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三章
由於阿璿今年不過才十三歲,所以皇上格外開恩,準許她及笄之後,再行大婚之禮。所以阿璿最少還可以在家再待上兩年,一聽到這個消息,衛氏都恨不能對著皇宮的方向磕頭謝恩。
如今嘴裏頭更是止不住地感念皇恩,覺得皇上實在是體察民情的好皇上。
府上阿璿的婚事定下來了,連帶著讓楊氏都著急上火顧蕙的婚事。畢竟她今年可都十五歲了,姑娘家到這個年紀還沒說親的,那可就是大姑娘了。要是再拖一年,那就是老姑娘了。
所以楊氏怎麽著都要在顧蕙十月及笄之前,將她的婚事定下。可這會離十月可就還有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了,她這又是忙著搬家,又要給她相看親事。
是以楊氏都快著急上火了。好在她自覺顧蕙的婚事已是有了方向,便是催著大老爺到泰陽伯府提一提,或者幹脆寫信給何祁的父親說說這事,畢竟他的婚事到底還得父母做主不是。
顧蕙知道楊氏的打算之後,也是又羞澀又期待的,倒也沒空出來對阿璿挑酸撚醋了。
至於阿璿她倒是還想和顧菀一塊上學,可是衛氏卻拘著她在院子裏頭,隻說暫時不要去上學了。那位楊嬤嬤也被恭恭敬敬送走了,不過臨走的時候,衛氏可是派人封了好大的紅封給她。
衛氏可是止不住地誇讚她,還一個勁地說,若不是有楊嬤嬤的教導,隻怕阿璿也不會出眾地被皇上和幾位娘娘瞧見。
其實阿璿倒是想和她說實話,真正瞧上她的,就是她的未來好女婿。不過這話太沒羞沒臊的,阿璿自個都說不出口。
好在衛氏如今高興著呢,早早地讓人將她的嫁妝抬出去了。姑娘家的嫁妝可不是說親的時候才攢下來的,就拿阿璿的那張拔步床來說,光是找木材料子就找了兩年,再加上工匠打造的時間,一張床沒個三四年的功夫還真造不出來。
所以阿璿的嫁妝,是顧階和衛氏打她出生開始就攢著的。古代姑娘的嫁妝那叫一個精細和繁雜,大到一張床一張榻,小到碗筷都有,再加上陪嫁的莊子和鋪子,以及陪房的人,這哪一樣都是要做母親的精挑細選。
阿璿以前也隻是模糊知道而已,等衛氏拿出她陪嫁的禮單時,她看著幾乎有一米長的單子,咋舌地好久都沒說出話。
衛氏還笑道:“咱們阿璿可是嫁進王府裏頭,娘肯定讓你風風光光的出嫁。”
如今這世道太平,可不比那些兵荒馬亂的年代,英雄輩出。這年頭的公侯之家多是仗著祖輩的蔭庇,有些持家有道的還能維持著風光,可有那些不求長進的,隻會胡亂揮霍,賣田置妾的也不是沒有。
這些人家表麵雖還風光著,可是底子裏頭卻已是開始爛了。
好在六王爺是皇上的親兒子,別人再窮也不會窮到他身上。所以衛氏生怕阿璿進了王府被人瞧不起,這嫁妝是往厚了置辦,往好了給,瞧著這家世恨不能拿家底都填進去了。
好在顧應衍暫時還不需要娶親,至於底下的兩個更小的,等他們娶親,那可是七八年以後了。
不過阿璿還是生怕她娘太激動了,就小心且委婉地表示,她是有銀子的。倒是衛氏不在意地說,你那點銀子才多少錢,留著自個當零花錢吧。
可當阿璿在七月底收到夏九歌讓人送來的銀票時,也是看得幾乎瞪直了眼睛。夏九歌首先是祝賀了她賜婚的事情,接著又附上了一萬銀票,說這是今年上半年賺到的銀子,不過隻是一小部分,因為大部分還被她用在生意上了。
去年年底的時候,夏九歌就讓韓雲天給她送了八千兩銀票,再加上手頭上的一萬,都夠在京城最好的地段買個大開間的鋪麵了。不過這京城好地腳的鋪子,多是那些勳貴人家或是大商賈人家的,一般不會輕易脫手。
所以她就算是想買,隻怕也難買。所以阿璿隻讓碧鳶的哥哥在外頭幫她打探著。碧鳶的哥哥如今也在衛氏的鋪子上做事,所以對這些鋪子什麽的,要比一般人都要懂些。
不過這到底是件大事,阿璿沒敢瞞著衛氏。
衛氏一聽便是大吃一驚,問道:“你說你手頭如今有兩萬兩銀子?都是和那位夏姑娘做生意得的?”
連著從前夏九歌給的分紅,阿璿手頭光是銀票就有兩萬了。
衛氏知道她再和夏九歌合夥做生意,隻是她沒想到夏九歌竟是這般厲害。不過想想她也是出身商賈之家,若不是親爹的船在海上遭了難,也不至於落魄到那個地步。
“你說的對,這銀票放在手裏,到底隻是死物而已。如今你年紀也到了,正好該學學這經濟庶務,雖說日後進王府不一定是你管家。不過姑娘家也不能總是琴棋書畫,總該知道些這管家的事情,”衛氏喜不自勝地說道。
阿璿問她:“那娘是派人給我相看相看鋪子了?”
“那是自然的,京城最好的地界就是昌隆大街到朱雀大街那一段了,那裏三開間的鋪子,頂少得一萬五千兩銀子,這還是去年的價格呢。也不知今年有沒有人要脫手的,那條街的鋪子實在是太趁手,”衛氏笑著說道。
母女兩人正說起鋪子的事情呢,就聽到外頭玉瑤就進來,見著衛氏就趕緊說道:“太太,不好了,大房那邊鬧起來了。”
衛氏皺著眉頭,就是問道:“這又是怎麽了?”
玉瑤趕緊低聲說道:“恐怕是為了三姑娘的婚事。”
***
“娘,我求求你了,你就讓我去見見澤佑吧,肯定不是他願意的,他說過會娶我的,他說過的,”顧蕙軟倒在地上,哭著喊著。
楊氏見她這會還心心念念著,登時便氣得就是指著她罵道:“你當真是不要臉麵了,從前教導你的那些禮儀規矩,都被學到哪裏去了。姑娘不貞靜,還心心念念著外男,你讓我和你爹的臉麵朝哪裏放?還說什麽他會娶你,我呸。”
楊氏原本梳地妥當精致的發髻,這時也有幾分散亂。而顧蕙則是抱著她的腿就是不放開,此時大老爺進來,就瞧見這對母女的模樣。
他也是氣得不輕,可這會聽顧蕙還在喃喃喊道:“不會的,不會的,澤佑不會這麽對我的。”
“還不給我把她的嘴堵住,丟人現眼的東西,這會還有臉哭訴。小小年紀就敢和外男私通,當真是敗壞我顧家門風,如今我就隻當沒生過你這個女兒,”說著顧大老爺竟是真的左右張望,似乎再找東西。
原本楊氏也生氣,可一聽大老爺這話,又開始懼怕,生怕大老爺真的一狠心弄死了顧蕙。當即就哭訴道:“老爺,蕙姐兒為人單純,被人誆騙了兩句,都是那姓何的沒良心啊。咱們女兒命苦,你就不要再責罵她了。”
大老爺見她都這會,還是滿口指責旁人,忍不住指著楊氏的鼻子就罵道:“都到了這步田地了,你還有臉說別人。你知不知道那姓何的怎麽說,他說是蕙姐兒一直糾纏著他,他是顧全蕙姐兒姑娘家的名聲,這才沒敢聲張。況且人家如今要和淳親王府的郡主議親,豈會瞧上她。”
此時顧蕙隻覺得眼前一片模糊,竟是連痛苦都感覺不到了。這肯定不是澤佑說的話,他說過隻要等他高中之後,就會來娶她的。他說過的,那些花前月下,那些親熱,還有那些欲語還休的情話。
楊氏原本隻是在哭,可聽到大老爺這番話,卻是一下子變得殺氣騰騰,就是罵道:“這個姓何的如今想不認賬是吧,我就和他拚個你死我活,他還娶郡主,我看他做八輩子的美夢去吧。實在是太不要臉了,如今得了高枝,就想嫌棄蕙姐兒,我看他就發夢去吧。”
何祁還沒怎麽樣,大老爺和大太太兩口子反倒是對噴了起來,這吐沫星子滿天飛,大老爺也沒了以往文人的儒雅,氣得是麵如包公。而楊氏更是維持不住表麵的端莊,完全就是撒潑了起來,隻恨不能現在就是衝到何家去。
不過這事到底是被老太太知道了,連顧階夫婦都被找了過去。
家裏頭的人住在一塊了,楊氏就止不住地抹眼淚,開始哭訴顧蕙如何如何可憐,被人蒙騙了。
可顧蕙那是和人私定終身,要是傳出去,就算何祁也會被人議論,但對他來說,不過就是一段風流韻事。可對於顧蕙來說,卻是一輩子的名聲都被壞了。
阿璿雖然被賜婚了,衛氏卻不想這時候家中生出這樣的亂子。畢竟就算是隔房的堂姐妹,可到底都是姓顧的,要是真傳出去,萬一要是皇上知道了,覺得顧家門風不正,再取消了賜婚,那她可真得要和大房拚命了。
所以此時衛氏為了阿璿,也是想著如何將事態平息下去。
顧階搖頭道:“大哥,我先前就說過,何祁和蕙姐兒的事就不能當得真,可是你非不停我的話,如今鬧出這樣的事情……”
他正搖頭,卻是突然警醒地問道:“大哥到泰陽伯府提親的事情,還有誰知道?”
顧大老爺立即給自己辯解道:“我也不是去提親,隻是想和泰陽伯府通通氣。”
誰知通氣沒通成,反而是惹得一身氣了。何祁雖沒明說,可那意思就是,是顧蕙纏著他的。他根本對顧蕙沒有意思,她給自己寫信,他雖收了,可卻是沒有回過信。
這麽一說,顧大老爺隻覺得丟人之際,就回來找顧蕙算賬。
顧階聽到這裏,也是搖頭,這事做的。可偏偏到底是自家侄女,又出了這樣的事情,他也不好再落井下石。
“好了,既然這事沒宣揚出去,還是盡快幫蕙姐兒定下一門婚事,早些讓她出嫁,也好將這件事翻過去,以後就誰都不要提起了。”
衛氏和老太太都同時點頭,如今這般也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偏偏楊氏還不服氣地說道:“難不成還就讓那何祁得意了,他就是攀著淳親王府的高枝,這才會嫌棄我們蕙姐兒的。可憐我的姑娘,人太單純了,就這樣被人騙了。”
衛氏別過頭,顯然是不想看她的臉了。
大老爺聽她這會還念念叨叨的,就是怒道:“還不給我趕緊閉嘴,要不是你自己沒有教好蕙姐兒,何至於我也連著沒了臉麵。如今你還好意思責怪別人,我看第一個該怪的就是你,女不教母之過,蕙姐兒都是跟著你學的,才會這般行事沒有規矩。”
楊氏被他當著眾人的麵這樣罵,就是氣得渾身直顫抖。
阿璿在得知何祁居然要和宋妍議親時,也是覺得太奇怪了。淳親王府什麽樣的人家,那可是正一品的親王府,而宋妍也是郡主之尊,就是配個國公府的嫡子那也是綽綽有餘的。居然和何祁議親,一想到宋妍那般高傲的性子,她頭一個覺得不像。
她隻覺得是何祁在誆顧大老爺呢,好讓顧家知難而退。
可誰知,沒過多久,宮裏頭就又下了一道賜婚聖旨,將淳親王之嫡女惠寧郡主,賜婚給翰林院七品編修何祁。
這一道聖旨,可謂是石破天驚啊。
由於阿璿今年不過才十三歲,所以皇上格外開恩,準許她及笄之後,再行大婚之禮。所以阿璿最少還可以在家再待上兩年,一聽到這個消息,衛氏都恨不能對著皇宮的方向磕頭謝恩。
如今嘴裏頭更是止不住地感念皇恩,覺得皇上實在是體察民情的好皇上。
府上阿璿的婚事定下來了,連帶著讓楊氏都著急上火顧蕙的婚事。畢竟她今年可都十五歲了,姑娘家到這個年紀還沒說親的,那可就是大姑娘了。要是再拖一年,那就是老姑娘了。
所以楊氏怎麽著都要在顧蕙十月及笄之前,將她的婚事定下。可這會離十月可就還有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了,她這又是忙著搬家,又要給她相看親事。
是以楊氏都快著急上火了。好在她自覺顧蕙的婚事已是有了方向,便是催著大老爺到泰陽伯府提一提,或者幹脆寫信給何祁的父親說說這事,畢竟他的婚事到底還得父母做主不是。
顧蕙知道楊氏的打算之後,也是又羞澀又期待的,倒也沒空出來對阿璿挑酸撚醋了。
至於阿璿她倒是還想和顧菀一塊上學,可是衛氏卻拘著她在院子裏頭,隻說暫時不要去上學了。那位楊嬤嬤也被恭恭敬敬送走了,不過臨走的時候,衛氏可是派人封了好大的紅封給她。
衛氏可是止不住地誇讚她,還一個勁地說,若不是有楊嬤嬤的教導,隻怕阿璿也不會出眾地被皇上和幾位娘娘瞧見。
其實阿璿倒是想和她說實話,真正瞧上她的,就是她的未來好女婿。不過這話太沒羞沒臊的,阿璿自個都說不出口。
好在衛氏如今高興著呢,早早地讓人將她的嫁妝抬出去了。姑娘家的嫁妝可不是說親的時候才攢下來的,就拿阿璿的那張拔步床來說,光是找木材料子就找了兩年,再加上工匠打造的時間,一張床沒個三四年的功夫還真造不出來。
所以阿璿的嫁妝,是顧階和衛氏打她出生開始就攢著的。古代姑娘的嫁妝那叫一個精細和繁雜,大到一張床一張榻,小到碗筷都有,再加上陪嫁的莊子和鋪子,以及陪房的人,這哪一樣都是要做母親的精挑細選。
阿璿以前也隻是模糊知道而已,等衛氏拿出她陪嫁的禮單時,她看著幾乎有一米長的單子,咋舌地好久都沒說出話。
衛氏還笑道:“咱們阿璿可是嫁進王府裏頭,娘肯定讓你風風光光的出嫁。”
如今這世道太平,可不比那些兵荒馬亂的年代,英雄輩出。這年頭的公侯之家多是仗著祖輩的蔭庇,有些持家有道的還能維持著風光,可有那些不求長進的,隻會胡亂揮霍,賣田置妾的也不是沒有。
這些人家表麵雖還風光著,可是底子裏頭卻已是開始爛了。
好在六王爺是皇上的親兒子,別人再窮也不會窮到他身上。所以衛氏生怕阿璿進了王府被人瞧不起,這嫁妝是往厚了置辦,往好了給,瞧著這家世恨不能拿家底都填進去了。
好在顧應衍暫時還不需要娶親,至於底下的兩個更小的,等他們娶親,那可是七八年以後了。
不過阿璿還是生怕她娘太激動了,就小心且委婉地表示,她是有銀子的。倒是衛氏不在意地說,你那點銀子才多少錢,留著自個當零花錢吧。
可當阿璿在七月底收到夏九歌讓人送來的銀票時,也是看得幾乎瞪直了眼睛。夏九歌首先是祝賀了她賜婚的事情,接著又附上了一萬銀票,說這是今年上半年賺到的銀子,不過隻是一小部分,因為大部分還被她用在生意上了。
去年年底的時候,夏九歌就讓韓雲天給她送了八千兩銀票,再加上手頭上的一萬,都夠在京城最好的地段買個大開間的鋪麵了。不過這京城好地腳的鋪子,多是那些勳貴人家或是大商賈人家的,一般不會輕易脫手。
所以她就算是想買,隻怕也難買。所以阿璿隻讓碧鳶的哥哥在外頭幫她打探著。碧鳶的哥哥如今也在衛氏的鋪子上做事,所以對這些鋪子什麽的,要比一般人都要懂些。
不過這到底是件大事,阿璿沒敢瞞著衛氏。
衛氏一聽便是大吃一驚,問道:“你說你手頭如今有兩萬兩銀子?都是和那位夏姑娘做生意得的?”
連著從前夏九歌給的分紅,阿璿手頭光是銀票就有兩萬了。
衛氏知道她再和夏九歌合夥做生意,隻是她沒想到夏九歌竟是這般厲害。不過想想她也是出身商賈之家,若不是親爹的船在海上遭了難,也不至於落魄到那個地步。
“你說的對,這銀票放在手裏,到底隻是死物而已。如今你年紀也到了,正好該學學這經濟庶務,雖說日後進王府不一定是你管家。不過姑娘家也不能總是琴棋書畫,總該知道些這管家的事情,”衛氏喜不自勝地說道。
阿璿問她:“那娘是派人給我相看相看鋪子了?”
“那是自然的,京城最好的地界就是昌隆大街到朱雀大街那一段了,那裏三開間的鋪子,頂少得一萬五千兩銀子,這還是去年的價格呢。也不知今年有沒有人要脫手的,那條街的鋪子實在是太趁手,”衛氏笑著說道。
母女兩人正說起鋪子的事情呢,就聽到外頭玉瑤就進來,見著衛氏就趕緊說道:“太太,不好了,大房那邊鬧起來了。”
衛氏皺著眉頭,就是問道:“這又是怎麽了?”
玉瑤趕緊低聲說道:“恐怕是為了三姑娘的婚事。”
***
“娘,我求求你了,你就讓我去見見澤佑吧,肯定不是他願意的,他說過會娶我的,他說過的,”顧蕙軟倒在地上,哭著喊著。
楊氏見她這會還心心念念著,登時便氣得就是指著她罵道:“你當真是不要臉麵了,從前教導你的那些禮儀規矩,都被學到哪裏去了。姑娘不貞靜,還心心念念著外男,你讓我和你爹的臉麵朝哪裏放?還說什麽他會娶你,我呸。”
楊氏原本梳地妥當精致的發髻,這時也有幾分散亂。而顧蕙則是抱著她的腿就是不放開,此時大老爺進來,就瞧見這對母女的模樣。
他也是氣得不輕,可這會聽顧蕙還在喃喃喊道:“不會的,不會的,澤佑不會這麽對我的。”
“還不給我把她的嘴堵住,丟人現眼的東西,這會還有臉哭訴。小小年紀就敢和外男私通,當真是敗壞我顧家門風,如今我就隻當沒生過你這個女兒,”說著顧大老爺竟是真的左右張望,似乎再找東西。
原本楊氏也生氣,可一聽大老爺這話,又開始懼怕,生怕大老爺真的一狠心弄死了顧蕙。當即就哭訴道:“老爺,蕙姐兒為人單純,被人誆騙了兩句,都是那姓何的沒良心啊。咱們女兒命苦,你就不要再責罵她了。”
大老爺見她都這會,還是滿口指責旁人,忍不住指著楊氏的鼻子就罵道:“都到了這步田地了,你還有臉說別人。你知不知道那姓何的怎麽說,他說是蕙姐兒一直糾纏著他,他是顧全蕙姐兒姑娘家的名聲,這才沒敢聲張。況且人家如今要和淳親王府的郡主議親,豈會瞧上她。”
此時顧蕙隻覺得眼前一片模糊,竟是連痛苦都感覺不到了。這肯定不是澤佑說的話,他說過隻要等他高中之後,就會來娶她的。他說過的,那些花前月下,那些親熱,還有那些欲語還休的情話。
楊氏原本隻是在哭,可聽到大老爺這番話,卻是一下子變得殺氣騰騰,就是罵道:“這個姓何的如今想不認賬是吧,我就和他拚個你死我活,他還娶郡主,我看他做八輩子的美夢去吧。實在是太不要臉了,如今得了高枝,就想嫌棄蕙姐兒,我看他就發夢去吧。”
何祁還沒怎麽樣,大老爺和大太太兩口子反倒是對噴了起來,這吐沫星子滿天飛,大老爺也沒了以往文人的儒雅,氣得是麵如包公。而楊氏更是維持不住表麵的端莊,完全就是撒潑了起來,隻恨不能現在就是衝到何家去。
不過這事到底是被老太太知道了,連顧階夫婦都被找了過去。
家裏頭的人住在一塊了,楊氏就止不住地抹眼淚,開始哭訴顧蕙如何如何可憐,被人蒙騙了。
可顧蕙那是和人私定終身,要是傳出去,就算何祁也會被人議論,但對他來說,不過就是一段風流韻事。可對於顧蕙來說,卻是一輩子的名聲都被壞了。
阿璿雖然被賜婚了,衛氏卻不想這時候家中生出這樣的亂子。畢竟就算是隔房的堂姐妹,可到底都是姓顧的,要是真傳出去,萬一要是皇上知道了,覺得顧家門風不正,再取消了賜婚,那她可真得要和大房拚命了。
所以此時衛氏為了阿璿,也是想著如何將事態平息下去。
顧階搖頭道:“大哥,我先前就說過,何祁和蕙姐兒的事就不能當得真,可是你非不停我的話,如今鬧出這樣的事情……”
他正搖頭,卻是突然警醒地問道:“大哥到泰陽伯府提親的事情,還有誰知道?”
顧大老爺立即給自己辯解道:“我也不是去提親,隻是想和泰陽伯府通通氣。”
誰知通氣沒通成,反而是惹得一身氣了。何祁雖沒明說,可那意思就是,是顧蕙纏著他的。他根本對顧蕙沒有意思,她給自己寫信,他雖收了,可卻是沒有回過信。
這麽一說,顧大老爺隻覺得丟人之際,就回來找顧蕙算賬。
顧階聽到這裏,也是搖頭,這事做的。可偏偏到底是自家侄女,又出了這樣的事情,他也不好再落井下石。
“好了,既然這事沒宣揚出去,還是盡快幫蕙姐兒定下一門婚事,早些讓她出嫁,也好將這件事翻過去,以後就誰都不要提起了。”
衛氏和老太太都同時點頭,如今這般也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偏偏楊氏還不服氣地說道:“難不成還就讓那何祁得意了,他就是攀著淳親王府的高枝,這才會嫌棄我們蕙姐兒的。可憐我的姑娘,人太單純了,就這樣被人騙了。”
衛氏別過頭,顯然是不想看她的臉了。
大老爺聽她這會還念念叨叨的,就是怒道:“還不給我趕緊閉嘴,要不是你自己沒有教好蕙姐兒,何至於我也連著沒了臉麵。如今你還好意思責怪別人,我看第一個該怪的就是你,女不教母之過,蕙姐兒都是跟著你學的,才會這般行事沒有規矩。”
楊氏被他當著眾人的麵這樣罵,就是氣得渾身直顫抖。
阿璿在得知何祁居然要和宋妍議親時,也是覺得太奇怪了。淳親王府什麽樣的人家,那可是正一品的親王府,而宋妍也是郡主之尊,就是配個國公府的嫡子那也是綽綽有餘的。居然和何祁議親,一想到宋妍那般高傲的性子,她頭一個覺得不像。
她隻覺得是何祁在誆顧大老爺呢,好讓顧家知難而退。
可誰知,沒過多久,宮裏頭就又下了一道賜婚聖旨,將淳親王之嫡女惠寧郡主,賜婚給翰林院七品編修何祁。
這一道聖旨,可謂是石破天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