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大章節了吧,求推求收藏啊
——————————————————————————————.
長唇戰役進行的很慢,戰鬥並不激烈,基本上塞北軍呈現進攻的態勢,但是每天也隻是進行火力壓製,正麵的短兵相接是少之又少,每天基本上就地麵攻擊一次,最多是兩次。。。這幾個指揮官都覺得,攻下長唇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隻是時間問題,因此都不願意以犧牲士兵性命為代價來爭取時間,雙城的慘烈他們都看在眼裏呢。
但是每次攻擊後,都會開個高層討論會,總結下經驗,每次的攻擊也都不一樣。第一ri坦克步兵攻擊了一次後,第二ri他還真的使用了坦克騎兵的配合方式,仗著坦克的掩護,一些騎術好的士兵,在後麵壓著速度跟隨。等坦克撕開了對方陣地後,騎兵立刻上去準備實施占領,但是沒有成功。可開了一個好頭,之後的幾天,他們反複試驗,騎兵步兵同時配合坦克攻擊,調整跟進士兵數量。完全不像是打仗,倒像是演習一樣。
跟前線將領的輕鬆心態相比,趙書禮卻很上火。
老實說他受的壓力其實是很大的,遠不像他表現的那麽強硬。他即擔心著東北問題的不可控製導致中ri間到不可回環的地步,又有來自各個方麵的壓力。
首先是經濟上的,打仗打的就是錢,別看塞北軍一顆顆炮彈,一支支步槍那可都是錢啊,空軍更是燒錢的玩意,一架飛機即便是最便宜的單人戰鬥機,也要五萬元一架,在加上維護費用,燃油消耗,還有更昂貴的人員培訓費用,養一個空軍士兵每年就要投入十幾二十萬元。所以別看塞北軍的大炮轟鳴的激烈,空軍轟炸的爽快,可拿後麵則是趙書禮和徐新六一ri複一ri的肉疼。
好在塞北的工業現在在中國來說,算是最強大的,本來還有個東北勉強能做對手,現在東北這麽一鬧騰,塞北地區已經是毫無爭議的中國工業重心。而且因為戰爭的刺激,原來四年建設大綱中的軍事工業建設,正在以一種超常規的速度發展著,本來計劃1933年完成的工程,現在預計32年年底也就是再有一年時間就能完成了。這速度比蘇聯標榜的五年計劃還有高效,能有這個速度一來是,塞北整府對軍事工業建設一直不吝惜錢財,隻求能縮短時間,二來是戰爭爆發後,參與建設的工人積極性非常高,先後解決了很多看似死結的難題,ri夜不斷的施工,兩班三班倒班,加上加班加點創造了這樣一個奇跡。這算是個好消息,但是不好的消息就是民用的建設滯後了,因為權力支持軍事工業發展,加上戰時資源向戰爭傾斜,導致很多民用工程缺少原料而停工延誤的不在少數。
原料中最缺的算是鋼鐵了,塞北現在有一座大型鋼鐵廠,是從美國搬過來的整條生產線,年產鋼鐵兩百萬噸,這在美國也算是超級鋼廠了。另外還有一座特種鋼鐵製造廠,這是趙書禮剛剛立足河套的時候從當時經濟形勢十分不樂觀的德國引進的設備,但這座鋼廠產量不大,年產量隻有二十多萬噸,大多數是特種鋼,合金鋼,一般也不供應民用,都是提供給兵工廠用來製造武器裝備的。
這兩百萬噸的產量在平時也就是剛剛夠用,時不時還要進口一些鋼材,現在打仗了就更是不夠用了。為此塞北的zhèng fu不是沒有想過要解決,但是難度很大,中國的資源雖然豐富,但是鋼鐵資源卻比較貧瘠,後世還要大量進口澳大利亞巴西等國的鐵礦石,現在隻擁有了塞北等幾個省的塞北邊防zhèng fu轄下,鐵礦山也不多,最大的還是早都開發的白雲鄂博的鐵礦,但是這也隻夠滿足一百多萬噸的生產力,每年還有幾十萬噸由外蒙等地的小型鐵礦供應呢。
鐵礦是最大的製約,不然的話,塞北的鋼鐵業恐怕發展起來要容易多了。
麵對鋼材緊缺的現狀最方便的解決方法自然是進口了,雖然現在塞北軍跟ri軍在東北戮戰,但是既然雙方都宣稱這不是戰爭,隻是衝突的話,那麽ri本人就沒有理由封鎖中國的港口吧,因此選擇還是能盡快鋼鐵這種戰略物資的。
現在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公司在美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國也是美國,因此當趙書禮透露出要進口鋼材的時候,美國的幾家洋行和公司就找上門來。當然也有其他國家的洋行和鋼鐵公司,比如德國的,英國的,法國的等。最終趙書禮選擇了美國一家鋼鐵商來供貨,美國這家鋼鐵公司不用說自然是卡內基建立,現在由摩根勢力控製的美國鋼鐵公司了,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公司,完全有能力提供優良價廉的產品。但是另一家公司也進入了趙書禮的視線,這是一家澳大利亞公司,之所以考慮這個公司是因為後世的印象影響趙書禮選擇的,因為這家公司名字叫做必和公司。很熟悉的名字吧,沒錯這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必和必拓公司的前身。經過考慮,趙書禮決定跟這個公司派來的代表見見麵。
必和公司是一家澳大利亞的以出產各類礦石成名的企業,但是她並不是以鐵礦起家的,她發家是因為一座銀礦,後來也經營銅礦,時至今ri她的主要利潤還是來自銀礦和銅礦,至於鋼鐵嗎,才剛剛起步,但是旗下卻已經擁有了許多礦山,當然很多隻是探明了,但是沒有開發出來。因為這個時候,世界鋼鐵市場是美國的,而美國人自己的鐵礦都開發不過來呢。
但是擁有龐大的鐵礦石儲量,卻無法開發的澳大利亞人顯然很著急,必和公司就已經開始了她的鋼鐵之路。現任公司主席德爾普拉特早在二十年前就擔憂老的銀礦和鋅礦等會枯竭,就提出要開發鋼鐵業,先後從美國引進技術成立了自己的鋼鐵公司,但是產品的銷路卻並不理想,他的宗主國英國也是一個鐵礦資源豐富的國家,根本沒有從澳大利亞進口鋼鐵的**,而且也不願意殖民地自己發展工業阻礙了本國的工業實力,因此也是百般阻撓。
需求在哪裏,市場就在哪裏,而什麽時候對鋼鐵最有需求,答案毫無疑問是戰爭時期。而此時世界上隻有東北發生了大規模的戰事,因此必和公司很快就把希望投向了中國,投向了這個西方國家曾經無數次報以熱烈希望,希望這是一個巨大市場的國家。
但是曆史上很多國家都失望了,大英帝國在中國的市場從來就沒有超過印度,但是這次必和公司仍然抱有極大希望,他們派出了自己能力過人的董事長約翰·達令親赴中國,希望能跟趙書禮進行麵談。他們的希望達到了,趙書禮看到他們公司名字後,很快就答應跟約翰見麵。
“怎麽感覺中國怎麽樣?”
兩人的談話相當輕鬆友好,從中國的風俗談起,約翰用誇張的口氣訴說著自己的見聞。顯然他來之前受過專業的訓練,估計有人告訴他,中國人都希望聽別人誇獎,他今天是豁出去了,拍死人不償命,舍命拍馬屁了。
“中國給人的感覺榜極了,這裏到處都是自然的風光,沒有受到那令人作嘔的工業氣息的汙染,真是讓人心曠神怡啊。這裏的人民淳樸,穿著樸素卻並不覺得困苦——”
“你的意思是想說中國落後沒有工業嗎,人民很窮穿不起好衣服嗎?”趙書禮打斷他的話,打趣道。
約翰忙道:“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真心的。何況中國怎麽能說沒有工業呢,我到了您這裏就震驚壞了,要不是街道上到處都是陌生的東方人麵孔,我都以為我到了英國呢。”
趙書禮笑道:“嗯,你說的話讓我很高興,我覺得你的評價很公正!”
得到了趙書禮的肯定後,約翰長舒了一口氣,這時候他準備切入正題了,他知道這就是中國人說的打鐵趁熱,他這次來的團隊裏可有幾個中國通還有幾個澳大利亞華人,這些人給他的建議就是,隻要你能帶給中國官員快樂,那麽他就會給你帶來財富。
“額,是這樣的,親愛的趙,我覺得我們應該談談商業了。我真的您的zhèng fu決定采購一大批的鋼鐵,我們公司對此很感興趣,而且我相信您也會對我們公司的產品感興趣的,我們有能力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優質低價的產品。”
“哦,是這樣嗎?那麽你們能給我們提供多少產品呢,要知道我們塞北每年的鋼鐵消耗量至少可都有三百萬噸,現在每年的缺口可都有一百萬噸呢。”
“哦上帝,這真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你們有這個能力嗎,即使有,那我又為什麽要選擇你們呢。要知道美國的鋼鐵生產能力更強大啊,而且美國人可以為我們提供政治上的幫助,就我所知澳大利亞恐怕不能夠吧。”
“這個我想應該沒有問題的,畢竟我們澳大利亞可是效忠大英帝國王室的,大英帝國的力量豈是揚基美國那些鄉巴佬能比的。”
“你的意思是說,如果能跟你們達成協議,那麽我們將得到大英帝國的庇護了?”
趙書禮半開玩笑的說道。
“額,這個我會跟董事會商議,相信我們能說服我們的zhèng fu的。隻要我們的zhèng fu幫忙出麵,相信大英帝國是不會不給澳大利亞這個麵子的。”
這個時代澳大利亞雖然已經成立了自己的zhèng fu,但是名義上還是大英帝國的一份子,而且他們也沒有脫離英國完全du li的意願,二戰中澳大利亞的士兵參軍熱情可比英國本土要高昂多了,他們自始至終都把自己當成英國國王的子民。因此約翰的話是有可信度的。
“那麽好吧,你們打算為我們提供多少鋼鐵,換句話說,你們想從我們這裏分到多少市場份額。”
約翰咽了口唾沫,咬咬牙道:“十萬噸,我們希望能為您提供十萬噸鋼材或者生鐵。”
說完這句話約翰期待的看著趙書禮,他有些擔心自己開口太大了,要知道這十萬噸可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產量,現在必和公司總產量也不到百萬噸,整個澳大利亞的需求也就是一百來萬噸。這樣的需求量,相對於擁有的鐵礦儲量,對於必和公司來說實在是太少了,因此他們都無法開展馬力生產,因此成本跟美國英國那些鋼鐵巨頭相比實在是高了點。此時如果能拿下中國市場,或許能稍微改善下必和的處境,不用靠著zhèng fu的照顧跟那些公司競爭了。
“十萬噸?”趙書禮有些不屑道。
約翰還以為自己說高了,他可是知道至少有三十多家公司在跟自己競爭的。
內心有些忐忑,謹慎的道:“那您認為給我們多少份額合適呢?”
“我想一百萬噸差不多吧!”
“什麽?!”約翰的內心幾乎崩潰了,大白ri他有一種飄忽的感覺仿佛在做夢一般,如果突然必和公司增加了一百萬的產量,那麽完全就可以跟世界大公司競爭了,加上擁有的巨大礦山優勢,做世界第一流的鋼鐵公司就再也不是夢了。
他突然想到了十幾年前公司主席德爾普拉特從美國參觀完鋼鐵業回來,立誌要發展澳大利亞的鋼鐵業時,在董事會上的發言——
“公司在南澳大利亞州擁有巨大的鐵礦儲量,這使我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定要搞清,這些鐵礦是否有比用作皮裏港冶煉廠的助熔劑更有利可圖的用途?對鋼的需求一直在穩定增長,如今這種需求已經增長到如此程度,大家都認識到迫切需要在澳大利亞聯邦境內建設鋼廠……非常仔細的勘查和鑽探使我確信,我們已經有了建立鋼鐵工業的堅實基礎,足夠一代以上的人使用;我還確信,我們的鐵礦就質量而言是最好的煉鋼原料。因此我的意見是,毫無耽擱地馬上開始工作至關重要。其他人也很快會意識到澳大利亞對鋼鐵廠的強烈需求;在這種事情上,先行一步會帶來巨大的優勢……如果董事會決定進行下去,我建議盡一切可能火速推進此事。”
但是這個令人尊敬的公司領導者十幾年後也沒有實現自己的諾言,現在一個巨大的機會擺在了約翰的麵前,他立刻認定自己和公司都不能錯過。
“您確定您不是開玩笑嗎?”
但是約翰還是有點不確定,任誰在這突如其來的利益麵前也不跟隨意。
但是趙書禮顯得很輕鬆,似乎在說著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而且非常隨意的再次刺激了約翰一把。
“當然不是開玩笑了,隻要你們有這個能力,而且供貨讓我滿意的話。而且我可以告訴你,中國對鋼鐵的需求量不止如此,我們的計劃是四年後鋼鐵生產能力至少達到千萬噸級,你說說這一百萬噸還是個問題嗎。”
“不是,當然不是了。我,我保證我們的供貨一定會讓您滿意的,我們可以提供最低廉的價格,最優質的產品!”
“好了,大話不用說那麽多,我們現在確定了一家美國公司,他們給我們的供貨合同待會我會讓人拿給你看看,我的要求是,你們必須比美國人的價格低百分之十,而且質量上不能比美國產品差。”
“這個——”約翰有些猶豫了,他知道如果去掉百分之十的話,恐怕就沒有利潤了。但是要是能夠得到這麽大的份額,生產力擴大的話,成本還會降低,也許還是有利潤的,畢竟美國人把鋼鐵運到中國也不可能不賺錢,要是他們能賺百分之十的利潤的話,那麽澳大利亞也可以,因為這裏距離中國並不比美國遠,加上龐大的優質的鐵礦生產,應該會比美國成本更低才對。
趙書禮看到對方猶豫,卻不肯給他反應的時間,用施加壓力的口氣道:“怎麽?不行嗎!”
約翰真的有些決定不了,這麽大的事情,一百萬的銷量不是個小事情,如果達成意味著必和公司的鋼鐵廠不但要開足馬力生產,而且還要擴大一倍的規模。這牽扯到的資金實在是太大,但是對方的口氣讓他擔心不已,要是這時候不抓住機會答應下來,那麽恐怕就失去了。
終於他狠了狠心道:“好,我同意您的要求。”
約翰說完內心充滿果決的感覺,這仿佛是當初他做決定想要參軍一樣,當然最後沒有成行。此時他還在賭,賭美國人的利潤高於百分之二十,那樣的話,無論如何他都為自己公司爭取到了一個有利可圖的生意。
看到約翰·達令同意後,趙書禮心裏滿意了,挑選必和公司雖然有點前世影響的因素,但是也不是完全如此。他知道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儲量不但非常豐富,而且品質是世界一流,礦脈開采條件也非常優良,擁有大量的露天礦場,發展鐵礦業簡直是得天獨厚。可是二戰前卻都沒有發展起來,原因就在於市場。要是澳大利亞在二戰時期就擁有世界一流的鐵礦,那麽當二戰爆發後,ri本人是不是會覬覦這裏呢。他可是知道,二戰時期ri本的海陸軍對於戰略是有爭論的,陸軍想要攻打澳大利亞,可是海軍不同意,因為攻打這樣的大陸海軍的作用就小於陸軍的,因此最後ri本人選擇了在太平洋上跟美國人爭奪那些沒什麽價值的島嶼。要是這個時空,因為趙書禮的幹預,澳大利亞的鐵礦業開發起來,那麽那時候對鋼鐵極度渴望的ri本海陸軍會不會擯棄分歧,合力攻占澳大利亞呢。ri本人一旦攻打澳大利亞必然要投入大量的步兵,是不是可以分散在中國的兵力呢,甚至一旦美國人到時候跟ri本人提前在澳大利亞發生陸軍大戰,那麽ri本是不是會遭受更沉重的打擊呢。
此時終於趁著這個機會,把澳大利亞的鐵礦也向前推動了一小步,但是趙書禮並不滿意,對於利益上他還是貪婪的,現在布局澳大利亞還是早了點,那是十年後才會有效果的,現時的利益他也不想放過。因此很快就又有了主意,對約翰·達令說道。
“好吧,既然你同意了,那麽我也要提一個要求。”
約翰此時心裏複雜,還有點忐忑,但是已經立誌自己回去後,大力促進本國的鋼鐵業,他要繼羊毛業後,在澳大利亞打造另一個世界級的產業。這不但是他,也是公司領導領袖德爾普拉特,同時也是整個必和公司的野心。
此時麵對趙書禮的要求他不敢大意,誠懇道:“您請說吧。”
——————————————————————————————.
長唇戰役進行的很慢,戰鬥並不激烈,基本上塞北軍呈現進攻的態勢,但是每天也隻是進行火力壓製,正麵的短兵相接是少之又少,每天基本上就地麵攻擊一次,最多是兩次。。。這幾個指揮官都覺得,攻下長唇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隻是時間問題,因此都不願意以犧牲士兵性命為代價來爭取時間,雙城的慘烈他們都看在眼裏呢。
但是每次攻擊後,都會開個高層討論會,總結下經驗,每次的攻擊也都不一樣。第一ri坦克步兵攻擊了一次後,第二ri他還真的使用了坦克騎兵的配合方式,仗著坦克的掩護,一些騎術好的士兵,在後麵壓著速度跟隨。等坦克撕開了對方陣地後,騎兵立刻上去準備實施占領,但是沒有成功。可開了一個好頭,之後的幾天,他們反複試驗,騎兵步兵同時配合坦克攻擊,調整跟進士兵數量。完全不像是打仗,倒像是演習一樣。
跟前線將領的輕鬆心態相比,趙書禮卻很上火。
老實說他受的壓力其實是很大的,遠不像他表現的那麽強硬。他即擔心著東北問題的不可控製導致中ri間到不可回環的地步,又有來自各個方麵的壓力。
首先是經濟上的,打仗打的就是錢,別看塞北軍一顆顆炮彈,一支支步槍那可都是錢啊,空軍更是燒錢的玩意,一架飛機即便是最便宜的單人戰鬥機,也要五萬元一架,在加上維護費用,燃油消耗,還有更昂貴的人員培訓費用,養一個空軍士兵每年就要投入十幾二十萬元。所以別看塞北軍的大炮轟鳴的激烈,空軍轟炸的爽快,可拿後麵則是趙書禮和徐新六一ri複一ri的肉疼。
好在塞北的工業現在在中國來說,算是最強大的,本來還有個東北勉強能做對手,現在東北這麽一鬧騰,塞北地區已經是毫無爭議的中國工業重心。而且因為戰爭的刺激,原來四年建設大綱中的軍事工業建設,正在以一種超常規的速度發展著,本來計劃1933年完成的工程,現在預計32年年底也就是再有一年時間就能完成了。這速度比蘇聯標榜的五年計劃還有高效,能有這個速度一來是,塞北整府對軍事工業建設一直不吝惜錢財,隻求能縮短時間,二來是戰爭爆發後,參與建設的工人積極性非常高,先後解決了很多看似死結的難題,ri夜不斷的施工,兩班三班倒班,加上加班加點創造了這樣一個奇跡。這算是個好消息,但是不好的消息就是民用的建設滯後了,因為權力支持軍事工業發展,加上戰時資源向戰爭傾斜,導致很多民用工程缺少原料而停工延誤的不在少數。
原料中最缺的算是鋼鐵了,塞北現在有一座大型鋼鐵廠,是從美國搬過來的整條生產線,年產鋼鐵兩百萬噸,這在美國也算是超級鋼廠了。另外還有一座特種鋼鐵製造廠,這是趙書禮剛剛立足河套的時候從當時經濟形勢十分不樂觀的德國引進的設備,但這座鋼廠產量不大,年產量隻有二十多萬噸,大多數是特種鋼,合金鋼,一般也不供應民用,都是提供給兵工廠用來製造武器裝備的。
這兩百萬噸的產量在平時也就是剛剛夠用,時不時還要進口一些鋼材,現在打仗了就更是不夠用了。為此塞北的zhèng fu不是沒有想過要解決,但是難度很大,中國的資源雖然豐富,但是鋼鐵資源卻比較貧瘠,後世還要大量進口澳大利亞巴西等國的鐵礦石,現在隻擁有了塞北等幾個省的塞北邊防zhèng fu轄下,鐵礦山也不多,最大的還是早都開發的白雲鄂博的鐵礦,但是這也隻夠滿足一百多萬噸的生產力,每年還有幾十萬噸由外蒙等地的小型鐵礦供應呢。
鐵礦是最大的製約,不然的話,塞北的鋼鐵業恐怕發展起來要容易多了。
麵對鋼材緊缺的現狀最方便的解決方法自然是進口了,雖然現在塞北軍跟ri軍在東北戮戰,但是既然雙方都宣稱這不是戰爭,隻是衝突的話,那麽ri本人就沒有理由封鎖中國的港口吧,因此選擇還是能盡快鋼鐵這種戰略物資的。
現在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公司在美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國也是美國,因此當趙書禮透露出要進口鋼材的時候,美國的幾家洋行和公司就找上門來。當然也有其他國家的洋行和鋼鐵公司,比如德國的,英國的,法國的等。最終趙書禮選擇了美國一家鋼鐵商來供貨,美國這家鋼鐵公司不用說自然是卡內基建立,現在由摩根勢力控製的美國鋼鐵公司了,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公司,完全有能力提供優良價廉的產品。但是另一家公司也進入了趙書禮的視線,這是一家澳大利亞公司,之所以考慮這個公司是因為後世的印象影響趙書禮選擇的,因為這家公司名字叫做必和公司。很熟悉的名字吧,沒錯這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必和必拓公司的前身。經過考慮,趙書禮決定跟這個公司派來的代表見見麵。
必和公司是一家澳大利亞的以出產各類礦石成名的企業,但是她並不是以鐵礦起家的,她發家是因為一座銀礦,後來也經營銅礦,時至今ri她的主要利潤還是來自銀礦和銅礦,至於鋼鐵嗎,才剛剛起步,但是旗下卻已經擁有了許多礦山,當然很多隻是探明了,但是沒有開發出來。因為這個時候,世界鋼鐵市場是美國的,而美國人自己的鐵礦都開發不過來呢。
但是擁有龐大的鐵礦石儲量,卻無法開發的澳大利亞人顯然很著急,必和公司就已經開始了她的鋼鐵之路。現任公司主席德爾普拉特早在二十年前就擔憂老的銀礦和鋅礦等會枯竭,就提出要開發鋼鐵業,先後從美國引進技術成立了自己的鋼鐵公司,但是產品的銷路卻並不理想,他的宗主國英國也是一個鐵礦資源豐富的國家,根本沒有從澳大利亞進口鋼鐵的**,而且也不願意殖民地自己發展工業阻礙了本國的工業實力,因此也是百般阻撓。
需求在哪裏,市場就在哪裏,而什麽時候對鋼鐵最有需求,答案毫無疑問是戰爭時期。而此時世界上隻有東北發生了大規模的戰事,因此必和公司很快就把希望投向了中國,投向了這個西方國家曾經無數次報以熱烈希望,希望這是一個巨大市場的國家。
但是曆史上很多國家都失望了,大英帝國在中國的市場從來就沒有超過印度,但是這次必和公司仍然抱有極大希望,他們派出了自己能力過人的董事長約翰·達令親赴中國,希望能跟趙書禮進行麵談。他們的希望達到了,趙書禮看到他們公司名字後,很快就答應跟約翰見麵。
“怎麽感覺中國怎麽樣?”
兩人的談話相當輕鬆友好,從中國的風俗談起,約翰用誇張的口氣訴說著自己的見聞。顯然他來之前受過專業的訓練,估計有人告訴他,中國人都希望聽別人誇獎,他今天是豁出去了,拍死人不償命,舍命拍馬屁了。
“中國給人的感覺榜極了,這裏到處都是自然的風光,沒有受到那令人作嘔的工業氣息的汙染,真是讓人心曠神怡啊。這裏的人民淳樸,穿著樸素卻並不覺得困苦——”
“你的意思是想說中國落後沒有工業嗎,人民很窮穿不起好衣服嗎?”趙書禮打斷他的話,打趣道。
約翰忙道:“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真心的。何況中國怎麽能說沒有工業呢,我到了您這裏就震驚壞了,要不是街道上到處都是陌生的東方人麵孔,我都以為我到了英國呢。”
趙書禮笑道:“嗯,你說的話讓我很高興,我覺得你的評價很公正!”
得到了趙書禮的肯定後,約翰長舒了一口氣,這時候他準備切入正題了,他知道這就是中國人說的打鐵趁熱,他這次來的團隊裏可有幾個中國通還有幾個澳大利亞華人,這些人給他的建議就是,隻要你能帶給中國官員快樂,那麽他就會給你帶來財富。
“額,是這樣的,親愛的趙,我覺得我們應該談談商業了。我真的您的zhèng fu決定采購一大批的鋼鐵,我們公司對此很感興趣,而且我相信您也會對我們公司的產品感興趣的,我們有能力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優質低價的產品。”
“哦,是這樣嗎?那麽你們能給我們提供多少產品呢,要知道我們塞北每年的鋼鐵消耗量至少可都有三百萬噸,現在每年的缺口可都有一百萬噸呢。”
“哦上帝,這真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你們有這個能力嗎,即使有,那我又為什麽要選擇你們呢。要知道美國的鋼鐵生產能力更強大啊,而且美國人可以為我們提供政治上的幫助,就我所知澳大利亞恐怕不能夠吧。”
“這個我想應該沒有問題的,畢竟我們澳大利亞可是效忠大英帝國王室的,大英帝國的力量豈是揚基美國那些鄉巴佬能比的。”
“你的意思是說,如果能跟你們達成協議,那麽我們將得到大英帝國的庇護了?”
趙書禮半開玩笑的說道。
“額,這個我會跟董事會商議,相信我們能說服我們的zhèng fu的。隻要我們的zhèng fu幫忙出麵,相信大英帝國是不會不給澳大利亞這個麵子的。”
這個時代澳大利亞雖然已經成立了自己的zhèng fu,但是名義上還是大英帝國的一份子,而且他們也沒有脫離英國完全du li的意願,二戰中澳大利亞的士兵參軍熱情可比英國本土要高昂多了,他們自始至終都把自己當成英國國王的子民。因此約翰的話是有可信度的。
“那麽好吧,你們打算為我們提供多少鋼鐵,換句話說,你們想從我們這裏分到多少市場份額。”
約翰咽了口唾沫,咬咬牙道:“十萬噸,我們希望能為您提供十萬噸鋼材或者生鐵。”
說完這句話約翰期待的看著趙書禮,他有些擔心自己開口太大了,要知道這十萬噸可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產量,現在必和公司總產量也不到百萬噸,整個澳大利亞的需求也就是一百來萬噸。這樣的需求量,相對於擁有的鐵礦儲量,對於必和公司來說實在是太少了,因此他們都無法開展馬力生產,因此成本跟美國英國那些鋼鐵巨頭相比實在是高了點。此時如果能拿下中國市場,或許能稍微改善下必和的處境,不用靠著zhèng fu的照顧跟那些公司競爭了。
“十萬噸?”趙書禮有些不屑道。
約翰還以為自己說高了,他可是知道至少有三十多家公司在跟自己競爭的。
內心有些忐忑,謹慎的道:“那您認為給我們多少份額合適呢?”
“我想一百萬噸差不多吧!”
“什麽?!”約翰的內心幾乎崩潰了,大白ri他有一種飄忽的感覺仿佛在做夢一般,如果突然必和公司增加了一百萬的產量,那麽完全就可以跟世界大公司競爭了,加上擁有的巨大礦山優勢,做世界第一流的鋼鐵公司就再也不是夢了。
他突然想到了十幾年前公司主席德爾普拉特從美國參觀完鋼鐵業回來,立誌要發展澳大利亞的鋼鐵業時,在董事會上的發言——
“公司在南澳大利亞州擁有巨大的鐵礦儲量,這使我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定要搞清,這些鐵礦是否有比用作皮裏港冶煉廠的助熔劑更有利可圖的用途?對鋼的需求一直在穩定增長,如今這種需求已經增長到如此程度,大家都認識到迫切需要在澳大利亞聯邦境內建設鋼廠……非常仔細的勘查和鑽探使我確信,我們已經有了建立鋼鐵工業的堅實基礎,足夠一代以上的人使用;我還確信,我們的鐵礦就質量而言是最好的煉鋼原料。因此我的意見是,毫無耽擱地馬上開始工作至關重要。其他人也很快會意識到澳大利亞對鋼鐵廠的強烈需求;在這種事情上,先行一步會帶來巨大的優勢……如果董事會決定進行下去,我建議盡一切可能火速推進此事。”
但是這個令人尊敬的公司領導者十幾年後也沒有實現自己的諾言,現在一個巨大的機會擺在了約翰的麵前,他立刻認定自己和公司都不能錯過。
“您確定您不是開玩笑嗎?”
但是約翰還是有點不確定,任誰在這突如其來的利益麵前也不跟隨意。
但是趙書禮顯得很輕鬆,似乎在說著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而且非常隨意的再次刺激了約翰一把。
“當然不是開玩笑了,隻要你們有這個能力,而且供貨讓我滿意的話。而且我可以告訴你,中國對鋼鐵的需求量不止如此,我們的計劃是四年後鋼鐵生產能力至少達到千萬噸級,你說說這一百萬噸還是個問題嗎。”
“不是,當然不是了。我,我保證我們的供貨一定會讓您滿意的,我們可以提供最低廉的價格,最優質的產品!”
“好了,大話不用說那麽多,我們現在確定了一家美國公司,他們給我們的供貨合同待會我會讓人拿給你看看,我的要求是,你們必須比美國人的價格低百分之十,而且質量上不能比美國產品差。”
“這個——”約翰有些猶豫了,他知道如果去掉百分之十的話,恐怕就沒有利潤了。但是要是能夠得到這麽大的份額,生產力擴大的話,成本還會降低,也許還是有利潤的,畢竟美國人把鋼鐵運到中國也不可能不賺錢,要是他們能賺百分之十的利潤的話,那麽澳大利亞也可以,因為這裏距離中國並不比美國遠,加上龐大的優質的鐵礦生產,應該會比美國成本更低才對。
趙書禮看到對方猶豫,卻不肯給他反應的時間,用施加壓力的口氣道:“怎麽?不行嗎!”
約翰真的有些決定不了,這麽大的事情,一百萬的銷量不是個小事情,如果達成意味著必和公司的鋼鐵廠不但要開足馬力生產,而且還要擴大一倍的規模。這牽扯到的資金實在是太大,但是對方的口氣讓他擔心不已,要是這時候不抓住機會答應下來,那麽恐怕就失去了。
終於他狠了狠心道:“好,我同意您的要求。”
約翰說完內心充滿果決的感覺,這仿佛是當初他做決定想要參軍一樣,當然最後沒有成行。此時他還在賭,賭美國人的利潤高於百分之二十,那樣的話,無論如何他都為自己公司爭取到了一個有利可圖的生意。
看到約翰·達令同意後,趙書禮心裏滿意了,挑選必和公司雖然有點前世影響的因素,但是也不是完全如此。他知道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儲量不但非常豐富,而且品質是世界一流,礦脈開采條件也非常優良,擁有大量的露天礦場,發展鐵礦業簡直是得天獨厚。可是二戰前卻都沒有發展起來,原因就在於市場。要是澳大利亞在二戰時期就擁有世界一流的鐵礦,那麽當二戰爆發後,ri本人是不是會覬覦這裏呢。他可是知道,二戰時期ri本的海陸軍對於戰略是有爭論的,陸軍想要攻打澳大利亞,可是海軍不同意,因為攻打這樣的大陸海軍的作用就小於陸軍的,因此最後ri本人選擇了在太平洋上跟美國人爭奪那些沒什麽價值的島嶼。要是這個時空,因為趙書禮的幹預,澳大利亞的鐵礦業開發起來,那麽那時候對鋼鐵極度渴望的ri本海陸軍會不會擯棄分歧,合力攻占澳大利亞呢。ri本人一旦攻打澳大利亞必然要投入大量的步兵,是不是可以分散在中國的兵力呢,甚至一旦美國人到時候跟ri本人提前在澳大利亞發生陸軍大戰,那麽ri本是不是會遭受更沉重的打擊呢。
此時終於趁著這個機會,把澳大利亞的鐵礦也向前推動了一小步,但是趙書禮並不滿意,對於利益上他還是貪婪的,現在布局澳大利亞還是早了點,那是十年後才會有效果的,現時的利益他也不想放過。因此很快就又有了主意,對約翰·達令說道。
“好吧,既然你同意了,那麽我也要提一個要求。”
約翰此時心裏複雜,還有點忐忑,但是已經立誌自己回去後,大力促進本國的鋼鐵業,他要繼羊毛業後,在澳大利亞打造另一個世界級的產業。這不但是他,也是公司領導領袖德爾普拉特,同時也是整個必和公司的野心。
此時麵對趙書禮的要求他不敢大意,誠懇道:“您請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