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慎?!”李琢期想都不敢想李齊慎會過來, 且還敢直接對著局勢開口,滿臉驚詫。
李承儆也驚了。讓李齊慎留在長安城是他的意思,算是彌補當年鬧出來的事兒,畢竟還是父子,真鬧到決裂的地步,還讓人看了笑話。先前那五年, 他聽過李齊慎的消息,但都沒當真, 隻以為是李容津給的麵子,虛報個戰功,萬萬沒想到這個兒子敢在這個節骨眼進宮,一開口還說的是如今的戰況。
“你發什麽瘋?朕沒空聽你胡說。”李承儆皺起眉,心裏隱隱有點不舒服, 難得沒對著李齊慎發脾氣, 反倒揮手示意他快滾,免得聽見他接著要說的話。
隻要不聽見,這個兒子就始終是印象中不學無術的模樣, 站在紫宸殿裏長久地沉默, 一開口說的是米價那樣窮困潦倒不通文墨的貧民才關心的東西。
“不過朔方軍什麽時候能到範陽,攻下範陽又要多久,暫且不能肯定。為今之計,若是實在沒有辦法, 不如直接放棄洛陽城。”然而李齊慎壓根沒理他, 娓娓地繼續說這幾夜對著地圖琢磨的結果, “叛軍一路自範陽至洛陽,路上破的城不少,現在差不多到了疲倦的時候,所求的反倒是糧草這樣最基本的東西。”
一聽要放棄洛陽城,李承儆覺得李齊慎的確是在發瘋,一股火竄起來,同時又有種莫名的心安,確定李齊慎還是沒變,和當年一樣,隻長歲數不長腦子。他鬆了口氣,眉頭卻緊皺:“胡鬧也要有個限度!你哪兒來的膽子,進宮對著局勢指手畫腳?豐州那幾年,你真以為你長了什麽本事?!”
他再度揮揮手,示意李齊慎快走,順手按了按自己的眉心,語氣軟了幾分,“阿慎,你都……嘖,二十歲了吧?別像小時候那樣胡鬧。朕不求你有什麽出息,像你阿兄一樣穩重些,別給朕惹禍,就算是行了。”
被點名的李琢期一個激靈,扭頭看了一眼李齊慎,他隱隱地感覺到弟弟說的話是對的,但他不敢承認,更不敢在李承儆麵前說。
李齊慎看都不看他,也沒管李承儆,自顧自說下去:“如今叛軍也算不得兵臨城下,剛吸納了昭義軍,恐怕軍中也在扯皮,不會立刻攻洛陽城。趁此時撤空洛陽城,隻留金帛,不留糧草。除了鎮兵,叛軍中還有一路中招募來的,良莠不齊,必定為了金帛逗留,瓜分不均,軍中還有可能起內亂,平白消耗糧草。”
“……然後呢?”李琢期沒忍住,問了一句,旋即住嘴,小心地看向李承儆,又迅速低頭。
李承儆還是頭一回被李齊慎這麽忽略,本來想發怒,看見李琢期的樣子,一陣心煩,反倒錯過了打斷的機會。
“退守潼關。”李齊慎瞥了李琢期一眼,沒把他放在心上,“潼關易守難攻,是塊硬骨頭,又是直通長安的咽喉,叛軍不可能放棄。隻要能在潼關拖住叛軍,等朔方軍繞到後方,勝算至少七成。”
“守潼關是你想的那麽容易的嗎?”這番話李承儆還是能聽懂的,他僅存的理智告訴他,這個法子或許可行,但他不能接受破局的法子是李齊慎提出來的。他徹底惱了,一拍扶手,“那讓你去,你能守住潼關嗎?!”
李齊慎沒立刻回答。
李琢期當然也不敢說話,捏著一把汗,指甲幾乎要刺入掌心。
沒等到回答,李承儆以為李齊慎是慫了,又稍微舒服點,能裝一回慈父:“行了,姑且算是有想法,但你知道個什麽?回去好好……”
“我能。”李齊慎忽然開口,看著座上既不像君也不似父的男人,語氣清淡,“潼關現在應當有三萬人,算上快撤到潼關的天策軍,足夠了。”
李琢期猛地抬頭,詫異地看向李齊慎,看清的瞬間心下更驚。
從神色到語氣,李齊慎是一色的平靜,不像是在談論要押上命的事,倒像是午後閑談,信手拈來的一個趣談。李承儆不可能鬆口,以他那種剛愎自用的性子,絕不會容許兒子壓自己一頭,就算是可行的想法,也不會答應,何況現在局勢緊張,李承儆身子又不濟,比以往更容易發怒,一怒之下殺人也不是沒可能。
但是李齊慎定定地看著李承儆,眉眼間雲淡風輕,準備好了迎接來自皇帝的怒火,簡直有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悲壯。
李琢期忽然發現,其實他是不敢像弟弟這樣,抬頭直視阿耶的。
“行,你守。”李承儆倒是沒立刻發作,冷哼一聲,“然後呢,隻憑朔方軍?”
“不,還有天德軍。”李齊慎說,“朔方軍前去範陽,中途可與天德軍匯合。寧王驍勇善戰,剛好能做先鋒。”
他看著李承儆,李承儆同樣看著他,腦中忽然不受控地想起了丹華大長公主。當年平興皇帝去得太急,朝中有些動蕩,還是丹華大長公主一力扶著他坐上皇位,之後又佐政,一直到她也急病而去。
但是這個容顏冰冷的姑母極度厭惡他,李承儆登基那年已經是而立之年,丹華大長公主依舊毫不留情,冷酷決絕地告訴他:“但凡阿徹能回長安,但凡連珠有別的兒子,但凡我有個能扶得起來的侄孫,我絕不會選你!”
看著座下姿容冷麗的兒子,李承儆有種難以掩飾的恐慌,好像這個“扶得起來的侄孫”終於出現了。
李齊慎的長相隨了李氏皇族的好相貌,並不像慕容飛雀那樣是高鼻深目的鮮卑樣貌,但也不怎麽像李承儆,他的漂亮是冷的,讓人聯想到丹華大長公主。他還擅樂,在教坊裏能編排樂舞,李承儆偶然聽見過一生都在宮裏的老女官提起李齊慎,說他的背影肖似少時的平興皇帝,一晃眼還以為是故人魂歸。
時隔多年,李承儆在兒子身上看見了祖父、父親、姑母的影子,這個兒子還剛滿二十歲,正是最華彩的年紀,提出的想法寥寥幾句就動搖了他堅守大半輩子的根基。兒子這麽年輕,有的是力氣,可做父親的已經老了,近來走幾段長路都覺得精力不濟,坐下喝茶時連手都在抖。
李承儆一陣慌亂,率先做出的反應是喊了掌案太監:“馮延!”
“臣在。”馮延上前一步,畢恭畢敬地行禮。
“雁陽郡王擅闖紫宸殿,胡言亂語,恐是發了癔症。以防傷人傷己,今日起禁足在府內,再差人仔細看顧。”李承儆說,“去辦吧。”
李齊慎顯然很正常,條理分明神思清楚,真要說癔症,反倒是李承儆比較像發病的那個。李琢期又驚又恐,又不敢開口阻攔,一口氣堵在喉嚨裏,憋得他額上滲出細細的冷汗。
馮延則冷靜得多,麵無表情地上前,向著李齊慎示意:“郡王,請吧。”
李齊慎倒是無所謂,他想的那麽多,以郡王的身份,全是沒法做的事,這一趟進宮純粹是抱著那麽點幻想,想著到了這個地步,李承儆或許能聽進去一點。但李承儆證明他到死都聽不得別人一句話,李齊慎原本做好了死在這事兒上的準備,如今隻是禁足,算起來倒是他賺了。
該說的都說了,能做的都做了,他問心無愧,視線掃過李承儆和李琢期,最後落到馮延身上,居然還能笑一下:“好。”
馮延引路,李齊慎跟在後邊,兩人走出紫宸殿,很快不見了。
李承儆這才覺得舒服點,在胸口敲了敲,想著等會兒得再服些丹藥:“你還有話要說嗎?”
李齊慎前車之鑒,哪兒還敢開口,李琢期趕緊搖頭:“沒有。”
“那就回去吧,好好想想,別跟著他們發瘋。”李承儆閉了閉眼,“記得傳令,讓盧子濱趕緊出兵,若是連那幫烏合之眾都打不贏,這金吾大將軍也別做了!”
“……是。”李琢期隻能應聲,“告退。”
李承儆“嗯”了一聲,閉上眼睛,抬抬手。
李琢期轉身,跟著前來引路的內侍往外走,腿腳僵硬,一直到東宮都沒緩過來,走進麗正殿時都有些恍惚,分不清今夕何夕。
他迷迷蒙蒙,太子妃哪兒知道到底怎麽了,趕緊上前:“殿下今日入宮……說的是什麽?還順利嗎?”
李琢期還在恍惚中,一時不察,把紫宸殿裏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訴了太子妃。
前半段聽得太子妃膽戰心驚,到後半段,聽見李齊慎被禁足的消息,她反而有種隱秘的興奮:“殿下,這是個機會啊!”
“什麽機會?”李琢期緩過來一點,莫名其妙。
“殿下,您看,郡王因此被禁足,說明他已經失了陛下的心。且陛下還親口說他是發癔症,發了癔症的人神誌不清,幹出什麽都不足為奇,若是傷人……或是傷己……”太子妃吞咽一下,強行壓製住那股歡喜,手卻忍不住,一把抓住李琢期的袖子,“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李承儆也驚了。讓李齊慎留在長安城是他的意思,算是彌補當年鬧出來的事兒,畢竟還是父子,真鬧到決裂的地步,還讓人看了笑話。先前那五年, 他聽過李齊慎的消息,但都沒當真, 隻以為是李容津給的麵子,虛報個戰功,萬萬沒想到這個兒子敢在這個節骨眼進宮,一開口還說的是如今的戰況。
“你發什麽瘋?朕沒空聽你胡說。”李承儆皺起眉,心裏隱隱有點不舒服, 難得沒對著李齊慎發脾氣, 反倒揮手示意他快滾,免得聽見他接著要說的話。
隻要不聽見,這個兒子就始終是印象中不學無術的模樣, 站在紫宸殿裏長久地沉默, 一開口說的是米價那樣窮困潦倒不通文墨的貧民才關心的東西。
“不過朔方軍什麽時候能到範陽,攻下範陽又要多久,暫且不能肯定。為今之計,若是實在沒有辦法, 不如直接放棄洛陽城。”然而李齊慎壓根沒理他, 娓娓地繼續說這幾夜對著地圖琢磨的結果, “叛軍一路自範陽至洛陽,路上破的城不少,現在差不多到了疲倦的時候,所求的反倒是糧草這樣最基本的東西。”
一聽要放棄洛陽城,李承儆覺得李齊慎的確是在發瘋,一股火竄起來,同時又有種莫名的心安,確定李齊慎還是沒變,和當年一樣,隻長歲數不長腦子。他鬆了口氣,眉頭卻緊皺:“胡鬧也要有個限度!你哪兒來的膽子,進宮對著局勢指手畫腳?豐州那幾年,你真以為你長了什麽本事?!”
他再度揮揮手,示意李齊慎快走,順手按了按自己的眉心,語氣軟了幾分,“阿慎,你都……嘖,二十歲了吧?別像小時候那樣胡鬧。朕不求你有什麽出息,像你阿兄一樣穩重些,別給朕惹禍,就算是行了。”
被點名的李琢期一個激靈,扭頭看了一眼李齊慎,他隱隱地感覺到弟弟說的話是對的,但他不敢承認,更不敢在李承儆麵前說。
李齊慎看都不看他,也沒管李承儆,自顧自說下去:“如今叛軍也算不得兵臨城下,剛吸納了昭義軍,恐怕軍中也在扯皮,不會立刻攻洛陽城。趁此時撤空洛陽城,隻留金帛,不留糧草。除了鎮兵,叛軍中還有一路中招募來的,良莠不齊,必定為了金帛逗留,瓜分不均,軍中還有可能起內亂,平白消耗糧草。”
“……然後呢?”李琢期沒忍住,問了一句,旋即住嘴,小心地看向李承儆,又迅速低頭。
李承儆還是頭一回被李齊慎這麽忽略,本來想發怒,看見李琢期的樣子,一陣心煩,反倒錯過了打斷的機會。
“退守潼關。”李齊慎瞥了李琢期一眼,沒把他放在心上,“潼關易守難攻,是塊硬骨頭,又是直通長安的咽喉,叛軍不可能放棄。隻要能在潼關拖住叛軍,等朔方軍繞到後方,勝算至少七成。”
“守潼關是你想的那麽容易的嗎?”這番話李承儆還是能聽懂的,他僅存的理智告訴他,這個法子或許可行,但他不能接受破局的法子是李齊慎提出來的。他徹底惱了,一拍扶手,“那讓你去,你能守住潼關嗎?!”
李齊慎沒立刻回答。
李琢期當然也不敢說話,捏著一把汗,指甲幾乎要刺入掌心。
沒等到回答,李承儆以為李齊慎是慫了,又稍微舒服點,能裝一回慈父:“行了,姑且算是有想法,但你知道個什麽?回去好好……”
“我能。”李齊慎忽然開口,看著座上既不像君也不似父的男人,語氣清淡,“潼關現在應當有三萬人,算上快撤到潼關的天策軍,足夠了。”
李琢期猛地抬頭,詫異地看向李齊慎,看清的瞬間心下更驚。
從神色到語氣,李齊慎是一色的平靜,不像是在談論要押上命的事,倒像是午後閑談,信手拈來的一個趣談。李承儆不可能鬆口,以他那種剛愎自用的性子,絕不會容許兒子壓自己一頭,就算是可行的想法,也不會答應,何況現在局勢緊張,李承儆身子又不濟,比以往更容易發怒,一怒之下殺人也不是沒可能。
但是李齊慎定定地看著李承儆,眉眼間雲淡風輕,準備好了迎接來自皇帝的怒火,簡直有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悲壯。
李琢期忽然發現,其實他是不敢像弟弟這樣,抬頭直視阿耶的。
“行,你守。”李承儆倒是沒立刻發作,冷哼一聲,“然後呢,隻憑朔方軍?”
“不,還有天德軍。”李齊慎說,“朔方軍前去範陽,中途可與天德軍匯合。寧王驍勇善戰,剛好能做先鋒。”
他看著李承儆,李承儆同樣看著他,腦中忽然不受控地想起了丹華大長公主。當年平興皇帝去得太急,朝中有些動蕩,還是丹華大長公主一力扶著他坐上皇位,之後又佐政,一直到她也急病而去。
但是這個容顏冰冷的姑母極度厭惡他,李承儆登基那年已經是而立之年,丹華大長公主依舊毫不留情,冷酷決絕地告訴他:“但凡阿徹能回長安,但凡連珠有別的兒子,但凡我有個能扶得起來的侄孫,我絕不會選你!”
看著座下姿容冷麗的兒子,李承儆有種難以掩飾的恐慌,好像這個“扶得起來的侄孫”終於出現了。
李齊慎的長相隨了李氏皇族的好相貌,並不像慕容飛雀那樣是高鼻深目的鮮卑樣貌,但也不怎麽像李承儆,他的漂亮是冷的,讓人聯想到丹華大長公主。他還擅樂,在教坊裏能編排樂舞,李承儆偶然聽見過一生都在宮裏的老女官提起李齊慎,說他的背影肖似少時的平興皇帝,一晃眼還以為是故人魂歸。
時隔多年,李承儆在兒子身上看見了祖父、父親、姑母的影子,這個兒子還剛滿二十歲,正是最華彩的年紀,提出的想法寥寥幾句就動搖了他堅守大半輩子的根基。兒子這麽年輕,有的是力氣,可做父親的已經老了,近來走幾段長路都覺得精力不濟,坐下喝茶時連手都在抖。
李承儆一陣慌亂,率先做出的反應是喊了掌案太監:“馮延!”
“臣在。”馮延上前一步,畢恭畢敬地行禮。
“雁陽郡王擅闖紫宸殿,胡言亂語,恐是發了癔症。以防傷人傷己,今日起禁足在府內,再差人仔細看顧。”李承儆說,“去辦吧。”
李齊慎顯然很正常,條理分明神思清楚,真要說癔症,反倒是李承儆比較像發病的那個。李琢期又驚又恐,又不敢開口阻攔,一口氣堵在喉嚨裏,憋得他額上滲出細細的冷汗。
馮延則冷靜得多,麵無表情地上前,向著李齊慎示意:“郡王,請吧。”
李齊慎倒是無所謂,他想的那麽多,以郡王的身份,全是沒法做的事,這一趟進宮純粹是抱著那麽點幻想,想著到了這個地步,李承儆或許能聽進去一點。但李承儆證明他到死都聽不得別人一句話,李齊慎原本做好了死在這事兒上的準備,如今隻是禁足,算起來倒是他賺了。
該說的都說了,能做的都做了,他問心無愧,視線掃過李承儆和李琢期,最後落到馮延身上,居然還能笑一下:“好。”
馮延引路,李齊慎跟在後邊,兩人走出紫宸殿,很快不見了。
李承儆這才覺得舒服點,在胸口敲了敲,想著等會兒得再服些丹藥:“你還有話要說嗎?”
李齊慎前車之鑒,哪兒還敢開口,李琢期趕緊搖頭:“沒有。”
“那就回去吧,好好想想,別跟著他們發瘋。”李承儆閉了閉眼,“記得傳令,讓盧子濱趕緊出兵,若是連那幫烏合之眾都打不贏,這金吾大將軍也別做了!”
“……是。”李琢期隻能應聲,“告退。”
李承儆“嗯”了一聲,閉上眼睛,抬抬手。
李琢期轉身,跟著前來引路的內侍往外走,腿腳僵硬,一直到東宮都沒緩過來,走進麗正殿時都有些恍惚,分不清今夕何夕。
他迷迷蒙蒙,太子妃哪兒知道到底怎麽了,趕緊上前:“殿下今日入宮……說的是什麽?還順利嗎?”
李琢期還在恍惚中,一時不察,把紫宸殿裏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訴了太子妃。
前半段聽得太子妃膽戰心驚,到後半段,聽見李齊慎被禁足的消息,她反而有種隱秘的興奮:“殿下,這是個機會啊!”
“什麽機會?”李琢期緩過來一點,莫名其妙。
“殿下,您看,郡王因此被禁足,說明他已經失了陛下的心。且陛下還親口說他是發癔症,發了癔症的人神誌不清,幹出什麽都不足為奇,若是傷人……或是傷己……”太子妃吞咽一下,強行壓製住那股歡喜,手卻忍不住,一把抓住李琢期的袖子,“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