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阿曆克謝耶維奇·蒲寧(1870~1953),俄國著名詩人、小說家,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的傑出代表,俄羅斯文學史上最後一個古典作家。他曾兩次獲普希金文學獎,並於193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作品有《冬蘋果》、《兄弟》、《舊金山來的紳士》、《故園》、《蘇霍多爾》、《在巴黎》、《昏暗的林蔭幽徑》等中短篇小說。
蒲寧出身於沃龍涅什省葉列茨縣一個敗落的老式貴族家庭,從小生活在濃鬱的文學氣氛和優美而寂靜的田園中。1889年離家後,作過校對員、圖書館員、報刊采訪員等工作。他17歲起開始給報紙寫詩,繼而寫作小說。他的作品繼承了俄羅斯古典文學的傳統;他的小說簡練、緊湊、優美、擅長人物語言、形象、心理和自然景色的描寫,有對往昔充滿憶戀的挽歌情緒,尤其十月革命後寓居海外的作品中懷鄉思舊的情緒愈甚,但這沒有妨礙他在作品中對俄羅斯農民的命運的敏銳的描寫和對社會的批判。
蒲寧的中短篇小說尤其以描寫愛情見長,優秀之作幾乎全是愛情小說。《米佳之戀》淋漓盡致地刻畫了一個失戀青年的內心痛苦。
作品有《冬蘋果》、《兄弟》、《舊金山來的紳士》、《故園》、《蘇霍多爾》、《在巴黎》、《昏暗的林蔭幽徑》等中短篇小說。
蒲寧出身於沃龍涅什省葉列茨縣一個敗落的老式貴族家庭,從小生活在濃鬱的文學氣氛和優美而寂靜的田園中。1889年離家後,作過校對員、圖書館員、報刊采訪員等工作。他17歲起開始給報紙寫詩,繼而寫作小說。他的作品繼承了俄羅斯古典文學的傳統;他的小說簡練、緊湊、優美、擅長人物語言、形象、心理和自然景色的描寫,有對往昔充滿憶戀的挽歌情緒,尤其十月革命後寓居海外的作品中懷鄉思舊的情緒愈甚,但這沒有妨礙他在作品中對俄羅斯農民的命運的敏銳的描寫和對社會的批判。
蒲寧的中短篇小說尤其以描寫愛情見長,優秀之作幾乎全是愛情小說。《米佳之戀》淋漓盡致地刻畫了一個失戀青年的內心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