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靜姝家裏的水牛產了兩隻小牛犢的事情很快就在生產隊傳開了, 生產隊也高興, 這一下多出來的兩隻牛犢也算是公家的。


    眼下很多人都想養這兩隻小牛犢,不過這兩隻小牛犢太小了, 還需要跟在母牛的身邊,暫時還是由裴靜姝這邊養著。裴靜姝現在就養了三隻牛,工分自然也是要多給的,楊孟英現在樂得合不攏嘴,搞得像她養了牛一樣。


    在城裏求學的燕麗也放假回來了, 她的個子長高了不少, 人也變得溫婉自信,一放假就跑到裴靜姝這邊來感謝裴靜姝。


    看著以前那個自卑憂鬱的小女孩變得越來越優秀, 裴靜姝也非常高興。其實不光是裴靜姝,周圍的人見了燕麗也是一頓猛誇,知識能夠給人帶來很大的改變,燕麗整個人的氣質都變得不一樣了。


    現在大家也都賺了一些錢, 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像燕麗這樣走出這個窮山溝, 去大城市裏多學一些知識,要是家裏能夠出一個讀書人, 那也是一件光耀門楣的事。


    而在承山大隊, 基本上也不存在上不起學的人了, 隻是有些家庭還是比較節約, 舍不得花錢在小孩子的教育上, 尤其是女孩子。不過這種觀念現在已經得到了許多改變, 至少比別的生產隊要好很多。


    今年河坎鄉又考出去了幾個大學生, 這樣的升學率在整個縣城來說也是很高了,畢竟就算放眼在全國,現在的大學生確實很少。匯水縣的另外一些鄉鎮上,往往一年都出不了一個大學生。


    不過這功能還是得歸功於裴靜姝和蕭長風,他們兩人在河坎鄉成立了助學金,專門幫助那些成績優秀想學習的人,蕭長風也在河坎鄉的學校捐了很多書籍,給他們設了一個小小的圖書館。


    在這個年代就算是小鎮上的學校也沒有圖書館,而河坎鄉作為一個小鄉,還能擁有一個不大不小藏書量不錯的的圖書館,這已是天大的喜事。


    裴靜姝也給他們的學校領導提了建議,每學期都設立了獎學金,專門獎勵那些成績優秀的,這筆獎學金的費用也是由裴靜姝出。在這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下,又有一大筆獎學金作為鼓勵,學校的學生們都卯足了勁學習。吸取的知識多了,學生們對讀書也不再那麽抗拒。


    燕麗這次回來之後,母校還特地邀請她回校給學弟學妹們補習功課,燕麗當仁不讓,答應了這個請求。


    在大學的環境裏曆練過的燕麗已經褪去了往日的青澀和害羞,變得落落大方又自信。這一年的時間讓她在外麵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見識了城市的繁榮和先進。


    而自從學校組織學生自願補習功課之後,裴靜姝這邊也沒再收留學生學習了,隻是偶爾還是有些學生過來她這裏,問問有沒有賺錢的門路。


    裴靜姝今年下半年也過得十分清閑,她這邊倒沒有什麽好忙的,有竇濤和羅小慧兩個得力的幹將,她並不需要再招這些童工。而且當初他讓這些小孩子送柴換錢,也是考慮到那些家裏比較艱難的小孩,不過現在這些學生都可以在學校依靠助學金讀書,不需要再做苦力換錢了。


    “靜姝姐,這些東西都是我親自謄寫出來的,送給你,希望你不要嫌棄。”燕麗把手上幾隻小本子遞給裴靜姝。


    裴靜姝打開一看,竟然是燕麗親自手抄的一些關於種地養殖的知識。看得出來燕麗是下了許多苦功夫的,這些全都是幹貨,而且也是很基礎的東西,就算不是專業人士,也能一看就懂。


    這幾隻小本子都不薄,上麵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而且字跡工整娟秀。要謄寫這麽多東西,也是很不容易,肯定要花很多時間。


    裴靜姝微微有些詫異,“我記得你不是讀農學的,竟然還學了這麽多農學上的知識。”


    “這是我去隔壁學校的圖書館裏找出來的,我們就挨著農業學院,那邊有很多這類書籍,我想著可能對我們農村的人有用,就抄了一些簡單的下來,希望能幫助到靜姝姐和鄉親們。”燕麗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著說道,“我也不知道能報答你們什麽,隻能用這種方式。”


    “你做得很好,你送我的這東西比別的東西都實用,大家也要科學種田,這樣才能提高產量。”裴靜姝笑著收下。


    雖說農村祖祖輩輩的人都種地,但其實大部分人種的也並不好,因為種地的知識都是由家中長輩親自傳授。要是長輩種的不夠好,那下輩的人常常就會陷入一些誤區中,因此在種地和養殖方麵也有許多古怪的“偏方”,能不能奏效全靠運氣。


    而燕麗謄寫的這些手抄中,就為莊稼的蟲害進行了詳細的研究,還給出了相應的防治手法,可以說非常實用。


    “有用就好,我就怕沒什麽用處。”燕麗笑著說道,“我不在的這些日子,多謝你照顧我弟弟,我們給你添麻煩了。”


    “不用這麽客氣,他很乖,也教了珊珊很多知識,沒有給我添麻煩。今天就在我這裏吃晚飯,我們早點吃,你吃完再回去。”


    “那我們就不客氣了,我也很久沒有吃靜姝姐你炒的飯菜了,我一直都很懷念。”燕麗笑得眉眼彎彎,這話倒是一點都不假,沒有人不喜歡裴靜姝做的飯菜,就連回了城的柳博衍也經常跟著蕭長風下鄉來,到裴靜姝這裏蹭夥食。


    不過柳博衍也不是白吃,每次下來都會給生產隊做一些指導工作,引導大家更好地種地。


    今天燕麗燕明都在,裴靜姝炒了一隻小煎雞,手撕兔,又炒了好幾道菜。燕家兩姐弟吃得十分滿足,從金溝村走出來的時候,他們手上還帶了兩大包東西,都是裴靜姝送給他們的小吃。


    “姐姐,這個薯片好好吃,快嚐嚐看,你猜猜這是用什麽做的?”燕明一臉興致勃勃的問道。


    燕麗咬了一口,脆脆的,很好吃,“是用什麽做的?”


    “這是用土豆片炸的,是不是特別好吃?我上次來的時候正好遇上靜姝姐炸薯片,滿滿一鍋,我們吃了好多……”燕明和燕麗講起裴靜姝家的吃食,簡直滔滔不絕。


    後麵跟著的女孩唇邊掛著笑意,朝遠處的路走去,夕陽的餘暉在他們身上撒下一層溫暖的光芒,暖暖的。


    顧明春也生了,生了一個小女孩,一向重男輕女的竇母似乎不怎麽喜歡。


    竇曉霞在裴靜姝家裏說起的時候眉飛色舞,楊孟英也十分解氣,對裴靜姝說道:“讓那個顧大娘重男輕女,還說你生的不帶把,哼,現在顧明春生的也是一個不帶把的,這簡直就是現世報,活該!當初顧明春懷著的時候,她就一口一個竇家的孫兒,還去求神拜佛,讓老天爺保佑顧明春懷兒子,老天爺就是看不下她的作為……”


    “兒子女兒都是一樣的,你也知道她這樣做不對,你又何必跟那種人一般見識?這事跟我們沒有關係,你們在外麵也少說幾句吧,別人聽到也不好。”裴靜姝道。


    “我這是在給你打抱不平,你這受氣包的個性,你忘了她當初是怎麽說你的?”楊孟英不爽。


    裴靜姝搖搖頭,“狗咬你一口,難道你還要咬回去?”


    她是不想和顧大娘再有什麽糾葛,反正她都和顧明軒離了婚,和顧大娘最好還是兩清。這樣爭來爭去也沒什麽意思,現在她已過得很好,那顧大娘過得也夠慘,現在已經開始改革開放,土地下放也不久了,今後她的生活會越來越好,一個顧大娘更加左右不了她。


    “靜姝說得對,我今天也是在家裏說說,在外麵我才不會說這樣的話呢!現在我們的生活也過得好,那顧大娘過的哪叫生活?我們靜姝家的豬都比她吃得好。”竇曉霞笑著道。


    楊孟英想了想,現在裴靜姝名氣越來越大,也要注意一下名聲,免得給裴靜姝招黑。竇曉霞剛才勸的那些話也很對,靜姝這裏的豬可都吃的是糧食,聽說那顧大娘還天天喝稀飯,她又何必跟顧大娘那樣的人計較,這種人已經不足她一哂了。


    其實今年承山大隊的收成很好,分攤到每個人頭上的糧食也多,顧大娘不至於天天喝稀。隻是這顧大娘之前到處借了些米,去年又因為工分沒有掙夠,貼的錢也沒貼足,今年分月月糧的時候就比別家要少分一些。


    顧大娘看別人個個都富庶了,隻有她窮酸,就更加舍不得吃,都把那些糧食存起來,萬一今後收成不好,還可以拿來度日。


    今年年底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今年眾人的豬長得快,長了半年的豬也有兩百斤,大大縮短了生長周期。那些養了一年的,有的有三百多斤,這要是放在以前,他們想都不敢想。


    殺的過年豬肥,大家也都高興,這比生產隊大豐收還要高興,因為這些豬都是他們自己養的,殺了也是自己的,別人分不去。大家嚐到甜頭之後,一個個也都琢磨著要新建豬圈,等過完年多買兩隻豬養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十年代錦鯉村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狐珠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狐珠子並收藏七十年代錦鯉村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