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作為高宗與武後唯一活下來也是最小的女兒,自幼備受寵愛,少年時與上官婉兒交好,情同姐妹,與表兄薛紹青梅竹馬,並在適婚之齡,由高宗武後做主,下嫁薛紹。


    與她同日成婚的三哥李顯迎娶太子妃韋氏玉蓮,玉蓮貌美,但家世平平,一直小心討好武後和太平。


    婚後太平、薛紹二人情投意合,很幸福,然而薛紹的兄長忌諱太平是武後之女,常跟薛紹說公主不好。兩年後高宗去世,太子李顯繼位卻很快被廢,豫王李旦繼位,卻隻是傀儡,武後臨朝專權。


    朝堂上風起雲湧,太平雖然極有見識謀略、肖似武後,偶爾也跟母親、上官討論政事,但並無攬權的意願,勸說母親寬待李顯之外,隻想與丈夫和兒女過自家的太平富貴日子。然而樹欲靜風不止,就在她剛生下第二子薛崇簡不久,薛紹的兄長參與李衝造反案,薛紹受到連累,死於獄中。


    太平傷心欲絕,怨恨母親,上官前來勸說,暗示武後此舉實是為了保全她,並勸她為了子女振作起來。之後武後讓她下嫁武家子侄,她不願意,負氣之下,故意選了已經有妻子的武攸暨,卻沒想到武後竟派人賜死武攸暨之妻,令她下嫁。


    武攸暨敢怒不敢言,太平心懷愧疚,嫁過去之後便沒有橫眉以對,但武攸暨卻始終對她懷有防備之心,親自撫養前妻留下的女兒永和縣主。而太平自有四個兒女,見他如此,便也隻一心撫養薛紹的孩子,閉門不出,連宮中也不去了。


    果然第二年風雲變幻,武後在一係列鋪墊之後,終於登基為帝,立武氏七廟,攸暨封千乘郡王,賜爵實封三百戶。武家一瞬間成為皇族宗室,李家反而屢遭排擠迫害。


    風雨飄搖中,太平的長女不幸夭折,在她最艱難的時候,是武攸暨給了她幫助、保護和支撐,夫妻二人在相互扶持中終於產生真情,太平接連生下兩個兒子,對永和縣主也視如己出。


    酷吏來俊臣羅織罪名,欲陷害太平一家和皇嗣李旦、廬陵王李顯,太平終於忍無可忍,站了出來,與武家聯合揭發來俊臣的罪狀,並逐漸踏入政治舞台,與狄仁傑一同勸說武則天不要立侄子為嗣,將李顯召回洛陽,並冊封為太子。


    ----


    時間線:681年太平下嫁薛紹,同日李顯迎娶韋氏;683年12月李治駕崩;684年2月李顯被廢,李旦繼位;688年李衝造反,薛紹兄長參與,薛紹受連累死於獄中;690年太平改嫁武攸暨;


    691年9月,武則天登基為帝,封李旦為皇嗣;698年,武則天將李顯召還東都;699年,武則天將李顯重新立為太子;


    701年,韋氏的獨子邵王李重潤和女兒永泰公主李仙蕙、女婿武延基因議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被賜死;


    公元705年正月(神龍政變),逼武則天遜位給太子李顯,太平公主有功,而受封“鎮國太平公主”,李旦封“安國相王”;11月,武則天在上陽宮病死去世;


    710年6月,李顯突然駕崩,七月二十一日李隆基發動唐隆之變,殺韋後、安樂、上官婉兒;712年8月,李旦禪位李隆基,武攸暨去世;713年8月,太平因涉嫌謀反,被唐玄宗發兵擒獲,賜死於家中。


    ---------------------------


    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病逝,改立李治與武則天的二子李賢為太子。


    調露二年(680年),李賢因謀逆罪被廢為庶人,流放巴州。因此,又立了三子李顯為太子。


    永淳二年(683),十二月,李治駕崩,臨終遺詔:太子李顯於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天後決定。四天以後,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尊武則天為皇太後。


    光宅元年(684年)二月,李顯打算任命韋皇後之父韋玄貞為侍中,宰相裴炎力諫,李顯生氣地說:”朕即使把天下都給韋玄貞,又有何不可?還在乎一個侍中嗎?”武則天以此為借口將李顯廢黜為廬陵王,並遷於房州。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武則天臨朝稱製,自專朝政。


    同年九月,徐敬業、徐敬猷兄弟聯合唐之奇、杜求仁等以扶支持廬陵王為號召,在揚州舉兵反武,十多天內就聚合了十萬部眾。武後當即以左玉鈐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道大總管,率兵三十萬,前往征討。十一月,徐敬業兵敗自殺。


    垂拱二年(686年)鞭殺故太子李賢二子,唐之宗室被殺戮殆盡,其幼弱幸存者亦流嶺南。


    載初二年(691年)七月,法明等撰《大雲經》四卷,說武則天是彌勒佛化身下凡,應作為天下主人,武則天下令頒行天下。命兩京諸州各置大雲寺一所,藏《大雲經》,命僧人講解,並將佛教的地位提高在道教之上。九月侍禦史傅遊藝率關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請改國號為周,賜皇帝姓武。於是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長、沙門、道士共六萬餘人,亦上表請改國號。


    武後準所請,改唐為周,改元天授。尊號聖神皇帝,改元天授,但仍以李旦為皇嗣,賜姓武氏。立武氏七廟於神都,追尊周文王曰:始祖文皇帝。立武承嗣為魏王,武三思為梁王,其餘武氏多人為王及長公主。


    神功元年(697年),酷吏來俊臣欲羅告武氏諸王及太平公主,又欲誣皇嗣(唐睿宗)及廬陵王(唐中宗)與南北衙共同謀反,擬一網打盡。武氏諸王與太平公主都十分害怕,共同揭發其罪行,下獄處以極刑。


    聖曆元年(698年),武承嗣、武三思謀求當太子,幾次使人對武後說:“自古天子沒有以異姓當做繼承人的。”武則天猶豫未決,狄仁傑對武後說:“姑侄之與母子,哪個比較親近?(武承嗣、武三思皆武後之侄,中宗、睿宗則武後之子),陛下立兒子,那麽千秋萬歲後,會在太廟中作為祖先祭拜;立侄子,那麽從未聽說侄子當了天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廟。”又勸武則天召還李顯。從此,武則天沒有立武承嗣、武三思為太子的心思,於是召李顯回洛陽,皇嗣李旦請求遜位於廬陵王,於是武則天立李旦為皇太子,命為元帥,狄仁傑為副元帥率兵擊突厥。


    李仙蕙(684年-701年),字穠輝,唐中宗所有女兒中排行第七。韋皇後所生之女中排行第三,初封永泰郡主。李仙蕙在其父李顯複位東宮之後,以郡主身份下嫁武承嗣長子武延基。兄懿德太子李重潤和夫魏王武延基私議二張兄弟與武則天內幃之事,為武則天杖殺。


    根據墓誌銘記載事件發生後第二天,身懷有孕的李仙蕙因難產而死,但《資治通鑒》、《舊唐書》、《新唐書》等史書記載永泰郡主亦死於坐罪。中宗複位後追贈李仙蕙為永泰公主,以禮改葬,號墓為陵。1960年9月,永泰公主墓誌銘出土。她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墳墓被冠稱為“陵”的公主,規格與帝王相等。


    李顯曾特地下詔免太平公主對皇太子李重俊、長寧公主等人行禮


    神龍元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則天在上陽宮病死去世,享年82歲,遺詔省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後“。神龍二年(706年)五月,與高宗合葬乾陵。


    七月二十一日李隆基發動唐隆之變,萬騎左營統帥葛福順拔劍直闖羽林營,將韋璿、韋播、高嵩三人斬首示眾,高聲喝道:“韋後毒死先帝,謀危社稷,今晚大家要齊心協力,鏟除韋家人及其死黨,凡是長得高過馬鞭的人一律斬殺;擁立相王為帝以安定天下。倘若有人膽敢首鼠兩端幫助逆黨,判的罪要連及三族。”羽林軍將士全都欣我從命。


    於是葛福順將韋等人的首級送給李隆基,李隆基在燈下看過之後,便與劉幽求等人一同走出禁苑南門,鍾紹京率領著工匠二百餘人,手持斧子鋸子跟在後麵。李隆基派葛福順率領左萬騎攻打玄德門,派李仙鳧率領右萬騎攻打白獸門,雙方約定在淩煙閣前會師後,即大聲鼓噪。葛福順等人分別殺掉守門的兵將,攻入宮中。李隆基率兵守在玄武門外,三更時分,聽到宮中鼓噪聲之後,即率領總監及羽林兵進入宮中,在太極殿負責守衛中宗靈柩的南牙衛兵們聽到鼓噪之後,全都披掛整齊響應李隆基等人。


    韋後惶惑中逃入飛騎營,有一個飛騎兵將韋後斬首,並把首級獻給李隆基。安樂公主正對著鏡子畫眉,被士兵斬殺。此外還將武延秀斬首於肅章門外,將內將軍賀婁氏斬首於太極殿西。[15]不久追貶韋皇後為庶人,葬以一品之禮。


    上官婉兒執燭率宮人迎接,並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以證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劉幽求拿著遺詔求李隆基開恩,但李隆基不許,殺上官婉兒於旗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叩仙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嵐月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嵐月夜並收藏叩仙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