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新朝,林家跟普通人家已經沒什麽兩樣。好在一家之主的父親身體雖然不好,但還是掙紮著考了個舉人功名回來,每月祿米也足夠養活一家人。林蕙是獨生女兒,又在這種環境中長大,飽讀詩書的同時也明白世事艱辛。父親病故之後,她獨自支撐門楣,贍養母親,但日子非但沒有比有舉人父親的時候糟糕,反而越來越好。
後來當地官府上書,要為她奏請朝廷冊封,她的事跡就傳到了京城。當時的在位的是武帝,這位陛下性情驕傲到狂妄自負的程度,聽說世間還有這等奇女子,當即宣召林蕙進京陛見。
在這種情況下,林蕙攜母進京,自然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原本眾人都以為,林蕙會被武帝納入宮中,畢竟他最欣賞的就是這種性子,後宮之中幾位嬪妃的騎射都相當出色。
結果陛見之後,武帝卻隻是大筆一揮,給林蕙賜了一塊「天下第一」的牌匾,就這麽算了。
這塊牌匾到底有什麽玄機誰也不知道,但既然是禦賜,就誰也不敢輕視。隻不過,京中年輕的女子們,自此都將林蕙視作了眼中釘。她是「天下第一」,她們這些世家精心培養的女兒們算什麽?
不過這些人跟林蕙沒有交集,也沒人會刻意去對她做什麽,日子也就安穩的過了下去。林蕙帶著母親在京城住了幾年,年紀漸長,轉眼就到了二十歲的年紀。
《大魏律》規定,女子二十不嫁,其父母有罪。也就是說,若不想連累母親,林蕙必須要在這之前將自己嫁出去。
當時不少人都等著看笑話。畢竟林蕙雖好,但這樣的女子,哪家都不會願意娶。高門大戶看不起這樣出身的女子,小門小戶,娶不起「天下第一」。
就是在那一年,趙定遠高中狀元。那時趙訓和文帝君臣關係還十分融洽,皇帝自然也就視趙文遠如子侄,金殿麵君之時,親口許了他一件事。而趙定遠轉頭就開口請皇帝為他和林蕙賜婚。
這門婚事定下,林蕙「天下第一」的名聲,再沒有人質疑。
直至多年之後,這件事也仍舊被正統的世家所詬病。天下第一也就成了一個暗藏諷刺意味的詞語,當年的趙瑾之脫口說要娶這樣的女子,未必不是一種對母親的回護。但後來父母相繼亡故,這反倒成了他心中的一種執念。
趙家的女主人們,都不是簡單的人物,這讓趙瑾之對女性的認知也與旁人大不相同。別人家的女孩盡可是平庸的模樣,但趙家人是不一樣的。
這也是他年幼時對趙二夫人這個二嬸不怎麽感冒的根本原因。連自己這個小孩子都玩不夠,這個二嬸,在趙瑾之看來,太笨了。
趙二夫人如果知道這個真相,不知會是什麽樣的心情。
無論如何,趙訓和老夫人都認為,承平年間,趙瑾之想要的那種姑娘是養不出來的。等他長大了,這個念頭自然就淡了,所以也不去管它。隻是沒想到後來會發生那麽多變故,以至於趙瑾之的婚事竟一直蹉跎到了如今,始終沒有他能看得上眼的女子。
所以這會兒見他神色有異,趙訓心下自然不免驚奇。
趙瑾之嚇得差點兒跳起來,「祖父,話可不能亂說,事關姑娘家的清譽。」
「是良家女子?」趙訓更驚奇了。
趙瑾之前一個問題就受了驚嚇,正端起茶杯打算喝口茶壓壓驚,哪知就聽到了一個更加勁爆的問題,「噗」的一聲,一口茶頓時都噴在了對麵趙訓的臉上。
他反應快,連忙抓起帕子要替老爺子擦幹淨。但老爺子反應也不慢,在帕子杵到自己臉上之前,抬手指了指趙瑾之,然後氣哼哼的去洗臉了。
留下趙瑾之自己在原地笑得直不起腰。
等老爺子洗完臉回來,便仿佛已經將之前的事情給忘了一般,表情自然的繼續起之前的話題,「說吧,是哪家的姑娘,怎麽認識的?打算什麽時候把人娶回來?」
他這會兒功夫也想明白了,要是已經兩情相悅,趙瑾之早該回家來讓自己請媒人提親了。既然沒有,也就是說,這事兒還是傻小子自己剃頭挑子一頭熱呢!這麽一想,老爺子連被噴了一臉的茶水都不計較了。
「是今年出宮的宮女。」趙瑾之說,「從前大概在陛下身邊伺候過。如今就住在我的隔壁。」
趙訓不由挑了挑眉。趙瑾之特意強調在皇帝跟前伺候過,自然不會是懷疑清薇跟皇帝有什麽,因為皇帝碰過的女人是絕無可能出宮的。所以他這麽說,是說這姑娘出眾、能幹,無論眼界還是氣度,都遠勝尋常女子。而且既伺候過皇帝,還能出宮,不是犯了什麽事就是本身守得住,有自己的想法。既然是自家孫兒看上的,必定是後一種。
宮中倒的確有可能養出這樣的女子,臭小子的運氣不錯。
「她家裏還有什麽人?」他想了想,問。
趙瑾之道,「已經沒人了,隻她一個。」
「那她靠什麽營生?」趙訓又問。
趙瑾之之前不欲多說,就是怕老爺子追根究底。追根究底不可怕,可怕的是老爺子要是知道清薇在皇城門口做生意,一定會跑去光顧。那裏往來的都是朝廷官員,多半都認識他。到時候身份被叫破,清薇知道了,豈不尷尬?
後來當地官府上書,要為她奏請朝廷冊封,她的事跡就傳到了京城。當時的在位的是武帝,這位陛下性情驕傲到狂妄自負的程度,聽說世間還有這等奇女子,當即宣召林蕙進京陛見。
在這種情況下,林蕙攜母進京,自然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原本眾人都以為,林蕙會被武帝納入宮中,畢竟他最欣賞的就是這種性子,後宮之中幾位嬪妃的騎射都相當出色。
結果陛見之後,武帝卻隻是大筆一揮,給林蕙賜了一塊「天下第一」的牌匾,就這麽算了。
這塊牌匾到底有什麽玄機誰也不知道,但既然是禦賜,就誰也不敢輕視。隻不過,京中年輕的女子們,自此都將林蕙視作了眼中釘。她是「天下第一」,她們這些世家精心培養的女兒們算什麽?
不過這些人跟林蕙沒有交集,也沒人會刻意去對她做什麽,日子也就安穩的過了下去。林蕙帶著母親在京城住了幾年,年紀漸長,轉眼就到了二十歲的年紀。
《大魏律》規定,女子二十不嫁,其父母有罪。也就是說,若不想連累母親,林蕙必須要在這之前將自己嫁出去。
當時不少人都等著看笑話。畢竟林蕙雖好,但這樣的女子,哪家都不會願意娶。高門大戶看不起這樣出身的女子,小門小戶,娶不起「天下第一」。
就是在那一年,趙定遠高中狀元。那時趙訓和文帝君臣關係還十分融洽,皇帝自然也就視趙文遠如子侄,金殿麵君之時,親口許了他一件事。而趙定遠轉頭就開口請皇帝為他和林蕙賜婚。
這門婚事定下,林蕙「天下第一」的名聲,再沒有人質疑。
直至多年之後,這件事也仍舊被正統的世家所詬病。天下第一也就成了一個暗藏諷刺意味的詞語,當年的趙瑾之脫口說要娶這樣的女子,未必不是一種對母親的回護。但後來父母相繼亡故,這反倒成了他心中的一種執念。
趙家的女主人們,都不是簡單的人物,這讓趙瑾之對女性的認知也與旁人大不相同。別人家的女孩盡可是平庸的模樣,但趙家人是不一樣的。
這也是他年幼時對趙二夫人這個二嬸不怎麽感冒的根本原因。連自己這個小孩子都玩不夠,這個二嬸,在趙瑾之看來,太笨了。
趙二夫人如果知道這個真相,不知會是什麽樣的心情。
無論如何,趙訓和老夫人都認為,承平年間,趙瑾之想要的那種姑娘是養不出來的。等他長大了,這個念頭自然就淡了,所以也不去管它。隻是沒想到後來會發生那麽多變故,以至於趙瑾之的婚事竟一直蹉跎到了如今,始終沒有他能看得上眼的女子。
所以這會兒見他神色有異,趙訓心下自然不免驚奇。
趙瑾之嚇得差點兒跳起來,「祖父,話可不能亂說,事關姑娘家的清譽。」
「是良家女子?」趙訓更驚奇了。
趙瑾之前一個問題就受了驚嚇,正端起茶杯打算喝口茶壓壓驚,哪知就聽到了一個更加勁爆的問題,「噗」的一聲,一口茶頓時都噴在了對麵趙訓的臉上。
他反應快,連忙抓起帕子要替老爺子擦幹淨。但老爺子反應也不慢,在帕子杵到自己臉上之前,抬手指了指趙瑾之,然後氣哼哼的去洗臉了。
留下趙瑾之自己在原地笑得直不起腰。
等老爺子洗完臉回來,便仿佛已經將之前的事情給忘了一般,表情自然的繼續起之前的話題,「說吧,是哪家的姑娘,怎麽認識的?打算什麽時候把人娶回來?」
他這會兒功夫也想明白了,要是已經兩情相悅,趙瑾之早該回家來讓自己請媒人提親了。既然沒有,也就是說,這事兒還是傻小子自己剃頭挑子一頭熱呢!這麽一想,老爺子連被噴了一臉的茶水都不計較了。
「是今年出宮的宮女。」趙瑾之說,「從前大概在陛下身邊伺候過。如今就住在我的隔壁。」
趙訓不由挑了挑眉。趙瑾之特意強調在皇帝跟前伺候過,自然不會是懷疑清薇跟皇帝有什麽,因為皇帝碰過的女人是絕無可能出宮的。所以他這麽說,是說這姑娘出眾、能幹,無論眼界還是氣度,都遠勝尋常女子。而且既伺候過皇帝,還能出宮,不是犯了什麽事就是本身守得住,有自己的想法。既然是自家孫兒看上的,必定是後一種。
宮中倒的確有可能養出這樣的女子,臭小子的運氣不錯。
「她家裏還有什麽人?」他想了想,問。
趙瑾之道,「已經沒人了,隻她一個。」
「那她靠什麽營生?」趙訓又問。
趙瑾之之前不欲多說,就是怕老爺子追根究底。追根究底不可怕,可怕的是老爺子要是知道清薇在皇城門口做生意,一定會跑去光顧。那裏往來的都是朝廷官員,多半都認識他。到時候身份被叫破,清薇知道了,豈不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