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過來吧!”
顧老二鬆了一口氣,趕緊把背簍裏的魚給裴靜姝稱。裴靜姝神色淡然, 倒也沒有瞧不起他或者故意為難的意思, 顧老二心中更羞愧,結賬的時候便少收裴靜姝一毛錢。
“你是我大嫂, 不能按外人的價錢收, 這個零頭就算了。”
裴靜姝看他打腫臉充胖子, 也由了他去, 她本來就對顧老二這兩口子沒有好感。
顧老二拿了錢,如釋重負地跑回去,拿著手上那一塊五毛錢看了又看, 總算看到了一點點希望。
夏金桂做完活回來,就問顧老二:“聽說今天集市上賣魚的人特別多,你賣得怎麽樣?”
“別提了, 街上哪有幾個人買魚?都是問的多, 賣他們一毛錢一斤還嫌貴。”
“一毛就一毛,賣了好歹有一毛錢,你背回來連一毛錢都沒了。家裏連買鹽的錢都沒有,你不換點錢, 我們拿什麽生活?”夏金桂氣急道。
“我聽說大嫂這邊也在收, 價格比街上還高, 回來賣給她了。”顧老二說。
“那她……收了?沒有為難你?”夏金桂狐疑地看向顧老二,顯然不太敢相信。
“唉!”顧老二歎了一口氣, “大嫂沒有為難我, 按一毛二一斤賣給我的, 我沒好意思收那麽多,最後退了她一毛多的零頭。有時候想想,還是我們做得不對,上次要不是大嫂,顧小軍這條命就沒了。大嫂她不是那種無理取鬧的,你自己以前也做了那麽多對不起人家的事,我都沒臉去見人……”
夏金桂心虛,“哼!顧小軍那條命是我跪著求來的,你有什麽資格說我?如果我不給她下跪,她會借錢給我們?我們還壓了一片樹林給她,那樹林怕是要不回來了。”
“你跪著能求來,都是人家開恩,你以為你那一跪能有多金貴?多少人跪著磕頭都借不了錢,你以前還和裴家吵了那麽多架,別人讓你認個錯服個軟,這多正常!要是換作你,隻怕你看著別人死,也不會借一分出去。”顧老二說道,對自家這個沒有一點自知之明的媳婦也是氣惱。
以前別人都說夏金桂精明,現在看來這人太過精明還是不行,聰明反被聰明誤。要像裴靜姝那種,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夏金桂被顧老二戳中,也是氣急敗壞,“我就是那種惡毒的人,你不想和我過,那我們就離婚!反正現在離婚多正常,你媽也不喜歡我,我在你們顧家一點地位都沒有,我還不如改嫁了去!”
“你這種人不可理喻!”顧老二氣衝衝地走出房門。
夏金桂雖然不服氣,但心裏還是清楚,顧老二說的那些話沒有錯,要是她和裴靜姝處境調換,就算裴靜姝跪下求她,她也肯定不會幫忙。不過現在和裴靜姝鬧矛盾確實沒有必要,裴靜姝那邊生財之道那麽多,隨便沾一點光,他們家現在的局麵也會不一樣。
而經過顧小軍的事情之後,夏金桂也領悟了許多道理,這世上沒有誰靠得住,除了自己。她那個看似對兩個孫兒很好的婆婆,其實也就是一個沒見識的鄉下老太婆,關鍵時候根本就靠不住,讓她拿一二十塊錢出來,就是她的極限。
那顧大娘現在都還覺得是夏金桂晚上沒有用土方法給顧小軍治療,反而帶去醫院耽誤了顧小軍,也浪費了錢,要是在家中及早信個迷信,沒準兒早就好了。
顧大娘特別嘴碎,逢人就說這件事兒,生怕別人不知道她出了二三十塊醫藥費。
夏金桂心中對顧大娘提不起絲毫感激之情,顧小軍本來就是顧大娘的孫兒,出三十塊錢怎麽了?顧小軍是他們顧家的子孫,那顧大娘出全部都是應該的。
裴靜姝買了魚之後,這兩天就在家中炸魚,竇濤和顧老三兩個人幫著處理買來的魚,裴靜姝就負責油炸。這些魚大部分都不大,非常適合做成炸魚幹,那些大一點的泥鰍黃鱔,裴靜姝就做成菜,大家一飽口福。
炸出來的魚幹香脆,裴靜姝就放在家中的罐子裏,等蕭長風下次來的時候帶去城裏賣。蕭長風是銷售一把手,他每次拿去城裏的東西,幾乎都是賣完了的,從來沒有賣不完的存貨。裴靜姝也給他說了,如果沒有賣完可以帶回來,讓周邊的村民幫著銷售。
最近也常有腳夫從她這裏買些吃食去集市上賣,像上堯先市那樣的大集市,他們挑去的東西還是比較好賣的。
裴靜姝把另外一頭豬也殺了,天氣一天天熱起來,這豬不殺的話,到時候天氣太過炎熱,沒準還會把它養瘦。這個地方的夏天比較悶熱,年年都有人中暑,動物在夏天的生長速度也會放慢,裴靜姝把能殺的都殺了。
她才殺了沒多久,承山大隊這邊就爆發了瘟疫,這次的疫情還有些嚴重,不少人家的雞都死了,曾家的三頭豬也相繼死了。要知道那三頭豬,可是吃了他們不少糧食,他們投進去的錢都有一百多了,還沒有算上吃自家地裏的那些糧食。
投進去的錢和精力全都成了泡沫,那馮紹珍氣得大病一場,周圍人都在看熱鬧。
“所以說做人還是要講良心,這曾家就是白眼狼,當真以為自己喂糧食,那豬就可以賺大錢。這下可好了,錢投進去了,豬也沒了。”
“他們那是遭了報應,老天爺看不過去,要收拾他們。”
“這些錢應該都是當初從顧大娘那邊搶去的吧?”
“裴靜姝是不是有什麽先見之明?怎麽就趕在瘟疫之前把豬和雞都給殺了?”
楊孟英現在想起來也是嚇了一跳,裴靜姝養了那麽多雞,而且那頭豬也有300多斤,要是遭到瘟疫,那損失可就大了。
不過裴靜姝其實倒沒想到會發生瘟疫,她隻是覺得夏天豬不會長肉,那些雞也到了該宰殺的階段。她現在還有半大不小的和剛複出不久的小雞數十隻,再加上還有十多隻生蛋的母雞,算下來也有五六十隻。
“我們要不要找一個獸醫過來看看?這麽多雞,現在也還小,要是染上瘟疫那可不得了。”楊孟英想起別家死的那些雞,心中也擔憂不已。
“暫時不用找,我們這些雞都是隔離喂養的,隻要把我們家的衛生做好,多觀察著點,應該就沒什麽問題。”裴靜姝說。
自從去年裴靜姝的雞被顧大娘偷走幾隻之後,裴靜姝又讓裴建國和顧老三幫著把四周加固了,多種了兩排刺蓮,這些雞飛不出去,外麵的雞也來不了裴靜姝養雞的林下。
楊孟英點點頭,“那讓竇濤多注意著些,每天打掃勤快一點,可別染上瘟疫。這雞瘟最是沒轍,染上了,那就是要死一批。”
“你以前不是還覺得找個人來專門看這些家禽多餘嗎?”
楊孟英被氣得一噎,“嘿!你倒是記性好,別的話記不住,對這些倒是記得很清。”
裴靜姝笑而不語。
這次的雞瘟來勢洶洶,金溝村也受到了波及,顧大娘和夏金桂那邊的雞差點死光了,顧老三這邊死了隻剩一隻,何婆婆家裏幾隻母雞因為一直在抱窩孵小雞,反而幸免一劫。其他的幾戶人家,家禽也是死的死,幸存下來的都是極少數。
損失幾隻雞都算不了什麽,還有的人損失了豬,最近大家都很不好受。尤其是那些損失了豬的人,那一頭豬可就是幾十塊錢,他們買豬也是花了成本的,現在也養了很多小半年了,大部分都已經長到了**十斤。
要是在以往,遇上這樣的瘟疫,很多家庭一年就白幹了。好在現在他們有了別的賺錢方式,雖是損失不少,卻也沒有像以前那樣一蹶不振。
家裏沒了家禽和牲畜,大家隻好跟著裴靜姝賣點東西,想以此來抵消一點損失。
最近來裴靜姝這邊拿貨的人又越來越多,因為很多家庭的小麥也用得差不多了,沒有了小麥他們也沒法再做蛋糕和餅子,而現在又不是吃紅薯的季節,大家家裏都沒有那麽多澱粉了,涼粉也難做。
隻有裴靜姝這邊,好像永遠有吃不完的東西,就算沒有的話,也可以讓蕭長風從城裏幫她帶,大家也都羨慕起裴靜姝有個這樣的好友。
現在的天氣開始變熱,蒸蛋糕不太適合這個季節,因為容易壞掉。涼粉需要做澱粉,裴靜姝也嫌麻煩。
思來想去,裴靜姝決定做一些新鮮的東西。正好現在豆類相繼成熟,豆子這種作物渾身是寶,不好好利用實在是太浪費了。
而且家家戶戶都有種豆子,他們種的多是從她這裏買回去的新品種,產量非常不錯,比時下的豆類品種高產。這個時代的農民實在很不容易,抗風險的能力也很差,這次他們損失慘重,裴靜姝也希望能夠幫他們一些。
裴靜姝讓楊孟英放消息出去,說自己想要收豆腐皮兒。楊孟英現在對裴靜姝已經很服氣了,以前還會和裴靜姝懟兩句,經過這次瘟疫事件之後,楊孟英又聽多了大家對裴靜姝的誇獎,也覺得裴靜姝是神仙轉世,可以提前預知未來。裴靜姝做下的決定,絕對是對的。
以前楊孟英不喜歡裴靜姝把賺錢的方法告訴別人,怕別人把錢賺了,他們就賺不到錢。現在回過頭去看,才發現裴靜姝比自己想的遠多了,一個人能賺到的錢是有限的,但是要有一群人都幫著你賺,那你賺到的就遠比自己一個人賺來的多。
豆子是當地的主要作物之一,大家對豆子的吃法也算小有研究,大部分人都會做豆腐豆皮等。本來這種也沒什麽技術含量,但是要怎麽弄得好吃,那就要考手藝了。
地裏的農作物也是分三五九等的,像紅薯,蘿卜就是屬於比較下等的,家裏沒有大米小麥的時候就拿這種東西來充饑,而大豆在當地絕對就是屬於作物中的貴族。除了收大豆的時候,大家會做一頓豆腐吃,那就隻有等著家來貴客的時候,人家才會磨豆腐招待客人。
豆腐是可以和肉類平起平坐的素食。
而那些成色不好的,在收割大豆的時候,就可以磨成豆腐自己人吃了。新鮮的豆子做出來的豆腐非常香,那是後世在豆腐店裏吃不到的味道。
裴靜姝沒有種黃大豆,倒是種了一些綠豆紅豆黑豆等。
楊孟英本來就非常健談,裴靜姝現在有出息之後,她就更像一朵交際花了,在隊裏和誰都可以聊半天,當然這個誰並不包括顧大娘和夏金桂。
沒過多久,整個生產隊的人都知道裴靜姝這邊要收豆腐皮,問了價錢之後,他們都覺得可以接受,就回去摩拳擦掌做起豆腐皮來。
那些手藝不行的,就花幾分錢請人幫自己做,做好之後再帶到裴靜姝這裏換錢。
裴靜姝把收到的這些豆腐皮做成鹵豆腐,就用鹵雞的那個鹵水,做出來的味道既有豆腐的清香,又有鹵雞的香味,味道並不比肉差。
雖說城裏人有錢,但是也並不是天天都能吃得起鹵雞的,大部分人一個月也就吃那麽幾次,每次也就宰一小半。要是換成鹵豆腐,成本就低了許多,而且味道也不差,還能過過沒有吃到鹵雞的嘴癮。
果然,蕭長風第一次帶鹵豆腐去城裏賣,就深受眾人的喜歡,最重要的是裴靜姝家裏的鹵味太正宗了,讓人欲罷不能,簡直能吃上癮。
蕭長風賣完東西又去看他外婆,走到他家外婆門口,就見幾個老人正在做火柴盒。城裏人沒有那麽多活,他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也沒法去工廠上班,也就在家裏接點火柴盒等輕鬆活做做。
“長風回來了,我讓你給我帶的鹵雞呢?”林阿婆問道。
“林阿婆,這可不湊巧,最近鄉下發生了雞瘟,都找不到幾隻雞了,哪裏還有鹵雞。”蕭長風說道。
“唉喲!我可是足足等了半個月,今天我家老二要回來,我還正說讓他嚐嚐你那個鹵雞的味道。”林阿婆一臉惋惜,她平時其實也很節儉,隻有兒子回來的時候舍得下血本。
“林阿婆別氣,這次沒有給你帶鹵雞,但是我有新東西給你。”
“又是什麽新吃食?”在座的老人們都感興趣了,每次蕭長風帶回來的新東西就沒有讓他們失望過。
“豆腐皮。”
他們一聽說是豆腐皮,還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這東西城裏都有賣,算什麽新吃食?”
“你們吃了之後就知道算不算了。”蕭長風從拖拉機的貨箱中提出一包豆腐皮兒走進屋。
大家聞到這股味道還是熟悉的鹵雞味。
“這是鹵豆腐皮兒?”
“嚐嚐看。”
幾個老人都去嚐了一筷子,又問蕭長風:“那這東西怎麽賣呀?”
“一毛五一斤,是不是比吃肉劃算多了?”蕭長風自信滿滿地說道。
“那你先給我來三斤,今天我們家二娃要回來。”林阿婆立馬就說。
“我也要兩斤。”
“我要一斤。”
“我今天總共隻剩這麽一些了,這次就不收你們的錢,免費吃,下次我再給你們帶。”蕭長風說道。
大家一聽這話,都怨他不多帶一些回來,林阿婆更是道:“我們家老二今天回來,晚上可吃什麽東西?我想著你今天要回來,都沒去菜市場買菜,就等著你的鹵雞呢。”
“林阿婆別生氣,你老人家又沒提前給我打招呼,我怎麽知道?要不你用碗夾一些回去,我明天再給你運一些回來。”
大家這才放過蕭長風。
瘟疫過後,小豬的價格又漲了,其他生產隊都在抱怨,承山大隊這邊倒還好。畢竟最近大家賣豆皮也賣了不少錢,雖然也有別的生產隊到裴靜姝這邊來賣豆皮,但大部分人都沒有那麽多豆子做成豆皮賣,能夠湊成一頭小豬的價格,那也算是收成比較好的了。
承山大隊因為種的基本都是裴靜姝的新品種,大家收獲的豆子多,能夠做出來的豆皮也多,錢自然就有了。能夠再買一頭豬來養著,大家心中也沒那麽多憾恨。
裴靜姝也買了兩隻小豬,打算在年底再殺了。
傍晚的時候,大家忙完農活,收拾完家裏的閑雜事物,便又聚到裴靜姝這邊的院子乘涼聊天。
裴靜姝這邊的院子寬,而且平平整整的,隨時都很幹淨,院子裏也有足夠多的板凳,大家坐在一起拉拉家常,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今天才去街上買了一對小豬,這小豬的價格漲得可高了。也不知道到年底的時候能長到多少斤,沒準今年就沒有年豬吃了。”唐二哥感慨地說道。他家比較慘,兩隻豬都死了,最後隻剩下兩三隻雞。
“你好歹還有兩三隻雞,我家可是一隻雞都沒剩,死得那個幹淨。”李大娘痛心疾首。
“我們金溝村,除了裴靜姝和何婆婆,誰不慘?”丁大嫂道。
“說起來同樣是養雞養豬,怎麽靜姝你家的雞就一點事都沒有?傳點秘訣給我們吧。”劉二娘說道。
“可能是我和你們隔絕了,養動物也要給它們舒適幹淨的環境,這樣可以減少一些禽病。”裴靜姝也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告訴他們,而且在瘟疫那段時間,裴靜姝也讓竇濤盡量不要跟別家的牲畜家禽有接觸,這樣也可以減少傳播機會。
眾人想想,裴靜姝說得還真有幾分道理。不過他們養點家禽,哪有那麽講究的,就連他們自己人都沒那麽講究。
“你家的雞和豬長得那麽快,除了養得好,有沒有什麽其他的秘訣啊?我不求像你們家的豬那樣長得壯,隻希望年底能夠長到兩百斤,這樣就可以吃到年豬肉了。”劉明秀說道。
“想要短時間養肥,其實也不是不可能。”裴靜姝想了想說道。
顧老二鬆了一口氣,趕緊把背簍裏的魚給裴靜姝稱。裴靜姝神色淡然, 倒也沒有瞧不起他或者故意為難的意思, 顧老二心中更羞愧,結賬的時候便少收裴靜姝一毛錢。
“你是我大嫂, 不能按外人的價錢收, 這個零頭就算了。”
裴靜姝看他打腫臉充胖子, 也由了他去, 她本來就對顧老二這兩口子沒有好感。
顧老二拿了錢,如釋重負地跑回去,拿著手上那一塊五毛錢看了又看, 總算看到了一點點希望。
夏金桂做完活回來,就問顧老二:“聽說今天集市上賣魚的人特別多,你賣得怎麽樣?”
“別提了, 街上哪有幾個人買魚?都是問的多, 賣他們一毛錢一斤還嫌貴。”
“一毛就一毛,賣了好歹有一毛錢,你背回來連一毛錢都沒了。家裏連買鹽的錢都沒有,你不換點錢, 我們拿什麽生活?”夏金桂氣急道。
“我聽說大嫂這邊也在收, 價格比街上還高, 回來賣給她了。”顧老二說。
“那她……收了?沒有為難你?”夏金桂狐疑地看向顧老二,顯然不太敢相信。
“唉!”顧老二歎了一口氣, “大嫂沒有為難我, 按一毛二一斤賣給我的, 我沒好意思收那麽多,最後退了她一毛多的零頭。有時候想想,還是我們做得不對,上次要不是大嫂,顧小軍這條命就沒了。大嫂她不是那種無理取鬧的,你自己以前也做了那麽多對不起人家的事,我都沒臉去見人……”
夏金桂心虛,“哼!顧小軍那條命是我跪著求來的,你有什麽資格說我?如果我不給她下跪,她會借錢給我們?我們還壓了一片樹林給她,那樹林怕是要不回來了。”
“你跪著能求來,都是人家開恩,你以為你那一跪能有多金貴?多少人跪著磕頭都借不了錢,你以前還和裴家吵了那麽多架,別人讓你認個錯服個軟,這多正常!要是換作你,隻怕你看著別人死,也不會借一分出去。”顧老二說道,對自家這個沒有一點自知之明的媳婦也是氣惱。
以前別人都說夏金桂精明,現在看來這人太過精明還是不行,聰明反被聰明誤。要像裴靜姝那種,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夏金桂被顧老二戳中,也是氣急敗壞,“我就是那種惡毒的人,你不想和我過,那我們就離婚!反正現在離婚多正常,你媽也不喜歡我,我在你們顧家一點地位都沒有,我還不如改嫁了去!”
“你這種人不可理喻!”顧老二氣衝衝地走出房門。
夏金桂雖然不服氣,但心裏還是清楚,顧老二說的那些話沒有錯,要是她和裴靜姝處境調換,就算裴靜姝跪下求她,她也肯定不會幫忙。不過現在和裴靜姝鬧矛盾確實沒有必要,裴靜姝那邊生財之道那麽多,隨便沾一點光,他們家現在的局麵也會不一樣。
而經過顧小軍的事情之後,夏金桂也領悟了許多道理,這世上沒有誰靠得住,除了自己。她那個看似對兩個孫兒很好的婆婆,其實也就是一個沒見識的鄉下老太婆,關鍵時候根本就靠不住,讓她拿一二十塊錢出來,就是她的極限。
那顧大娘現在都還覺得是夏金桂晚上沒有用土方法給顧小軍治療,反而帶去醫院耽誤了顧小軍,也浪費了錢,要是在家中及早信個迷信,沒準兒早就好了。
顧大娘特別嘴碎,逢人就說這件事兒,生怕別人不知道她出了二三十塊醫藥費。
夏金桂心中對顧大娘提不起絲毫感激之情,顧小軍本來就是顧大娘的孫兒,出三十塊錢怎麽了?顧小軍是他們顧家的子孫,那顧大娘出全部都是應該的。
裴靜姝買了魚之後,這兩天就在家中炸魚,竇濤和顧老三兩個人幫著處理買來的魚,裴靜姝就負責油炸。這些魚大部分都不大,非常適合做成炸魚幹,那些大一點的泥鰍黃鱔,裴靜姝就做成菜,大家一飽口福。
炸出來的魚幹香脆,裴靜姝就放在家中的罐子裏,等蕭長風下次來的時候帶去城裏賣。蕭長風是銷售一把手,他每次拿去城裏的東西,幾乎都是賣完了的,從來沒有賣不完的存貨。裴靜姝也給他說了,如果沒有賣完可以帶回來,讓周邊的村民幫著銷售。
最近也常有腳夫從她這裏買些吃食去集市上賣,像上堯先市那樣的大集市,他們挑去的東西還是比較好賣的。
裴靜姝把另外一頭豬也殺了,天氣一天天熱起來,這豬不殺的話,到時候天氣太過炎熱,沒準還會把它養瘦。這個地方的夏天比較悶熱,年年都有人中暑,動物在夏天的生長速度也會放慢,裴靜姝把能殺的都殺了。
她才殺了沒多久,承山大隊這邊就爆發了瘟疫,這次的疫情還有些嚴重,不少人家的雞都死了,曾家的三頭豬也相繼死了。要知道那三頭豬,可是吃了他們不少糧食,他們投進去的錢都有一百多了,還沒有算上吃自家地裏的那些糧食。
投進去的錢和精力全都成了泡沫,那馮紹珍氣得大病一場,周圍人都在看熱鬧。
“所以說做人還是要講良心,這曾家就是白眼狼,當真以為自己喂糧食,那豬就可以賺大錢。這下可好了,錢投進去了,豬也沒了。”
“他們那是遭了報應,老天爺看不過去,要收拾他們。”
“這些錢應該都是當初從顧大娘那邊搶去的吧?”
“裴靜姝是不是有什麽先見之明?怎麽就趕在瘟疫之前把豬和雞都給殺了?”
楊孟英現在想起來也是嚇了一跳,裴靜姝養了那麽多雞,而且那頭豬也有300多斤,要是遭到瘟疫,那損失可就大了。
不過裴靜姝其實倒沒想到會發生瘟疫,她隻是覺得夏天豬不會長肉,那些雞也到了該宰殺的階段。她現在還有半大不小的和剛複出不久的小雞數十隻,再加上還有十多隻生蛋的母雞,算下來也有五六十隻。
“我們要不要找一個獸醫過來看看?這麽多雞,現在也還小,要是染上瘟疫那可不得了。”楊孟英想起別家死的那些雞,心中也擔憂不已。
“暫時不用找,我們這些雞都是隔離喂養的,隻要把我們家的衛生做好,多觀察著點,應該就沒什麽問題。”裴靜姝說。
自從去年裴靜姝的雞被顧大娘偷走幾隻之後,裴靜姝又讓裴建國和顧老三幫著把四周加固了,多種了兩排刺蓮,這些雞飛不出去,外麵的雞也來不了裴靜姝養雞的林下。
楊孟英點點頭,“那讓竇濤多注意著些,每天打掃勤快一點,可別染上瘟疫。這雞瘟最是沒轍,染上了,那就是要死一批。”
“你以前不是還覺得找個人來專門看這些家禽多餘嗎?”
楊孟英被氣得一噎,“嘿!你倒是記性好,別的話記不住,對這些倒是記得很清。”
裴靜姝笑而不語。
這次的雞瘟來勢洶洶,金溝村也受到了波及,顧大娘和夏金桂那邊的雞差點死光了,顧老三這邊死了隻剩一隻,何婆婆家裏幾隻母雞因為一直在抱窩孵小雞,反而幸免一劫。其他的幾戶人家,家禽也是死的死,幸存下來的都是極少數。
損失幾隻雞都算不了什麽,還有的人損失了豬,最近大家都很不好受。尤其是那些損失了豬的人,那一頭豬可就是幾十塊錢,他們買豬也是花了成本的,現在也養了很多小半年了,大部分都已經長到了**十斤。
要是在以往,遇上這樣的瘟疫,很多家庭一年就白幹了。好在現在他們有了別的賺錢方式,雖是損失不少,卻也沒有像以前那樣一蹶不振。
家裏沒了家禽和牲畜,大家隻好跟著裴靜姝賣點東西,想以此來抵消一點損失。
最近來裴靜姝這邊拿貨的人又越來越多,因為很多家庭的小麥也用得差不多了,沒有了小麥他們也沒法再做蛋糕和餅子,而現在又不是吃紅薯的季節,大家家裏都沒有那麽多澱粉了,涼粉也難做。
隻有裴靜姝這邊,好像永遠有吃不完的東西,就算沒有的話,也可以讓蕭長風從城裏幫她帶,大家也都羨慕起裴靜姝有個這樣的好友。
現在的天氣開始變熱,蒸蛋糕不太適合這個季節,因為容易壞掉。涼粉需要做澱粉,裴靜姝也嫌麻煩。
思來想去,裴靜姝決定做一些新鮮的東西。正好現在豆類相繼成熟,豆子這種作物渾身是寶,不好好利用實在是太浪費了。
而且家家戶戶都有種豆子,他們種的多是從她這裏買回去的新品種,產量非常不錯,比時下的豆類品種高產。這個時代的農民實在很不容易,抗風險的能力也很差,這次他們損失慘重,裴靜姝也希望能夠幫他們一些。
裴靜姝讓楊孟英放消息出去,說自己想要收豆腐皮兒。楊孟英現在對裴靜姝已經很服氣了,以前還會和裴靜姝懟兩句,經過這次瘟疫事件之後,楊孟英又聽多了大家對裴靜姝的誇獎,也覺得裴靜姝是神仙轉世,可以提前預知未來。裴靜姝做下的決定,絕對是對的。
以前楊孟英不喜歡裴靜姝把賺錢的方法告訴別人,怕別人把錢賺了,他們就賺不到錢。現在回過頭去看,才發現裴靜姝比自己想的遠多了,一個人能賺到的錢是有限的,但是要有一群人都幫著你賺,那你賺到的就遠比自己一個人賺來的多。
豆子是當地的主要作物之一,大家對豆子的吃法也算小有研究,大部分人都會做豆腐豆皮等。本來這種也沒什麽技術含量,但是要怎麽弄得好吃,那就要考手藝了。
地裏的農作物也是分三五九等的,像紅薯,蘿卜就是屬於比較下等的,家裏沒有大米小麥的時候就拿這種東西來充饑,而大豆在當地絕對就是屬於作物中的貴族。除了收大豆的時候,大家會做一頓豆腐吃,那就隻有等著家來貴客的時候,人家才會磨豆腐招待客人。
豆腐是可以和肉類平起平坐的素食。
而那些成色不好的,在收割大豆的時候,就可以磨成豆腐自己人吃了。新鮮的豆子做出來的豆腐非常香,那是後世在豆腐店裏吃不到的味道。
裴靜姝沒有種黃大豆,倒是種了一些綠豆紅豆黑豆等。
楊孟英本來就非常健談,裴靜姝現在有出息之後,她就更像一朵交際花了,在隊裏和誰都可以聊半天,當然這個誰並不包括顧大娘和夏金桂。
沒過多久,整個生產隊的人都知道裴靜姝這邊要收豆腐皮,問了價錢之後,他們都覺得可以接受,就回去摩拳擦掌做起豆腐皮來。
那些手藝不行的,就花幾分錢請人幫自己做,做好之後再帶到裴靜姝這裏換錢。
裴靜姝把收到的這些豆腐皮做成鹵豆腐,就用鹵雞的那個鹵水,做出來的味道既有豆腐的清香,又有鹵雞的香味,味道並不比肉差。
雖說城裏人有錢,但是也並不是天天都能吃得起鹵雞的,大部分人一個月也就吃那麽幾次,每次也就宰一小半。要是換成鹵豆腐,成本就低了許多,而且味道也不差,還能過過沒有吃到鹵雞的嘴癮。
果然,蕭長風第一次帶鹵豆腐去城裏賣,就深受眾人的喜歡,最重要的是裴靜姝家裏的鹵味太正宗了,讓人欲罷不能,簡直能吃上癮。
蕭長風賣完東西又去看他外婆,走到他家外婆門口,就見幾個老人正在做火柴盒。城裏人沒有那麽多活,他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也沒法去工廠上班,也就在家裏接點火柴盒等輕鬆活做做。
“長風回來了,我讓你給我帶的鹵雞呢?”林阿婆問道。
“林阿婆,這可不湊巧,最近鄉下發生了雞瘟,都找不到幾隻雞了,哪裏還有鹵雞。”蕭長風說道。
“唉喲!我可是足足等了半個月,今天我家老二要回來,我還正說讓他嚐嚐你那個鹵雞的味道。”林阿婆一臉惋惜,她平時其實也很節儉,隻有兒子回來的時候舍得下血本。
“林阿婆別氣,這次沒有給你帶鹵雞,但是我有新東西給你。”
“又是什麽新吃食?”在座的老人們都感興趣了,每次蕭長風帶回來的新東西就沒有讓他們失望過。
“豆腐皮。”
他們一聽說是豆腐皮,還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這東西城裏都有賣,算什麽新吃食?”
“你們吃了之後就知道算不算了。”蕭長風從拖拉機的貨箱中提出一包豆腐皮兒走進屋。
大家聞到這股味道還是熟悉的鹵雞味。
“這是鹵豆腐皮兒?”
“嚐嚐看。”
幾個老人都去嚐了一筷子,又問蕭長風:“那這東西怎麽賣呀?”
“一毛五一斤,是不是比吃肉劃算多了?”蕭長風自信滿滿地說道。
“那你先給我來三斤,今天我們家二娃要回來。”林阿婆立馬就說。
“我也要兩斤。”
“我要一斤。”
“我今天總共隻剩這麽一些了,這次就不收你們的錢,免費吃,下次我再給你們帶。”蕭長風說道。
大家一聽這話,都怨他不多帶一些回來,林阿婆更是道:“我們家老二今天回來,晚上可吃什麽東西?我想著你今天要回來,都沒去菜市場買菜,就等著你的鹵雞呢。”
“林阿婆別生氣,你老人家又沒提前給我打招呼,我怎麽知道?要不你用碗夾一些回去,我明天再給你運一些回來。”
大家這才放過蕭長風。
瘟疫過後,小豬的價格又漲了,其他生產隊都在抱怨,承山大隊這邊倒還好。畢竟最近大家賣豆皮也賣了不少錢,雖然也有別的生產隊到裴靜姝這邊來賣豆皮,但大部分人都沒有那麽多豆子做成豆皮賣,能夠湊成一頭小豬的價格,那也算是收成比較好的了。
承山大隊因為種的基本都是裴靜姝的新品種,大家收獲的豆子多,能夠做出來的豆皮也多,錢自然就有了。能夠再買一頭豬來養著,大家心中也沒那麽多憾恨。
裴靜姝也買了兩隻小豬,打算在年底再殺了。
傍晚的時候,大家忙完農活,收拾完家裏的閑雜事物,便又聚到裴靜姝這邊的院子乘涼聊天。
裴靜姝這邊的院子寬,而且平平整整的,隨時都很幹淨,院子裏也有足夠多的板凳,大家坐在一起拉拉家常,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今天才去街上買了一對小豬,這小豬的價格漲得可高了。也不知道到年底的時候能長到多少斤,沒準今年就沒有年豬吃了。”唐二哥感慨地說道。他家比較慘,兩隻豬都死了,最後隻剩下兩三隻雞。
“你好歹還有兩三隻雞,我家可是一隻雞都沒剩,死得那個幹淨。”李大娘痛心疾首。
“我們金溝村,除了裴靜姝和何婆婆,誰不慘?”丁大嫂道。
“說起來同樣是養雞養豬,怎麽靜姝你家的雞就一點事都沒有?傳點秘訣給我們吧。”劉二娘說道。
“可能是我和你們隔絕了,養動物也要給它們舒適幹淨的環境,這樣可以減少一些禽病。”裴靜姝也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告訴他們,而且在瘟疫那段時間,裴靜姝也讓竇濤盡量不要跟別家的牲畜家禽有接觸,這樣也可以減少傳播機會。
眾人想想,裴靜姝說得還真有幾分道理。不過他們養點家禽,哪有那麽講究的,就連他們自己人都沒那麽講究。
“你家的雞和豬長得那麽快,除了養得好,有沒有什麽其他的秘訣啊?我不求像你們家的豬那樣長得壯,隻希望年底能夠長到兩百斤,這樣就可以吃到年豬肉了。”劉明秀說道。
“想要短時間養肥,其實也不是不可能。”裴靜姝想了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