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人的事自然不是付公公親自逮的,他身為禦前總管,哪兒分得出神來琢磨這些個事。上回因為皇上對他們查出來的事不滿,所以付公公才加派了人手去查。這不往下查還好,一往下查,還真查出了一些苗頭。隻是他們前去查看的時間晚了些,做事兒的人也是個細心謹慎的,並沒有留下太多的蹤跡。
這苗頭看著像是有人刻意所為,卻又找不到什麽實際的證據,付公公想到聖上滿口篤定的模樣,便知道聖上絕對不會滿意這個結果,故而仍叫眾人守住這條線索往下查,看看能不能再查出點東西來。
這一查,便又是大半個月。
眾人本以為會無功而返了,誰知道就在今兒他們快要收工的時候,剛好發現了要動手的人。那人也機警,被他們發現之後便立馬自盡了。
侍衛搜了身,隻搜到一個木牌,後來四處盤問,問到了一處當鋪裏頭,那當鋪老板言之鑿鑿地說他曾經見過這個木牌,且那木牌是李侍郎府上一個侍衛所戴的。
侍衛長將這消息報了上去。
付公公看過之後,猶豫了半晌。這消息指向性雖強,可到底是不是李侍郎的侍衛,也不能斷定,畢竟那當鋪老板的話未必是真。即便這話是真的,也未必能直接證明就是李侍郎所為,倘使有人嫁禍呢,誰又知道?
付公公想得倒是聽多,但消息遞到皇上跟前的時候,皇上心裏隻有兩個想法,一個是自己先前料想的果真不錯,這事真的是有奸人所為,故意不讓他看狀元郎的信。另一個是,那奸人竟然是李侍郎!
“朕早該想到是他的!”皇上猛地捶了一下書案。
付公公說了一句公道話:“聖上,侍衛長還在查,如今隻是有了這一條消息,尚不足以證明是李大人所為。”
“怎麽不能證明,朕看就是他,一定是他。”皇上咬著牙說道,反正他覺得是李侍郎那就是李侍郎,“他原先就跟狀元郎不睦,幾次想要針對朕的狀元郎。如今好容易等到狀元郎離京了,可不就想著使點下作手段。這點心思,打量誰還不知道怎的?”
皇上越說越覺得自己想得沒錯,甚至想要直接讓人將李侍郎逮到跟前親自審問了。若不是付公公攔著,隻怕皇上真會這麽做。付公公想得也簡單,他隻想要查一查證據,倘若證據不足,回頭被李侍郎反咬一口說皇上不公可怎麽是好?
好說歹說,愣是讓皇上先按下了發落李侍郎的心思了。
另一頭,李侍郎府上也收到了消息。
“不見了?”李侍郎眯著眼睛,狐疑地看著跪在地上的人。
“確實不見了,是今兒中午的事。我們剛得了消息,說那顧通判的信今日便要送往京城,故而便去路邊守著。原本商定的是讓李慶去動手,可李慶去了之後,我們在原地等了許久都沒有等到他回來。”
“你們沒回去查看吧?”
“沒有。”
“那就好。”李侍郎長舒了一口氣。不管事情是不是他想得那樣嚴重,這一回可都是栽了一次。李侍郎就想不通了,分明隻是一份信,出了顧邵之外,究竟還有誰會在意。難不成,是顧邵察覺到了不對,特意說動了尚書府的人?
李侍郎雖然擔心,但還不至於亂到失了陣腳。因他知道,隻要做這事兒的不是當今聖上,於他而言便沒有什麽危險。至於這個動手的是聖上,這個可能當真是微乎其微,聖上日理萬機,總不至於無聊到派人去守著顧邵的一封信吧。
應該……不會是聖上的吧。李侍郎在屋子裏打著圈,也不知道為何心裏總不得安定,“先按兵不動,不管李慶究竟有沒有出事,這段時間都別去尋他。府裏的侍衛都撤回來,守在府裏,哪兒也別去,且先看看最近有沒有人查到咱們身上再說。”
侍衛領命就要下去,李侍郎又忙說了一句:“盯著尚書府。”
侍衛說了一聲是,李侍郎鬼使神差地又說了一句:“再盯著宮裏頭,記得跟……算了,還是先別說了。”
這事應該不會跟宮裏有關。
侍衛等了一下,等李侍郎沒有再說話了,這才躬身下去。
李侍郎看著窗外,明明外頭陽光明媚,他卻像是墜入寒冰一般,腳底發寒,一直冷到頭頂。上回截信,李慶實在不該傷了人命,否則這會兒便是被查出來,也不過是一件小事罷了。李侍郎派人在外頭盯了兩日,不知道是查他們的那人查得實在太高明了,還是那些人已經退下了,總之,這兩日算是風平浪靜地過去了。
他原以為這事就這麽過去了,誰曾想到這日晚上,侍郎府卻來了一個小太監,說是聖上召見,請李侍郎換身衣裳去進宮麵聖。
李侍郎看了看天色,如今已經快晚了。這是這小太監還在跟前,李侍郎不敢耽誤,趕緊換了官府進宮了。
太極殿中,隻有皇上和付公公,餘下宮人都已經被遣到殿外了。李侍郎到的時候,對著空蕩蕩的大殿,心中忽然浮現一個詭異的念頭,那個原本他以為最不可能的人,忽然跳進了他的腦海之中。
這,不可能的,李侍郎趕緊甩了甩腦袋,試圖將這念頭甩出去。可走近之後,等他看到了聖上,李侍郎忽然覺得,自己那些荒謬的想法可能就是真的。
此刻最生氣的莫過於皇上了。
他雖是個脾氣不好了,時常因為一件小事發火,動不動說什麽砍人腦袋的話,但是迄今為止,除了罪大惡極奏報上來要判處死刑的罪犯,皇上還真沒下過令說要真的殺死誰。可如今,他手底下的吏部侍郎,說起來也算是朝廷的中流砥柱,吏部要員,竟然這般視人命如草芥,背地裏手上不知道沾了多少血。
皇上扯了扯嘴角:“李侍郎啊李侍郎,你可真叫朕望塵莫及。”
李侍郎聽著這話,頓時覺得不好,噗通一聲立馬跪在了地上。
皇上嗤笑一聲,此時連看著他都覺得麵目可憎了起來:“論心性,真比不上你;論殘忍,朕比不上你;論裝模作樣,朕更比不上你。你有這本事,窩在侍郎這個職上,實在是屈才了啊。”
“聖上饒命!”李侍郎如今若還不知道自己大難臨頭,那便是蠢笨入豬了。
“饒命?”皇上覺得可笑,將付公公遞給他的證據丟到了李侍郎腳下,“這話你不應該跟朕說,畢竟朕還沒有要過哪個朝廷命官的命。你需得跟你滅口的無辜差役說,看看他在九泉之下,能不能答應饒你一命。”
李侍郎看著上頭的東西,目光微暗,那調查的人,竟然真的是皇上,誰又能想到竟然真的會是皇上呢?
不過這殺人一事,李侍郎是不背的,自他弟弟被判了死刑之後,李侍郎便收斂多了,從來沒有想過要殺什麽人,隻除了顧邵。
“聖上,臣從未想過要害死這個差役。這差役的死,是臣府中侍衛的無心之失,與臣並沒有什麽幹係啊。”
“休要將責任推到一個侍衛身上!若不是你下的令,他能有膽子害人性命?”
李侍郎恨不得一口老血噴出來,天可憐見,真不是他下的令,這事兒還真是掰扯不清了,李侍郎急匆匆要辯解,皇上卻並未給他辯解的機會,直接道:
“可憐你那侍衛也是個忠心耿耿的,被逮到之後就自盡了,免得自己受不住重刑將你給招出來。有如此衷心之人,是你的福氣,也是拿小差役的晦氣,隻是他到底為你而死,切莫再將錯誤推到他身上,讓他在下頭寒了心,道自己跟錯了主子。”
李侍郎聞言,臉色難看地閉上了嘴。眼下別說什麽跟錯了主子了,他才是那個選錯奴才的人。
既選錯了,如今也隻能認這個栽,反正他說得再多聖上也認定了這事就是他做的。
皇上繼續道:“如今能查到你頭上,還是多虧了在他身上搜到的一塊木牌子。朕原先便猜到了是你,細細想來,朝中如此容不得狀元郎的人,除了你之外也沒有他人了。在你看來,你與狀元郎是生死仇敵,可在朕看來,分明是你自己執迷不悟。當日你親弟弟犯了死罪,你亦被人彈劾,於情於理,你也不該再穩坐著侍郎之位。若不是後頭有人幫著你,若不是朕想要當一個慈父,你以為你還能平安過得今日?不想你竟是個得了便宜還賣乖之人,不僅將錯處歸咎到旁人頭上,如今更是牽扯到了人命。如此不知悔改,朕豈能容你?”
李侍郎忽然哆嗦了一下。
“害怕了?”皇上問道。
李侍郎自然是不害怕殺人這件事的,他害怕的,是皇上對他的處置:“聖上明鑒,臣原本隻想著將那信截下,並不曾想過要害人性命啊。”
皇上指著人,冷笑:“事到臨頭,你竟然還想要狡辯。”
李侍郎心中焦急,生怕皇上因此事重罰與他,就在李侍郎焦急之際,跟前忽然又扔了一樣東西過來。李侍郎朝著上頭看了一眼,皇上見他望過來,隻道:“這是你上峰寫給朕的。”
知道不是給自己的,李侍郎才放心地將東西拿起來看了一眼。隻匆匆一瞧,李侍郎看明白了,這是吏部尚書準備乞骸回鄉的陳書。對於吏部尚書一職,李侍郎早已看做是掌中之物。除他之外,朝中也沒有別人更適合做這個位子了。隻是李侍郎總覺得自己上峰應該還舍不得這權勢,舍不得這尚書一職,說不定還得拖上個三五年。
為此,李侍郎對自己上峰也多有怨懟,每每責怪他不該這樣耽誤了自己的前程。可沒想到,他竟然這麽快就上書給皇上,準備卸職回鄉了。一時間,李侍郎的心境竟然有些複雜,這麽長時間,自己竟然錯怪了上峰。
“吏部尚書年紀頗大,早已經有了致仕之心,這回已經是他第三次上書了,朕,也同意了。”皇上停了一會兒,看著李侍郎變化莫測的一張臉,忽然道,“你這上峰退下之後,吏部尚書總要有人做的。”
李侍郎這會兒心都快要蹦出來了。他知道皇上不會平白無故地跟他說這個,提到這個必然是有原因的,要麽,就是那人選與他有關,要麽,便是那人就是他!
看到李侍郎的表情,皇上心中一堵,這人還真覺得自己會將尚書之位給他,憑他比別人手段狠毒嗎,憑他弟弟手底下犯過人命官司嗎?臉呢?隻是為了打擊李侍郎,皇上還是忍著不快順著往下說了下去:
“朕原本還想著,要不要給你個機會,讓你坐一坐這吏部尚書的位子。可如今看來,這吏部尚書,還得找一個德行好的,手底下幹淨的,免得到時候又給朕弄出個人命,讓朕也麵上無光。”
一瞬間,李侍郎已是心如死灰。他萬萬沒有想到,皇上竟然也有這樣的心思。那倘若自己沒有做過這些事呢,倘若自己安分守己不去招惹顧邵,這吏部尚書一職,是不是今兒就落到了他的頭上了?
“至於你,回去之後好好準備一些你的奏書,朕看來你這些年也算是給朝廷做了些事的份兒上,給你個安穩回鄉的機會。”
李侍郎瞪大了雙眼,從地上跪直了身子,欲上前:“皇上——!”
“不要給你不要臉。”皇上冷冷地望著李侍郎。
半晌,李侍郎無力地坐在自己的腿上。從希望到絕望,不過是幾句話的事情,若是皇上不讓他知道這打算,他還不至於這樣絕望,可如今,他仿佛一下子被抽盡了所有的力氣,隻覺得身心俱疲。
付公公對外頭叫了一聲,不多時,外頭走進來兩個小太監,將李侍郎架了起來,三兩步走出了大殿,直接將人從階前扔了下去。李侍郎被扔得滾了好幾圈才滾下了台階,整個人攤在太極殿前,過了好久才爬了起來,連衣冠也忘了整,這般渾渾噩噩地出了大殿。
他做錯了嗎?
可他隻是截了一封信啊,憑什麽呢,顧邵能簡在帝心,能得貴人相助,而他,一步一步地奮鬥到了今天,隻是給顧邵使了點絆子,就要受到這點對待?憑什麽呢,他顧邵又憑什麽呢?
太極殿裏,雖然打發走了李侍郎,可皇上也沒有什麽好心情。隔了一會兒,他才有些煩躁地站了起來,在大殿裏頭走了兩圈,末了,他又道:“去給朕將大皇子叫過來。”
他這心裏還憋得慌,不罵罵人,實在都對不住自個兒。
這苗頭看著像是有人刻意所為,卻又找不到什麽實際的證據,付公公想到聖上滿口篤定的模樣,便知道聖上絕對不會滿意這個結果,故而仍叫眾人守住這條線索往下查,看看能不能再查出點東西來。
這一查,便又是大半個月。
眾人本以為會無功而返了,誰知道就在今兒他們快要收工的時候,剛好發現了要動手的人。那人也機警,被他們發現之後便立馬自盡了。
侍衛搜了身,隻搜到一個木牌,後來四處盤問,問到了一處當鋪裏頭,那當鋪老板言之鑿鑿地說他曾經見過這個木牌,且那木牌是李侍郎府上一個侍衛所戴的。
侍衛長將這消息報了上去。
付公公看過之後,猶豫了半晌。這消息指向性雖強,可到底是不是李侍郎的侍衛,也不能斷定,畢竟那當鋪老板的話未必是真。即便這話是真的,也未必能直接證明就是李侍郎所為,倘使有人嫁禍呢,誰又知道?
付公公想得倒是聽多,但消息遞到皇上跟前的時候,皇上心裏隻有兩個想法,一個是自己先前料想的果真不錯,這事真的是有奸人所為,故意不讓他看狀元郎的信。另一個是,那奸人竟然是李侍郎!
“朕早該想到是他的!”皇上猛地捶了一下書案。
付公公說了一句公道話:“聖上,侍衛長還在查,如今隻是有了這一條消息,尚不足以證明是李大人所為。”
“怎麽不能證明,朕看就是他,一定是他。”皇上咬著牙說道,反正他覺得是李侍郎那就是李侍郎,“他原先就跟狀元郎不睦,幾次想要針對朕的狀元郎。如今好容易等到狀元郎離京了,可不就想著使點下作手段。這點心思,打量誰還不知道怎的?”
皇上越說越覺得自己想得沒錯,甚至想要直接讓人將李侍郎逮到跟前親自審問了。若不是付公公攔著,隻怕皇上真會這麽做。付公公想得也簡單,他隻想要查一查證據,倘若證據不足,回頭被李侍郎反咬一口說皇上不公可怎麽是好?
好說歹說,愣是讓皇上先按下了發落李侍郎的心思了。
另一頭,李侍郎府上也收到了消息。
“不見了?”李侍郎眯著眼睛,狐疑地看著跪在地上的人。
“確實不見了,是今兒中午的事。我們剛得了消息,說那顧通判的信今日便要送往京城,故而便去路邊守著。原本商定的是讓李慶去動手,可李慶去了之後,我們在原地等了許久都沒有等到他回來。”
“你們沒回去查看吧?”
“沒有。”
“那就好。”李侍郎長舒了一口氣。不管事情是不是他想得那樣嚴重,這一回可都是栽了一次。李侍郎就想不通了,分明隻是一份信,出了顧邵之外,究竟還有誰會在意。難不成,是顧邵察覺到了不對,特意說動了尚書府的人?
李侍郎雖然擔心,但還不至於亂到失了陣腳。因他知道,隻要做這事兒的不是當今聖上,於他而言便沒有什麽危險。至於這個動手的是聖上,這個可能當真是微乎其微,聖上日理萬機,總不至於無聊到派人去守著顧邵的一封信吧。
應該……不會是聖上的吧。李侍郎在屋子裏打著圈,也不知道為何心裏總不得安定,“先按兵不動,不管李慶究竟有沒有出事,這段時間都別去尋他。府裏的侍衛都撤回來,守在府裏,哪兒也別去,且先看看最近有沒有人查到咱們身上再說。”
侍衛領命就要下去,李侍郎又忙說了一句:“盯著尚書府。”
侍衛說了一聲是,李侍郎鬼使神差地又說了一句:“再盯著宮裏頭,記得跟……算了,還是先別說了。”
這事應該不會跟宮裏有關。
侍衛等了一下,等李侍郎沒有再說話了,這才躬身下去。
李侍郎看著窗外,明明外頭陽光明媚,他卻像是墜入寒冰一般,腳底發寒,一直冷到頭頂。上回截信,李慶實在不該傷了人命,否則這會兒便是被查出來,也不過是一件小事罷了。李侍郎派人在外頭盯了兩日,不知道是查他們的那人查得實在太高明了,還是那些人已經退下了,總之,這兩日算是風平浪靜地過去了。
他原以為這事就這麽過去了,誰曾想到這日晚上,侍郎府卻來了一個小太監,說是聖上召見,請李侍郎換身衣裳去進宮麵聖。
李侍郎看了看天色,如今已經快晚了。這是這小太監還在跟前,李侍郎不敢耽誤,趕緊換了官府進宮了。
太極殿中,隻有皇上和付公公,餘下宮人都已經被遣到殿外了。李侍郎到的時候,對著空蕩蕩的大殿,心中忽然浮現一個詭異的念頭,那個原本他以為最不可能的人,忽然跳進了他的腦海之中。
這,不可能的,李侍郎趕緊甩了甩腦袋,試圖將這念頭甩出去。可走近之後,等他看到了聖上,李侍郎忽然覺得,自己那些荒謬的想法可能就是真的。
此刻最生氣的莫過於皇上了。
他雖是個脾氣不好了,時常因為一件小事發火,動不動說什麽砍人腦袋的話,但是迄今為止,除了罪大惡極奏報上來要判處死刑的罪犯,皇上還真沒下過令說要真的殺死誰。可如今,他手底下的吏部侍郎,說起來也算是朝廷的中流砥柱,吏部要員,竟然這般視人命如草芥,背地裏手上不知道沾了多少血。
皇上扯了扯嘴角:“李侍郎啊李侍郎,你可真叫朕望塵莫及。”
李侍郎聽著這話,頓時覺得不好,噗通一聲立馬跪在了地上。
皇上嗤笑一聲,此時連看著他都覺得麵目可憎了起來:“論心性,真比不上你;論殘忍,朕比不上你;論裝模作樣,朕更比不上你。你有這本事,窩在侍郎這個職上,實在是屈才了啊。”
“聖上饒命!”李侍郎如今若還不知道自己大難臨頭,那便是蠢笨入豬了。
“饒命?”皇上覺得可笑,將付公公遞給他的證據丟到了李侍郎腳下,“這話你不應該跟朕說,畢竟朕還沒有要過哪個朝廷命官的命。你需得跟你滅口的無辜差役說,看看他在九泉之下,能不能答應饒你一命。”
李侍郎看著上頭的東西,目光微暗,那調查的人,竟然真的是皇上,誰又能想到竟然真的會是皇上呢?
不過這殺人一事,李侍郎是不背的,自他弟弟被判了死刑之後,李侍郎便收斂多了,從來沒有想過要殺什麽人,隻除了顧邵。
“聖上,臣從未想過要害死這個差役。這差役的死,是臣府中侍衛的無心之失,與臣並沒有什麽幹係啊。”
“休要將責任推到一個侍衛身上!若不是你下的令,他能有膽子害人性命?”
李侍郎恨不得一口老血噴出來,天可憐見,真不是他下的令,這事兒還真是掰扯不清了,李侍郎急匆匆要辯解,皇上卻並未給他辯解的機會,直接道:
“可憐你那侍衛也是個忠心耿耿的,被逮到之後就自盡了,免得自己受不住重刑將你給招出來。有如此衷心之人,是你的福氣,也是拿小差役的晦氣,隻是他到底為你而死,切莫再將錯誤推到他身上,讓他在下頭寒了心,道自己跟錯了主子。”
李侍郎聞言,臉色難看地閉上了嘴。眼下別說什麽跟錯了主子了,他才是那個選錯奴才的人。
既選錯了,如今也隻能認這個栽,反正他說得再多聖上也認定了這事就是他做的。
皇上繼續道:“如今能查到你頭上,還是多虧了在他身上搜到的一塊木牌子。朕原先便猜到了是你,細細想來,朝中如此容不得狀元郎的人,除了你之外也沒有他人了。在你看來,你與狀元郎是生死仇敵,可在朕看來,分明是你自己執迷不悟。當日你親弟弟犯了死罪,你亦被人彈劾,於情於理,你也不該再穩坐著侍郎之位。若不是後頭有人幫著你,若不是朕想要當一個慈父,你以為你還能平安過得今日?不想你竟是個得了便宜還賣乖之人,不僅將錯處歸咎到旁人頭上,如今更是牽扯到了人命。如此不知悔改,朕豈能容你?”
李侍郎忽然哆嗦了一下。
“害怕了?”皇上問道。
李侍郎自然是不害怕殺人這件事的,他害怕的,是皇上對他的處置:“聖上明鑒,臣原本隻想著將那信截下,並不曾想過要害人性命啊。”
皇上指著人,冷笑:“事到臨頭,你竟然還想要狡辯。”
李侍郎心中焦急,生怕皇上因此事重罰與他,就在李侍郎焦急之際,跟前忽然又扔了一樣東西過來。李侍郎朝著上頭看了一眼,皇上見他望過來,隻道:“這是你上峰寫給朕的。”
知道不是給自己的,李侍郎才放心地將東西拿起來看了一眼。隻匆匆一瞧,李侍郎看明白了,這是吏部尚書準備乞骸回鄉的陳書。對於吏部尚書一職,李侍郎早已看做是掌中之物。除他之外,朝中也沒有別人更適合做這個位子了。隻是李侍郎總覺得自己上峰應該還舍不得這權勢,舍不得這尚書一職,說不定還得拖上個三五年。
為此,李侍郎對自己上峰也多有怨懟,每每責怪他不該這樣耽誤了自己的前程。可沒想到,他竟然這麽快就上書給皇上,準備卸職回鄉了。一時間,李侍郎的心境竟然有些複雜,這麽長時間,自己竟然錯怪了上峰。
“吏部尚書年紀頗大,早已經有了致仕之心,這回已經是他第三次上書了,朕,也同意了。”皇上停了一會兒,看著李侍郎變化莫測的一張臉,忽然道,“你這上峰退下之後,吏部尚書總要有人做的。”
李侍郎這會兒心都快要蹦出來了。他知道皇上不會平白無故地跟他說這個,提到這個必然是有原因的,要麽,就是那人選與他有關,要麽,便是那人就是他!
看到李侍郎的表情,皇上心中一堵,這人還真覺得自己會將尚書之位給他,憑他比別人手段狠毒嗎,憑他弟弟手底下犯過人命官司嗎?臉呢?隻是為了打擊李侍郎,皇上還是忍著不快順著往下說了下去:
“朕原本還想著,要不要給你個機會,讓你坐一坐這吏部尚書的位子。可如今看來,這吏部尚書,還得找一個德行好的,手底下幹淨的,免得到時候又給朕弄出個人命,讓朕也麵上無光。”
一瞬間,李侍郎已是心如死灰。他萬萬沒有想到,皇上竟然也有這樣的心思。那倘若自己沒有做過這些事呢,倘若自己安分守己不去招惹顧邵,這吏部尚書一職,是不是今兒就落到了他的頭上了?
“至於你,回去之後好好準備一些你的奏書,朕看來你這些年也算是給朝廷做了些事的份兒上,給你個安穩回鄉的機會。”
李侍郎瞪大了雙眼,從地上跪直了身子,欲上前:“皇上——!”
“不要給你不要臉。”皇上冷冷地望著李侍郎。
半晌,李侍郎無力地坐在自己的腿上。從希望到絕望,不過是幾句話的事情,若是皇上不讓他知道這打算,他還不至於這樣絕望,可如今,他仿佛一下子被抽盡了所有的力氣,隻覺得身心俱疲。
付公公對外頭叫了一聲,不多時,外頭走進來兩個小太監,將李侍郎架了起來,三兩步走出了大殿,直接將人從階前扔了下去。李侍郎被扔得滾了好幾圈才滾下了台階,整個人攤在太極殿前,過了好久才爬了起來,連衣冠也忘了整,這般渾渾噩噩地出了大殿。
他做錯了嗎?
可他隻是截了一封信啊,憑什麽呢,顧邵能簡在帝心,能得貴人相助,而他,一步一步地奮鬥到了今天,隻是給顧邵使了點絆子,就要受到這點對待?憑什麽呢,他顧邵又憑什麽呢?
太極殿裏,雖然打發走了李侍郎,可皇上也沒有什麽好心情。隔了一會兒,他才有些煩躁地站了起來,在大殿裏頭走了兩圈,末了,他又道:“去給朕將大皇子叫過來。”
他這心裏還憋得慌,不罵罵人,實在都對不住自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