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五月, 當最後一場戰役結束,宣告著革命徹底勝利,嶄新的中國即將誕生。


    北平的一個小四合院裏, 幾個孩子正拿著自製木槍玩“打仗”的遊戲,為首的是一個叫程青睿的, 七八歲的年紀,比同齡人個子略高,長了副乖乖仔的好模樣, 性格卻跟長相南轅北轍,是附近出了名的皮猴。


    “衝啊,打敗小日本, 占據一號高地,向著勝利的曙光前進!”


    “張高峰跟我從正麵突擊, 孫兵從左邊,丁浩從右邊,其他人從後麵包抄。”


    程青睿熟練的指揮著, 小夥伴們也遵從他的吩咐行事,很快就將“一號高地”包圍,而所謂的高地, 不過是古槐樹下,一個年代久遠,充滿了使用痕跡的石磨而已, 此時他們正站在石磨上“振臂高呼”,程青域從學校回來看到的就是這個場景。


    程青睿看到哥哥“呼”的一下從石磨跳下,邊奔邊喊道,“哥,你放學啦!”


    身後跟著一群小尾巴。


    程青域張臂接過炮彈一樣的皮猴, 由於衝擊力過大,被撞的往後移了一步,他無奈的笑了,“玩夠了吧?玩夠了就回家吃飯。”


    兄弟兩雖隻相差四歲,程青域卻比弟弟穩重許多,已經提前上了初中,愛學習、愛讀書、懂禮貌,考試永遠第一,是大院裏出了名的“別人家的孩子”。


    小尾巴們顯然也很喜歡這個聰明的大哥哥,一個個熱情的叫著“青睿哥”。


    程青睿已經玩的盡了興,聞言就要跟哥哥回家,轉身對小夥伴們揮手道,“我先回去了,天黑了咱們再出來,這次玩個不一樣的。”


    至於怎麽個不一樣法這會沒空細說,小夥伴們也到了吃飯的點,紛紛回道,“好,你可千萬別忘了,吃了飯我們還在這兒等。”


    說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程青域跟程青睿兩兄弟就是李靜然跟顧勝民的孩子,青域三九年九月出生,虛歲不過十一,已經讀初一了,完美遺傳了父母的優點,兼之行事穩重,從小照顧弟弟,因此沒人拿他當不懂事的孩子看,且普遍認為長大後會有光輝的前途。


    青睿四三年生,出生後李靜然挺失落的,因為她一直想要個女兒卻接連生了兩個兒子。


    李靜然如今在婦聯工作,擔任宣傳部副主任一職,三十多歲的她舉止優雅大方,如同成熟的果實般芬芳馥鬱,歲月沒有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痕跡,反而因為生活安逸幸福而變的更加美麗動人。


    正常情況下她不需要加班,到點了就能回家給孩子們做飯,丈夫顧勝民則忙一些,一周起碼有三天要開會,每個月還得出差一次,說是百廢待興階段才這麽多事,等上正軌後就不用他事必躬親了,對此李靜然呈保留意見,並不相信他會有閑下來的一天,除非哪天退休了才有可能。


    兩人的名字一直沒改,除了這麽多年用慣了外,還有改起來牽扯大的原因,挺麻煩的,但孩子們沿襲舊姓,連取名都按輩份從了“青”,算是顧勝民對程家祖先的交代。


    離開延安後他們就跟鬆市的家人聯係上了,還回去看了兩次,家裏變化挺大,最大的變化就是歲月催人老,長輩們添白發、長皺紋,不複盛年模樣,同輩結婚、生子邁入中年,不認識的晚輩則越來越多,她也第一次知道大表嫂換了人,當年的那個竟是因為自己才“黃”的,表哥也因此蹉跎到三十才結婚,因此他的孩子比李靜然的小了好多歲。


    表妹的孩子成了表哥,表哥的孩子成了表妹,說起來是個趣事,但李靜然還是很歉疚的,反倒是表哥讓她別放在心上,因為他對鄭敏枝已然毫無情誼,純粹的陌生人罷了。


    他是個向前看的人,從沒有因為錯過她而後悔或者失落,反而慶幸因此遇上了現在的妻子。


    兄弟倆到家時李靜然剛做好飯,丈夫不定什麽時候回,家裏已經習慣不等他先吃,但會單獨撥一部分出來留給他。


    “媽,我回來了。”


    “媽,我們回來。”


    兄弟兩同時開口,第一句是程青睿喊的,第二句是程青域說的,兩個人的性格完完本本體現其中。


    李靜然摸著小兒子的頭讓他先去洗手,大兒子已經過了喜歡被人摸頭的年紀,拒絕家長一切將他當孩子的行為。


    她常常覺得大兒子不僅聰明能跳級讀書,連青春期的中二也提前到了。


    今天的晚飯很豐盛,清蒸桂花魚、醬牛肉、白灼蝦、炒時蔬、蘿卜湯,所有的飯菜從備菜開始不過用了不到兩小時,效率可想而知。


    “媽,你今天做的怎麽都是我愛吃的。”


    程青睿無肉不歡,屬於一天不吃就難受的,哥哥程青域倒不像他那樣,但他挑食,兩條腿的不吃,就是雞鴨鵝之類的家禽,因此他們家的飯桌上很少會出現這幾樣。


    李靜然曾經跟丈夫開玩笑說,兩個兒子光夥食費就夠愁人的,幸虧底子厚,否則鐵定吃窮。


    “哪裏會專門給你做,這些菜我也愛吃。”


    跟著,兄弟兩像小學生一樣吵了起來,當然,程青睿本來就是小學生。


    李靜然則見怪不怪的吃著飯,家裏四口人,以溫馨和諧為主,不講那些虛的,沒什麽“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夫妻倆教育孩子靠的是“以身作則”,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絕少棍棒教育的,因此程青域才這麽優秀,至於程青睿,縱然活潑些調皮些,也隻是思維活、有理有據的調皮,而不是瞎胡鬧的那種。


    果然,兩人拌了幾句嘴就結束,吃飯的時候做哥哥的還給弟弟剝蝦,弟弟也回敬了一塊牛肉,李靜然看到後笑著搖了搖頭,兩個孩子有點不好意思,又不約而同的給她夾起了菜。


    其樂融融。


    “叮鈴”的自行車響起,跟著是開院門的聲音,程青睿放下碗筷跑了出去,果然看到推著自行車進門的父親,他再次像炮彈一樣衝了過去,顧勝民笑著攔住了他的腰,一把將他抱了起來。


    大院裏這麽大的孩子絕少還有家長抱的,程青睿絕對是獨一份,被父親舉高的時候他又自豪又羞澀,兩種情感混在一處,合成了對父親的尊敬和仰慕。


    對男孩而言,最好的榜樣就是自己的父親,對程青域程青睿而言,顧勝民就是這樣的存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年代文裏結婚[快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洲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洲是並收藏在年代文裏結婚[快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