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割兩斤肉回去慶祝吧!
這位褒姑娘是福星,是他們整個染坊的大福星!
褒曼在染坊忙得不亦樂乎,哪裏知道褒府平地起雷聲——恭親王府派來了媒婆。
媒婆來的時候,褒正濤正好在家。
當媒婆說明來意,表示說親對象是褒家二姑娘褒曼,而男方是恭親王,給的是側妃位置時,褒家兩老都沉默了。
怎麽會這樣?
恭親王想納自己的女兒為側妃,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耀,是多少人擠破頭都排不上號的事,隻是太突然了。
女兒受邀進王府去玩的事,褒正濤這個當爹的不是不知道,原本隻當是恭親王給他這新任知府臉麵讓家中女眷去開開眼界,怎知一趟王府行,恭親王竟然看中了他的小女兒?
他太耿直,從來沒有將女兒當富貴利益交換籌碼的意願及想法,但是卻對女兒進親王府並沒有太大的排斥感。
也難怪褒正濤這麽想,他是道道地地的古人,女兒能進王府,雖然不是正妃,依然勝過豪門大戶許多。
不過褒正濤是和獨彧打過交道的,他哪裏不知道恭親王有多麽的難以形容,他一個堂堂七尺男子漢和恭親王麵對麵的時候,連正視都不敢。
若要把女兒嫁給這男人,成為這男人的嶽父,心髒必須很大顆、很結實才行。
他很為難,真的很為難,恭親王可不可以不要這麽不按牌理出牌?
媒婆閱人無數,一看兩老的神情,她就知道沒戲唱了。
果真,接下來褒正濤便以婚姻大事需征詢女兒的意思才能回覆打發了她。
媒婆走後,夫妻倆眼對眼、眉對眉,也商討不出個所以然來。
待褒曼從外麵回來聽到這消息,忍不住自嘲的想,她難道就是做妾的命?重生一世,繞了一大圈還是要為妾?
再說皇室裏人人心機狠絕,勾心鬥角、暗刀子滿天飛舞的日子,她真的受夠了!可她也想到獨彧和她說話的神情,心頭驟然風起,掀起一片漣漪。
他的人看著冷,但是她總覺得他的麵無表情是因為木訥,和她一起的時候應該是想盡了辦法找話和她說的。
這是用心了吧?
但是做妾?不了,那種為了爭寵爭得你死我活的日子她厭了,所以她以長姊未嫁,哪有妹妹先嫁的道理拒絕了。
褒正濤一向疼愛女兒,女兒既然不想嫁恭親王,他也不勉強,隻是等褒曼回了自己院子,他便和巴氏說道:「丫丫既然不想進王府的門,我們也不能勉強,婚姻大事首重你情我願,轉眼孩子都到適婚年紀了,這些日子你就先放下手邊的事,替兩個孩子多相看些人家。」
唉,雖說兩個孩子都已經及笄,老大甚至是大姑娘了,可他這當爹的隻顧著衙門的事,從未認真考虎兩個女兒的終身大事,然而北越這麽個苦寒窮困之地,能有什麽人選適合女兒的?
府衙裏老的老、小的小,要家世沒家世、要家底沒家底,想找個合適的人談何容易。
褒正濤真是頭大了。
恭親王府粹芬院裏。
「什麽,王爺要納側妃?嬤嬤,你這消息從哪來的,確實嗎?」王妃何妍芝珠圍翠繞,濃妝豔抹的容顏起初是懨懨的,斜臥著寶藍繡仙草的大迎枕,一聽到恭親王要納側妃的消息,整個人從美人榻上坐直了起來,頭上珠翠發出叮當聲響。
「府裏的人傳得沸沸揚揚的,隻有王妃您不出門,也沒人敢在您麵前說這個,怕王妃堵心,所以不曉得。」施嬤嬤是王妃的陪嫁老人,年近半百,富態的臉看著親近,其實不然。
「在我身上討不了好,所以去找別人嗎?男人就是賤!」何妍芝口不擇言又鄙夷的冷諷。
「王妃,這種話千萬不要再說,要是傳到王爺耳裏,你們夫妻又要生嫌隙,再說身為王妃,你太失儀了。」施嬤嬤苦口婆心。
「本王妃還怕他嗎?」何妍芝眉頭微微一揚,回頭就搶白。
「聽老奴一句勸,王妃再不情願,也已經和王爺是夫妻,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王妃該想著如何籠絡王爺好生下世子,而不是一股勁的和王爺置氣。有了子嗣,王妃將來才有依靠,要是側妃進了門,先你一步生下子嗣,王妃到時候就欲哭無淚了。」
何妍芝小嘴張了張,卻不知道要說什麽,「我就是吞不下這口氣,我明明能嫁個更好的,憑什麽要委屈自己和那樣的人過一輩子?」一想到枕邊人的陰陽怪氣,她就全身起雞皮疙瘩。
要和那樣的人圓房,這委屈她受不了。
她老爹是當朝次輔,她又是個美人胚子,何府所有的嫡庶女沒有人比得過她,她美名在外,一滿十五歲,來說親的人家幾乎踏平何府門檻,當初太子選妃時曾有意於她,可礙於她是四女便轉而迎娶何家二女,而她就隻能嫁給一個要遠去邑地的五皇子。
這叫她怎麽甘心?!
「王妃,多想這些無益,為今之計是讓王爺回心轉意才是重點,那側妃不過是個四品官之女,哪能有王妃的美貌聰穎?隻要王妃肯在王爺麵前多顯現些溫柔,夫妻感情又能差到哪裏去?」
據施嬤嬤觀察,王爺不是好色的人,他和王妃成婚至兩載,後院除了王妃這個正妃,二側四庶的位分空空如也,王妃底氣足,前提就是王爺後院無人,一旦添了新人,王妃再拿翹,後果就不是她一個下人能說了。
要是到那天……唉,希望王妃不要太糊塗!
「本王妃是王爺的正妃,她一個妾室又能拿我如何?」何妍芝絲毫沒把褒曼放在眼裏。
要收拾,個人太簡單了,規矩一立就能去掉她半條命。
想跟她爭,哪邊涼快哪邊去吧!
她完全沒把側妃當回事。
【第九章 求娶嬌妾】
朝陽院。
手握狼毫的毛筆因為停滯時間過久,一滴墨汁滴下來弄髒了奏摺。
老九見狀,趕緊把獨彧手上的筆拿下,把摺子拿給下方的小廝,讓他去弄幹淨再把摺子送回來。
左右是一份無關緊要的摺子,倒也無所謂。
「殿下?」主子那表情可以解讀為困惑嗎?對納側妃一事,主子本是覺得褒二姑娘肯定會同意的吧?
堂堂親王想納個妾室就像養隻貓狗那般容易,會拒絕的一定是腦子壞了。
那褒正濤一家子腦子不隻壞了,還壞透了。
「她可說了什麽?」
沒頭沒腦的話,老九卻聽得懂,「這位褒二姑娘未免太不識好歹了,殿下願意給她殊榮,居然推辭不要。」
「說人話。」
獨彧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卻讓老九明白殿下不高興了。他不敢再插科打譯。「褒二姑娘說長姊未嫁,斷無妹妹先出閣越過姊姊的道理。」
不是嫌棄他別處,隻因姊姊未出閣。這理由讓獨彧鬱悶的心自在多了。
「那就替褒家大姑娘找個對象,在最短的時間內嫁出去。」他說得雲淡風輕,好像嫁人像吃塊點心那麽簡單。
他說的容易,老九卻為了這事差點忙斷老腰。
褒正濤是個四品官,官階雖不大,可好歹是個知府,褒大姑娘的夫婿哪能從平頭百姓裏挑。而殿下的那些臣子撇去年紀大的不說,年紀相當的多有家眷,讓褒大姑娘屈就妾也不好。若是退而求其次在親衛中選一個嘛,練武的一個個都是大老粗,嬌滴滴的姑娘,誰願意嫁一個舞刀弄槍的粗人?
唉,沒想到牽紅線當月老的活兒也不容易。
想來想去想破頭,老九隻好讓文官和武將把麾下那些還未娶親的兒郎的生辰八字、家中人口幾何、產業多少都給問過,然後造冊呈上來,他再來挑選合適的對象。
為此他沒和宣姑姑少抱怨。
宣姑姑是見過褒姐的,隻覺得老九異想天開,那是個國色天香的姑娘,無論氣度風華:言談舉止都為翹楚,哪可能在老九的安排下就隨便出嫁的。
老九那邊忙得不知今夕是何年,褒曼這邊卻絲毫不受影響。這段日子她把生活重心放在染坊,兩、三天就會去一趟,那些師傅在她的教授下逐漸找到竅門,有的也能舉一反三創造出個人的獨特風格來。
對此,褒曼不僅不反對,還鼓勵他們隻要新染出的布料能受到肯定和歡迎,就能分得那匹布售價的一半紅利。
這對師傅們來講可是非常大的誘惑,更是努力的研發設計,染坊裏出現空前的生氣蓬勃。
這位褒姑娘是福星,是他們整個染坊的大福星!
褒曼在染坊忙得不亦樂乎,哪裏知道褒府平地起雷聲——恭親王府派來了媒婆。
媒婆來的時候,褒正濤正好在家。
當媒婆說明來意,表示說親對象是褒家二姑娘褒曼,而男方是恭親王,給的是側妃位置時,褒家兩老都沉默了。
怎麽會這樣?
恭親王想納自己的女兒為側妃,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耀,是多少人擠破頭都排不上號的事,隻是太突然了。
女兒受邀進王府去玩的事,褒正濤這個當爹的不是不知道,原本隻當是恭親王給他這新任知府臉麵讓家中女眷去開開眼界,怎知一趟王府行,恭親王竟然看中了他的小女兒?
他太耿直,從來沒有將女兒當富貴利益交換籌碼的意願及想法,但是卻對女兒進親王府並沒有太大的排斥感。
也難怪褒正濤這麽想,他是道道地地的古人,女兒能進王府,雖然不是正妃,依然勝過豪門大戶許多。
不過褒正濤是和獨彧打過交道的,他哪裏不知道恭親王有多麽的難以形容,他一個堂堂七尺男子漢和恭親王麵對麵的時候,連正視都不敢。
若要把女兒嫁給這男人,成為這男人的嶽父,心髒必須很大顆、很結實才行。
他很為難,真的很為難,恭親王可不可以不要這麽不按牌理出牌?
媒婆閱人無數,一看兩老的神情,她就知道沒戲唱了。
果真,接下來褒正濤便以婚姻大事需征詢女兒的意思才能回覆打發了她。
媒婆走後,夫妻倆眼對眼、眉對眉,也商討不出個所以然來。
待褒曼從外麵回來聽到這消息,忍不住自嘲的想,她難道就是做妾的命?重生一世,繞了一大圈還是要為妾?
再說皇室裏人人心機狠絕,勾心鬥角、暗刀子滿天飛舞的日子,她真的受夠了!可她也想到獨彧和她說話的神情,心頭驟然風起,掀起一片漣漪。
他的人看著冷,但是她總覺得他的麵無表情是因為木訥,和她一起的時候應該是想盡了辦法找話和她說的。
這是用心了吧?
但是做妾?不了,那種為了爭寵爭得你死我活的日子她厭了,所以她以長姊未嫁,哪有妹妹先嫁的道理拒絕了。
褒正濤一向疼愛女兒,女兒既然不想嫁恭親王,他也不勉強,隻是等褒曼回了自己院子,他便和巴氏說道:「丫丫既然不想進王府的門,我們也不能勉強,婚姻大事首重你情我願,轉眼孩子都到適婚年紀了,這些日子你就先放下手邊的事,替兩個孩子多相看些人家。」
唉,雖說兩個孩子都已經及笄,老大甚至是大姑娘了,可他這當爹的隻顧著衙門的事,從未認真考虎兩個女兒的終身大事,然而北越這麽個苦寒窮困之地,能有什麽人選適合女兒的?
府衙裏老的老、小的小,要家世沒家世、要家底沒家底,想找個合適的人談何容易。
褒正濤真是頭大了。
恭親王府粹芬院裏。
「什麽,王爺要納側妃?嬤嬤,你這消息從哪來的,確實嗎?」王妃何妍芝珠圍翠繞,濃妝豔抹的容顏起初是懨懨的,斜臥著寶藍繡仙草的大迎枕,一聽到恭親王要納側妃的消息,整個人從美人榻上坐直了起來,頭上珠翠發出叮當聲響。
「府裏的人傳得沸沸揚揚的,隻有王妃您不出門,也沒人敢在您麵前說這個,怕王妃堵心,所以不曉得。」施嬤嬤是王妃的陪嫁老人,年近半百,富態的臉看著親近,其實不然。
「在我身上討不了好,所以去找別人嗎?男人就是賤!」何妍芝口不擇言又鄙夷的冷諷。
「王妃,這種話千萬不要再說,要是傳到王爺耳裏,你們夫妻又要生嫌隙,再說身為王妃,你太失儀了。」施嬤嬤苦口婆心。
「本王妃還怕他嗎?」何妍芝眉頭微微一揚,回頭就搶白。
「聽老奴一句勸,王妃再不情願,也已經和王爺是夫妻,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王妃該想著如何籠絡王爺好生下世子,而不是一股勁的和王爺置氣。有了子嗣,王妃將來才有依靠,要是側妃進了門,先你一步生下子嗣,王妃到時候就欲哭無淚了。」
何妍芝小嘴張了張,卻不知道要說什麽,「我就是吞不下這口氣,我明明能嫁個更好的,憑什麽要委屈自己和那樣的人過一輩子?」一想到枕邊人的陰陽怪氣,她就全身起雞皮疙瘩。
要和那樣的人圓房,這委屈她受不了。
她老爹是當朝次輔,她又是個美人胚子,何府所有的嫡庶女沒有人比得過她,她美名在外,一滿十五歲,來說親的人家幾乎踏平何府門檻,當初太子選妃時曾有意於她,可礙於她是四女便轉而迎娶何家二女,而她就隻能嫁給一個要遠去邑地的五皇子。
這叫她怎麽甘心?!
「王妃,多想這些無益,為今之計是讓王爺回心轉意才是重點,那側妃不過是個四品官之女,哪能有王妃的美貌聰穎?隻要王妃肯在王爺麵前多顯現些溫柔,夫妻感情又能差到哪裏去?」
據施嬤嬤觀察,王爺不是好色的人,他和王妃成婚至兩載,後院除了王妃這個正妃,二側四庶的位分空空如也,王妃底氣足,前提就是王爺後院無人,一旦添了新人,王妃再拿翹,後果就不是她一個下人能說了。
要是到那天……唉,希望王妃不要太糊塗!
「本王妃是王爺的正妃,她一個妾室又能拿我如何?」何妍芝絲毫沒把褒曼放在眼裏。
要收拾,個人太簡單了,規矩一立就能去掉她半條命。
想跟她爭,哪邊涼快哪邊去吧!
她完全沒把側妃當回事。
【第九章 求娶嬌妾】
朝陽院。
手握狼毫的毛筆因為停滯時間過久,一滴墨汁滴下來弄髒了奏摺。
老九見狀,趕緊把獨彧手上的筆拿下,把摺子拿給下方的小廝,讓他去弄幹淨再把摺子送回來。
左右是一份無關緊要的摺子,倒也無所謂。
「殿下?」主子那表情可以解讀為困惑嗎?對納側妃一事,主子本是覺得褒二姑娘肯定會同意的吧?
堂堂親王想納個妾室就像養隻貓狗那般容易,會拒絕的一定是腦子壞了。
那褒正濤一家子腦子不隻壞了,還壞透了。
「她可說了什麽?」
沒頭沒腦的話,老九卻聽得懂,「這位褒二姑娘未免太不識好歹了,殿下願意給她殊榮,居然推辭不要。」
「說人話。」
獨彧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卻讓老九明白殿下不高興了。他不敢再插科打譯。「褒二姑娘說長姊未嫁,斷無妹妹先出閣越過姊姊的道理。」
不是嫌棄他別處,隻因姊姊未出閣。這理由讓獨彧鬱悶的心自在多了。
「那就替褒家大姑娘找個對象,在最短的時間內嫁出去。」他說得雲淡風輕,好像嫁人像吃塊點心那麽簡單。
他說的容易,老九卻為了這事差點忙斷老腰。
褒正濤是個四品官,官階雖不大,可好歹是個知府,褒大姑娘的夫婿哪能從平頭百姓裏挑。而殿下的那些臣子撇去年紀大的不說,年紀相當的多有家眷,讓褒大姑娘屈就妾也不好。若是退而求其次在親衛中選一個嘛,練武的一個個都是大老粗,嬌滴滴的姑娘,誰願意嫁一個舞刀弄槍的粗人?
唉,沒想到牽紅線當月老的活兒也不容易。
想來想去想破頭,老九隻好讓文官和武將把麾下那些還未娶親的兒郎的生辰八字、家中人口幾何、產業多少都給問過,然後造冊呈上來,他再來挑選合適的對象。
為此他沒和宣姑姑少抱怨。
宣姑姑是見過褒姐的,隻覺得老九異想天開,那是個國色天香的姑娘,無論氣度風華:言談舉止都為翹楚,哪可能在老九的安排下就隨便出嫁的。
老九那邊忙得不知今夕是何年,褒曼這邊卻絲毫不受影響。這段日子她把生活重心放在染坊,兩、三天就會去一趟,那些師傅在她的教授下逐漸找到竅門,有的也能舉一反三創造出個人的獨特風格來。
對此,褒曼不僅不反對,還鼓勵他們隻要新染出的布料能受到肯定和歡迎,就能分得那匹布售價的一半紅利。
這對師傅們來講可是非常大的誘惑,更是努力的研發設計,染坊裏出現空前的生氣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