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節 一個番號
“你們zhong yāng軍想幹什麽,借抗ri這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消滅異己嗎?”
“沒錯,你們這是破壞抗ri大計,太無恥了!”
在武漢的省府大會議室中,各派勢力互相攻訐。
“各位,這完全是為抗ri大業計,我們zhong yāng軍完全沒有私心,天地可鑒。”
“那為什麽你們要我們把軍隊編入zhong yāng軍呢。什麽統一指揮,狗屎!給你們統一指揮,現在南京都沒了,難道連西安也要讓ri本人占了嗎。”
這是來自陝西楊虎城的代表,顯然他十分不感冒zhong yāng軍的戰鬥力。
“正是因為我們缺乏統一指揮,各省自行其是,這才導致了南京的失利。現在我們開會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這悲劇再次發生,在下相信隻要各省圍繞在zhong yāng周圍團結起來,一定能取得抗ri的最終勝利。”
主持會議的何應欽臉色不太好看,但是還是要堅持自己的意見。
“我們的軍隊不可能交給zhong yāng軍指揮,他們連自己都指揮不好,還能指揮我們。”
川軍代表說道,他是劉文輝的代表,劉湘顯然是支持蔣價石的,沒有蔣價石他無法抵擋他侄子劉文輝的攻擊。
川軍代表的發言獲得一致的支持,眼看會議有進行不下去的跡象,塞北代表李忘川發言了,他是塞北軍的參謀長,地位夠高,這表明了塞北對這次會議的重視。
“我建議休會,今天就到這裏好了。”
,何應欽點點頭,跟其他軍閥交換了下意見,宣布休會。
真正的大會的重頭戲其實是會下,不管是私底下的相交換利益,還是坦誠相待共同謀取權力,其實比之大會上要達成妥協的可能性更高。
zhong yāng軍自然是最活躍的,他們謀求的利益最大。但是他們的困難更大,且不說他們現在遇到的軍事失利,因為趙書禮的出現,中國的局勢跟原本應該變成的局勢大為不同。zhong yāng軍遠沒有過去那麽強勢,盡管那時候還不能夠做到一統中國,但是敢反對他們的軍閥著實不多。
而現在因為有塞北這個可以抗衡他們的勢力,其他軍閥也大都對zhong yāng軍不屑一顧,兩廣的軍閥就不用說了,跟蔣價石水火不容。就連川軍中對他也不怎麽感冒,因為趙書禮的強勢,川軍在上次四川大會後,混戰的局麵再也沒有出現,以chong qing為中心還是劉湘的地盤,而劉文輝以成都為中心統治著四川的大部,但是還有其他的軍閥,比如川北的鄧錫侯、田頌堯等小軍閥,這些軍閥雖然在趙書禮的斡旋下達成了不互相攻擊的協議,但是互相間的防範卻不放鬆,不打仗卻從未停止擴軍,一個小小的四川,現在有軍隊達五十多萬人。還有廣西李宗仁,因為中ri戰爭比曆史上晚爆發了一年,他們的力量更加強大,武器裝備也更好一些。廣東的陳濟棠,號稱南天王,手下兵力也不弱,而且北伐中廣東軍隊鐵軍的風範也沒有改變,廣東經濟發達,粵軍裝備比其他小軍閥要好,而且黃埔軍校也在廣東,盡管大多數教官都被蔣價石拉到南京組建陸軍大學了,但是陳濟棠費盡心力又組建了新的僅屬於粵軍的黃埔。雲南貴州的軍隊雖然沒有本質改變,但是也比曆史上要強。更不用提積極按照塞北模式強軍的陝西軍,還有被塞北軍手術刀一般整改過的閻錫山軍了。
這些軍隊都比曆史上強,同時野心也比曆史上大,不鳥zhong yāng軍就合情合理了。
但zhong yāng軍最困難的是要麵對另一個對手,那就是在北方如ri中天的塞北軍,他們隻要搞定了塞北軍,相信楊虎城和閻錫山不會也不敢有異議。
於是zhong yāng軍的代表非常熱情的辦了一個舞會邀請了ri理萬機中抽空來到武漢的李忘川。
“李將軍,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此,全國是一個打戰場,不管是華北、華南還是東北其實都是相互聯係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現在不統一起來指揮,恐怕會錯失很多戰機的。”
何應欽費盡心思的給李忘川講解形勢。
李忘川又豈會不明白這些,否則他也就不會來了,至少不會親自來,要是隻做個樣子的話,不用他這個軍事官員來,讓沈瑞麟或者劉澍來豈不是更遊刃有餘。
隻見李忘川點點頭道:“沒錯,這也是我們塞北軍的意思。中國必須統一起來抗ri了,集全民族的力量。”
何應欽一喜道:“那麽你們是統一zhong yāng的整編了?”
李忘川笑了,淡淡的說:“你認為這現實嗎?塞北軍即使同意你們整編,你們有這個能力嗎。”
李忘川一針見血讓何應欽頗為難堪,但是同時他覺得還真是這個道理。他是被軍隊迷住了眼睛,他突然發現確實zhong yāng軍並沒有整合其他勢力的能力,那麽蔣價石讓他當這個會議組織者是什麽意思,這不是涮他玩嗎。不會的,以他對蔣價石的理解,他絕不會做這種沒有意義的事情。那麽蔣價石有什麽深意呢,突然何應欽不自覺的想到了一個成語,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難道蔣價石一開始就看到了zhong yāng軍不可能也沒有能力整合其他抗ri力量,提出這個提議隻是為了給其他勢力砍價的空間。
而這個會議其實也不是蔣價石發起的,真正第一個提出建議的是塞北方。
於是何應欽覺得塞北軍肯定有他們的意見,他發問道。
“那麽你們塞北是什麽意思?到底整合不整合。”
“整合是必須的,但是現在顯然很困難。誰也無法完全的指揮別人的軍隊,那麽何不共同指揮呢?”
“你的意思是?”
“組建一個聯合指揮部好了,各方都參與,共同做決定。”
何應欽不以為意道:“哈哈,那豈不是亂套了,軍事上搞迷n zhu嗎,那仗還能不能打了。”
李忘川笑道:“確實如此,但是隻要指揮官一心為公,久而久之,指揮部的威望就建立了。起碼在這裏我可以表個態,隻要指揮部下達的命令部分派係,隻考慮戰局發展,那麽塞北軍是決對服從的。”
何應欽抱拳,他有些佩服了,難怪人家能發展到如今的地步,沒有大氣的人,怎麽做的大事。
有了塞北方的支持,第二ri的會議,很快達成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大家同意了統一番號,全部有zhong yāng軍部來下發番號,組成聯合指揮部,由各個勢力派出參謀人員來共同製定,大型作戰計劃,指揮各個軍隊聯合作戰。但是這個指揮部的司令由誰來擔任,卻成了一個爭執的焦點。
何應欽自然要為zhong yāng軍爭這個位子,在他看來,如果zhong yāng軍得到這個位子,那麽他來坐的可能性很大,能跟他搶的人不多,也就湯恩伯一個而已。而雲貴兩廣則希望李宗仁來當這個位子,他們表示李宗仁不管是資曆還是能力都堪當大任。楊虎城和劉文輝的代表則力推塞北來派出人選,楊虎城自不必說,川軍其實也得到了塞北大力的支持,幫他們擴建了成都兵工廠還支持他們發展航空工業。其他的小軍閥知道自己沒什麽希望,於是觀望,從而形成了這樣的三個人選爭執不下。
“我提議,讓蔣委員長兼任這個位置!”
語不驚人死不休,李忘川的發言讓大家都愣了,有人在為塞北謀這個位子呢,你怎麽能拱手讓給別人呢。
李忘川還在繼續說:“我們塞北要的隻是全國的團結,不是來這裏爭權奪利的,我相信在坐的各位也是如此,蔣委員長無論是資曆還是威望都是眾望所歸的,希望大家不要在這個問題上在爭議了。現在是到了統一力量來打擊ri寇的時候了,我們塞北願意摒棄分歧,與各位攜手。”
李忘川的發言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但是大家還是沒有達成協議,因為這些代表也拿不了主意,他們要請示自己的老大。
接下來的會議,大家又開始就另一個問題開始爭執起來,那就是自己的軍隊到底該有多少番號。廣西軍要求給與他們五個集團軍的編製,廣東同樣要求同等的番號。閻錫山希望把他的三個軍都擴編成集團軍,楊虎城要求兩個,川軍表示四川人口眾多可以編成十個集團軍。
會議到了第五ri還是爭執不下。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長唇被我塞北軍攻陷了!”
會場又是熱烈的掌聲。
掌聲剛一停止,李忘川繼續發言。
“我們趙司令發來電報,就番號問題指示,我們塞北隻要求一個集團軍的番號,那就是從北伐開始我們的番號,第五集團軍!”
“一個?”
“隻要一個?”
“那麽多軍隊?”
眾多軍閥很不理解。
李忘川其實也不理解,但是趙書禮說,番號要那麽多幹什麽,番號是軍人榮譽的歸屬,集中才更好。因為趙書禮印象中,曆史一提到抗ri,zhong yāng軍的眾多部隊沒那個特別出名,反倒是讓另一隻軍隊大出風頭,就是因為那隻軍隊隻有一個番號,牌號為八的路軍。
“你們zhong yāng軍想幹什麽,借抗ri這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消滅異己嗎?”
“沒錯,你們這是破壞抗ri大計,太無恥了!”
在武漢的省府大會議室中,各派勢力互相攻訐。
“各位,這完全是為抗ri大業計,我們zhong yāng軍完全沒有私心,天地可鑒。”
“那為什麽你們要我們把軍隊編入zhong yāng軍呢。什麽統一指揮,狗屎!給你們統一指揮,現在南京都沒了,難道連西安也要讓ri本人占了嗎。”
這是來自陝西楊虎城的代表,顯然他十分不感冒zhong yāng軍的戰鬥力。
“正是因為我們缺乏統一指揮,各省自行其是,這才導致了南京的失利。現在我們開會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這悲劇再次發生,在下相信隻要各省圍繞在zhong yāng周圍團結起來,一定能取得抗ri的最終勝利。”
主持會議的何應欽臉色不太好看,但是還是要堅持自己的意見。
“我們的軍隊不可能交給zhong yāng軍指揮,他們連自己都指揮不好,還能指揮我們。”
川軍代表說道,他是劉文輝的代表,劉湘顯然是支持蔣價石的,沒有蔣價石他無法抵擋他侄子劉文輝的攻擊。
川軍代表的發言獲得一致的支持,眼看會議有進行不下去的跡象,塞北代表李忘川發言了,他是塞北軍的參謀長,地位夠高,這表明了塞北對這次會議的重視。
“我建議休會,今天就到這裏好了。”
,何應欽點點頭,跟其他軍閥交換了下意見,宣布休會。
真正的大會的重頭戲其實是會下,不管是私底下的相交換利益,還是坦誠相待共同謀取權力,其實比之大會上要達成妥協的可能性更高。
zhong yāng軍自然是最活躍的,他們謀求的利益最大。但是他們的困難更大,且不說他們現在遇到的軍事失利,因為趙書禮的出現,中國的局勢跟原本應該變成的局勢大為不同。zhong yāng軍遠沒有過去那麽強勢,盡管那時候還不能夠做到一統中國,但是敢反對他們的軍閥著實不多。
而現在因為有塞北這個可以抗衡他們的勢力,其他軍閥也大都對zhong yāng軍不屑一顧,兩廣的軍閥就不用說了,跟蔣價石水火不容。就連川軍中對他也不怎麽感冒,因為趙書禮的強勢,川軍在上次四川大會後,混戰的局麵再也沒有出現,以chong qing為中心還是劉湘的地盤,而劉文輝以成都為中心統治著四川的大部,但是還有其他的軍閥,比如川北的鄧錫侯、田頌堯等小軍閥,這些軍閥雖然在趙書禮的斡旋下達成了不互相攻擊的協議,但是互相間的防範卻不放鬆,不打仗卻從未停止擴軍,一個小小的四川,現在有軍隊達五十多萬人。還有廣西李宗仁,因為中ri戰爭比曆史上晚爆發了一年,他們的力量更加強大,武器裝備也更好一些。廣東的陳濟棠,號稱南天王,手下兵力也不弱,而且北伐中廣東軍隊鐵軍的風範也沒有改變,廣東經濟發達,粵軍裝備比其他小軍閥要好,而且黃埔軍校也在廣東,盡管大多數教官都被蔣價石拉到南京組建陸軍大學了,但是陳濟棠費盡心力又組建了新的僅屬於粵軍的黃埔。雲南貴州的軍隊雖然沒有本質改變,但是也比曆史上要強。更不用提積極按照塞北模式強軍的陝西軍,還有被塞北軍手術刀一般整改過的閻錫山軍了。
這些軍隊都比曆史上強,同時野心也比曆史上大,不鳥zhong yāng軍就合情合理了。
但zhong yāng軍最困難的是要麵對另一個對手,那就是在北方如ri中天的塞北軍,他們隻要搞定了塞北軍,相信楊虎城和閻錫山不會也不敢有異議。
於是zhong yāng軍的代表非常熱情的辦了一個舞會邀請了ri理萬機中抽空來到武漢的李忘川。
“李將軍,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此,全國是一個打戰場,不管是華北、華南還是東北其實都是相互聯係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現在不統一起來指揮,恐怕會錯失很多戰機的。”
何應欽費盡心思的給李忘川講解形勢。
李忘川又豈會不明白這些,否則他也就不會來了,至少不會親自來,要是隻做個樣子的話,不用他這個軍事官員來,讓沈瑞麟或者劉澍來豈不是更遊刃有餘。
隻見李忘川點點頭道:“沒錯,這也是我們塞北軍的意思。中國必須統一起來抗ri了,集全民族的力量。”
何應欽一喜道:“那麽你們是統一zhong yāng的整編了?”
李忘川笑了,淡淡的說:“你認為這現實嗎?塞北軍即使同意你們整編,你們有這個能力嗎。”
李忘川一針見血讓何應欽頗為難堪,但是同時他覺得還真是這個道理。他是被軍隊迷住了眼睛,他突然發現確實zhong yāng軍並沒有整合其他勢力的能力,那麽蔣價石讓他當這個會議組織者是什麽意思,這不是涮他玩嗎。不會的,以他對蔣價石的理解,他絕不會做這種沒有意義的事情。那麽蔣價石有什麽深意呢,突然何應欽不自覺的想到了一個成語,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難道蔣價石一開始就看到了zhong yāng軍不可能也沒有能力整合其他抗ri力量,提出這個提議隻是為了給其他勢力砍價的空間。
而這個會議其實也不是蔣價石發起的,真正第一個提出建議的是塞北方。
於是何應欽覺得塞北軍肯定有他們的意見,他發問道。
“那麽你們塞北是什麽意思?到底整合不整合。”
“整合是必須的,但是現在顯然很困難。誰也無法完全的指揮別人的軍隊,那麽何不共同指揮呢?”
“你的意思是?”
“組建一個聯合指揮部好了,各方都參與,共同做決定。”
何應欽不以為意道:“哈哈,那豈不是亂套了,軍事上搞迷n zhu嗎,那仗還能不能打了。”
李忘川笑道:“確實如此,但是隻要指揮官一心為公,久而久之,指揮部的威望就建立了。起碼在這裏我可以表個態,隻要指揮部下達的命令部分派係,隻考慮戰局發展,那麽塞北軍是決對服從的。”
何應欽抱拳,他有些佩服了,難怪人家能發展到如今的地步,沒有大氣的人,怎麽做的大事。
有了塞北方的支持,第二ri的會議,很快達成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大家同意了統一番號,全部有zhong yāng軍部來下發番號,組成聯合指揮部,由各個勢力派出參謀人員來共同製定,大型作戰計劃,指揮各個軍隊聯合作戰。但是這個指揮部的司令由誰來擔任,卻成了一個爭執的焦點。
何應欽自然要為zhong yāng軍爭這個位子,在他看來,如果zhong yāng軍得到這個位子,那麽他來坐的可能性很大,能跟他搶的人不多,也就湯恩伯一個而已。而雲貴兩廣則希望李宗仁來當這個位子,他們表示李宗仁不管是資曆還是能力都堪當大任。楊虎城和劉文輝的代表則力推塞北來派出人選,楊虎城自不必說,川軍其實也得到了塞北大力的支持,幫他們擴建了成都兵工廠還支持他們發展航空工業。其他的小軍閥知道自己沒什麽希望,於是觀望,從而形成了這樣的三個人選爭執不下。
“我提議,讓蔣委員長兼任這個位置!”
語不驚人死不休,李忘川的發言讓大家都愣了,有人在為塞北謀這個位子呢,你怎麽能拱手讓給別人呢。
李忘川還在繼續說:“我們塞北要的隻是全國的團結,不是來這裏爭權奪利的,我相信在坐的各位也是如此,蔣委員長無論是資曆還是威望都是眾望所歸的,希望大家不要在這個問題上在爭議了。現在是到了統一力量來打擊ri寇的時候了,我們塞北願意摒棄分歧,與各位攜手。”
李忘川的發言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但是大家還是沒有達成協議,因為這些代表也拿不了主意,他們要請示自己的老大。
接下來的會議,大家又開始就另一個問題開始爭執起來,那就是自己的軍隊到底該有多少番號。廣西軍要求給與他們五個集團軍的編製,廣東同樣要求同等的番號。閻錫山希望把他的三個軍都擴編成集團軍,楊虎城要求兩個,川軍表示四川人口眾多可以編成十個集團軍。
會議到了第五ri還是爭執不下。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長唇被我塞北軍攻陷了!”
會場又是熱烈的掌聲。
掌聲剛一停止,李忘川繼續發言。
“我們趙司令發來電報,就番號問題指示,我們塞北隻要求一個集團軍的番號,那就是從北伐開始我們的番號,第五集團軍!”
“一個?”
“隻要一個?”
“那麽多軍隊?”
眾多軍閥很不理解。
李忘川其實也不理解,但是趙書禮說,番號要那麽多幹什麽,番號是軍人榮譽的歸屬,集中才更好。因為趙書禮印象中,曆史一提到抗ri,zhong yāng軍的眾多部隊沒那個特別出名,反倒是讓另一隻軍隊大出風頭,就是因為那隻軍隊隻有一個番號,牌號為八的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