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我像農民嗎?
鍾麗芸掌管的欄目叫《湖東行》,是一個綜合類型的節目,主要針對是就是湖東省內政治、經濟、文化中的熱點話題,在省內影響頗大,是省台非娛樂類型中的壓台欄目;收視率極高,對於體製內的人來說,影響極大。
鍾麗芸也憑著這檔節目,入圍過中宣部的優良掌管人大獎;隻不過,最終還是沒有拚得過央視的巨無霸。她的“粉絲”,主要也集中在中高端人士。
胡子敬對於鍾麗芸的到來,那是頗為興奮的;如果說,州裏對於藥材基地的報到是錦上添花的話,那如果能上《湖東行》,則是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了。
當江天放引見江子勇的時候,胡子敬有點摸不著頭腦,怎麽軍方研究所的人也來了?不過,聽說是江天放的哥哥,那態度自然很熱情了。
陸舟這時插話說:“江總工這次來,不是為了特地探望江縣長的,他是為我們鄉裏水泥廠擴大產能的技改項目來的;江總工目前研發的旋轉爐,產量和技術水平,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這回,是我們玉樹鄉特地請他過來的。”
玉樹鄉的水泥廠改擴項目,提過很多次了,不斷沒有找到處理的辦法,這個胡子敬當然知道;但沒想到的,現在竟然就一下子“國際領先”了?這是不是有點“假大空”啊?
陸舟從容不迫的注釋說:“設備我們已經看過了,試驗數據、中試數據也出來了,估計目前的日產量能達到了500噸,接近我們鄉水泥廠總產量的三倍。有了這個技術,我們玉樹鄉明年,肯定能繼續保持全縣第一的優勢。”
江子勇笑了笑,說:“500噸隻是初期目標,要是你們配合得好,明年,爭取達到3000噸的日產量吧。”
胡子敬和易泰雖然不懂這些專業技術,但對於簡單的數字,還是的聽得明白的。
“3000噸”不但易泰,其他那些藥廠的老總們,都驚呼出來。
一路過來,眾人雖然對江子勇保持了足夠的友善,但現在,變為尊敬了。
哈藥廠的張總現在明白了,為什麽主管他們的衛理市長,這麽看重這個解放軍“專家”了。
起先,這些老總們對於江天放引見的順序,還心有不平;江天放先是引見省台的記者鍾麗芸,然後引見自己哥哥江子勇。
藥廠的老總來青山縣投資搞藥材基地,那是財神爺,他們覺得自己理所當然的應該擺在第一位啊;女記者讓一讓也就算了,尊重女性嘛,可怎麽連幾個軍人都排前麵呢?
可現在,藥廠的這些個老總們,服氣了;不服氣,你也搞個世界領先的工藝出來啊?更何況,人家和市長都是能夠隨便說話的。
3000噸的日產量,那一年得創造多大的經濟效益?更何況,現在,哪兒不缺水泥啊?
“陸書記,我這裏又兩個事,和你先打個招待,你得幫忙。”江天放說話了。
“江副縣長,您雖然開口。”陸舟在胡子敬麵前稱呼江天放,加了個“副”字。
江天放指了指李開說:“一個事情呢,城建局想建個集貿市場,你得支持點水泥;當然,縣政府不耍賴,不白要,以後一定還。”
“建集貿市場是利民的好事,我們也算是受益者;這個一定支持,沒有二話可說的。李局長,你那集貿市場打算建多大?什麽時候開工?我好安排。”陸舟說。
“明天開工,估計也就萬把平米。”李開不開口則以,一開口就嚇了胡子敬一跳。
胡子敬很想責問一句:“這都什麽時候定的事情啊?我怎麽不知道?”明顯的啊,李開哪有這個膽子不匯報就搞這麽大一個項目,還“也就”萬把平米,不要說,肯定是江縣長搗鼓出了的;可眼前這麽多客人在呢,也不好去責問啊,隻能拿眼神盯著江天放看,那意思是,你得給我個話,說清楚了。
江天放笑笑,摸了摸寸頭,他看懂了胡子敬的眼神,說道:“今天上午剛剛定的,還沒有來得及向縣長匯報呢。。。”
胡子敬心裏氣啊,剛剛定的,你這個江縣長,怎麽想出一出就是搞一出呢?萬把平米的集貿市場,那得多少錢啊?袁啟陣的那個演講遞上來那麽久,按說,搞集貿市場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為什麽沒有批?他那幾百平米就得三百萬啊,縣裏都沒有錢搞,何況你這一搞就是上萬平米規模。
雖說現在財政賬麵上有幾百萬了,還別說那是有特地用途的錢,就是暫時不用,那也經不起江天放這樣花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更何況青山縣這樣的“窮苦人家”?
江天放當然明白胡子敬的心思,這人窮怕了,這突然有了錢,最擔心的就是有人“惦記”;他馬上接了句:“不用財政投錢的。。。”
這回胡子敬放心了,隻需你不用我來操心錢,愛怎麽折騰就折騰吧;別說是找水泥廠“借”點水泥,你就是逼著水泥廠“捐助”水泥,我也站你這一邊。
“真的明天就開工?”胡子敬這回問到了正事,袁啟陣那個集貿市場光是調研設想就花了一年,這江縣長的速度,也太快了吧;都還沒有聽他提起過,這就打算開工了。
“當然啦,不信的話,胡縣長您明天親身去督陣;地點就選在青山路南端,是幸福村的地。”江天放說。
這滿屋子的客人都看著呢,也不是討論集貿市場的時候,胡子敬說道:“嗯,回頭再說吧。。。”
江天放明白了,衝陸舟說道:“還有件事,回頭再細說。。。”然後再繼續引見藥廠的客人。
胡子敬原以為,這滿屋子的客商,不過是一家藥廠的,那個廠家出來調查,不是七八上十人的;其中某個主要負責的才是江天放的朋友;誰知,這七八個人,竟然就代表了七八個廠家;這下讓胡子敬心底既是興奮,又有點不安。
胡子敬興奮的原因,當然是因為來的客人越多越好;可不安的原因也是因為來的人多,這麽多人,就是調查陪同,也不好安排人手啊,總不能就派個政府普通幹部出麵;可上了級別的,縣政府就那麽幾個人,隻怕得向田板富匯報了,可那樣的話,他心裏實在是不甘心。
哈藥廠的張總一句話口打消了胡子敬的不甘:“胡縣長,我們這次來得突然,就是想實地調查青山縣的實際情況,不想聽那些表麵文章;我們是搞企業的,不是有句話講‘效率就是生命’嘛,我們也不是來遊山玩水的,我想提個要求啊,這次調查,車你都不用安排,縣政府的領導,一個都不要出麵,說句你不愛聽的話啊,有你們領導在場,那去下麵,農民兄弟的很多話,我們就聽不到了。就請你們派個帶路的,我們想深入到山裏,去看看,看看你們大青山,是不是像宣傳資料上說的那樣,山美、水美,種出來的藥材,更美。。。”
張總這話,要是擱在其他某些縣市,那是會讓當地領導很難堪,也很慌的;調查調查,不就是烤個全羊,喝點酒茶嗎,這在各地都是一樣的風氣。可恰恰在青山縣,在胡子敬易泰這些人看來,卻是正合心意。
有了漢中製藥和省藥材基地的項目經驗,胡子敬已經意識到了,人脈雖然是一個方麵,但對於那些真心想來投資的藥廠來說,還是你的基礎資源,你的環境;人的環境和自然環境。
越是想到青山縣來投資的藥廠,對那些形式主義的東西,看得就越輕;而對人和環境的調查,看得就越重。
張總說這話,也不是無的放矢的;有了衛理市長打招待,來青山縣建藥材基地,那就是“政治任務”,非完成不可的;當然了,隨著藥廠銷售的激增,對於藥材原材料的重視程度,也上升到了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一旦原材料的供給受製於人,對於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是致命的製約。
越是必須投資建藥材基地,那就越要敲打敲打當地政府的官員;雖然張總這個廠長也是政府幹部,是市裏通過組織程序任命的。可哈藥廠那在全國都是有影響力的大廠,在企業健康蓬勃的發展過程中,張總深切的體會到,如果沒有一個進取、開放的領導班子,一個寬鬆、務實的發展環境,任何好事,都會變成壞事。
那些中重於流於形式主義的作風,那些保守、教條的領導者,他們帶領的企業,一旦離開了計劃經濟,就一定會陷入泥潭,不可自拔。
所以,張總才會有這樣的說法,就是想傳送一個信號給青山縣的官員,一定要用務實的態度來對待藥廠,這是雙方合作的基礎和前提。
“張總,你看我像農民嗎?”胡子敬還沒有回張總的話,易泰卻先開口了。
還別說,易泰那黝黑的膚色,滿是皺紋的臉,普普通通的穿著,要不是腰間別個傳呼機,還真像個農民。
張總有點尷尬,不知道如何回話;剛才自己敲打的那些話,是不是有點重了?。.。
()
鍾麗芸掌管的欄目叫《湖東行》,是一個綜合類型的節目,主要針對是就是湖東省內政治、經濟、文化中的熱點話題,在省內影響頗大,是省台非娛樂類型中的壓台欄目;收視率極高,對於體製內的人來說,影響極大。
鍾麗芸也憑著這檔節目,入圍過中宣部的優良掌管人大獎;隻不過,最終還是沒有拚得過央視的巨無霸。她的“粉絲”,主要也集中在中高端人士。
胡子敬對於鍾麗芸的到來,那是頗為興奮的;如果說,州裏對於藥材基地的報到是錦上添花的話,那如果能上《湖東行》,則是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了。
當江天放引見江子勇的時候,胡子敬有點摸不著頭腦,怎麽軍方研究所的人也來了?不過,聽說是江天放的哥哥,那態度自然很熱情了。
陸舟這時插話說:“江總工這次來,不是為了特地探望江縣長的,他是為我們鄉裏水泥廠擴大產能的技改項目來的;江總工目前研發的旋轉爐,產量和技術水平,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這回,是我們玉樹鄉特地請他過來的。”
玉樹鄉的水泥廠改擴項目,提過很多次了,不斷沒有找到處理的辦法,這個胡子敬當然知道;但沒想到的,現在竟然就一下子“國際領先”了?這是不是有點“假大空”啊?
陸舟從容不迫的注釋說:“設備我們已經看過了,試驗數據、中試數據也出來了,估計目前的日產量能達到了500噸,接近我們鄉水泥廠總產量的三倍。有了這個技術,我們玉樹鄉明年,肯定能繼續保持全縣第一的優勢。”
江子勇笑了笑,說:“500噸隻是初期目標,要是你們配合得好,明年,爭取達到3000噸的日產量吧。”
胡子敬和易泰雖然不懂這些專業技術,但對於簡單的數字,還是的聽得明白的。
“3000噸”不但易泰,其他那些藥廠的老總們,都驚呼出來。
一路過來,眾人雖然對江子勇保持了足夠的友善,但現在,變為尊敬了。
哈藥廠的張總現在明白了,為什麽主管他們的衛理市長,這麽看重這個解放軍“專家”了。
起先,這些老總們對於江天放引見的順序,還心有不平;江天放先是引見省台的記者鍾麗芸,然後引見自己哥哥江子勇。
藥廠的老總來青山縣投資搞藥材基地,那是財神爺,他們覺得自己理所當然的應該擺在第一位啊;女記者讓一讓也就算了,尊重女性嘛,可怎麽連幾個軍人都排前麵呢?
可現在,藥廠的這些個老總們,服氣了;不服氣,你也搞個世界領先的工藝出來啊?更何況,人家和市長都是能夠隨便說話的。
3000噸的日產量,那一年得創造多大的經濟效益?更何況,現在,哪兒不缺水泥啊?
“陸書記,我這裏又兩個事,和你先打個招待,你得幫忙。”江天放說話了。
“江副縣長,您雖然開口。”陸舟在胡子敬麵前稱呼江天放,加了個“副”字。
江天放指了指李開說:“一個事情呢,城建局想建個集貿市場,你得支持點水泥;當然,縣政府不耍賴,不白要,以後一定還。”
“建集貿市場是利民的好事,我們也算是受益者;這個一定支持,沒有二話可說的。李局長,你那集貿市場打算建多大?什麽時候開工?我好安排。”陸舟說。
“明天開工,估計也就萬把平米。”李開不開口則以,一開口就嚇了胡子敬一跳。
胡子敬很想責問一句:“這都什麽時候定的事情啊?我怎麽不知道?”明顯的啊,李開哪有這個膽子不匯報就搞這麽大一個項目,還“也就”萬把平米,不要說,肯定是江縣長搗鼓出了的;可眼前這麽多客人在呢,也不好去責問啊,隻能拿眼神盯著江天放看,那意思是,你得給我個話,說清楚了。
江天放笑笑,摸了摸寸頭,他看懂了胡子敬的眼神,說道:“今天上午剛剛定的,還沒有來得及向縣長匯報呢。。。”
胡子敬心裏氣啊,剛剛定的,你這個江縣長,怎麽想出一出就是搞一出呢?萬把平米的集貿市場,那得多少錢啊?袁啟陣的那個演講遞上來那麽久,按說,搞集貿市場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為什麽沒有批?他那幾百平米就得三百萬啊,縣裏都沒有錢搞,何況你這一搞就是上萬平米規模。
雖說現在財政賬麵上有幾百萬了,還別說那是有特地用途的錢,就是暫時不用,那也經不起江天放這樣花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更何況青山縣這樣的“窮苦人家”?
江天放當然明白胡子敬的心思,這人窮怕了,這突然有了錢,最擔心的就是有人“惦記”;他馬上接了句:“不用財政投錢的。。。”
這回胡子敬放心了,隻需你不用我來操心錢,愛怎麽折騰就折騰吧;別說是找水泥廠“借”點水泥,你就是逼著水泥廠“捐助”水泥,我也站你這一邊。
“真的明天就開工?”胡子敬這回問到了正事,袁啟陣那個集貿市場光是調研設想就花了一年,這江縣長的速度,也太快了吧;都還沒有聽他提起過,這就打算開工了。
“當然啦,不信的話,胡縣長您明天親身去督陣;地點就選在青山路南端,是幸福村的地。”江天放說。
這滿屋子的客人都看著呢,也不是討論集貿市場的時候,胡子敬說道:“嗯,回頭再說吧。。。”
江天放明白了,衝陸舟說道:“還有件事,回頭再細說。。。”然後再繼續引見藥廠的客人。
胡子敬原以為,這滿屋子的客商,不過是一家藥廠的,那個廠家出來調查,不是七八上十人的;其中某個主要負責的才是江天放的朋友;誰知,這七八個人,竟然就代表了七八個廠家;這下讓胡子敬心底既是興奮,又有點不安。
胡子敬興奮的原因,當然是因為來的客人越多越好;可不安的原因也是因為來的人多,這麽多人,就是調查陪同,也不好安排人手啊,總不能就派個政府普通幹部出麵;可上了級別的,縣政府就那麽幾個人,隻怕得向田板富匯報了,可那樣的話,他心裏實在是不甘心。
哈藥廠的張總一句話口打消了胡子敬的不甘:“胡縣長,我們這次來得突然,就是想實地調查青山縣的實際情況,不想聽那些表麵文章;我們是搞企業的,不是有句話講‘效率就是生命’嘛,我們也不是來遊山玩水的,我想提個要求啊,這次調查,車你都不用安排,縣政府的領導,一個都不要出麵,說句你不愛聽的話啊,有你們領導在場,那去下麵,農民兄弟的很多話,我們就聽不到了。就請你們派個帶路的,我們想深入到山裏,去看看,看看你們大青山,是不是像宣傳資料上說的那樣,山美、水美,種出來的藥材,更美。。。”
張總這話,要是擱在其他某些縣市,那是會讓當地領導很難堪,也很慌的;調查調查,不就是烤個全羊,喝點酒茶嗎,這在各地都是一樣的風氣。可恰恰在青山縣,在胡子敬易泰這些人看來,卻是正合心意。
有了漢中製藥和省藥材基地的項目經驗,胡子敬已經意識到了,人脈雖然是一個方麵,但對於那些真心想來投資的藥廠來說,還是你的基礎資源,你的環境;人的環境和自然環境。
越是想到青山縣來投資的藥廠,對那些形式主義的東西,看得就越輕;而對人和環境的調查,看得就越重。
張總說這話,也不是無的放矢的;有了衛理市長打招待,來青山縣建藥材基地,那就是“政治任務”,非完成不可的;當然了,隨著藥廠銷售的激增,對於藥材原材料的重視程度,也上升到了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一旦原材料的供給受製於人,對於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是致命的製約。
越是必須投資建藥材基地,那就越要敲打敲打當地政府的官員;雖然張總這個廠長也是政府幹部,是市裏通過組織程序任命的。可哈藥廠那在全國都是有影響力的大廠,在企業健康蓬勃的發展過程中,張總深切的體會到,如果沒有一個進取、開放的領導班子,一個寬鬆、務實的發展環境,任何好事,都會變成壞事。
那些中重於流於形式主義的作風,那些保守、教條的領導者,他們帶領的企業,一旦離開了計劃經濟,就一定會陷入泥潭,不可自拔。
所以,張總才會有這樣的說法,就是想傳送一個信號給青山縣的官員,一定要用務實的態度來對待藥廠,這是雙方合作的基礎和前提。
“張總,你看我像農民嗎?”胡子敬還沒有回張總的話,易泰卻先開口了。
還別說,易泰那黝黑的膚色,滿是皺紋的臉,普普通通的穿著,要不是腰間別個傳呼機,還真像個農民。
張總有點尷尬,不知道如何回話;剛才自己敲打的那些話,是不是有點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