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葉,誰也不會相信,地球正受到智慧生命的密切注視,他們比人類發達,但卻和人類一樣是肉身凡胎;誰也不會相信,當人們忙忙碌碌生活時,他們受到了觀察與研究,其仔細程度堪與人類用顯微鏡觀察水中擁擠、繁殖、朝生暮死的微生物相比。人類在這個世界上來來往往,忙於蠅頭小利,沾沾自喜,對自己的帝國高枕無憂,心安理得。或許,這種心態和顯微鏡裏的纖毛蟲差不了多少。沒有人去想一想宇宙間更古老的星球可能就是人類的禍根,即使想到了那些星球,也是將它們上麵存在生命的想法視為不可能或者未必可能而一
笑置之。如今回憶起昔日的種種心態,頗令人回味。當時,地球人至多忽發奇想:火星上也許存在其他人種,他們也許比地球人低級,隨時準備歡迎地球人前去傳教布道。然而,在茫茫宇宙的另一方,有比我們更具智慧的生命,正如我們比已經滅絕的動物更富有智慧一樣;有發達而又冷酷的智慧生命,他們正在虎視眈眈地覬覦著我們地球,正在悠緩而又穩健地策劃侵略我們的陰謀。
不必多言讀者也知道,火星離太陽平均1.4億英裏遠,圍繞太陽旋轉,它從太陽獲得的光和熱不到地球所獲得的一半。如果這種星雲假說不無道理的話,那麽,火星一定比我們這個星球古老,而且早在地球停止熔化之前,火星表麵就一定開始了生命的進程。
火星的體積不到地球的1/7,這就意味著它一定加快了冷卻速度,冷卻到可以產生生命的溫度。另外,火星擁有空氣、水以及其他維持生命所必需的一切。
然而,人類太自高自大,太囿於自己的井蛙之見,乃至於到了19世紀末葉,都沒有任何作家提出過,在火星那兒智慧生命也許已經發展到或多或少超過人類的程度。公眾也沒有意識到:既然火星比我們地球古老,它的麵積又不到地球表麵的l/4,而且比地球離太陽更遙遠,那麽,其必然是火星不但不是遠離生命的開始,而且是接近生命的終結了。漫長的冷卻過程總有一天會降臨我們這個行星,然而它在我們的近鄰星球那裏已經走得很遠很遠了。火星的自然條件依然是一個不解之謎。但我們至少知道,即使在火星的赤道地區,中午的氣溫也才接近我們地球寒冬的氣溫。火星上的空氣比地球稀薄得多,它的海洋已經收縮到僅僅覆蓋其表麵的 1/3,它的季節交替緩慢,南北兩極附近雪冠積聚而又融化,定期淹沒其溫帶地區。資源耗盡的最後階段對我們來說尚遙遙無期,但已經成為了火星居民的現實困擾。緊迫的生存壓力磨礪了他們的智慧,增強了他們的力量,同時也使他們變成了鐵石心腸。他們借助於儀器,憑借著我們連做夢也難以想像的智慧,透過浩渺的天空,在離火星最近的地方即朝太陽方向僅3500萬英裏遠處,看見了一顆希望的辰星即我們這顆溫暖的行星,上麵綠色的是植物,灰色的是水域,雲霧彌漫的大氣層顯示出肥沃,他們還透過朵朵浮雲瞥見大片大片人口稠密的土地以及狹長的海域裏船隻來往如梭。
正如猴子與猿對我們來說是低級的異類,我們人類,居住在這個地球上的生物對火星人來說也是低級的異類。地球人的智慧承認生命就是無休止的生存鬥爭,似乎這也是火星人的信條。他們那個星球已經走過了漫長的冷卻進程,而我們這個星球卻仍然擠滿了生命,但在他們的眼中卻不過是低級動物。看來,火星人要逃避一代又一代積聚的毀滅命運,唯一出路的確隻有往太陽方向燃起戰爭烽火。
在將火星人視為洪水猛獸之前,我們必須記住:我們自身不僅無情地毀滅了諸如已經絕跡的歐洲野牛、渡渡鳥等動物,而且還無情地滅絕了比我們低級的種族。塔斯馬尼亞人塔斯馬尼亞人:澳大利亞東南部塔斯馬尼亞島土著。雖然也屬於人類,但卻在歐洲移民發動的種族滅絕戰爭中,短短50年間就遭到了徹底毀滅。倘若火星人也以同樣的殘忍發動戰爭,難道我們要成為鼓吹慈悲,抱怨他們嗎?
火星人似乎以驚人的精確計算如何降臨地球——他們的數學知識顯然遠遠超過我們——而且似乎萬眾一心地準備戰爭。如果我們的儀器精密的話,那麽也許早在19 世紀我們就可能看見火星人的忙碌場麵。斯基亞帕雷利斯基亞帕雷利:1835—1910年,意大利天文學家,觀測到火星上的canali(線條結構),因被誤譯為英文的canals,引起火星上是否有運河和生物的猜測。等天文學家觀察到了那個紅色的平麵——說來也奇怪,無數個世紀以來,火星一直是顆戰爭之星 ——然而,他們雖然繪製了如此精確的標記,卻沒能闡釋上麵那些波動的圖像。其實,火星人一直在備戰。
1894年的衝衝:一個天體與另一個天體在天空中的相反方向或距角接近或等於180度的一種行星狀態。期間,首先在利克天文台,接著由尼斯尼斯:法國東南部港口。的佩洛丁,然後又由其他天文學家發現了那個盤狀平麵的發光部分上有一道巨光。英國讀者最先是在《自然雜誌》8月2號版上讀到那條消息的。我倒認為,這道火光可能意味著火星深陷的巨坑裏正在鑄造一門大炮,後來火星人就是從那座巨坑向我們發射的。在以後兩個衝期間進行發射的地點附近發現了奇特的標記,但當時還無法解釋它們。
戰爭風暴襲擊我們已有6年之久。當火星接近衝時,爪哇爪哇:印度尼西亞南部島嶼。的天文學家納威爾的天文交換器導線顫動,他驚異地發現火星上突然爆發一股巨大的閃光氣體。當時發生在12日臨近午夜時分;納威爾立刻動用光譜儀,光譜儀顯示出巨大的一團燃燒的氣體,主要是氫氣,以極快的速度向地球飛馳。到了 12點15分左右,火柱隱沒不見了。納威爾將該現象比作一團碩大無朋的火焰,突然以雷霆萬鈞之勢從火星噴發出來,“仿佛是燃燒的氣體從大炮噴射出來”。
後來證明,這個比喻恰如其分。然而,第二天除了《每日電訊》登了一小則消息外,大小報紙對這個消息都隻字未提。大禍就要臨頭了,人類世界仍置若罔聞。我本人要不是在奧特肖遇上著名的天文學家奧格爾維,對該火焰噴發的消息也會蒙在鼓裏的。他對該消息激動萬分,衝動之下邀請我當夜跟他一道值班,觀察那顆紅色的行星。
盡管自那以後發生了種種事情,但我對那個通宵的情景仍記憶猶新:黑暗寂靜的天文台,油燈幽暗,向屋角地板上投下一束淡淡的微光,天文望遠鏡的時鍾滴滴答答地響著,屋頂那道小縫——那是一道長方形的深淵,可見極微弱的光點一閃而過。奧格爾維來回走動,不見其人,但聞其聲。透過望遠鏡,可以看見一圈深藍色和那圓圓的小行星在視場遊動。看上去像個小小的玩意兒,如此明亮,如此渺小,靜止不動,上麵隱約可見橫向光帶,而且圓中微微有點扁平。但太渺小了,太明亮了 ——簡直像晃晃的針頭!它仿佛在顫動,但實際上是望遠鏡因時鍾的運動而振動,從而將那顆行星攝入視野。
我眺望時,那行星似乎忽而變大,忽而變小,忽而前進,忽而消隱,但那隻是因為我的眼睛疲倦在作祟。它遠離我們4000多萬英裏的浩渺空間。物質宇宙在其中遊動的空間之浩瀚廣袤,能意識到的人寥寥無幾。
我記得在視場裏那行星的附近,有3個微弱的光點,3顆隻能用望遠鏡才能看見的無限遙遠的星星,行星的周圍是茫茫宇宙那深不可測的黑暗。你知道一個嚴寒的星光之夜天空是多麽濃黑。在望遠鏡裏它顯得更加幽遠深邃。火星人向我們發射的那東西,將給地球帶來悲壯的搏鬥、慘烈的浩劫與大規模死亡的那東西,正穿越遙遠得不可思議的太空,疾速而又執著地向我們飛來,每分鍾就接近我們成千上萬英裏,我看不見它是因為它太遙遠太渺小了。那是我眺望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東西;地球上也沒有一個人夢想到那是顆實實在在的導彈。
那天夜裏,從那顆遙遠的行星又噴射出一股氣流,我看見了。當天文鍾敲響子夜時,火星的邊緣即其輪廓稍微突出部位出現一道暗紅色的閃光;我告訴了奧格爾維,於是他接替我觀察。夜裏暖融融的,我感到口渴,便笨手笨腳地在黑暗中摸索,摸到上麵放著虹吸管的小桌子。這時候,奧格爾維對向我們飛來的氣體流光失聲驚叫。
那天夜裏,另一顆肉眼看不見的導彈從火星發射,奔向地球,離發射第一顆導彈的時間差1秒24點。我記得自己坐在桌子上,沒有開燈,眼前浮動著一片片綠色和深紅色。我真想抽煙,壓根兒沒有去猜疑我看見的那道微弱的光意味著什麽,它即將帶給我們什麽。奧格爾維一直觀察到淩晨1點才作罷;然後我們倆點著馬燈,步行回他家去。山下麵靜靜地臥著奧特肖和徹特塞,數百生靈正在高枕無憂。
那天夜晚奧格爾維對火星的自然環境大發宏論,認為火星上住有正在向我們發射信號的居民這一流行看法嗤之以鼻。他認為,也許是隕石雨正降落在火星上,再不然就是那兒正在進行劇烈的火山爆發。他向我指出,生物進化過程在兩個相鄰的行星上朝著相同的方向發展是多麽不可能。
他說:“火星上存在類似於人的生物的可能性隻有百萬分之一。”
那天夜裏和第二天夜裏午夜時分,接著又在第三天夜裏,數以百計的觀察者看見了那道火光;連續10天每天夜裏人們都看到了一道火光。隨後火星噴射就停止了。至於為啥原因,卻無人去探究。也許是因為噴射氣體給火星人帶來了麻煩。厚厚的煙霧或灰塵,在地球的高倍望遠鏡裏呈波動的灰色小片狀,在火星那清朗的大氣層蔓延,模糊了它那人們較為熟悉的
外表特征。
連日報也終於意識到了火星大氣層的擾動,關於火星上火山爆發的通訊報道充斥著大小版麵。連環漫畫期刊《笨拙周刊》則巧妙地將之用於其政治漫畫專欄。所有人都沒有警覺:火星人向我們發射的那些導彈正以每秒鍾許多英裏的速度穿越茫茫太空向地球飛馳,一小時又一小時地,一天又一天地接近我們,命運之輪正飛速向我們衝來,而人們居然若無其事,生活照舊,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我仍然記得,當時馬克漢姆為他編輯的畫報弄到一張新的火星照片時,是多麽興高采烈。後來的人們很難想像19世紀的報紙之豐富多彩,之富於進取心。至於我呢,正忙於學騎自行車,忙於寫係列文章,探討道德觀念如何與文明進程同步發展問題。
一天夜晚(第一顆導彈離地球不到1000萬英裏遠了),我同妻子出門散步。滿天星鬥,我向妻子解釋黃道十二宮,並且指出火星,那個明亮的光點,它高高地掛在蒼穹,正朝著眾多天文望遠鏡瞄準的方向爬行。夜色溫馨。回家路上,我們遇上一群從徹特塞和伊索奧斯歸來的郊遊者,一路吹拉彈唱。人們上床就寢時,家家戶戶的上扇窗戶都透出燈光。從遠方火車站傳來火車換軌的吱嘎聲、轟隆聲,漸漸消失在遠方。妻子指給我看那燦爛的紅、綠、黃三色的信號亮光懸掛在一方天空。一切都顯得那麽平安,那麽寧靜。
笑置之。如今回憶起昔日的種種心態,頗令人回味。當時,地球人至多忽發奇想:火星上也許存在其他人種,他們也許比地球人低級,隨時準備歡迎地球人前去傳教布道。然而,在茫茫宇宙的另一方,有比我們更具智慧的生命,正如我們比已經滅絕的動物更富有智慧一樣;有發達而又冷酷的智慧生命,他們正在虎視眈眈地覬覦著我們地球,正在悠緩而又穩健地策劃侵略我們的陰謀。
不必多言讀者也知道,火星離太陽平均1.4億英裏遠,圍繞太陽旋轉,它從太陽獲得的光和熱不到地球所獲得的一半。如果這種星雲假說不無道理的話,那麽,火星一定比我們這個星球古老,而且早在地球停止熔化之前,火星表麵就一定開始了生命的進程。
火星的體積不到地球的1/7,這就意味著它一定加快了冷卻速度,冷卻到可以產生生命的溫度。另外,火星擁有空氣、水以及其他維持生命所必需的一切。
然而,人類太自高自大,太囿於自己的井蛙之見,乃至於到了19世紀末葉,都沒有任何作家提出過,在火星那兒智慧生命也許已經發展到或多或少超過人類的程度。公眾也沒有意識到:既然火星比我們地球古老,它的麵積又不到地球表麵的l/4,而且比地球離太陽更遙遠,那麽,其必然是火星不但不是遠離生命的開始,而且是接近生命的終結了。漫長的冷卻過程總有一天會降臨我們這個行星,然而它在我們的近鄰星球那裏已經走得很遠很遠了。火星的自然條件依然是一個不解之謎。但我們至少知道,即使在火星的赤道地區,中午的氣溫也才接近我們地球寒冬的氣溫。火星上的空氣比地球稀薄得多,它的海洋已經收縮到僅僅覆蓋其表麵的 1/3,它的季節交替緩慢,南北兩極附近雪冠積聚而又融化,定期淹沒其溫帶地區。資源耗盡的最後階段對我們來說尚遙遙無期,但已經成為了火星居民的現實困擾。緊迫的生存壓力磨礪了他們的智慧,增強了他們的力量,同時也使他們變成了鐵石心腸。他們借助於儀器,憑借著我們連做夢也難以想像的智慧,透過浩渺的天空,在離火星最近的地方即朝太陽方向僅3500萬英裏遠處,看見了一顆希望的辰星即我們這顆溫暖的行星,上麵綠色的是植物,灰色的是水域,雲霧彌漫的大氣層顯示出肥沃,他們還透過朵朵浮雲瞥見大片大片人口稠密的土地以及狹長的海域裏船隻來往如梭。
正如猴子與猿對我們來說是低級的異類,我們人類,居住在這個地球上的生物對火星人來說也是低級的異類。地球人的智慧承認生命就是無休止的生存鬥爭,似乎這也是火星人的信條。他們那個星球已經走過了漫長的冷卻進程,而我們這個星球卻仍然擠滿了生命,但在他們的眼中卻不過是低級動物。看來,火星人要逃避一代又一代積聚的毀滅命運,唯一出路的確隻有往太陽方向燃起戰爭烽火。
在將火星人視為洪水猛獸之前,我們必須記住:我們自身不僅無情地毀滅了諸如已經絕跡的歐洲野牛、渡渡鳥等動物,而且還無情地滅絕了比我們低級的種族。塔斯馬尼亞人塔斯馬尼亞人:澳大利亞東南部塔斯馬尼亞島土著。雖然也屬於人類,但卻在歐洲移民發動的種族滅絕戰爭中,短短50年間就遭到了徹底毀滅。倘若火星人也以同樣的殘忍發動戰爭,難道我們要成為鼓吹慈悲,抱怨他們嗎?
火星人似乎以驚人的精確計算如何降臨地球——他們的數學知識顯然遠遠超過我們——而且似乎萬眾一心地準備戰爭。如果我們的儀器精密的話,那麽也許早在19 世紀我們就可能看見火星人的忙碌場麵。斯基亞帕雷利斯基亞帕雷利:1835—1910年,意大利天文學家,觀測到火星上的canali(線條結構),因被誤譯為英文的canals,引起火星上是否有運河和生物的猜測。等天文學家觀察到了那個紅色的平麵——說來也奇怪,無數個世紀以來,火星一直是顆戰爭之星 ——然而,他們雖然繪製了如此精確的標記,卻沒能闡釋上麵那些波動的圖像。其實,火星人一直在備戰。
1894年的衝衝:一個天體與另一個天體在天空中的相反方向或距角接近或等於180度的一種行星狀態。期間,首先在利克天文台,接著由尼斯尼斯:法國東南部港口。的佩洛丁,然後又由其他天文學家發現了那個盤狀平麵的發光部分上有一道巨光。英國讀者最先是在《自然雜誌》8月2號版上讀到那條消息的。我倒認為,這道火光可能意味著火星深陷的巨坑裏正在鑄造一門大炮,後來火星人就是從那座巨坑向我們發射的。在以後兩個衝期間進行發射的地點附近發現了奇特的標記,但當時還無法解釋它們。
戰爭風暴襲擊我們已有6年之久。當火星接近衝時,爪哇爪哇:印度尼西亞南部島嶼。的天文學家納威爾的天文交換器導線顫動,他驚異地發現火星上突然爆發一股巨大的閃光氣體。當時發生在12日臨近午夜時分;納威爾立刻動用光譜儀,光譜儀顯示出巨大的一團燃燒的氣體,主要是氫氣,以極快的速度向地球飛馳。到了 12點15分左右,火柱隱沒不見了。納威爾將該現象比作一團碩大無朋的火焰,突然以雷霆萬鈞之勢從火星噴發出來,“仿佛是燃燒的氣體從大炮噴射出來”。
後來證明,這個比喻恰如其分。然而,第二天除了《每日電訊》登了一小則消息外,大小報紙對這個消息都隻字未提。大禍就要臨頭了,人類世界仍置若罔聞。我本人要不是在奧特肖遇上著名的天文學家奧格爾維,對該火焰噴發的消息也會蒙在鼓裏的。他對該消息激動萬分,衝動之下邀請我當夜跟他一道值班,觀察那顆紅色的行星。
盡管自那以後發生了種種事情,但我對那個通宵的情景仍記憶猶新:黑暗寂靜的天文台,油燈幽暗,向屋角地板上投下一束淡淡的微光,天文望遠鏡的時鍾滴滴答答地響著,屋頂那道小縫——那是一道長方形的深淵,可見極微弱的光點一閃而過。奧格爾維來回走動,不見其人,但聞其聲。透過望遠鏡,可以看見一圈深藍色和那圓圓的小行星在視場遊動。看上去像個小小的玩意兒,如此明亮,如此渺小,靜止不動,上麵隱約可見橫向光帶,而且圓中微微有點扁平。但太渺小了,太明亮了 ——簡直像晃晃的針頭!它仿佛在顫動,但實際上是望遠鏡因時鍾的運動而振動,從而將那顆行星攝入視野。
我眺望時,那行星似乎忽而變大,忽而變小,忽而前進,忽而消隱,但那隻是因為我的眼睛疲倦在作祟。它遠離我們4000多萬英裏的浩渺空間。物質宇宙在其中遊動的空間之浩瀚廣袤,能意識到的人寥寥無幾。
我記得在視場裏那行星的附近,有3個微弱的光點,3顆隻能用望遠鏡才能看見的無限遙遠的星星,行星的周圍是茫茫宇宙那深不可測的黑暗。你知道一個嚴寒的星光之夜天空是多麽濃黑。在望遠鏡裏它顯得更加幽遠深邃。火星人向我們發射的那東西,將給地球帶來悲壯的搏鬥、慘烈的浩劫與大規模死亡的那東西,正穿越遙遠得不可思議的太空,疾速而又執著地向我們飛來,每分鍾就接近我們成千上萬英裏,我看不見它是因為它太遙遠太渺小了。那是我眺望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東西;地球上也沒有一個人夢想到那是顆實實在在的導彈。
那天夜裏,從那顆遙遠的行星又噴射出一股氣流,我看見了。當天文鍾敲響子夜時,火星的邊緣即其輪廓稍微突出部位出現一道暗紅色的閃光;我告訴了奧格爾維,於是他接替我觀察。夜裏暖融融的,我感到口渴,便笨手笨腳地在黑暗中摸索,摸到上麵放著虹吸管的小桌子。這時候,奧格爾維對向我們飛來的氣體流光失聲驚叫。
那天夜裏,另一顆肉眼看不見的導彈從火星發射,奔向地球,離發射第一顆導彈的時間差1秒24點。我記得自己坐在桌子上,沒有開燈,眼前浮動著一片片綠色和深紅色。我真想抽煙,壓根兒沒有去猜疑我看見的那道微弱的光意味著什麽,它即將帶給我們什麽。奧格爾維一直觀察到淩晨1點才作罷;然後我們倆點著馬燈,步行回他家去。山下麵靜靜地臥著奧特肖和徹特塞,數百生靈正在高枕無憂。
那天夜晚奧格爾維對火星的自然環境大發宏論,認為火星上住有正在向我們發射信號的居民這一流行看法嗤之以鼻。他認為,也許是隕石雨正降落在火星上,再不然就是那兒正在進行劇烈的火山爆發。他向我指出,生物進化過程在兩個相鄰的行星上朝著相同的方向發展是多麽不可能。
他說:“火星上存在類似於人的生物的可能性隻有百萬分之一。”
那天夜裏和第二天夜裏午夜時分,接著又在第三天夜裏,數以百計的觀察者看見了那道火光;連續10天每天夜裏人們都看到了一道火光。隨後火星噴射就停止了。至於為啥原因,卻無人去探究。也許是因為噴射氣體給火星人帶來了麻煩。厚厚的煙霧或灰塵,在地球的高倍望遠鏡裏呈波動的灰色小片狀,在火星那清朗的大氣層蔓延,模糊了它那人們較為熟悉的
外表特征。
連日報也終於意識到了火星大氣層的擾動,關於火星上火山爆發的通訊報道充斥著大小版麵。連環漫畫期刊《笨拙周刊》則巧妙地將之用於其政治漫畫專欄。所有人都沒有警覺:火星人向我們發射的那些導彈正以每秒鍾許多英裏的速度穿越茫茫太空向地球飛馳,一小時又一小時地,一天又一天地接近我們,命運之輪正飛速向我們衝來,而人們居然若無其事,生活照舊,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我仍然記得,當時馬克漢姆為他編輯的畫報弄到一張新的火星照片時,是多麽興高采烈。後來的人們很難想像19世紀的報紙之豐富多彩,之富於進取心。至於我呢,正忙於學騎自行車,忙於寫係列文章,探討道德觀念如何與文明進程同步發展問題。
一天夜晚(第一顆導彈離地球不到1000萬英裏遠了),我同妻子出門散步。滿天星鬥,我向妻子解釋黃道十二宮,並且指出火星,那個明亮的光點,它高高地掛在蒼穹,正朝著眾多天文望遠鏡瞄準的方向爬行。夜色溫馨。回家路上,我們遇上一群從徹特塞和伊索奧斯歸來的郊遊者,一路吹拉彈唱。人們上床就寢時,家家戶戶的上扇窗戶都透出燈光。從遠方火車站傳來火車換軌的吱嘎聲、轟隆聲,漸漸消失在遠方。妻子指給我看那燦爛的紅、綠、黃三色的信號亮光懸掛在一方天空。一切都顯得那麽平安,那麽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