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三十年,京城。


    春韭肥嫩,煙絲醉軟,草木葳蕤蔓發,柳絮無風自起,漫天飛揚,好似半城飛雪。


    十四歲的小娘子賀金蘭坐在搖搖晃晃的馬車裏,身著簇新襖裙,頭梳蚌珠髻,簪珍珠茉莉花圍,手執一柄高麗折扇,斜倚車窗,透過一層薄薄的龜甲文細竹簾子,好奇打量車窗外的熱鬧坊市。


    前街高樓林立,晨雞報曉,早市已開,街市人頭攢動,比肩係踵,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金蘭看得津津有味。


    不說街角高台上精彩紛呈的“飛叉”、“中幡”、“花磚”之類的百戲表演,光是行人身上的各色衣裝就足夠讓她眼花繚亂了。


    她是從鄉下來的,以前從未進過京城,看什麽都覺得新鮮。


    今天,金蘭要陪嫡母祝氏入宮赴宴。


    ……


    一年前,宮中頒布懿旨,周太後命選婚太監廣選民間秀女,要為諸位皇孫選妃。


    孟春時節,選婚太監抵達荊湘。賀金蘭嫡出的妹妹賀枝玉貌美聰慧,得以入選。


    經過重重嚴苛的甄選,三千名秀女最後隻留下寥寥十數人,這其中就有賀枝玉。


    過完端陽,賀枝玉至武昌府坐船南下,到揚州和其他地方的秀女匯合,然後一道北上,由選婚太監送入皇城。她們要在宮裏接受女官的教導,學習宮中禮儀,熟悉宮中人事,再由周太後和鄭貴妃選出皇子妃的人選。


    年底臘月,雪晴雲淡,黃梅吐香,家家戶戶正忙著宰豬祭灶,宮中突然派人接賀家人入京——賀枝玉要做皇子妃了,而且很可能是太子選侍。


    賀家人又驚又喜又憂愁。


    民間百姓都知道所謂的為皇子選妃隻是個借口,周太後真正想選的是太子妃。


    當今嘉平帝寵愛貴妃鄭氏,路人皆知。


    鄭氏驕奢善妒,皇太子非鄭氏所出,處境艱難。


    因為鄭氏的阻撓,太子至今未娶正妃。


    去歲開春,眼看太子都到加冠的年紀了,謝太傅和禮部尚書說動朝中剛毅正直的大臣,冒險聯名上書請立太子妃。


    消息傳回後宮,鄭貴妃勃然大怒,以“皇太子體弱多病”為由勸阻嘉平帝下旨賜婚。


    嘉平帝不欲讓鄭貴妃失望,扣下謝太傅的奏折,不允許六科廊房傳抄奏本,更不許內閣存檔,試圖以他最擅長的“拖”字訣把事情敷衍過去。


    然而謝太傅這回並不好糊弄,得知嘉平帝再次含糊儲君冊妃之事,他素衣素服、懷抱先帝所賜寶劍,決意入宮直諫。


    各部、各科年輕文官聽說此事,群情鼎沸。怕太監加害謝太傅,他們叫來其他官員和有名望的士子,一同趕到謝太傅家門前,要陪同他一起入宮。


    一群官員視死如歸,浩浩蕩蕩出了貢院胡同。


    司禮監太監消息靈通,得知此事,連滾帶爬衝進乾清宮,說謝太傅為皇太子請命,要入宮手刃鄭貴妃!


    嘉平帝大驚失色。


    謝太傅乃三朝元老,在政治上並沒有什麽過人之處,但為人方正樸直,是當年嘉平帝能夠順利登基的大功臣,嘉平帝見了他得尊稱“先生”。他已近耄耋之年,早就不過問朝政,和皇太子並無師徒之情。眾所周知,太傅一職是純粹的虛銜,乃嘉平帝獎賞功臣的榮譽。事實上謝太傅和皇太子連話都沒說過幾句。


    嘉平帝認為謝太傅不會為皇太子大動幹戈,沒想到謝太傅居然鬧出如此大的動靜!


    好在內閣元輔、次輔等人及時趕到,攔下謝太傅一行人,好說歹說強行將人送回府,這才平息了這場小風波。


    嘉平帝心有餘悸,鄭貴妃也心驚膽寒,嚇得夜不能寐。


    這時深居內宮的周太後出麵說要為皇孫們選妃,嘉平帝就順水推舟答應了。


    周太後以給眾皇孫選妃的名義采選秀女,一來給兒子嘉平帝和鄭貴妃留足臉麵,二來將皇太子摘出去,以免嘉平帝因為謝太傅的事遷怒於太子,三來也是未雨綢繆,提防鄭貴妃插手太子妃人選。


    朝野內外對這場選秀的真實目的心照不宣。


    所以當宮中內侍暗示賀枝玉可能入東宮服侍皇太子後,賀老爺震驚之餘,既喜且悲。


    皇太子身份高貴,女兒能夠進宮伺候太子是祖宗積下的福分,他當然高興。


    但想到自家門第寒微,祖上幾輩連個主簿、文書之類的小官都沒出過,又難免為女兒的前途憂心。


    而且人人都知道鄭貴妃想加害皇太子,女兒成了太子選侍,會不會受連累?


    賀家人又是高興又是畏懼又是忐忑,沒有心思張羅過年的事,草草收拾了行禮,隨內侍北上入京。


    賀金蘭自小和表兄定親,兩家定下年底成婚。表兄一家正好也在京師,賀老爺便把她也帶上,準備讓她在京師完婚。


    進京後,賀老爺在內侍的照應下賃了間宅院住下,等待宮中召見。


    他們在京中住了快兩個月,天天巴望著能和賀枝玉見上一麵,但宮中規矩森嚴,秀女不能出宮。


    期間時不時有宮中內侍登門,告知他們賀枝玉的消息,以解賀老爺夫妻倆的思女之情。


    前些天內侍終於帶來一個好消息:周太後慈和心善,憐惜秀女,決定趁著天氣晴好帶著秀女們去西苑遊春踏青,順便宴請京中眾誥命女眷,屆時秀女的家人可以一同入西苑赴宴。


    ……


    嘈雜喧囂漸漸遠去,馬車遠離主街,在一道城門前停了下來。


    守衛驗過文書符節,盤問仆從,撩起簾子檢查車廂,和引領的內侍交談。


    他們檢查得非常仔細。


    金蘭回頭張望,發現後麵漸漸排起隊伍。


    今天去西苑赴宴的還有誥命夫人們。她們乘坐的馬車明顯比賀家的要豪華,跟隨的仆從也氣質不凡,衣著鮮亮,連隨車的婆子養娘手腕上都套了成對的大金鐲子。


    金蘭看得咋舌。


    她注意到各家仆從老老實實按照順序排隊,雖然偶爾會因為守衛的粗魯舉動而微微皺眉,但絕不會開口抱怨什麽,個個舉止從容有度,完全沒有跋扈氣。


    金蘭再回頭看自家仆從,養娘從沒見過大陣仗,早就嚇呆了,她的丫鬟剪春一臉惶恐,就連祝氏也是一副戰戰兢兢的模樣。


    半個時辰後,守衛確定祝氏和金蘭等人的身份,終於揮手放行。


    西苑在紫禁城西邊,從遼代至本朝曾幾經擴建,是皇家園林中規模最大的宮苑。太液池清波粼灩,荷萍簇錦,兩岸楊柳垂絲,古木參錯。小山曲水,奇花異果,玲瓏有致,別有天地。離宮別苑、亭台軒榭坐落在天然青山碧水之間,飛閣丹樓,金碧輝煌,氣勢恢宏,壯闊秀麗,恍如人間仙境。本朝帝王深愛西苑風景,時常遊幸。


    離西苑越近,道旁的景致愈發清幽,如果不是隔一段距離就能看到手執纓槍的衛士戍守,金蘭差點要以為自己回到山清水秀的家鄉了。


    祝氏性情嚴厲,心裏又記掛著女兒賀枝玉,一路上鐵青著臉,一聲不吭。


    金蘭緊握高麗扇,小心翼翼縮在車廂角落裏,圓溜溜的杏眼努力捕捉窗外景色,櫻唇輕抿,盡量不發出一點聲響,免得祝氏發脾氣。


    她倒是不怎麽為賀枝玉擔心。


    她了解妹妹賀枝玉。


    賀枝玉從小誌氣大,眼光高,縣裏門當戶對的小官人,她一個都瞧不上,進宮對她來說正好是施展才華抱負的好機會。


    金蘭喜歡賀枝玉,以己推人,她覺得宮裏的人也會和自己一樣喜歡賀枝玉。


    又聰明又標致的小娘子,誰不喜歡?


    ……


    道旁身穿不同服色的衛士越來越多,騎馬跟在車外的內侍看到遠處高聳的圍牆和守衛森嚴的望樓,示意車夫快到正門了。


    馬車的速度越來越慢,停了下來。


    內侍在簾子外麵小聲提醒:“夫人,到了。”


    祝氏精神一振。


    金蘭跟著祝氏下了馬車,沒敢到處亂看,按著養娘教的那樣乖乖站在祝氏身後,老老實實盯著腳底下鋪了層薄薄黃土的泥地看。


    隻聽等在宮門前的小內侍和祝氏寒暄幾句,慢悠悠道:“隻宣了夫人。”


    祝氏一愣,指指身側的金蘭,“不是還宣了小女賀阿妹?”


    金蘭恨不能捂臉,她的大名是賀阿妹。


    小內侍沒有鄙夷金蘭的大名,揚揚手裏的燙金書帖,冰冷如霜:“許是您記錯了,這單子上隻有夫人一個人的名字。”


    “一個人”三個字咬字格外清晰。


    祝氏脾氣急,頓時焦躁起來。


    她知道肯定是哪個小內侍傳話的時候出了什麽錯。枝玉和姐姐金蘭感情最好,前幾天那個帶口信的小內侍還特意囑咐她說枝玉很想見一見姐姐,要她赴宴時務必帶上金蘭——怕以後見不著了。


    這小內侍怎麽說的不一樣呢?


    要不是知道女兒枝玉和金蘭最要好,祝氏今天絕不會帶金蘭出門。為了今天的宮宴,她可是一狠心花了足足三百多兩銀子給金蘭置辦新衣裳、新首飾!


    小內侍一臉不耐煩。


    祝氏心裏雪亮,自家沒權沒勢,送了好處這些宮人也不會把他們當回事。


    就算知道哪裏出錯了,人家也不會為她再跑趟腿去找枝玉求證。


    小內侍催促道:“夫人麻利些,裏頭可都是貴人。雖然今天是郊遊,規矩也多,誤了時辰您擔待不起。”


    祝氏生怕得罪小內侍會節外生枝影響枝玉的前途,當下也不敢多說什麽,隻能將錯就錯,一胳膊肘推開緊緊跟在身邊的金蘭。


    “阿妹,我進去看你妹妹。你在車裏等著,別亂跑。等我出來再一起家去。”


    作者有話要說:


    浪了幾個月,並沒有改善拖延症,心碎。


    話說好久沒登錄,幸好密碼牢牢記在心中……


    這篇文估計不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妃她有點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青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青梅並收藏太子妃她有點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