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素來有祭祖的習慣。
不過臘八祭比不得除夕大祭,宋文勝一早便帶著族中男丁燒香拜祭,祭祀不過辰時二刻就結束了。儀式之後,宋師柏與三個侄子都跑得不見人影,宋文勝也沒特地關注家裏眾人都去哪裏了,他收拾收拾也上班去了。
直到午後見著差役匯報浴佛會上有人通奸,他才一口茶水噴了出來。李氏早就跟他說過小侄女親娘到縣裏的事,也說過弟媳想要親自處理,宋文勝想想便沒讓人動手。
有道是小鬼難纏,宋文勝作為本縣縣丞,真要與一個人不對付,手下人隨便尋個借口,都能把那一行人弄得苦不堪言。他就不信那人背後的人還能管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不過當他見著衙裏羈押的婦人時,還是忍不住嘖嘖兩聲。他那弟媳還真是以毒攻毒。當年他們一家怎麽摔倒的,現在也要別人試試同樣姿勢摔倒在地的憋屈。
宋文勝手上還有許多卷宗,他也是加塞才把小馮氏的案子提上來,就想看看是什麽沒臉沒皮的賤人害了他弟弟這麽多年。
就沒有人進了縣衙後還能保持冷靜的。堂下的女人也是如此。
仔細一看之下,確實有幾分姿色,樣貌和家裏的小侄女十分想像。
男人看女人的目光,和女人看女人總是不一樣的。宋文勝素來知道李氏不喜歡小侄女那樣楚楚可憐的長相,總覺得福氣太薄,一陣大風便能吹倒。
可他看宋禎禎,卻一眼就能明白為何馮家想要把她送進宮。有些官場消息,有些太過汙穢,宋文勝也不是什麽都和李氏說的。
他曾經聽一個在京中為官的同年說起過,說是京中這些年能靠著裙帶關係飛黃騰達的人家,家裏姑娘都是按著小鳥依人的性情模樣培養起來的。老皇帝年紀大了,就喜歡這般我見猶憐的妃子。
他看著手上的路引,打量著跪在地上的小馮氏,路引上頭可沒有誥命的記錄。沒有朝廷賜下的封號,一般民女進了衙門都得屈膝下跪。
不過被抓進來才一個多時辰,小馮氏被提審的時候,身上已經換了一身女囚服,鬢發散亂,形容不堪。
這等被人捉奸在床的犯人,女獄卒大抵都不會有好對待。牢房可不是什麽好待的地方,宋文勝在縣裏負責訴訟賦稅這一塊,對女牢的環境如何,心裏也有些底。屋頂低矮,空間狹窄,汙穢幽暗,惡氣雜出,老鼠蟑螂白日夜裏都會出沒。
像小馮氏這等養尊處優的貴婦人一旦進去了,不亞於脫一層皮。二十年前他還在科舉念書時,還聽過有富家公子買通女獄卒進去騷擾女犯的。宋文勝整頓了許些年,好歹把那些他最看不慣的從眼皮子底下處理掉。
不過就算如此,進了女牢也是勉強保住清白罷了。
小馮氏被壓著跪在地上時還不斷掙紮喊冤。她的臉上縱橫交錯著兩道冒著血珠的傷痕,其中有一道從眉間到鼻翼,就跟被利器劃過一般,能露出來的肌膚都是一片青紫。
宋文勝可沒有心情聽她喊冤,她冤不冤的,他心裏自有一把秤。既然提審了,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
小馮氏的思緒十分雜亂,回答問題時也是顛三倒四,她根本說不明白那個情夫是怎麽一回事。
小馮氏就記得……她的楨姐兒遞給她一杯茶,她喝完之後迷迷糊糊就暈了。醒來之後,麵對的就是眾人指指點點的目光,她身上的衣服被人扒了大半,身邊的男人倒是身手敏捷,在她愣怔的當口已經溜走了 。
宋文勝聽完後搖了搖頭,哪怕今日不是他來審,這樣的答案也不是堂官想要聽到的。
小馮氏聽著耳邊的差役一口一個“宋大人”,心中隻覺得一片絕望。
這是宋家的人。
她不至於不知道宋家的人有多恨她。
她本來隻是想要偷偷過來跟楨姐兒見個麵。她知道大哥已經給宋文朔寫信,說是想把宋禎禎送進宮當秀女了。
可是她舍不得,以前雖然山長水遠,可她還能偷偷去衡州府見她。
要是宋禎禎真的進了宮,他們母女兩個就很難見著了。小馮氏跟大哥求了那麽久,大哥才鬆口答應讓她過來豐華縣。她一個人帶著管事仆千裏迢迢過來了,可沒想到她的女兒卻給了她這樣一份大禮。
小馮氏是真沒想到那個孩子會這麽害她。
想著這些年郝嬤嬤的匯報,她心緒紛雜,一時覺得郝嬤嬤騙了她,一時覺得郝嬤嬤收錢後還是辦了事的。
馮氏恨不得她去死,怎麽可能會對宋禎禎好;
一個時刻想要自己命的人,宋禎禎怎麽會去幫她。
郝嬤嬤應是不敢陽奉陰違的,她收了她那麽多銀子,跟她保證過許多次不會讓馮氏有拉攏她孩子的機會,她就不怕她收錢不幹事,她把這些事都捅到馮氏麵前嗎。
三年前那回見麵,那個孩子也說過,馮氏對她十分冷淡,想到當時宋禎禎可憐兮兮看著她的目光,小馮氏的心就忍不住揪成一團。
她以為她知道真相後會理解她的苦衷。
宋禎禎養在她身邊,那就是一個沒有名分任何人都能欺負的私生女,哪怕是充作哥哥的女兒,可他們兩兄妹的身世這麽不堪,對她也是不利的。
可在宋家就不一樣。就算受些欺負,可她還是馮氏正經的女兒。
她了解她那姐姐,從小被她母親養得心高氣傲,父親過來時看他們時好幾回唉聲歎氣,說是馮氏性格像她娘,太要強了。
那一胎沒了之後,以馮玉容的性格,跟丈夫肯定是死敵,家裏不會再有任何孩子,宋禎禎就是宋家二房唯一的姑娘。雖然隻是六品官之女,身份也夠了。
按照他們為她的謀劃,隻要她家世清白,以後就大有可為。她為她籌謀了那麽多,日日忍受思念的痛苦 ,她沒想到那個孩子會那麽待她!
想著今日母女相認的場麵,小馮氏呆呆地環視著四周的刑具,突然有種茫然的驚慌失措。
這不是她想要的母女情。
在小馮氏的想象中,她的女兒哪怕怨她恨她,畢竟有血肉親情連著,她好好解釋一番,兩母女一定會化幹戈為玉帛的。
她的楨姐兒,她的楨姐兒肯定是被馮玉容那個賤人騙了!
殘害親母,天理不容。馮玉容怎麽敢教唆她做出這種事。小馮氏恨得整幅五官都扭曲了。
宋文勝見小馮氏一臉恨相,就知道她拐不過來這個彎了。不過她還算有點良心,沒把宋楨楨供出來。他有些詫異,又一想,恐怕弟媳就是算準了這一點。
審案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審清楚的事,何況宋文勝也不是那麽想要立刻弄明白,他又問了幾個問題,見小馮氏還是說不明白,就讓人又把她押回牢裏了。
家裏發生的這些事,無人去通知宋文朔。今年是宋氏十年大祭,他大哥公事繁忙,他作為族長弟弟,也要幫著扛起責任。
一早在家廟燒香時,宋文朔就發現屋頂角落有幾片屋瓦被壓塌了,許是範圍太小,管事沒有發現,宋文朔也沒張羅著請匠人。
年少時族裏修家廟他也是過來幹過活的,索性把修葺屋頂的任務接了過來。
宋氏家廟地方不大,因著族內至今沒有出過三品以上官員,家廟隻得有三間,一堂二夾,明闊兩窄。宋文朔自己帶著下人就上屋鋪瓦去了。他回家的時辰跟宋文勝差不了多少,兩人正好在大門口碰上了。
宋文勝一見他弟一身青衣棉襖,衣角上點點汙漬,就不禁拈了拈胡須。
府裏管家早就匯報過他宋文朔今日的行程。他自己家庭幸福,看著弟弟這樣也是真糟心。三個孩子,沒有一個想起來要去通知他的。宋文勝想了一想,要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他非得大發雷霆不可。
索性兩人都是提早回來的,也還沒到晚膳的點,宋文勝就把弟弟請去了書房,待到小廝上茶後,他就把事情今日發生的事都說了一遍,說完還點評道:“三個侄子,個個都該拉過來揍屁股!”
宋文朔教訓兒子,向來隻會黑臉講道理的那一套,可他這些年自己就沒什麽道理,兒子偏著娘也是一定的。不過宋文勝覺得,兒子尊敬老子是天經地義的事,宋文朔是一家之主,這些年三個侄子走出家門能被人另眼相看,還不是因著有一個當官的爹。
宋文朔沉默了一下:“大哥能不能幫我一個忙。”馮氏昨日雷厲風行地處置了那幾個嬤嬤,宋文朔看著心中也有幾分回暖。他與妻子這些年的許多折騰,大半是因著當年的事,小半卻是她身邊人引起的。
馮氏不會不知道他最是厭惡那些隻會奉承主子的腐蠹蛀蟲,可她卻偏偏要與他對著幹。
妻子這口氣憋了十幾年,宋文朔也覺得十分疲憊。有時候他甚至覺得,當年拚著官帽不要辭官回家,好過一家子關係這樣冷淡。
宋文朔這些年自然是想過要如何回敬馮家的。可他是衡州府正六品同知,京城鞭長莫及,除非他願意降職調進京。十多年來,宋文朔早就願意這麽幹了,可是這些年他寫給吏部的申請卻總是被打回來,吏部拒絕他的理由五花八門,使了銀子後也是不順利。
皇帝年老,吏部中人事複雜,幾個皇子和權臣在這一塊都有影響力,這其中誰伸一腳都有可能,宋文朔實在不知是誰在卡他。
宋文勝一直知道弟弟的心結是什麽,他道:“她在牢裏不會太好過的,我後麵會讓人多用刑,看看能不能問出那孩子爹究竟是誰。”宋氏在整個大慶朝範圍內,充其量不過是紮根於北地的一棵小樹,能量有限。
宋文勝這些年一直遺憾自己幫不了弟弟。
不過如今人到了他手裏就不一樣了。
宋文朔對大哥道了一聲謝。宋文勝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勵道:“咱們還在年富力強的年齡,以後不愁沒機會翻身,許是明年就否極泰來了!”
臘八的晚宴十分順利。
老太太養了幾日,也有精神出席。
人逢喜事精神爽,看著馮氏臉上的笑容,眾人臉上的笑容也跟著多了。
更別說老太太,一整個晚上看了二兒媳好幾回,不知不覺眉眼也鬆快不少。
家裏熬的臘八粥是宋師竹昨夜親自操刀的,用小火細細偎了一整夜,熬得香濃軟糯,連甜度也是恰到好處。
她娘先前跟她反饋過了,宋文勝對她粥裏放的材料不太滿意。為了配合家裏人挑食的習慣。她特意做出了四種不一樣的臘八粥。
想著前幾日和封恒的約定,還各送了一份到封家。臘八本來就有互相贈粥的習慣,宋師竹頂著親娘的目光很是理直氣壯,也不怕被說了。
她覺得她的臘八粥應該是很成功的,其中有一款鹹味的雜豆粥,特別受宋三郎的歡迎,喝完後,宋三郎連著對宋師竹比了個好幾個大拇指。
宋三郎是真開心。先前在衡州府過年時,家裏總是沒什麽年味。馮氏過日子循規蹈矩,逢年過節隻要父母心情不佳,節宴就吃得跟喝苦水一樣。今日卻不一樣,宋三郎看著臉上帶著笑意的母親,又看著堂上神色放鬆的祖母,覺得這才是他想要的家宴。
大家都心情好,宋師竹本來就不是什麽喜歡糾結的人,更是胃口大開,不知不覺就吃撐了,宋師竹晚飯後還在院裏散了一會兒步。
她最喜歡角落裏兩排高大的梅樹,開得金燦燦的,顏色濃烈,其上覆蓋著點點白雪,看著就十分有意境 。
宋師竹興致勃勃的,甚至還讓螺獅回去拿了一把剪子,想要剪幾根花枝插花瓶。
不過螺獅的剪子拿來後,她握在手裏,卻沉思了好一會兒,半響沒動靜。
夜裏風冷,一陣冷風撲麵而來,宋師竹才反應了過來。她剛才突然間冒出了一股不好的預感,總覺得那些白雪特別像白花花的銀兩。
提起銀兩,宋師竹就想到豐華縣剛上任一年的大貪官張知縣了,腦子裏突然就跟電視屏幕被切換一樣,不由自主地轉悠著一個畫麵。
那是本縣張知縣收了一大疊銀票的場景,張知縣那張老臉上笑容樂嗬嗬的,顯得格外膩人。
宋師竹拍了一下腦袋,不大確定是她自己太過擔心,以至於出了幻覺,還是真的金手指又發作了,不過在心裏那股危機感越來越重後,她就確定下來了。
宋師竹:他們肯定去走張知縣的門路了。
宋師竹一想到小馮氏折磨了二叔一家那麽多年就十分生氣,想了想,幹脆步也不散了,直接往李氏和宋文勝的屋裏跑去。
她要去告狀!
不過臘八祭比不得除夕大祭,宋文勝一早便帶著族中男丁燒香拜祭,祭祀不過辰時二刻就結束了。儀式之後,宋師柏與三個侄子都跑得不見人影,宋文勝也沒特地關注家裏眾人都去哪裏了,他收拾收拾也上班去了。
直到午後見著差役匯報浴佛會上有人通奸,他才一口茶水噴了出來。李氏早就跟他說過小侄女親娘到縣裏的事,也說過弟媳想要親自處理,宋文勝想想便沒讓人動手。
有道是小鬼難纏,宋文勝作為本縣縣丞,真要與一個人不對付,手下人隨便尋個借口,都能把那一行人弄得苦不堪言。他就不信那人背後的人還能管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不過當他見著衙裏羈押的婦人時,還是忍不住嘖嘖兩聲。他那弟媳還真是以毒攻毒。當年他們一家怎麽摔倒的,現在也要別人試試同樣姿勢摔倒在地的憋屈。
宋文勝手上還有許多卷宗,他也是加塞才把小馮氏的案子提上來,就想看看是什麽沒臉沒皮的賤人害了他弟弟這麽多年。
就沒有人進了縣衙後還能保持冷靜的。堂下的女人也是如此。
仔細一看之下,確實有幾分姿色,樣貌和家裏的小侄女十分想像。
男人看女人的目光,和女人看女人總是不一樣的。宋文勝素來知道李氏不喜歡小侄女那樣楚楚可憐的長相,總覺得福氣太薄,一陣大風便能吹倒。
可他看宋禎禎,卻一眼就能明白為何馮家想要把她送進宮。有些官場消息,有些太過汙穢,宋文勝也不是什麽都和李氏說的。
他曾經聽一個在京中為官的同年說起過,說是京中這些年能靠著裙帶關係飛黃騰達的人家,家裏姑娘都是按著小鳥依人的性情模樣培養起來的。老皇帝年紀大了,就喜歡這般我見猶憐的妃子。
他看著手上的路引,打量著跪在地上的小馮氏,路引上頭可沒有誥命的記錄。沒有朝廷賜下的封號,一般民女進了衙門都得屈膝下跪。
不過被抓進來才一個多時辰,小馮氏被提審的時候,身上已經換了一身女囚服,鬢發散亂,形容不堪。
這等被人捉奸在床的犯人,女獄卒大抵都不會有好對待。牢房可不是什麽好待的地方,宋文勝在縣裏負責訴訟賦稅這一塊,對女牢的環境如何,心裏也有些底。屋頂低矮,空間狹窄,汙穢幽暗,惡氣雜出,老鼠蟑螂白日夜裏都會出沒。
像小馮氏這等養尊處優的貴婦人一旦進去了,不亞於脫一層皮。二十年前他還在科舉念書時,還聽過有富家公子買通女獄卒進去騷擾女犯的。宋文勝整頓了許些年,好歹把那些他最看不慣的從眼皮子底下處理掉。
不過就算如此,進了女牢也是勉強保住清白罷了。
小馮氏被壓著跪在地上時還不斷掙紮喊冤。她的臉上縱橫交錯著兩道冒著血珠的傷痕,其中有一道從眉間到鼻翼,就跟被利器劃過一般,能露出來的肌膚都是一片青紫。
宋文勝可沒有心情聽她喊冤,她冤不冤的,他心裏自有一把秤。既然提審了,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
小馮氏的思緒十分雜亂,回答問題時也是顛三倒四,她根本說不明白那個情夫是怎麽一回事。
小馮氏就記得……她的楨姐兒遞給她一杯茶,她喝完之後迷迷糊糊就暈了。醒來之後,麵對的就是眾人指指點點的目光,她身上的衣服被人扒了大半,身邊的男人倒是身手敏捷,在她愣怔的當口已經溜走了 。
宋文勝聽完後搖了搖頭,哪怕今日不是他來審,這樣的答案也不是堂官想要聽到的。
小馮氏聽著耳邊的差役一口一個“宋大人”,心中隻覺得一片絕望。
這是宋家的人。
她不至於不知道宋家的人有多恨她。
她本來隻是想要偷偷過來跟楨姐兒見個麵。她知道大哥已經給宋文朔寫信,說是想把宋禎禎送進宮當秀女了。
可是她舍不得,以前雖然山長水遠,可她還能偷偷去衡州府見她。
要是宋禎禎真的進了宮,他們母女兩個就很難見著了。小馮氏跟大哥求了那麽久,大哥才鬆口答應讓她過來豐華縣。她一個人帶著管事仆千裏迢迢過來了,可沒想到她的女兒卻給了她這樣一份大禮。
小馮氏是真沒想到那個孩子會這麽害她。
想著這些年郝嬤嬤的匯報,她心緒紛雜,一時覺得郝嬤嬤騙了她,一時覺得郝嬤嬤收錢後還是辦了事的。
馮氏恨不得她去死,怎麽可能會對宋禎禎好;
一個時刻想要自己命的人,宋禎禎怎麽會去幫她。
郝嬤嬤應是不敢陽奉陰違的,她收了她那麽多銀子,跟她保證過許多次不會讓馮氏有拉攏她孩子的機會,她就不怕她收錢不幹事,她把這些事都捅到馮氏麵前嗎。
三年前那回見麵,那個孩子也說過,馮氏對她十分冷淡,想到當時宋禎禎可憐兮兮看著她的目光,小馮氏的心就忍不住揪成一團。
她以為她知道真相後會理解她的苦衷。
宋禎禎養在她身邊,那就是一個沒有名分任何人都能欺負的私生女,哪怕是充作哥哥的女兒,可他們兩兄妹的身世這麽不堪,對她也是不利的。
可在宋家就不一樣。就算受些欺負,可她還是馮氏正經的女兒。
她了解她那姐姐,從小被她母親養得心高氣傲,父親過來時看他們時好幾回唉聲歎氣,說是馮氏性格像她娘,太要強了。
那一胎沒了之後,以馮玉容的性格,跟丈夫肯定是死敵,家裏不會再有任何孩子,宋禎禎就是宋家二房唯一的姑娘。雖然隻是六品官之女,身份也夠了。
按照他們為她的謀劃,隻要她家世清白,以後就大有可為。她為她籌謀了那麽多,日日忍受思念的痛苦 ,她沒想到那個孩子會那麽待她!
想著今日母女相認的場麵,小馮氏呆呆地環視著四周的刑具,突然有種茫然的驚慌失措。
這不是她想要的母女情。
在小馮氏的想象中,她的女兒哪怕怨她恨她,畢竟有血肉親情連著,她好好解釋一番,兩母女一定會化幹戈為玉帛的。
她的楨姐兒,她的楨姐兒肯定是被馮玉容那個賤人騙了!
殘害親母,天理不容。馮玉容怎麽敢教唆她做出這種事。小馮氏恨得整幅五官都扭曲了。
宋文勝見小馮氏一臉恨相,就知道她拐不過來這個彎了。不過她還算有點良心,沒把宋楨楨供出來。他有些詫異,又一想,恐怕弟媳就是算準了這一點。
審案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審清楚的事,何況宋文勝也不是那麽想要立刻弄明白,他又問了幾個問題,見小馮氏還是說不明白,就讓人又把她押回牢裏了。
家裏發生的這些事,無人去通知宋文朔。今年是宋氏十年大祭,他大哥公事繁忙,他作為族長弟弟,也要幫著扛起責任。
一早在家廟燒香時,宋文朔就發現屋頂角落有幾片屋瓦被壓塌了,許是範圍太小,管事沒有發現,宋文朔也沒張羅著請匠人。
年少時族裏修家廟他也是過來幹過活的,索性把修葺屋頂的任務接了過來。
宋氏家廟地方不大,因著族內至今沒有出過三品以上官員,家廟隻得有三間,一堂二夾,明闊兩窄。宋文朔自己帶著下人就上屋鋪瓦去了。他回家的時辰跟宋文勝差不了多少,兩人正好在大門口碰上了。
宋文勝一見他弟一身青衣棉襖,衣角上點點汙漬,就不禁拈了拈胡須。
府裏管家早就匯報過他宋文朔今日的行程。他自己家庭幸福,看著弟弟這樣也是真糟心。三個孩子,沒有一個想起來要去通知他的。宋文勝想了一想,要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他非得大發雷霆不可。
索性兩人都是提早回來的,也還沒到晚膳的點,宋文勝就把弟弟請去了書房,待到小廝上茶後,他就把事情今日發生的事都說了一遍,說完還點評道:“三個侄子,個個都該拉過來揍屁股!”
宋文朔教訓兒子,向來隻會黑臉講道理的那一套,可他這些年自己就沒什麽道理,兒子偏著娘也是一定的。不過宋文勝覺得,兒子尊敬老子是天經地義的事,宋文朔是一家之主,這些年三個侄子走出家門能被人另眼相看,還不是因著有一個當官的爹。
宋文朔沉默了一下:“大哥能不能幫我一個忙。”馮氏昨日雷厲風行地處置了那幾個嬤嬤,宋文朔看著心中也有幾分回暖。他與妻子這些年的許多折騰,大半是因著當年的事,小半卻是她身邊人引起的。
馮氏不會不知道他最是厭惡那些隻會奉承主子的腐蠹蛀蟲,可她卻偏偏要與他對著幹。
妻子這口氣憋了十幾年,宋文朔也覺得十分疲憊。有時候他甚至覺得,當年拚著官帽不要辭官回家,好過一家子關係這樣冷淡。
宋文朔這些年自然是想過要如何回敬馮家的。可他是衡州府正六品同知,京城鞭長莫及,除非他願意降職調進京。十多年來,宋文朔早就願意這麽幹了,可是這些年他寫給吏部的申請卻總是被打回來,吏部拒絕他的理由五花八門,使了銀子後也是不順利。
皇帝年老,吏部中人事複雜,幾個皇子和權臣在這一塊都有影響力,這其中誰伸一腳都有可能,宋文朔實在不知是誰在卡他。
宋文勝一直知道弟弟的心結是什麽,他道:“她在牢裏不會太好過的,我後麵會讓人多用刑,看看能不能問出那孩子爹究竟是誰。”宋氏在整個大慶朝範圍內,充其量不過是紮根於北地的一棵小樹,能量有限。
宋文勝這些年一直遺憾自己幫不了弟弟。
不過如今人到了他手裏就不一樣了。
宋文朔對大哥道了一聲謝。宋文勝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勵道:“咱們還在年富力強的年齡,以後不愁沒機會翻身,許是明年就否極泰來了!”
臘八的晚宴十分順利。
老太太養了幾日,也有精神出席。
人逢喜事精神爽,看著馮氏臉上的笑容,眾人臉上的笑容也跟著多了。
更別說老太太,一整個晚上看了二兒媳好幾回,不知不覺眉眼也鬆快不少。
家裏熬的臘八粥是宋師竹昨夜親自操刀的,用小火細細偎了一整夜,熬得香濃軟糯,連甜度也是恰到好處。
她娘先前跟她反饋過了,宋文勝對她粥裏放的材料不太滿意。為了配合家裏人挑食的習慣。她特意做出了四種不一樣的臘八粥。
想著前幾日和封恒的約定,還各送了一份到封家。臘八本來就有互相贈粥的習慣,宋師竹頂著親娘的目光很是理直氣壯,也不怕被說了。
她覺得她的臘八粥應該是很成功的,其中有一款鹹味的雜豆粥,特別受宋三郎的歡迎,喝完後,宋三郎連著對宋師竹比了個好幾個大拇指。
宋三郎是真開心。先前在衡州府過年時,家裏總是沒什麽年味。馮氏過日子循規蹈矩,逢年過節隻要父母心情不佳,節宴就吃得跟喝苦水一樣。今日卻不一樣,宋三郎看著臉上帶著笑意的母親,又看著堂上神色放鬆的祖母,覺得這才是他想要的家宴。
大家都心情好,宋師竹本來就不是什麽喜歡糾結的人,更是胃口大開,不知不覺就吃撐了,宋師竹晚飯後還在院裏散了一會兒步。
她最喜歡角落裏兩排高大的梅樹,開得金燦燦的,顏色濃烈,其上覆蓋著點點白雪,看著就十分有意境 。
宋師竹興致勃勃的,甚至還讓螺獅回去拿了一把剪子,想要剪幾根花枝插花瓶。
不過螺獅的剪子拿來後,她握在手裏,卻沉思了好一會兒,半響沒動靜。
夜裏風冷,一陣冷風撲麵而來,宋師竹才反應了過來。她剛才突然間冒出了一股不好的預感,總覺得那些白雪特別像白花花的銀兩。
提起銀兩,宋師竹就想到豐華縣剛上任一年的大貪官張知縣了,腦子裏突然就跟電視屏幕被切換一樣,不由自主地轉悠著一個畫麵。
那是本縣張知縣收了一大疊銀票的場景,張知縣那張老臉上笑容樂嗬嗬的,顯得格外膩人。
宋師竹拍了一下腦袋,不大確定是她自己太過擔心,以至於出了幻覺,還是真的金手指又發作了,不過在心裏那股危機感越來越重後,她就確定下來了。
宋師竹:他們肯定去走張知縣的門路了。
宋師竹一想到小馮氏折磨了二叔一家那麽多年就十分生氣,想了想,幹脆步也不散了,直接往李氏和宋文勝的屋裏跑去。
她要去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