵士,帶著種子、農具之類前往各個氏族中巡視了一圈,告訴榆錢兒今年要空出幾百奴隸,幫著這些分封出去的人在領地中蓋上一間足夠大的可供居住的屋子和用以祭祀的祭堂。


    從未見過這種軍隊的原始族人瑟瑟發抖,也對他們的領主身後的強大力量震驚和害怕。


    陳健大致地估算了一下範圍,讓人砍了幾根木頭作為各個領地之間的邊界,西邊無邊,東邊有界。


    返回的時候,各個氏族都將族中最有聰穎的孩子送上來,讓他們跟隨陳健回去。


    距離三月三春種還有些時間,但也不能開墾出足夠的土地,所以第一年這些領主的選擇都是放火燒山。


    很多人看著火焰在山穀中升騰,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幾年前自己跟隨陳健走出洞穴時第一次種植的光景。


    壟還沒有,屋還未建,獸皮裹身……可這些他們自己也層經曆過,想想夏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況且如今種子農具泥瓦匠之類都可以求著夏城幫忙。


    三年後,這裏絕不會是這般模樣。而且……這些土地,這些人,都將屬於自己,屬於自己的子嗣,或許,萬世不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酋長到球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茅屋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茅屋秋雨並收藏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