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人控製了德國西部,中國控製了南部,而美英中法聯軍控製著西部。


    東部的蘇聯占領區內的工業設施,幾乎被蘇聯人搬空了,經濟崩潰了。


    同時蘇軍軍紀很差,強j,屠殺,時有發生,盡管有軍法也壓製不住,大量的德國人開始逃離這裏。


    美英中占領的西部、南部地區,情況略好。


    中**隊也對納粹恨之入骨,原因是在對德作戰的前半程,納粹瘋狂的屠殺了四萬多中國俘虜。此時中國占領軍中的報複之聲很強烈,可是趙書禮壓了下來,他對軍隊說,忘記仇恨向前看。


    實際上,趙書禮在思考戰後格局,中國需要一個德國。


    蘇聯控製了德國西部,搬空了德國的工廠,但是覺得還不夠,要求英美等國允許將整個德國的工業設施都搬遷到蘇聯,用來賠償蘇聯的損失,蘇聯人可等不到像一戰那樣,戰敗國長期的拖債。


    英美此時打敗了德國後,開始考慮戰後跟蘇聯人中國人對抗了,對於他們來說,這兩個國家都不是西方文明國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於是他們也認為保住一個德國是有必要的。


    結果蘇聯人一怒之下,要求分割德國。


    英美反對,說要民族自決,中國人表麵中立,實際支持蘇聯。


    在中國的支持下,戰爭中損失太大的蘇聯,開始了大規模擴張。


    將自己占領下的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甚至中國人占領下的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國,都成立了蘇聯製度國家,並且進行了所謂的公投,將這些國家並入蘇聯,成了蘇聯的加盟國。沒有這些國家的加入,已經奄奄一息的蘇聯,實在難以重整旗鼓,有了這些國家的人力、資源和財富後。蘇聯才可能重新工業化。


    蘇聯的擴張讓英美恐慌了,他們再次找到中國。


    要求中國反對羅馬尼亞等國的蘇化。


    中國在這些國家公投後,已經撤軍了。將軍隊集中到了德國,表示無能為力。


    中國需要外交牌打,戰爭中打ri本牌,勒索了大量援助。技術等。ri本投降後,又打德國牌,現在德國也投降了,需要打蘇聯牌了,用蘇聯威脅製衡西方。那麽東方才能踏實的裝在中國的口袋裏。


    各方不可調和之下,決定暫時分治德國。


    西部成了聯邦德國,東部是民族德國,在分治的過程中,中國站在了美英一邊,將南部、西部德國合並到一起。


    同時中**隊大量駐紮在德國,總數達到了五百萬人,比英美兩國加起來還多。唯一可以和蘇聯抗衡。


    柏林完全在蘇聯控製下。中國也站在英美一邊給蘇聯壓力,蘇聯讓出了西半個柏林給美英中占領。


    接著就是恢複德國工業了。


    此時蘇聯既然已經控製了半個德國,也終於放棄了拆卸機器設備的行動,給東德留下了一些工業,用來戰後恢複。


    而西德則有三個大國支持,大量援助下。物價開始平穩,秩序開始恢複。隻不過要完全恢複經濟,沒個十年八年是不可能的。


    西德在恢複的過程中。在整府暗中組織下,大量的中國資本湧入德國,他們收購工廠,收購礦山,購買地產,藝術片,甚至城堡也在收購範圍內。


    趙書禮的趙氏集團也參與了收購,不過出手卻不多,有一些戰爭中,德國的精密儀器廠,先進的機床生產廠,最大的手筆是,收購了沃爾夫斯堡的大眾汽車廠。這個汽車工廠此時在中**隊占領區內,工廠主不得不接受趙氏的收購,隻保留了三成的股份,作為一個股東和管理者繼續留在工廠。而在趙氏資金的注入下,很快該工廠恢複生產,第一個主打產品是風靡世界的甲殼蟲汽車。同時該工廠很快在中國建立分廠,將全部的技術,跟中國分享,撐起了戰後中國的汽車業。


    ————————————


    四年後,běi 精總統府。


    趙書禮站在窗口,看著窗外忙碌的建設工地,běi 精城正在修建新的地下排汙設施。


    德國投降已經四年了,四年中世界上發生了太多的事情。


    ri本的審判在德國投降前剛好進行完全,組織者幾乎是張學良這個ri本太上皇。


    張學良沒有按照趙書禮的指示,雖然審判執行了絕大多數,ri本戰時軍部高官。但是對趙書禮提出的,勞教整個ri本教育界的要求,他否定了,他認為把所有的教師都關起來太匪夷所思了,不利於中國的形象。不過他跟ri本zhèng fu商量,成立了一個反思節,節ri就是九一八,沒到這天,ri本整個教育界人士,組織起來,給二戰盟軍烈士掃墓,到各國進行懺悔,認為是ri本的教育教出了法西斯分子,是戰爭的元凶。


    美國人主持下,殺光了ri本海軍界的人士,ri本徹底喪失了海軍的前途。但是有部分法西斯分子,在美國人的庇護下生存了下來,隱匿了幾年後,再次活躍在ri本政界,開始給中國帶來無盡的麻煩。


    對德國的審判也完了,塞北軍保護了很多納粹分子,不過對於種族主義,無一例外都送上了絞刑架,甚至當時執行處置中國俘虜的整個納粹黨衛軍團被審判為戰犯。可是對於一些從事工業的,後勤的,甚至包括設計軍事的,隻要沒參與屠殺的,中國都保護了下來。


    戰後的德國法西斯yin雲還在,納粹對歐洲的威脅還沒有解除。


    中國商人收購了相當一批德國企業,這些企業重新開始運作,德國製造的精良嫁接到了中國龐大的資源上,兩國合作相當深入,也早就了一大批跨國企業。同時德國,確定的說是,此時能代表德國的西德,工業很快恢複,以汽車、機械設備為龍頭,不到五年時間,德國製造業的聲譽再次響徹全球,在幾乎所有的工業門類中。跟美國人競爭的不亦樂乎。


    蘇聯人擴張很大,整個歐洲大陸,除了西歐部分國家外。大多數都加盟了蘇聯。赫魯曉夫再次啟動了雄心萬丈的工業化計劃,這是一個無底洞一般的市場。不過烏拉爾山以東地區,蘇聯暫時失去了,烏拉爾山非軍事區駐紮著大量的英美中三**隊。將蘇聯和純俄羅斯國家分割開來。


    俄羅斯帝國穩固了,他們的領土從烏拉爾山到葉尼塞河,尤其是中心腹地的秋明油田的開發,很快這個人口隻有不到兩千萬的純俄羅斯國家成了一個富裕的亞洲國家。葉尼塞河以東地區的布裏亞特共和國,始終沒有被人承認。因為中國不承認,就沒人敢承認。這個小國也接受了自己的地位,主動跟中國搞好關係,承認中國境內的鄂倫唇等族,跟他們同源是一個民族,擁有他們的國籍,而中國也承認這些民族有中國國籍,這些雙重國籍的部族。唇秋遊獵在橫貫西伯利亞的森林中。生活原始自然,沒有煩惱。


    英國人很煩惱,德國納粹的餘孽重新活躍後,開始跟英國人很不和,他們把英國看做造成他們失敗的罪魁。英美想製裁他們,可在中國的保護下。他們逍遙自在,並且利用自己手裏的權力。慢慢再次主掌了德國,更加親密中國。疏離英美,至於鄰居法國嗎,那就是敵視了,天生的仇敵,不是那麽容易化解的。


    殖民地尤其是亞洲的殖民地,還在整天鬧**,印度的甘地動不動就絕食。馬來西亞通過公投宣布**,想派兵鎮壓,可卻失敗了,馬來西亞的遊擊隊在中國的武器援助下組成了正規軍,在受到中國訓練的軍官帶領下,天時地利人和,打的英軍抱頭鼠竄。


    馬來西亞**後組成了聯邦,結果新加坡上杆子的加入了聯邦,沒幾年卻被人家開除了。隻能投入祖國的懷抱,將英國人當時留下的軍事基地租借給中國使用,同時開始以造船業航運業為突破口,以來中國大市場,發展實體經濟,很快就是亞洲最富裕的小國之一了。


    緬甸也**了,昂山做了總統,代價是仰光成立了華人zi 誘邦。對馬來西亞都沒辦法,更不用說緬甸了,英國人是認也得認,不認也得認。通過談判,馬來西亞答應留在英聯邦,取得了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南非的地位。


    澳大利亞在戰爭中,被ri本人殺了很多人,因為澳大利亞的牛仔反抗精神很旺盛,結果ri本人屠殺的興趣也很足,反倒是大量的華人滯留在澳洲。這些華人,很多是被ri本從中國強征到這裏從事開采礦山,煉鋼煉鐵甚至種植農田的勞工,ri本投降後大多數人繼續工作,生產物資支援盟軍。二戰結束後,大多數人才回去了,可是仍留下了五十多萬,他們不願意回去,因為在澳洲他們獲得了不錯的營生,有的人得到了無主的農田,有的人通過各種合法的非法的將礦山企業據為己有。結果他們不但自己不願意回去,還想把家人接過來享福呢。


    澳洲滯留的華人,加上原來的華人,還有戰爭中,從南洋逃到澳洲的華人,總人數超過百萬,而此時澳洲的白人卻降到了千萬以下,一些是戰爭中被ri軍屠殺,一些是參軍到了英軍中戰死,有的是ri本占領前逃到了新西蘭,美國甚至回英國不願意回來了。華人人口比例的增加,讓澳洲的人口關係變化太大,這是個問題。遣返這些人還是留下他們穩定經濟,英國人很難抉擇,等幾年後他們想抉擇的時候,卻發現他們說的已經不算了,因為中國的航母群隨時能停靠在澳洲海岸上。


    毫無疑問美國是戰爭的受益者,奠定了西方世界教主的地位,在非洲、太平洋、歐洲美洲等地成立了五大司令部,軍事存在遍及全球。通過戰爭,歐洲被摧毀了,美國的生產力占全球的三成以上,成了工業沙皇。可是戰後他們的經濟突然出問題了,戰爭中,通過租界法案,送出去太多東西了,完全是透支了。而戰後大量軍事工業停產,造成了大量失業,本國市場沒有開啟,歐洲市場不能指望,中國封閉了他們的市場。美國除了開始要債的慢慢之路外在蕭條中苦熬了三年。


    法國還在為他們的大國地位而努力,由於戰爭中沒有出力,戰後的分配上。法國人很氣惱,覺得十分不公平,常常和英美鬧意見,又對德國很防備。路漫漫兮修遠。戴高樂開始建立一個**的,自強的,軍事自主的,遊離於整個西方邊緣的**國。


    ri本,在裁撤了所有軍隊。東西ri本各有中美的占領軍。美**隊十萬人,而中國本來有三十萬東北軍,後來裁撤到了跟美國齊平的十萬。戰後ri本丟失了太平洋領地,丟失了庫頁島,丟失了北方四島,丟失了對馬島,丟失了琉球群島,當然這些都是被中國吞並了。但是ri本的經濟倒是比美國恢複還快些。他們依托中國市場。紡織業首先恢複生機,勤勞的ri本女工,在戰爭中失去了丈夫,獨自承擔起了養家糊口的重任,領著世界上最低廉的工資,進行著最長時間的工作。ri本的造船業也恢複過來。中國拆除ri本所有造船企業的計劃最終取消了,原因是戰後。中國需要大量的民用船舶進行商業,而中國的造船業短期內是不可能建立起來的。於是ri本的造船業不但恢複。而且大有發展,有能力采購最先進的設備,生產最優質的船舶。隻不過ri本的造船工廠至少有三分之二有中國人參股,三分之一是中國控股,隻有三分之一是ri本人新建立的自有企業。ri本的航空工業在中美兩國共同的利益下,被徹底拆除,並立法規定ri本不得從事航空生產。ri本的機器製造業也恢複生機,與德國一起,德國提供高端,ri本提供低端機器,為巨大的中國全國範圍內工業化提供機器設備。


    還有一個問題是,ri本留在中國的大量ri僑歸國,促成了中ri間的深入交流,最典型的就是,中ri間的跨國婚姻很多,中國人娶個ri本妻子,很容易。不過這種事被整府嚴格限製,就像限製中國邊疆民眾娶漂亮的俄羅斯姑娘一樣,太多的混血兒不是什麽好事,中國的種族主義要求保持民族的純潔性。


    ri本大量的大學教授在中國教書,數量比德國人要多一個數量級,大量的ri本工程師活躍在中國工廠裏,數量也比德國多一個數量級。


    ri本的鄰居韓國,也恢複了生機,開始邁向工業化。不過他們親中國,十分敵視ri本,甚至一度申請向ri本派遣占領軍,嚇的天皇連夜向張學良請安,送禮希望活動通融,不要把朝鮮軍隊送上ri本。


    越南還沒有**,法國人希望維持自己的大國地位,他們認為通過殖民地來彰顯地位是不錯的選擇,堅決不肯給與越南**。於是戰爭中沒什麽表現的法軍,開始在越南的叢林中,補習戰爭的課程,跟越南遊擊隊你追我趕不亦樂乎。


    菲律賓竟然**了,本來按照中國和美國人的協議,關島要交給中國的,可是美國人偏偏在撤出後,移交給了菲律賓,趙書禮下令海軍果斷的占領了該島,差點跟菲律賓爆發了戰爭。在聯合國,美國聲討中國,要求製裁中國,結果差點引起亞洲**國家集體退出聯合國。


    印尼繼馬來西亞**一年後,也宣布**,荷蘭人被迫承認了。華人在雅加達成立zi 誘邦,卻被印尼的軍隊攻占,導致了中**隊進入印尼,重新占領了所有印尼城市,把印尼軍趕入了叢林中。很多年後,印尼才重新獲得**。


    印度的**任重而道遠,靠甘地的絕食是不行的,英國人是靠暴力統治印度的,非暴力英國人才不怕。印度這頭神牛,注定還要給英國在當幾年奶牛,知道他們覺悟到自己要做一頭鬥牛。


    阿拉伯人也要求**,紛紛組織遊擊隊跟英國人死磕,中國人暗中支持了他們,通過中亞支援了他們大量的武器裝備,**後中國商人開始出現在這裏開采石油。


    至於中國嗎,自然是最大的受益國家,但是傷亡也夠慘重,抗ri中傷亡了兩千多萬軍民,對德戰爭又有五十多萬士兵送出了寶貴的生命,可要是對比一下,蘇聯人將近五千萬的戰時傷亡,三千萬的被屠殺記錄,中國人顯然幸運多了。


    戰後裁撤軍隊到了三百萬人,其中兩百萬駐紮在國外。但是中國的軍隊遍及四大洲。在亞洲租界了法國殖民地的金蘭灣,在西貢駐紮有陸軍,在新加坡租借了海軍基地。在非洲租借了法國殖民地的吉布提的基地。在意大利駐紮有軍隊,在德國駐紮有軍隊,在ri本駐紮有軍隊。除了美洲,中國的軍事基地遍及全世界。


    海軍則持續擴大中。幾年時間增加到了三十萬人,新建的工廠,隻要在中國境內,幾乎都能接到海軍的訂單,帶動了中國造船業。尤其是大型船舶的製造業飛速擴張。大量的中國企業家,投入造船業,找幾個ri本老工程師,在學校招聘一些學生,然後就開始宣稱自己擅長製造魚雷艇。


    空軍人數保持在十萬人,大量的噴氣式飛機開始設計生產,中國不但立誌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空軍,而且積極投入到導彈的研製中。


    三軍由成立的軍事委員會領導。總統不直接參與其中。而軍事委員會全為文職官員。建立現代zhèng fu的以文禦武的合理製度。軍人政治時期,在中國徹底結束了。


    經濟方麵,全國開始大規模建設時期,盡管戰後也存在著,大量的經濟問題,比如軍事企業停產。工人失業,農產品價格下降。農民利益受損。但是隨後國家啟動的全國交通改善計劃,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於建造鐵路,公路,高速公路,飛機場,碼頭,解決了大量的勞動力的同時,又增加了很多新的行業,比如航空業需要飛行員需要空姐,飛機場需要勤務,公路不得維護工人,鐵路更要駕駛員,還需要大量的機車,這些也要人來生產,碼頭上的扛包的少了,可是更多的cāo縱起重機的工人卻大有需求。總之中國還是一個需要發展的國家,猶如一張白紙,可勁的建造吧,經濟沒有衰退,反而是擴張速度越來越快,兩年恢複期過後,一派欣欣向榮。


    工業領域,塞北發展更強勁,大量的軍事工業停產,但是工廠卻沒有閑置,短期的轉產後,大量投入到民用生產中,黃河以南大量建設,需要的東西太多了,石灰水泥鋼筋,鐵釘鋼釘螺絲釘,枕木鐵軌火車頭,飛機輪船大卡車,幾乎所有的工廠不但沒有停下,反而大規模擴建。


    農業,由於大量人口進入城市,而農用機械的價格逐漸低廉,塞北農業開始轟轟烈烈的機械化。銀行也開始給擁有農場的地主們貸款,讓他們按揭得到需要的一切。塞北的農業帶動了中國農業的大發展,接著戰爭中援助開辟的市場,成了ri本朝鮮蘇聯俄羅斯帝國,甚至意大利德國的糧食供應國。


    困難的是南方,不過有zhong yāng強大的財政支持,交通道路改善,大量小企業如雨後唇筍一樣出現。南方的發展基礎薄弱,但是速度卻比北方要快很多倍,以一種跨越式在超前奔跑,趙書禮重組整府後,南方的發展速度沒低於每年百分之三十,是一個世界奇跡。


    教育上,整府推出義務教育法案,大量的學校經費得到了保證。唯一的遺憾是,很多家長不願意把孩子送進學校,因為需要孩子幫忙幹活。大學辦的倒是有聲有色,這時期中國出了大量的大師,趙書禮撿了一個便宜。


    政治上,自從組建了新zhèng fu。全國各地也進行了選舉,幾百個派別,參與了競爭,塞北的所有派別在趙書禮的cāo作下組成了統一聯盟,是最大的政治勢力,也把趙書禮沒有壓力的推上了總統的寶座。各個訴求都不同,整天爭吵,南方要求更多補助,北方抗議財政分配不公。農民說農產品價格在降低就要焚燒成熟的禾苗了,工人組織說工資增加太慢,不立法保證的話,就要組織全國性罷?工了。


    各種反對派漸漸成聯合之勢,蔣價石下台後,在溪口老家讀了幾年書,破關而出,實力大增,腦門上的頭發掉光了,聰明絕頂,領導了中國最大的反對派實力,並開始跟其他派別,不停的談判合並,勢要在下一屆選舉中奪回領導權。


    趙書禮很頭大。


    回頭看了看,桌子上剛剛草擬的未來五年的施政綱領:


    建成全國性的高速網絡,啟動三峽工程的修建,長江上修建三十座大橋,橋梁高度要保證五萬噸巨輪通航。完成十萬公裏鐵路建設,讓中國幹線裏程達到二十萬。在辦兩百所大學,為未來二十年普及大學教育打下基礎。


    完成亞洲經濟共同體的製度,以中國為龍頭,組建新的貨幣聯盟。統一關稅,將南中國半島跟中國大陸連成一片,用鐵路公路航空連接起來。


    北方高緯度委任統治地不納入中國領土,因為需要有一個合法統治的非領土存在,方便做一些不能被中國法律管轄的事情。


    繼續支持蘇聯跟美國對抗,中國繼續獨善其身,直到完全統和了亞洲的力量為止。


    繼續支持納粹這顆釘子在歐洲的存在,讓英法不能顧忌殖民地問題。


    繼續反對美國的關稅同盟,中國還沒有能力,跟美國產品競爭。


    中亞斯坦國家的**,俄羅斯地過的安全需要保證,中國才能獲得穩定的邊疆。


    總覺得,還少了什麽,想了想,趙書禮拿出綱領,又填了幾個字:申請下一屆奧運會。


    完本了,不算完美,可是也沒什麽遺憾了。網站精告了幾次了,不敢不完本了,估計這個結尾恐怕也不能讓編編滿意,有點擔心會和諧。大量時間沒有明確寫出來,原因不解釋了,不是不想寫,而是越貼近某一個時間點就越敏感,大家諒解。


    大量的情節也沒有寫出來,尤其是沒有寫出很多人的結局,本來還準備了很多納粹暴行的情節,覺得沒有必要了。有些遺憾,沒能給主角搞幾個妹子,算是白yy一場了。更遺憾的是,沒上過三江,三江不說了,強推也沒上,讓成績差了很多。可能也正因為如此,本書才能寫到現在,沒有被和諧,禍兮福所倚,也不一定是壞事。


    本書隻是美好的幻想,想想就算了,大家做個夢而已。強國還需要我們在現實中努力,就像本頁上寫的,每個人都有責任,可別推諉他人了。勝利是所有人的,奧運會上運動員得到了金牌值得每個人歡呼;恥辱也是所有人的,被老外打了俺們臉,不能總怪整府軟弱。少年強則國強,其實應該是,國人強才國強,不能老把責任推給少年,推給我們的未來,把握現在才是負責任的態度。


    祝願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好,書中的觀點,中國這個民族,不能做到世界第一,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否則愧對中國這兩個字,如果沒有這個信心,國家還是改名字好了,徒讓人笑。(未完待續


    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大民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人阿Q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人阿Q並收藏穿越之大民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