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看看!”


    長孫無忌當即起身向外奔出,魏征等人緊隨其後。各軍帳中歇息的官員等,也都得了消息,齊齊往外走,也是奇怪,整日守在軍帳外的士卒,竟沒一個出來阻攔的。在情急之下,也沒人注意到。


    一群人跑到東山坡,隻見李牧手裏拿著尚方寶劍站在小院兒的籬笆牆外頭,看這樣子跟報訊的人說得好像也不是一回事兒,他這哪像是要死諫,倒像是要衝進去把皇帝結果了一樣。


    長孫無忌慌忙攔在李牧麵前,喝道:“你要幹什麽!李牧,你瘋了?!”


    李牧伸手拉開長孫無忌,挽起袖子,緩緩舉起寶劍,擱在了手腕處,深吸了口氣,道:“陛下,臣剛剛想過了,抹脖子不太好,臣想留個全屍,還是割腕吧。”


    眾人聽到這話,下巴都差點掉在地上,這啥呀,死諫還有商量往哪兒下刀的?兒戲嗎?


    李牧把劍放在手腕上,比劃來比劃去,就是不下手,眾人在旁邊看著都跟著著急,恨不得衝上來幫他一把,一劍下去給他劃開得了。


    這時,高公公走了出來,看著李牧在那兒比劃,也是差點忍不住笑場,勉強忍住,板著臉道:“陛下口諭:李牧,你還要胡鬧到幾時?做你該做的事去,朕原諒你一回,若再胡鬧,朕定不饒你。”


    “陛下!臣沒有胡鬧啊!”李牧忽然把劍一扔,高聲喊道:“陛下犯了糊塗,臣作為陛下的臣子,怎麽能夠不出言提醒,哪怕是忠言逆耳,也算盡了為臣者的本分,臣不能像那些屍位素餐之輩,看著陛下即將鑄成大錯,卻顧慮自家的身家性命,不敢發聲!這樣的人太多了,不少臣一個。臣願逆流而行,哪怕觸怒陛下,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若臣的死,能喚醒陛下,挽回即將鑄成之大錯,臣願意!”


    振聾發聵!


    完全字麵意義上的振聾發聵,因為李牧扯著脖子喊的,離得近的長孫無忌,耳朵都差點失聰了。


    不少人的老臉一陣紅一陣白,李牧的話誰聽不明白,這擺明了就是羞臊人,尤其是魏征,他聽到李牧的話,下意識地就覺著耳熟,想了一會兒反應過來了,這不是自己想說的話麽?李牧這小子,他竟然搶在了前頭!


    若他真是這樣的忠烈之人,倒也罷了,問題是他不是啊,長了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他不是,但他偏偏要說這樣的話。魏征胃裏一陣翻騰,隻覺得像是吃了蒼蠅一樣,說不出的難受。


    高公公聽過之後,沒有說什麽,轉身回了院子,不多時又出來,道:“陛下口諭:李牧,你曾在殿上說過,臣子做不到致君於堯舜,能不能做堯舜,要看帝王的天賦。朕仍記憶猶新,現在你是在做什麽?難道你要把自己的話收回去麽?”


    對啊!眾人聽到這話,頓生同感。你李牧不是說過,做臣子的做不到致君於堯舜麽?為了拍皇帝的馬屁,你是什麽都說得出來!現在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吧,看你怎麽說?


    李牧也像是措手不及似的,愣了一會兒,忽然他深吸了口氣,道:“陛下,臣絕不是想致君於堯舜。因為陛下也不是堯舜,堯舜也不是堯舜,沒有人能做到堯舜,臣隻是想提醒陛下,不要犯下追悔莫及的錯誤,因為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後果是無法彌補的!”


    繞口令似的一段話,讓眾人都有些反應不過來。在心裏繞了一圈之後,才明白一點,這小子是不是瘋了,他竟然說皇帝當不了堯舜,他是在諷刺皇帝是昏君嗎?


    是個人也忍不了!


    李世民這回不用高公公傳話了,自己從院子裏走了出來。在刺殺事件發生了一天之後,群臣終於見到了李世民本人。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李世民的傷處。果然再手腕上看到了裹著的白布,但平心而論,確實是個小傷。在場有不少都是當年秦王府的人,他們都見過李世民負傷。若是擱在七八年前,李世民率軍征戰的時候,這點小傷抓一把土抹兩把也就完事兒了,根本就不值一提。


    但這話誰敢說啊?七八年前那個人是秦王,現在這個人是皇帝,能一樣麽?


    百官跪了一地,無不痛哭,罵聲此起彼伏。


    李世民充耳不聞,盯住李牧,道:“你的話是什麽意思?你說朕做不了堯舜?那為何堯舜也做不了堯舜?”


    李牧正色道:“陛下,可能是臣讀書少,但據臣所知,關於堯舜的事跡,雖口口相傳,但卻不見於正史。史記之中的記載,也多為傳說故事,沒有任何佐證。臣以為,堯舜之所以能作為傳說,傳承千年,是因為堯舜寄托了百姓對明君的向往。百姓想要這樣的皇帝,他們把所有美好的想象,都歸在堯舜的身上。但堯舜真的是傳說中那樣的人嗎?臣以為,不一定。人都有私欲,有私欲就會犯錯,但堯舜不會,因為堯舜是百姓想象出來的。”


    “堯舜所在的年代,地域不過千裏。而如今大唐,東西何止萬裏?現在若治理千裏之地,隻需要一個賢臣而已。在場諸公都能做到,而陛下陛下治理的天下,是堯舜治理的百倍。治理十裏之地,治理百裏之地,治理千裏之地,治理萬裏之地,所需要思考的事情,複雜的程度,豈可同日而語?堯舜心念一動,或隻牽扯百人,而陛下心念一動,就是萬人,十萬人,陛下難道不更應該謹慎嗎?”


    “陛下為天子,聖人雲,天子以德配之。臣對這句話的理解是,皇帝非有德行之人不可。若德行不配,則江山不穩。強如秦漢,也會傾覆。大唐萬裏疆域之內,發生的任何事情,無論大小,對錯皆可歸在陛下身上。因為天下歸屬於陛下,百姓都是陛下之子民也。養而不教,父之過也。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陛下為天下之君父,難辭其咎!”


    雖然是設計好的情節,但聽到李牧掰扯出這些歪理,還是給李世民氣著了。他怒極反笑:“按你這麽說,朕被刺客刺殺了,還是朕的不是了?”


    李牧一本正經道:“若要這麽說,也說得過去!”


    李世民這個氣呀,瞬間就有點上頭了,什麽做戲不做戲的,早就拋到腦後了,非得跟李牧掰扯一下不可了:“那你給朕說出個道理來,朕錯在哪兒?”


    “陛下沒有錯,隻是還做得不夠好。”李牧沉著應對,絲毫不亂:“陛下,臣不懂治理天下,隻懂做生意。放眼長安城,臣敢大言不慚地說一句,臣是最會做生意的人。無論是哪一行,隻要臣想做,臣都能做,而且還能做得好。很多人都非常疑惑,為什麽會這樣,臣今天就把其中的竅門公之於眾,希望能給陛下一點觸動。”


    李世民對這事兒也挺好奇,便哼了一聲,道:“你且說來。”


    “聖人雲:仁義禮智信,儒家所謂五常也。乃是聖人歸結出的五條基本道德標準。臣鑽研聖人之典籍時,看到這五個字,便如同醍醐灌頂一般,明悟了很多道理。”


    “臣發現,做生意其實非常簡單。信,一字而已。為何臣做生意無往而不利,信字而已。為了內務府短短數月之間迅速壯大?信字而已。臣向商賈承諾過的事情,無論賠賺,臣一力擔之。隻要是自我口中說出的事情,我就一定會做到。所以商賈會信任臣,他們才願意跟臣做生意,願意跟內務府簽訂單,因為他們知道,隻要做到了他們應做到的事情,他們的努力和付出就會得到回報。這便是信,若臣說了做不到,仗勢欺人,商賈或許拿臣沒有辦法,但他們隻會吃這一次虧,絕對不會上第二次當了。”


    “另一件事,也可作佐證。臣今天也可以說出來,臣總是說,臣視金錢如糞土。這句話像是玩笑一樣,它也確實是個玩笑。臣是個做生意的人,自己做生意,替陛下經營內務府,若臣真的不在乎錢財,那也沒必要做這些事情。但是現在,臣說出這句話,百姓會信,至少長安城的百姓會信。為什麽?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在街道上撿過臣撒的錢。前前後後,沒有十萬貫,也至少有五萬貫了,臣是真金白銀扔出去了!”


    “臣說了,臣也做了,哪怕有人說臣是別有用心,說這是一句玩笑,但因為臣做了,它就不再是一個玩笑。這,便是‘信’的力量。”


    “陛下與百姓,也是如此。刺客為何要刺殺?因為他們對陛下不滿,他們為何不滿?因為他們不信任陛下,他們不相信陛下是一個好皇帝。但若陛下像臣撒幣一樣,用無可辯駁的事實,能以‘信’而取人心,就算有人都說陛下不是個好皇帝,他們的言論也不會得到支持。陛下曾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有勇氣駕舟翻騰於波濤之上,又何懼於區區風浪呢?”


    李世民聽到這些話,眼中的怒氣逐漸消散。群臣也皆不語,深思李牧話語中的意思。魏征看著李牧的背影,心中雖不舒坦,但也不得不承認,李牧這番勸諫,要比他做得好,若換作他來,肯定還是老一套,絕對說不出這麽多例子。


    李世民沉默了一會兒,開口道:“刺客來自五姓七望,他們一起來反對朕,難道說,是朕的德行不夠,不配做天子?朕登基以來,對門閥處處優待,他們卻這樣對朕,朕實在是失望!你說得那一番關於‘信’的言論,朕聽進去了,也聽懂了。但他們先失信於朕,朕也隻好失信於他們了。李牧,你的一番心意,朕懂了。但這件事,朕不能聽你的,退下吧!”


    說罷,李世民轉身要回院裏。魏征踏前一步,李牧卻比他更快,竟撲在地上,一把抱住了李世民的大腿。


    雖然是排好的戲,但真正發生了,李世民還是覺著一陣荒唐,勉強忍住,厲聲喝道:“幹什麽?你要幹什麽?!”


    “陛下請容臣再說一句,臣堅信陛下登基以來所做的一切,百姓是看在眼裏,記在心上,絕不會視若無睹的。有民謠為證啊!天地之間有杆秤,秤砣是老百姓。稱稈子挑江山咿呀咿而呦,陛下您就是那定盤的星!這小曲兒是多好聽啊!百姓如此愛戴陛下,怎能說是失信於陛下呢?臣堅信,刺客隻是一些冥頑不靈的少數,他們死有餘辜。臣不為他們說話,臣隻是求陛下,饒過那些無辜之人,他們是愛戴陛下的呀,若陛下株連他們,才真正是失信於百姓。陛下,您可要想清楚啊!”


    李牧一邊說,一邊回頭對長孫無忌和魏征等人使眼色。魏征當機立斷,跪在地上喊道:“求陛下三思,勿失信於百姓啊!”


    長孫無忌帶著百官一起跪下:“求陛下三思,勿失信於百姓!”


    李世民皺眉作深思狀,低頭看向李牧,詢問火候。李牧偷偷點了點頭,李世民清了下嗓子,悠悠說出這出戲的主旨:“這隻是你們的片麵之語,朕怎知道是真是假?也許此時五姓七望正摩拳擦掌,意圖造反也不一定,朕曾征服天下,何懼區區門閥?既然朕以真心相待,換來的卻是刺殺,那不如就全盤推翻,重頭來過,朕今日犯下的罪孽,朕會用餘生彌補,你們不要再說了,都退下吧!”


    李牧哪肯鬆手,大聲道:“陛下,若臣能證明在絕大多數百姓的心中,還是愛戴陛下的,陛下可願意重新考慮?”


    李世民皺眉道:“你如何證明?李牧,朕勸你少多管閑事,你又非門閥中人,少牽扯!朕以容你胡鬧一陣了,再糾纏,朕連你一起處置!”


    “臣求陛下給一次機會!”李牧擲地有聲道:“臣願意陛下證明,百姓沒有失信於陛下,隻是少數冥頑不靈之人!陛下,您貴為天子,便連這一點自信都沒有嗎?臣隻求一天的時間,陛下!”


    李世民看向跪了一片的百官,與李牧對了下眼神,“無奈”歎了一聲,道:“好吧,朕給你一天時間,看你如何證明!”


    李牧“大喜”,鬆開抱住李世民大腿的手,拜倒在地,高聲喊道:“臣代牽扯其中的數萬百姓,叩謝陛下隆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初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揚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揚鑣並收藏逍遙初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