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首領的死隻是個引子,陳健相信那天一定發生了什麽事讓粟嶽改變了主意,而且這件事一定十分重要以至於徹底變更了粟嶽謀劃準備了許久的夢想。


    即便那天沒有人死,一旦粟嶽作出這樣的決定,那都會找到一個借口。


    陳健也曾想過,如果自己是粟嶽會怎麽辦,他覺得會認清自己的實力,寧可不要那虛名,而是盡量將大河沿岸和靠近東夷的氏族城邑團結在一起。擁有一樣的敵人擁有一樣的治水需求,這才是一個利益同盟的基礎,而且這個同盟中粟城有著絕對的優勢。


    想要將那些沒有治水需求和東夷威脅的氏族全都團結在一起,必然要放棄很多權利達成平衡,這是得了麵子失了裏子。


    如今的局麵就和陳健之前所設想的一樣,大河沿岸和靠近東夷的氏族都支持粟嶽,而其餘的氏族並不支持,到底發生了什麽讓粟嶽忽然改變?


    他背著手在屋裏轉了幾圈,問道:“如今那些反對粟嶽的氏族首領呢?離開了?”


    “還沒有,很多人還盼著最後的商談,也在等待著粟嶽首領改變主意。還有些首領……希望見見姬夏你。”


    “見我?”


    娥鉞歎了口氣道:“那些首領心中已經對粟嶽首領相當不滿了,但是姬夏之前承諾的那些東西,他們希望得到一個答複。”


    “什麽答複?”


    娥鉞咬咬牙道:“姬夏所承諾的與親族分享,到底是沒有盟誓的天然血脈親族?還是說盟誓後的誓言親族?”


    陳健張大嘴巴道:“什麽意思?他們……準備徹底和粟城決裂了?這次盟誓徹底沒可能了?”


    “大約是這樣的。粟嶽首領提出的意見他們不可能接受,粟嶽首領當然也知道他的意見眾人不會接受。既然提出了明知道不會被接受的意見,不就是為了不同意這個結果嗎?”


    陳健站在原地惆悵了半天,自己從半年前就為這次盟誓充滿了期待,為了得到一個親族的身份,不惜許諾種種技術的外傳,讓夏城的工匠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停止了正常的生產而去生產那些他根本不在乎的禮器玩物。


    好容易靠著賣好和處心積慮地準備獲得了一個眾人都承認的親族身份,結果一轉眼這親族盟誓的氏族聯盟就煙消雲散了?自己還盼著粟嶽死後自己弄死他兒子靠著威望直接繼承呢,這回徹底不一樣了。


    半晌,陳健問道:“你們聽說了什麽沒有?”


    “沒有,我們也很奇怪粟嶽忽然改變主意,但是沒有任何消息。現在草河附近的城邑都在等你回來商量這件事,咱們怎麽辦?是回去?是繼續不發表意見?是斥責粟嶽首領?還是……還是接受粟嶽的那些意見和他們盟誓?”


    娥鉞小聲道:“現在一共有二十七個城邑氏族支持粟嶽,都是靠近大河和麵臨東夷威脅的。七八個城邑幾十個小氏族還在觀望,剩下的已經明確反對。如今強大的六十多親族城邑中,唯獨咱們草河附近的這幾家還沒有明確表態。”


    不經意間,因為夏城的技術和草河三城同盟的結合,草河附近的城邑聯盟也有了不可小覷的實力,名義上夏城是剛剛成為親族的城邑,但很多人都知道草河附近的城邑同盟是以夏城為首。


    草河不需要考慮大河的泛濫,不需要考慮東夷的威脅,即便招惹了粟城恐怕對方也難以報複,完全可以遊離之外,甚至兩麵騎牆。


    衛河和娥鉞沒有明確表態,但透露出的意思陳健卻聽得明白:不支持,不反對,孤立自身。


    這樣對這幾座城邑都有益,但是長久來看壞處是容易產生濃厚的孤立情緒以至於和整個文化圈的中心出現隔閡。


    看著兩個人都在盼著他作出決定,陳健由於半晌道:“我再考慮一下,暫時先不要著急,至少先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沒用了。我們早就打聽過了,沒有人能夠確切地說清楚到底怎麽了,恐怕也隻有粟嶽和他最信得過的人才知道。以粟嶽的狡獪,他一定會在咱們弄清楚之前逼著咱們作出選擇。”


    “再等等吧。”


    “姬夏年紀不大,做事向來如刀斬麻,怎麽這一次如此猶疑?姬夏做事我向來佩服,從來不說那些虛言,縱然之前我們之間有許多爭吵,可爭吵之後對於姬夏的決定我們都能理解,這一次姬夏的猶豫讓我很不解。恕我愚鈍,真的不明白這其中還有什麽不能決斷的?”


    “離開粟城,粟城縱然不滿,又能如何?相距千裏,以姬夏之前說的那些道理,哪怕派兵數百所需要的食物都是他們難以承受的,他們無車馬,縱然有船又是逆流。難不成我們真要和粟城盟誓,奉粟嶽為首領?憑個什麽?”


    衛河與娥鉞說的很直白,他們不懼怕粟城,也不有求有粟城,自然沒有必要非要和粟城盟誓?


    陳健不知道怎麽和兩人解釋,或者說即便解釋了對方也未必能夠同意,自己的夢想是成為眾親族所信服的人,可自己的夢想並不是那兩個人的夢想,況且這個夢想的盡頭隻能容納一個人,沒法解釋。


    好半天,陳健才躬身道:“兩位,咱們三城俱為一體,兩位的考慮也很有道理,夏也感謝兩位等我回來再做決定的尊重。這一次,我希望兩位能夠容我想想並支持我的決定,草河諸城的利益便是夏城的利益,這一點我不會背叛。”


    “你們也知道,發火之藥、冶銅之術這些東西,都是其餘城邑想要的,這種交換我們可以換來很多我們想要的東西。可是這麽多的需求,夏城的人手怕是做不出來,兩位兄弟之城總要幫幫我……出些人手,換來的貨物,夏城十占七,剩餘的兩城共分,十年後那些工匠也已成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到時候讓他們回到各自城邑也算是我對咱們草河之盟的踐行。”


    看起來陳健的這兩句話沒有絲毫的聯係,跳躍的極大,但是娥鉞和衛河都明白了陳健的意思——夏城壟斷的利益要分出一部分給兩座城邑,但代價是兩座城邑支持陳健的決定,無論是走是留甚至是和粟城撕破臉。


    至於人手不夠雲雲,那隻是個需要的說法,兩座城的工匠真的學到了,十年後兩座城便和夏城一樣了。


    這些貨物的巨大需求他們很清楚,也清楚能夠換來多少東西,十中取三又是兩城再分,可細細一算即便隻占十三,最少兩城也能養活百十人如同夏城一樣的脫產軍隊,遠超千百奴隸所能產出的。


    而陳健又絕不是一個無緣由不考慮利益的人,最壞的結果也無非就是和幾座城邑交惡,這麽遠的距離和差劣的絞痛條件、沿河而上的地理優勢,勞師遠征沒有村落提供補給的後勤壓力,都將這種最壞結果的實際威脅降到了最低。


    略微權衡了一下,兩人點頭道:“姬夏所慮或許深遠不是我們能夠想到的,但三城俱為一體,這是當初盟誓過的。我們也在等待姬夏回來商議,既然姬夏已有決斷,我們會盡量支持。”


    盡量的意思是不會損壞自身利益之內的決定,陳健稱謝道:“如此就多謝了。容我再考慮一日。”


    所謂考慮,當然不是自己悶在房中思索,而是等待其餘氏族來找自己互相交換意見。


    看起來娥衛兩城占了一些便宜,但是因為利益捆綁的緣故,兩座城邑算是徹底和夏城綁在了一起,沒有任何繩索比利益捆綁地更加牢靠。


    草河之盟利益交換的結局是皆大歡喜,即便陳健琢磨著今後幾年的重心在大野澤,可夏城是自己的根基,這一點絕不能舍本逐末,出讓一部分利益以保證內部安穩。


    非草河之盟的氏族沒有第一時間來找陳健,他們很清楚這幾座城邑需要商量,在給三城留出足夠的時間後,第一個來找陳健的是粟嶽。


    見了陳健後,粟嶽先是一臉的哀傷,問道:“姬夏回來的晚了,不能見到那位親族的最後一麵,他的族人已經將他帶回去了。這是誰都沒有想到的事,一個好好的人無緣無故就死了,縱然他們反對我粟嶽,也不應該用這樣的手段。我這些天吃睡不好,每每想到如果我不是召集這次會盟,是不是他就不會死?”


    陳健急忙道:“粟嶽首領不必自責。您召集親族,也正是為了親族之間不再流血。您想,如果會盟成功,疏浚河道、抵擋蠻夷、親族停殺,這又拯救了多少親族呢?”


    粟嶽苦笑道:“知道我的,說我是為了親族;不知道我的,總以為我是為了自己。雖然與姬夏見麵不久,但若論起來,竟是姬夏最為懂我。”


    陳健嗬嗬一笑,這話說的太滿,自己隻是支持氏族會盟,卻未必支持粟嶽所要求的那些條件,粟嶽這樣說,到有些先把自己裝進去的意思:既然自己懂,那麽總不能反對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吧?


    “姬夏對於這次會盟有什麽看法呢?雖然你去了大野澤剛剛返回,想來娥衛兩人已經將這裏發生的事告知了你。我可以忍受很多,但卻不能忍受為了自己的目的去用一些手段暗殺掉自己的親族,這是我絕不可以忍受的,所以我一定要查出來這是哪個氏族做的,也好讓我的那位老友的靈魂安息。”


    “疏浚河道,他們反對;出征東夷,他們仍然反對。既然這些都反對,那麽我們又怎麽和這樣的人盟誓為兄弟?我本來想著,大家都是親族,都是從大河走出的,總要互相扶持,可直到那件事發生,很多首領都希望不再和他們會盟。靠近大河與東夷的二十餘氏族都同意大家單獨會盟,姬夏是明白事理的,衛娥兩人都說等姬夏回來再做定奪,這是你們在草河的盟誓。我是一個尊重誓言的人,十分敬佩他們,如今姬夏已經回來,可願會盟?”


    陳健繞著圈子道:“疏浚河道、出征東夷,這本來就是極大極好的事,夏城斷然不會反對,想來娥衛兩人也不反對隻是遵守當初同進同退的誓言罷了。夏雖然愚鈍,但是對於疏浚河道略微有些心思;出征東夷,有粟嶽首領領軍,我的那點本事遍如同在娥鉞母親麵前賣弄織造絲絹的本事,徒惹人笑。夏城雖遠,但若出征,百人壯士必然星夜兼程沿河而下!”


    他說了半天,隻認同粟嶽說的那些冠冕堂皇的話,表示出了極大的支持,但是對於粟嶽想搞的那個小會盟的種種條件一字不提。


    粟嶽哪裏不明白陳健的意思,讚許道:“夏城沒有大河水患,沒有東夷騷擾,仍舊如此,有些氏族的首領比起姬夏當真差的遠了。”


    “夏城在草河崛起之快讓人驚詫,想來這都是姬夏的功勞。能將一座小城短短數年內屹立於草河,讓娥衛兩城以兄弟相稱,這是我都做不到的。草河沿岸除了夏城,還有三四座親族城邑,孱弱被欺積貧難安,雖然我有心幫助卻奈何相距太遠,日後這幾個兄弟氏族還要姬夏多多費心。”


    “我也知道夏城距離這裏太遠,也知道倘若出兵東夷姬夏定會派出最勇猛的壯士,但往來不易。兩軍相爭不過三五日,可平日訓練卻要數年,這一點夏城做的極好,其實姬夏不必出兵,隻要教會親族這訓練兵士的辦法,這可比數百勇士還要重要。”


    “姬夏既然要在大野澤建城,距離夏城甚遠,粟米鹽貨轉運不易,塑城雖然未必最為富庶,但也可以支取一兩年之用,姬夏也就不必從夏城轉運。”


    “至於疏浚河道,勞力者眾多,勞心者卻不多,我聽粟禾說起過夏城的水渠,想來姬夏是有辦法的。夏城不需勞力,隻要姬夏勞心。”


    幾句話之後,陳健點了點頭,粟嶽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這是粟嶽給陳健的承諾:承認夏城在草河沿岸的霸權不會管轄那些草河下遊的幾座城邑;承諾夏城不需要出兵出人;承諾在大野澤修建的城邑粟城會提供支持。


    承諾的都是權利,自然也要說到義務,陳健又聽了好半天,終於聽到了粟嶽說出了但是兩個字。


    “姬夏想要將祖先授予你的知識傳授給每一個親族,這是極好的。但是,一個捅了哥哥一刀的弟弟,即便流著相同的血,難道還是兄弟嗎?兄弟的血可以流到敵人的身上,卻不能流在彼此之間。如今用刀,將來姬夏教會他們發火之藥,那難道不會用火藥來害自己的親族嗎?我希望姬夏好好考慮一番,二十餘個城邑都在盼著姬夏不要如此,這不是我自己的意思,也是大河沿岸二十餘個城邑的意思。”


    但是之後的,就是陳健要履行的義務:承認粟嶽的小同盟並且尊稱粟嶽為這個小同盟的首領;徹底與同盟之外的氏族決裂並要承諾不會將夏城的技術傳播到那裏,否則大河兩岸的二十餘個氏族將會是夏城的敵人,會將這個最危險的萌芽扼殺。


    看到陳健還在沉思,粟嶽從懷裏摸出了一枚翠綠的玉石,精巧的匠人將這枚翠綠的玉石雕刻成了車輪的形狀,做工很考究帶著這個時代獨有的鋒銳線條和近乎完美的幾何對稱,看得出對方用了很大的心思。


    這種玉石很罕見,陳健一眼就認了出來這和娥城供奉的那枚玉蛾;衛城的那枚玉山都是一樣的玉料,也就是幾十年前盟誓時各個親族的信物,這也是陳健一直想要的東西:有了這東西,自己便有足夠的資格指手畫腳,這是兄弟相爭,獲勝了隻要不滅族,那些被征服的氏族也會接受扶持的傀儡首領;倘若沒有,那就是蠻夷入侵心懷不軌,遇到的抵抗完全不一樣,除非將人全殺光……


    即便會盟不成,但這玉石在各個城邑各個氏族中族人的意義卻一直未變,極為重要,這是一種象征。


    “本想著這一次會盟能夠成功,在祭祀祖先的時候便將這枚玉送與姬夏,送與夏城的十餘姓氏,也好告慰祖先:曾經迷路的孩子如今回來了。”


    “可不想這一次會盟竟會發生這麽多的事,唉!本想著幾十親族一同祭拜,其餘氏族蠻夷看著親族強大軍陣齊整而瑟瑟發抖,到時候姬夏帶著夏城十餘姓回歸,想來幾十年後姬夏名聲漸起的時候,人們每次談到姬夏便會想到這一幕,可不想……唉!”


    粟嶽唉聲歎氣,玉輪就在手中,陳健的手指有些忍不住想要觸摸,但此時隻能生生忍住。


    答應了粟嶽,就意味著自己要和那些反對粟嶽的氏族決裂,粟嶽明確地表示夏城沒有騎牆的機會,不將技術擴散到反對他的氏族是他支持陳健入盟、在大野澤建城的底線。


    陳健此時已經沒有心思到底發生了什麽讓粟嶽忽然改變主意,他忽然想笑,笑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幼稚。


    即便自己很相信用赤棵裸的利益去解釋世界,但在內心深處還有那麽一點莫名的天真:他曾相信一個相同血脈的親族分出的氏族,可以用不流血的方式走在一起,或許是出於前世的情感在這一世的寄托,他始終以為這個族群必然是與眾不同的,是可以憑著一番話一番血脈相親的言辭就能放棄利益的。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辱。兄弟既具,和樂且孺。


    如今看來,隻是他思維中的最後一絲不現實的幻想。可讚卻可笑的必然王國中的自由幻想。(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酋長到球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茅屋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茅屋秋雨並收藏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