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從來隻講究實際,哪像是一些所謂的華夏正朔,明明是臉被抽得腫腫,還是隻要麵子不要裏子,像是目前窩在長江以南的東晉小朝~廷就是這般模樣。


    “鐵騎?還有將近兩千騎兵和數千精銳步卒?!”慕容皝這一刻對新聽說的漢部有了興趣:“漢部鐵弗是後趙的郡守?”


    封奕聞言還能怎麽樣?身為奴才就該有奴才的自覺,他趕緊將自己知道的那些講述出來,沒有半天的加油添醋,隻是實話實講。最後,他語重心長地說:“我主,漢部鐵弗與(後)趙矛盾頗大,根據推測石斌必然是要近一步壓迫,留著漢部鐵弗對我們將來南下有大用啊!”


    屁話!要不是有這些因素,慕容皝剛才就該喊打喊殺了,那容得還稱呼鐵弗,就該是逆賊啥玩意的。


    所以說吧,與之實際利益和既定國策相比,被打臉算個球事,帳內根本沒人去說什麽,有部分還樂嗬嗬地安慰慕容厲,說是栽在有膽子抗拒石碣的鐵弗身上沒啥大不了的。


    “父親,也不能沒有任何反應。”慕容恪那張俊美的臉龐上滿滿都是玩味:“僅是在那個半島,他能有近三千騎兵和眾多步軍,卻不知道真實的實力又該是多大?”


    “聽聞漢部鐵弗一直在支援代國兵器?”封奕挽著胡須:“我主確實不能那麽算了,該命他送來足夠的兵器,再派來軍隊聽從命令。”


    慕容皝能作為開國之主絕對不會是廢柴,立刻說道:“封漢部鐵弗一個官職,參詳和斟酌一下該要多少兵器或其它物資。然後,那些鐵騎全部……調來。他可以留下其它的部隊。”


    “臣認為遼1東刺史就合適。”封奕樂嗬嗬地笑著說:“若是可以,再加個都尉的銜。如此方能展示我主的氣度。”


    話說,劉彥在後趙的官職就隻是郡守,除此可沒有其它的什麽職或銜。


    這下好了,幹掉了慕容鮮卑數千人,結果前燕的太尉一張口就是遼1東刺史,還有一個不知道是哪的什麽都尉。


    “將馬皆水都尉的銜給他!”慕容皝說的馬皆水其實就是現代的鴨1綠1江,他看了一圈,見沒有人反對,又說:“不過……這樣的,要加上至少兩千的精銳步軍。”


    反對啥?沒人會去反對。


    前燕將高句麗按在地上狠狠地揍了一頓,連帶高句麗王氏的祖墳都給挖了不少,高釗的生母都還在前燕這邊扣押著。


    隻要是腦子沒壞,誰看不出慕容皝在打什麽主意,分明就是要讓漢部遭受懲罰,然後給前燕當看門狗,要麽是牢牢地看住高句麗,要麽就是漢部與高句麗接著去快樂玩耍,至於雙方會因為衝突死多少人,關慕容家屁事啊。


    話說……那漢部攻擊使節團的事情就這麽算了?然後慕容厲被追著一路猛殺也不當回事了?


    隻要劉彥答應前燕的條件,那還真的就是那麽過去了。這樣的事情很扯淡,但是發生在現在的前燕並不荒謬。(絕對是真實的事情,比這個更荒誕的還有)


    在慕容一家子想來,肯定是本方的使節團過於囂張,然後被受不得激的劉彥給動手了,一動手那就是新仇加舊恨,畢竟漢部來的使節團被殺得隻剩下一個回去。


    報複心理嘛,沒什麽大不了的,慕容皝和許多慕容家的人,他們甚至覺得劉彥這樣做很對胃口。


    胡人不講究仁慈,講的就是有仇必報,要是劉彥沒有沒什麽反應,慕容一家子絕對會非常瞧不起劉彥的軟弱。


    現在得知劉彥對派去的使節團動手,慕容一家子生氣歸生氣,可不止一人生出了“果然是鮮卑鐵弗”的心理,甚至還有人劉彥的行為相當欣賞。


    所以說吧,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千奇百怪,而劉彥絕對不是第一個讓慕容一家子起到這種感官的人,要是曆史沒有出現變化,等待慕容鮮卑南下,發生比對待劉彥更荒謬的事情還一大堆。


    前燕有既定的國策,那就是清掃遼東周邊的國家和勢力。既然是國家了,並且有了國策,除非是突發的意外會動搖國家,否則根本不可能輕易改動策略,要不還製定國策做什麽?


    封奕等一幫奴才是最不想動搖國策的人,他們迫切希望慕容鮮卑可以南下,給那些投靠了石碣的“同行”好看,誰讓那些成了石碣奴才的晉人大儒什麽的不止一次嘲笑封奕等人,說封奕等人眼光太差,竟是投靠了邊荒蠻族啥玩意的。


    要說起來,這麽個年頭當漢奸……呃,是晉奸也是分檔次。像統治中原的胡人跪舔,可以安慰自己是效力正朔,跪舔邊荒的胡人則被看成饑不擇食或眼光太差。


    真話!誰占領中原並統治中原就是正朔,可以成為“中央之國”,導致封奕等那批投靠了前燕的晉奸,一個個在被嘲笑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麽反駁,隻能忍下來盡心輔佐慕容鮮卑,期望慕容鮮卑可以替代石碣成為中原的統治者,好好地也過上一把“中央之國”大臣的癮。


    “高句麗用不足三個月的時間橫掃,扶餘國至多就是一個月!”陽裕可是逮了好久才有說話的機會:“相較起高句麗有‘中國’文化,扶餘國則是一個蠻荒之國。”


    中國這個詞老早就有了,史書上出現的頻率相當之多,就不再一一列舉。


    陽裕的意思是,高句麗人吸收了不少漢人,文化和工藝上有精進。


    中國這一詞非常神聖,卻不是單指某個民族,是指地域。


    然而,中國文化從來都是領先世界(至少“我大清之前”是),文化上的領先能夠帶動科技的發展,要是沒有相關的文化,讓原始人去製造攻城器械試試?


    慕容鮮卑的一幫將領還是同意陽裕說的話,他們進攻高句麗是很順利,可不代表高句麗的軍備不行。


    從某種程度而言,高句麗的軍備器械上比慕容鮮卑要精良不少,看看行軍中的前燕大軍,除了原先屬於慕容鮮卑的精銳之外,歸附軍中的晉人和一些雜胡手裏的家夥基本就是從高句麗那裏搶的。不止是兵器,歸附軍身上的衣物也是從高句麗搶來的,以至於看去雜得很,說五顏六色的一片絕對不是說假。


    此前,燕軍之中隻有慕容鮮卑擁有鐵質兵器,歸附軍金屬兵器都少見,他們去高句麗“溜達”了一圈,人手一把兵器了。


    倒是那些被挑選出來的奴隸軍,也就是原高句麗士兵,他們從華麗完成了到寒酸的轉變,那是因為他們的家夥落到歸附軍手裏了。


    眼前吊死了兩三萬高句麗士兵,可還有七八萬戰俘,要是連帶擄掠的人口,加起來的總數超過十三萬。


    對了,因為是冰天雪地的行軍,前燕從高句麗那裏獲得的人口該是沒有十三萬那麽多了。


    要是從前燕大軍的趕路軌跡上看,從北邊到南邊,一路上絕對不少看見倒臥的屍體。對於前燕來講,那是一個優劣淘汰的過程,他們隻會留下足夠強壯的人,不強壯留下也是浪費糧食。


    前燕要去收拾下一個目標扶餘國。扶餘國實際上是一個曆史比較悠久的國家,相傳是冒頓東擊東胡之後從東胡部落聯盟分離出去,要真的是這樣,扶餘國與慕容鮮卑或許還有一些香火情,畢竟鮮卑也是從東胡分裂出去的部落。


    “順路啊?”慕容皝可不是做馬車或大轎,起冒著寒風騎跨雄峻戰馬,他的馬鞭指著西北方向:“那就順便過去將那件事情辦了。”


    什麽事?就是壓服漢部的事情。


    在慕容一家子看來,劉彥殺使節團沒有什麽大不了,可也不能那麽算了。


    “那是、那是。”封奕也是騎馬,笑嗬嗬地說:“我主要攻擊扶餘國,漢部鐵弗、燕遼東刺史、馬皆水都尉,怎麽能不出力呢?”


    一片“哈哈哈”之聲從很多人的嘴巴裏笑出來。


    慕容恪沒有笑,他目光看著西北方向,心想:“既然能夠以晉人的身份在(後)趙建立一片基業,還有能力訓練出一支精銳大軍,怎麽會是一嚇唬就妥協的人呢?特別是他竟然敢動手襲殺鄭林,敢派軍追擊阿厲。”


    對於那幫效力前燕的奴才,也就是封奕等等那些人的心思,慕容恪是慕容鮮卑中少數能夠看得透徹的人之一。那些晉奸迫切要南下,很多事情都可以放棄,沒有什麽比南下更重要。因此慕容恪清楚那幫晉奸是最不喜歡額外有波折的人群。


    不過,慕容恪得承認那幫晉奸的需求與前燕不但沒有衝突,反而該是一件極好的事情。慕容鮮卑是不能窩在苦寒的地區,隻要有機會就應該南下,花花江山既然石碣能夠坐得慕容鮮卑何嚐坐不得?


    “想必漢部鐵弗會十分樂意。畢竟,他在石碣那裏不過是一個郡守,我主卻要封他為遼東刺史。”陽裕其實是有些羨慕嫉妒恨的,高喊那聲之後,心裏卻想著:“隻是娶了貴女就能當刺史,老子臉都丟光了,祖宗都賣了,才是左司馬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席卷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榮譽與忠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榮譽與忠誠並收藏席卷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