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東宮仍然掌燈,因為李世民還沒有休息。


    他已經繼承了皇位,按道理應居住在太極宮。但是由於父親李淵隻字不提搬走之事,李世民也不敢吭聲,隻好仍居東宮,一應事務,也都在東宮辦理。


    李世民如此忍氣吞聲,其實是有原因的。辦當年玄武門事,李世民雖弑兄殺弟,篡了權位,看似六親不認,但他對待父親李淵,卻扔心存一份畏懼。除卻父子之情,李淵在朝中的影響力,也是令李世民非常忌憚的。


    由於李世民的光環太過耀眼,所以後世影視作品也好,小說演義也罷,對李淵的評價,大都有失公允。其實,李淵之雄才偉略,雖不及李世民,但也差不了多少。試想一下,能在隋末群雄並起之時一統天下,沒有謀略怎麽可能?後世把李家奪得天下的功勞多歸於李世民,但不要忘了,李世民跟隨李淵行軍打仗時,他還隻有十七八歲,真正製定戰略的人,絕不可能是他。功勞自然是有的,但並不足以決定天下大勢。


    李淵此人,可謂文武雙全。年少時李淵好武,尤擅射箭,例無虛發。有一個成語叫做‘雀屏中選’,說的就是李淵百米之外一箭射中屏風上孔雀的眼睛,才因此贏得了貴胄之女竇氏,也就是李世民母親的青睞。李淵還有一個記錄。縱觀上下五千年曆史,李淵是開國皇帝中,統一中國最快的人。李淵在軍事上的才能,並不體現在他在戰場上多麽神勇,而是在於他的統籌調度,大唐立國征戰掃平群雄之時,正是因為他居中調度,迅速支援,才能百戰百勝,攻克強敵。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了兩個兄弟,把對他的皇位有威脅的人都清除掉了。導致李淵是不傳他也得傳,因為已經無人可傳了。天策府勢大,李建成和李元吉死後,李淵的其他子嗣無人能與李世民抗衡,就算李淵執意要把皇位傳給他人,最終也會被李世民奪去。但這並不表示,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就可以肆無忌憚地逼迫李淵禪位了。他當時還沒有那個能力,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狗急跳牆之舉,最初響應之人都沒有幾個,是長孫無忌與房玄齡等人好一番遊說,才最終得以實行。當時的朝中大臣,都是李淵的臣子,他如果堅決不認可李世民,李世民恐難如願。事實也是如此,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隻求太子之位,絲毫不敢提禪讓,而且常常入太極宮求見李淵,備述不得已的情由,說到動情之處,時常哭嚎至暈厥。李淵見此情狀,也知李世民所言不假,若非真把他逼急了,他也未見得敢冒這麽大的風險。而且二子已死,不能複生,思慮種種過往,頓生心灰意冷之念,在這種情況下,才提出了禪位。


    初時,李世民並不敢接,他的太子之位本就來路不正,再逼迫李淵退位,他擔心在青史中洗脫不掉汙名。但他的再三推辭,卻讓李淵反感了起來,你都做出弑兄殺弟的事情了,還想在青史中留下一個好名聲?不行,絕不能讓你如願。於是發生了荒誕的一幕,李世民堅決不受,李淵非退位不可。鬧到最後,李淵幹脆把皇帝的冠冕丟在了地上,李世民無法推脫,隻好繼承皇位。但也從此時,父子倆的心結算是結下了。


    李淵開始變著法的找李世民麻煩,皇帝應該住在太極宮對吧?我偏不搬走,看你敢不敢吱聲!連年戰亂民生凋敝是吧,我偏要窮凶極奢,吃穿用度連年倍增,而且不是一倍兩倍,是十倍二十倍那樣增加。今日想起荔枝,明日就得吃到,管你路上要死幾匹馬?皇帝三年選秀一次,他一年選秀一次,太極宮中的太上皇妃,甚至有跟李世民的女兒差不多大的,其言其行,已經不堪入目了。


    順心順意還好,稍有不如意處,還要把李世民叫來貶損一通,什麽話難聽說什麽,李世民還不敢還口,被罵得慘了,常常撲在長孫皇後懷裏痛哭。


    攤上這麽一個爹,就算是皇帝,也根本扛不住。李世民是一個賢明的君主,不會因私損公,李淵的所有開銷,都由宮中內帑負責。隨著李淵開銷越來越大,李世民不得不開始‘節衣縮食’,宮中嬪妃的月例都有縮減,把剩下來的錢,全部供給李淵揮霍了。


    但即便如此缺錢,李世民對臣子的賞賜,也從不吝嗇。此番平定突厥,從突厥的貴族手裏著實得了一大筆戰利,按道理來說,李世民收幾成入內帑,誰也不會說什麽。但他一文也沒要,都按照功勞大小,賞賜給了有功之人,由此可見,李世民的胸襟確實配得上‘天可汗’這個稱號。


    燈影下兩個影子,除李世民之外,還有一人。君臣之間有遠有近,時值半夜,還能如此不避嫌陪在李世民身邊的,唯有趙國公長孫無忌。當年玄武門事之前,李世民被李建成和李元吉聯手,已經逼到了絕境,秦王府舊將也都離散,就連房玄齡也離開了,唯有長孫無忌一人,堅定站在李世民旁邊,為他出謀劃策,左右奔走。不但如此,長孫無忌還是李世民的大舅子,他的妹妹正是李世民的長孫皇後。倆人相識於少年,是布衣之交,所以在李世民登基之後,不管長孫無忌是何官何職,他都是朝中公認的第一人,無人敢否。


    今日長孫無忌來,也無甚大事,隻是陪李世民看奏折而已。戰事未完,奏折要比無事時多出許多,李世民一人看不過來,就把長孫無忌叫來,分一半給他看,榮寵至此,可見一斑。


    小事,長孫無忌可自行定奪,大事,則由李世民乾綱獨斷,長孫無忌從不逾越,他是一個極聰明,也是極懂分寸的人。也正因如此,李世民才放心用他。不知多少個夜晚,君臣二人都是如此相對而坐,秉燭夜談,敲定一件又一件大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初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揚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揚鑣並收藏逍遙初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