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算哪根蔥?
宣姑姑笑得和藹可親,「真的不難,側妃不用擔心,就是瑣碎些,明天上午奴婢再教你。」
褒曼小心的措辭。「管家是粹芬院那位的事,我隻是個側妃,不能逾越她的權責,這樣不好。」
「王妃管的是粹芬院的事。長樂院這邊,她是管不著的。」王妃的手再長也伸不到這裏來。「側妃也不必擔心,王爺讓側妃管的是長樂院前後院的庶務,也就一院之事。」所以她說不會太難。
人家都這麽說了,如果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倒也還好。況且王府是什麽地方,府中萬事都有規矩,她隻要照著規矩走就是了。
但也不是全然都能這麽清閑,要記人名、要識人能、要知道各人、各院的個中關係……以前在家有巴氏管家,有姊姊幫忙,她就是一個甩手掌櫃,如今腦袋空空了那麽久,卻叫她管家……
褒曼想得頭皮發麻,心裏忐忑不安,她寧可和她的小菜苗們待在一起。
她連忙用小狗眼神求救似的看向宣姑姑。「長樂院不是還有姑姑嗎?」
宣姑姑被她看得忍不住笑。「側妃是主子,早晚要管著府裏,側妃若是心裏真的沒底,到時候看著就是了,再說多學著點對側妃也有好處。」
原來好講話的宣姑姑也有強硬的一麵,褒曼十二萬分的不願意,但是又不能表現出來,何況宣姑姑說的也沒錯,她總不能凡事都一翻兩瞪眼,隻好苦著張臉應了,「我知道了。」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唐僧翻山越嶺的,都能取經回東土了,不過就幾個人名、關係和流程就難倒了她?
就這樣,褒曼在宣姑姑的指導下,認認真真的學了三天。
三天後她大致把長樂院的事都摸了個大概,宣姑姑也很稱讚她學得快。
另一頭,有個好消息是,克難的暖房不隻收獲了許多豆芽菜,木盒子裏麵也密密麻麻出了一層探出頭的小苗,這讓每天都因為好奇會來巡上幾遍的下人們爭相傳頌,能在這青黃不接的大冷天裏看見一大片綠油油的小菜苗,太可人了。
實驗成功,獨彧親口嚐到了收獲的冬韭,立即把這件差事交代下去,他命人一開春,隻要凍土一融就要聯合各村莊的裏、亭長和村民把這件事辦起來。
正常二月青菜才開始種植,最快四月才能吃上,沈頡沒想到能在寒冬吃上新鮮稚嫩,剛從園子裏摘的青菜,他差點把一盤小白菜都掃光。
「你是餓死鬼投胎?」獨彧用筷子搶下最後兩片青菜送進褒曼的碗,一副嫌他丟臉丟到王府來的語氣。
「誰叫王府裏的劉廚子燒的菜好吃,害我差點連盤子都吞下去了。」吃人嘴軟,他絕對不會在這件事上麵和獨或抬杠。
是他眼花嗎?不過才把側妃抬進來幾日,王爺臉上萬年的凍土怎麽就有了鬆動的模樣?
「沒把盤子吃下去,你就甭回了。」獨彧用一指將麵前苗金繪果實的碟子往沈頡跟前推過去。
嘖,才覺得他冰封的死人臉有點鬆動,又說這種讓人難受的話。
沈頡索性裝死。「王爺,冬天種蔬菜這事要能成,不隻往後北越的居民不然青蔬跟不上,明年的冬天要是能大批生產,京裏那些貴人不眼紅死了才怪!」
成功了,這就是獨占事業。就算將來技法被京裏的人學去,那也是幾年後的事情了,屆時他們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褒曼聽得滿眼放光,眼裏都是星星。「不如讓那些工匠多趕些木盒子出來,王爺再把府裏的空屋多借幾處給妾身用,咱們多種上一些菜。除了供應王府以外,距離明年四月還有數月,也就是說這些蔬菜還能往外地賣上一段時日,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你說對不對?」
方才兩個男人說了半天,一直當悶葫蘆吃飯菜的褒曼做了總結。
「既是賣到外地,這就不算與民奪利吧?」沈頡心動了。
來了北越,他以為自己會被無聊的公事磨到發狂,沒想到自從王爺有了側妃之後情勢逐漸改觀,有趣的事來了,不隻王爺的性子被潛移默化中,他也有機會在北越施展長才。
他喜歡這股較勁蓬勃的感覺。
王爺為了北越的人民幾乎把自己的底子掏光,最缺的就是銀子了,畢竟建設、經濟、民生……有哪一樣是不必花銀子的?他和吳涼多年來得到的銀錢幾乎全填在這無底洞中,如今要是應了側妃的話……青蔬加上染坊,兩樣事業看著不多,但是這中間的利潤有多可觀?
他已經聽見金子朝著他滾滾而來的聲音了。
長樂院這邊的氣氛最近有著非常微妙的改變,獨彧從日日來坐一下子,喝杯茶就走人,到坐下喝茶寬衣進食,演進到留宿,從留宿一日、三日到七日……後來就無人在數了,因為王爺讓人把原來放在朝陽院的書和筆墨紙硯,甚至他穿慣的家常服都挪進長樂院時,奴才們就知道側妃的好日子要到了。
隻是這寵愛能多久?大家心裏沒譜,畢竟在側妃之前並沒有誰得到王爺的專寵,粹芬院那位就更不用說了。
但是這種事誰敢顯露於外,又不是活著不痛快,命太長想找死!
這邊和樂融融,粹芬院的正妃卻已經氣到心肝肺都痛的地步,她不顧施嬤嬤的勸阻,一意孤行的率著大批人來到朝陽院。
她能不走這一趟嗎?一個小小的側妃還沒站穩腳跟呢,就沒把她放在眼裏,不來向她請安,目中無人是嗎?
她就要讓褒曼嚐嚐她的手段!今日她就來向王爺討個說法。
世間人百百種,在何妍芝的腦袋裏,這世間哪個正妻不在妾室來敬茶的時候給點顏色看?這是禮製賦予正妻的權力,身為妾室就應該受著,不管願不願意。
可她沒想到自從第一次後,褒曼接連幾天未來請安,最為可惡的是,她派人到長樂院去興師問罪,連院門都還沒入就碰了個結實的釘子回來。
那些人說是王爺下了令,長樂院非閑人勿入。
好你個非閑人勿入!她是閑人嗎?!她是恭親王的正妃,王府的女主子,她的人在外行走就是她的分身,居然有人敢駁了她的麵子?
這分明是挑釁,這口氣她吞不下去!她非得向王爺討個道理!
可惜何妍芝完全沒想過,要是沒有王爺這座大靠山,一個側妃跟老天爺借了膽也不敢這麽玩。
如今的她被怒火衝昏頭,一心隻想找獨彧討個說法,哪曾靜下心來細想要是獨彧一心想寵褒曼,她又能如何?
難道上公堂去告他個寵妾滅妻?自己不招人待見?
對於一個妻子義務都不盡的女人來講,頭一件事她就站不住腳了。
「殿下,王妃求見。」老九最近一張老臉也是笑嗬嗬的,看起來可親不少,他下麵那些徒子徒孫們也覺得日子好過多了。
對老九而言,殿下心情愉悅,他也跟著快活,但才快活沒多久,王妃就來潑冷水了。
這王妃不是他要說,就不能讓殿下過兩天好日子嗎?
獨彧正看完吳涼寄來的信,說他已經起程準備返回,年前能到北越,會順便報告今年的收益和攜帶總帳冊回來。
「不……」獨彧唇瓣微開,「不見」兩字眼看就要丟出來,老九連忙求情。
「王爺,就見見吧,王妃這會兒來,指不定真有事。」也隻有他這服侍多年的老人敢打斷獨彧的話,別人連這膽子也沒有,哪敢妄想進言。
說起王爺和王妃的關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是王妃想通了,抱著修補夫妻關係的感情而來那是最好,畢竟女方太過強硬,非夫妻之福。
王妃就是太想不開了,她是何次輔家的四小姐,傳言她才德兼備,被幾位老王妃看中而傳進宮裏頭,太後和皇後也宣她進宮仔細考察了一番,傳言就要定下位分。
哪裏知道最後雀屏中選的是何二小姐,何四小姐卻被指給了名聲不顯的五皇子,姊妹為此反目,最後在父母之命下,何四小姐縱使千百個不情願仍是上了花轎。
嫁雞隨雞走,嫁狗隨狗跑,這是百姓們常說的俗語,但王妃就是不懂,不隻新婚夜就和王爺鬧上了,如今成婚都兩年了,依舊不願拉下臉來和王爺說句軟話,元帕更沒著落,唉……真是摸不透王妃心裏打的是什麽盤算。
宣姑姑笑得和藹可親,「真的不難,側妃不用擔心,就是瑣碎些,明天上午奴婢再教你。」
褒曼小心的措辭。「管家是粹芬院那位的事,我隻是個側妃,不能逾越她的權責,這樣不好。」
「王妃管的是粹芬院的事。長樂院這邊,她是管不著的。」王妃的手再長也伸不到這裏來。「側妃也不必擔心,王爺讓側妃管的是長樂院前後院的庶務,也就一院之事。」所以她說不會太難。
人家都這麽說了,如果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倒也還好。況且王府是什麽地方,府中萬事都有規矩,她隻要照著規矩走就是了。
但也不是全然都能這麽清閑,要記人名、要識人能、要知道各人、各院的個中關係……以前在家有巴氏管家,有姊姊幫忙,她就是一個甩手掌櫃,如今腦袋空空了那麽久,卻叫她管家……
褒曼想得頭皮發麻,心裏忐忑不安,她寧可和她的小菜苗們待在一起。
她連忙用小狗眼神求救似的看向宣姑姑。「長樂院不是還有姑姑嗎?」
宣姑姑被她看得忍不住笑。「側妃是主子,早晚要管著府裏,側妃若是心裏真的沒底,到時候看著就是了,再說多學著點對側妃也有好處。」
原來好講話的宣姑姑也有強硬的一麵,褒曼十二萬分的不願意,但是又不能表現出來,何況宣姑姑說的也沒錯,她總不能凡事都一翻兩瞪眼,隻好苦著張臉應了,「我知道了。」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唐僧翻山越嶺的,都能取經回東土了,不過就幾個人名、關係和流程就難倒了她?
就這樣,褒曼在宣姑姑的指導下,認認真真的學了三天。
三天後她大致把長樂院的事都摸了個大概,宣姑姑也很稱讚她學得快。
另一頭,有個好消息是,克難的暖房不隻收獲了許多豆芽菜,木盒子裏麵也密密麻麻出了一層探出頭的小苗,這讓每天都因為好奇會來巡上幾遍的下人們爭相傳頌,能在這青黃不接的大冷天裏看見一大片綠油油的小菜苗,太可人了。
實驗成功,獨彧親口嚐到了收獲的冬韭,立即把這件差事交代下去,他命人一開春,隻要凍土一融就要聯合各村莊的裏、亭長和村民把這件事辦起來。
正常二月青菜才開始種植,最快四月才能吃上,沈頡沒想到能在寒冬吃上新鮮稚嫩,剛從園子裏摘的青菜,他差點把一盤小白菜都掃光。
「你是餓死鬼投胎?」獨彧用筷子搶下最後兩片青菜送進褒曼的碗,一副嫌他丟臉丟到王府來的語氣。
「誰叫王府裏的劉廚子燒的菜好吃,害我差點連盤子都吞下去了。」吃人嘴軟,他絕對不會在這件事上麵和獨或抬杠。
是他眼花嗎?不過才把側妃抬進來幾日,王爺臉上萬年的凍土怎麽就有了鬆動的模樣?
「沒把盤子吃下去,你就甭回了。」獨彧用一指將麵前苗金繪果實的碟子往沈頡跟前推過去。
嘖,才覺得他冰封的死人臉有點鬆動,又說這種讓人難受的話。
沈頡索性裝死。「王爺,冬天種蔬菜這事要能成,不隻往後北越的居民不然青蔬跟不上,明年的冬天要是能大批生產,京裏那些貴人不眼紅死了才怪!」
成功了,這就是獨占事業。就算將來技法被京裏的人學去,那也是幾年後的事情了,屆時他們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褒曼聽得滿眼放光,眼裏都是星星。「不如讓那些工匠多趕些木盒子出來,王爺再把府裏的空屋多借幾處給妾身用,咱們多種上一些菜。除了供應王府以外,距離明年四月還有數月,也就是說這些蔬菜還能往外地賣上一段時日,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你說對不對?」
方才兩個男人說了半天,一直當悶葫蘆吃飯菜的褒曼做了總結。
「既是賣到外地,這就不算與民奪利吧?」沈頡心動了。
來了北越,他以為自己會被無聊的公事磨到發狂,沒想到自從王爺有了側妃之後情勢逐漸改觀,有趣的事來了,不隻王爺的性子被潛移默化中,他也有機會在北越施展長才。
他喜歡這股較勁蓬勃的感覺。
王爺為了北越的人民幾乎把自己的底子掏光,最缺的就是銀子了,畢竟建設、經濟、民生……有哪一樣是不必花銀子的?他和吳涼多年來得到的銀錢幾乎全填在這無底洞中,如今要是應了側妃的話……青蔬加上染坊,兩樣事業看著不多,但是這中間的利潤有多可觀?
他已經聽見金子朝著他滾滾而來的聲音了。
長樂院這邊的氣氛最近有著非常微妙的改變,獨彧從日日來坐一下子,喝杯茶就走人,到坐下喝茶寬衣進食,演進到留宿,從留宿一日、三日到七日……後來就無人在數了,因為王爺讓人把原來放在朝陽院的書和筆墨紙硯,甚至他穿慣的家常服都挪進長樂院時,奴才們就知道側妃的好日子要到了。
隻是這寵愛能多久?大家心裏沒譜,畢竟在側妃之前並沒有誰得到王爺的專寵,粹芬院那位就更不用說了。
但是這種事誰敢顯露於外,又不是活著不痛快,命太長想找死!
這邊和樂融融,粹芬院的正妃卻已經氣到心肝肺都痛的地步,她不顧施嬤嬤的勸阻,一意孤行的率著大批人來到朝陽院。
她能不走這一趟嗎?一個小小的側妃還沒站穩腳跟呢,就沒把她放在眼裏,不來向她請安,目中無人是嗎?
她就要讓褒曼嚐嚐她的手段!今日她就來向王爺討個說法。
世間人百百種,在何妍芝的腦袋裏,這世間哪個正妻不在妾室來敬茶的時候給點顏色看?這是禮製賦予正妻的權力,身為妾室就應該受著,不管願不願意。
可她沒想到自從第一次後,褒曼接連幾天未來請安,最為可惡的是,她派人到長樂院去興師問罪,連院門都還沒入就碰了個結實的釘子回來。
那些人說是王爺下了令,長樂院非閑人勿入。
好你個非閑人勿入!她是閑人嗎?!她是恭親王的正妃,王府的女主子,她的人在外行走就是她的分身,居然有人敢駁了她的麵子?
這分明是挑釁,這口氣她吞不下去!她非得向王爺討個道理!
可惜何妍芝完全沒想過,要是沒有王爺這座大靠山,一個側妃跟老天爺借了膽也不敢這麽玩。
如今的她被怒火衝昏頭,一心隻想找獨彧討個說法,哪曾靜下心來細想要是獨彧一心想寵褒曼,她又能如何?
難道上公堂去告他個寵妾滅妻?自己不招人待見?
對於一個妻子義務都不盡的女人來講,頭一件事她就站不住腳了。
「殿下,王妃求見。」老九最近一張老臉也是笑嗬嗬的,看起來可親不少,他下麵那些徒子徒孫們也覺得日子好過多了。
對老九而言,殿下心情愉悅,他也跟著快活,但才快活沒多久,王妃就來潑冷水了。
這王妃不是他要說,就不能讓殿下過兩天好日子嗎?
獨彧正看完吳涼寄來的信,說他已經起程準備返回,年前能到北越,會順便報告今年的收益和攜帶總帳冊回來。
「不……」獨彧唇瓣微開,「不見」兩字眼看就要丟出來,老九連忙求情。
「王爺,就見見吧,王妃這會兒來,指不定真有事。」也隻有他這服侍多年的老人敢打斷獨彧的話,別人連這膽子也沒有,哪敢妄想進言。
說起王爺和王妃的關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是王妃想通了,抱著修補夫妻關係的感情而來那是最好,畢竟女方太過強硬,非夫妻之福。
王妃就是太想不開了,她是何次輔家的四小姐,傳言她才德兼備,被幾位老王妃看中而傳進宮裏頭,太後和皇後也宣她進宮仔細考察了一番,傳言就要定下位分。
哪裏知道最後雀屏中選的是何二小姐,何四小姐卻被指給了名聲不顯的五皇子,姊妹為此反目,最後在父母之命下,何四小姐縱使千百個不情願仍是上了花轎。
嫁雞隨雞走,嫁狗隨狗跑,這是百姓們常說的俗語,但王妃就是不懂,不隻新婚夜就和王爺鬧上了,如今成婚都兩年了,依舊不願拉下臉來和王爺說句軟話,元帕更沒著落,唉……真是摸不透王妃心裏打的是什麽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