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清晨6時,正在馬薩諸塞州馬撒葡萄園島上休假的美國總統克林頓下達攻擊令,遊弋在阿拉伯海和紅海的十幾艘美國海軍水麵艦隻和潛艇,同時向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南部和蘇丹首都喀土穆發射了75至100枚戰斧式巡航導彈!


    當地時間8月20日晚10時左右,阿富汗東南省分帕克蒂亞的霍斯特地區已籠罩在一片夜幕之中。忽然,幾團帶著“隆隆”轟鳴的光亮,劃破了寧靜的夜空,飛衝而來,一陣陣巨響震得地動山搖,霎時間,烈焰滾滾,火光衝天,美國對阿富汗的空襲開始了。


    美軍從其遊弋在波斯灣上的軍艦上發射巡航導彈,空襲了分布在阿富汗東南部屬於塔利班控製區的本。拉登的6處營地。據稱,位於帕克蒂亞省霍斯特地區的兩處營地被導彈擊中。空襲持續了1個小時,至少造成15人喪生,30~50人受傷。


    在蘇丹,20日晚當地時間7時30分,兩架美國遠程轟炸機飛臨喀土穆,其中一架先投放了照明彈,隨後兩架飛機向蘇丹的一家私營的“康複製藥廠”發射了5枚導彈,並摧毀了這家製藥廠。至少造成5人死亡。


    美國在對阿富汗和蘇丹的襲擊中充分利用了它的技術優勢,美國在波斯灣一直駐有大量海軍部隊。最近由於美國與伊拉克因武器核查問題關係緊張,導致這個地區武器密集,這個地區的軍艦中包括配備導彈的uss林肯戰鬥隊。另外,uss水陸特備隊也駐紮在波斯灣離阿富汗襲擊目標約700英裏處。


    盡管五角大樓對美國發動襲擊一事保持沉默,但有消息透露,襲擊是由美國駐波斯灣的海軍艦艇發動的。駐紮在紅海的兩艘軍艦和在阿拉伯海的5艘軍艦,包括一艘潛水艇,參加了襲擊行動。而且,美國顯然動用了大量巡航導彈。蘇丹有目擊者說看到5枚巡航導彈襲擊了“希法”製藥廠。


    據報道,美國同時向阿富汗和蘇丹的一家化學武器工廠發射托馬哈克巡航導彈。襲擊目標在美國間諜衛星的監視之下,可以精確地定位目標。托馬哈克巡航導彈最適用於目前的情況,因為它射程極遠,精密度極高,它的射程超過1500公裏,它的另一個好處是不易被發現。


    這次襲擊受損情況的估計信息逐漸從阿富汗透露出來。塔利班官方電台報道說,有21人死亡,30人受傷。而駐阿富汗的巴基斯坦記者報道,據目擊者說至少有11人死亡,53人受傷。


    在美國部長聯席會議上,副國務卿托馬斯承認襲擊可能會遭致報複。他指出襲擊的目的是打擊恐怖力量,他說:“生活中本來就不存在完全的安全,這樣的襲擊還會發生。為了保護我們的人民,我們必須單方麵行動,但我們也歡迎其他國家與我們並肩作戰。”


    美國發動空襲的當天下午,正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馬撒葡萄園島上休假的克林頓總統,在休假地的一所小學裏發表簡短聲明。隨後他又飛回華盛頓,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稱這次空襲是對恐怖分子的反擊,是對內羅畢和達累斯薩拉姆兩起爆炸案製造者的報複,並表示美國今後還將采取類似行動。


    克林頓說,美國之所以采取這個行動是因為有證據表明,本·拉登手下的恐怖小組與本月7日的那兩次爆炸案有關,並準備進行針對美國新的襲擊,還想要獲得化學武器等。


    據美國情報部門稱,阿富汗霍斯特地區的6處恐怖分子訓練基地是由與拉登有關係的網絡成員使用的。這些基地給恐怖分子提供了避難所和房子,提供經費讓他們去世界各地,同時也提供軍事訓練以及武器。恐怖組織的一些人曾在這裏住過,有些還是世界著名恐怖組織的成員,他們已經在世界範圍內發動了一係列恐怖活動,這些恐怖組織從本·拉登的網絡基地獲取精神支柱、軍事訓練和世界範圍內的恐怖活動經費。


    克林頓在公開發言中說道:“我們有確鑿的證據證明這些團體在肯尼亞和坦桑尼亞的大使館爆炸案中起關鍵性作用……毫無疑問,美國麵對恐怖主義分子的威脅將保衛它的人民……今天我們已經還擊了。”


    克林頓在匆忙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指出美國發動襲擊的原因是:


    “這些組織過去對美國發動恐怖襲擊。”


    “我們有確鑿證據表明他們計劃對我們的人民發動進一步的恐怖襲擊。”


    “他們試圖取得化學武器和其他危險性武器。”


    白宮發言人麥考裏表示,克林頓總統回到華府的這一天,除了通過電視,清楚的向全美民眾解釋發動攻擊的原因外,也打過電話給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英國首相布萊爾。巴基斯坦總理謝裏夫以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


    美國輿論認為,美國空襲的目的是為了反擊和報複本·拉登及其同夥。美方認定拉登與前不久發生在內羅畢和達累斯薩拉姆的兩起爆炸事件有牽連,把他在阿富汗的6處營地視為恐怖分子訓練基地。


    有線電視新聞網引用華盛頓的一個未署名的消息來源說,大使館爆炸案的首號嫌疑犯歐登的招供是一項重大突破。歐登的供詞提供了有關拉登組織反美恐怖主義襲擊的詳細情況。許多國家的情報機構調查此案,“幾乎可以認定拉登是幕後操縱者。”


    另外,有報道說,美國情報機構有證據表明恐怖分子對美國駐也門大使館的襲擊已迫在眉睫,這很可能是影響美國發動襲擊的原因之一。


    美國國內輿論大多對此表示支持,但也有議員對此時發動襲擊的動機提出疑問。


    其時,克林頓正被國內的性醜聞案件攪得焦頭爛額。8月17日,克林頓在向大陪審團作證後,在全國電視演說中承認與萊溫斯基確有“不當”關係,引起全美一片嘩然。


    因此,克林頓選擇性醜聞案鬧得正凶的時候,下令攻擊兩處恐怖分子的大本營,立刻被外界認為是要轉移輿論對緋聞案的注意力。在美國曆史上,利用外交手段或戰爭,來轉移人民對內政不滿的例子實在太多了。


    有少數美國人於第二天指出,該天發生的事實,與影片《搖擺狗》中的虛構情節,簡直巧合到“匪夷所思”。在1997年拍攝的這部賣座影片中,一位虛構的美國總統卷人與一名女童子軍的性醜聞中,為了分散國人的注意力,這位總統竟捏造新聞,偽稱美國對阿爾巴尼亞發動戰爭。《搖擺狗》1998年元月上映數周後,白宮即傳出克林頓與萊溫斯基有染的消息。


    幾位共和黨人對克林頓的動機提出了質疑。賓州共和黨參議員斯佩科特推測,國內外都會懷疑克林頓下令進行這項攻擊是在轉移人們對他個人問題的注意。他說:“全世界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成員,印第安納州共和黨參議員科茨在一項聲明中說:“我們顯然還需要對此攻擊知道更多,以及為什麽在今天下令,鑒於總統個人本周麵臨的困難,質疑這一行動的時機是正常的。”他說,克林頓在萊溫斯基案中承認誤導其家庭和國家6個多月,因而已經喪失了信用,“這一時機肯定是可疑的”。


    但有線電視新聞網與《今日美國》報合辦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支持克林頓這一行動的民眾高達66%,反對者隻占19%。受訪者當中認為克林頓此舉的動機是為了分散民眾對他涉及緋聞案注意力的隻占36%,認為他無此動機的占50%。


    全美廣播公司的新聞民意測驗也發現,絕大多數的美國民眾支持政府導彈攻擊位於蘇丹和阿富汗境內的恐怖分子的目標。80%的受訪者支持周四下午的攻擊,64%者相信克林頓下令攻擊“主要是為了打擊恐怖主義”,而不是要轉移人們的注意力。


    這至少說明,盡管克林頓性醜聞纏身,但大多數美國人仍未喪失他們對克林頓治國能力的信心,也未多疑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程度。


    但接受調查的人們誰也不否認,從阿拉伯海及紅海美國海軍軍艦上發射的至少75枚航導彈,確有可能為克林頓“脫困”,幫助他在擔任總統5年多以來的最大一次個人危機中,好好喘一口氣。


    這次導彈空襲事件,如同在今年一月醜聞爆光後7個月內,克林頓所主導的幾次重大的外交活動一樣,如二月時下令美軍準備攻擊伊拉克,以推動武器檢查作業,六七月間訪問中國等,都是全球媒體的頭條,擠掉不少緋聞案的報導篇幅。


    克林頓在宣布反擊國際恐怖主義的行動後,全國媒體馬上改弦更張,停止“全天候”報導克林頓與前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之間緋聞案的每一個細節,以及他曾否認在向聯邦大陪審團做證時說謊。


    電子媒體開始回到以傳統的方式處理新聞,把重點放在訪問政府官員以及研究恐怖主義的學者專家,重複播出蘇丹首都喀土穆樓房被炸、起火燃燒的畫麵,以及昨天下午克林頓對全國的講話。


    在這條突發新聞的影響下,原本應是昨天美國頭條新聞的萊溫斯基再度被傳喚至大陪審團作證的新聞,在電視晚間新聞節目中被“淡化”到殿後。


    因此,美軍這次攻擊恐怖分子基地,就算真的和緋聞案無關,克林頓還是撿到了一點便宜。


    這場虛張聲勢的空襲雷聲大雨點小,除了屠殺平民、引起公憤,為自己再樹新敵外,美國沒得到絲毫便宜。拉登毫毛未損,站出來頭痛斥美國“非正義”,並揚言要采取更大的軍事行動。這一次煞有介事的空襲“炒”得麵目全非。而無論無心還是有意,克林頓絕對是這次空襲帶來所有影響中的最大受益者。


    ***


    國際反恐怖組織的一名研究員認為,最近發生在美國大使館的爆炸事件,無疑是過去幾年來美國麵臨的主要威脅——世界伊斯蘭恐怖主義組織反美活動的激烈表現。美國在國際反恐怖主義的戰鬥中一直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如今它肯定會對伊斯蘭恐怖主義作出相應的反應。


    伊斯蘭恐怖主義組織是過去幾年來國際恐怖主義的前鋒,其中最為活躍的是埃及吉哈得、阿爾及利亞的伊斯蘭武裝組織。有各種化名的世界伊斯蘭網絡組織以及拉姆齊·尤塞夫和最近頗負盛名的拉登等。


    根據拉登的觀點,西方的民主——尤其是美國的民主,是他們意識形態的頭號公敵,他們的暴力行動是對不平等的世界秩序的反抗,他們否認控製伊斯蘭國家的“世俗”軍團。為實現他們的戰略目標,他們已和世界各地誌同道合的人建立了聯係。隻有雄厚資產的本·拉登有能力把他們都集結在自己的羽翼下,形成一個世界陣線。他基本實現了由政府支持的組織的功能。


    過去的經驗說明,恐怖主義組織一旦得到政府支持,其能力將會大大增強。過去幾年來,美國通過瓦解政府對恐怖組織的支持,成功地打擊了一些國際恐怖主義組織(除得到伊朗支持的恐怖組織外)。然而自從本·拉登出現在世界恐怖主義網絡中後,美國的反恐怖主義行動受到極大影響。


    美國政府選擇在一定範圍內發動軍事行動有幾個層次上的需求:


    一是就雙邊關係來看,美國有必要對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尤其是阿富汗和蘇丹——表明它們要為替恐怖主義分子提供“自然保護區”付出代價。


    二是從全球範圍來看,美國要對傳統的政府支持恐怖主義表明自己的強硬姿態。這尤其是針對伊朗和伊拉克(如果它將開展恐怖主義活動作為反美的一種方式)以及利比亞(它試圖逃避安理會478號決議對它作出的製裁並可能開展恐怖主義活動作為一種報複)。


    三是從對恐怖主義組織的層麵來看,美國有必要對東非大使館的襲擊作出反擊,讓恐怖分子明白他們不能逃脫懲罰,美國的反擊也可以打消試圖損害美國利益的恐怖組織的念頭。


    四是從美國公眾意見來看,美國政府必須向它的人民證明它會采取必要的行動保護他們的安全不受恐怖分子的侵害。


    然而,如何對美國的反擊作出評價還為時過早。


    不出所料,阿富汗和蘇丹強烈抗議美國侵略它們的領土,但迄今為止它們沒有對恐怖主義組織增加援助。據估計,兩國,尤其是阿富汗會密切關注拉登在它領土範圍內的所作所為。


    美國的公眾幾乎都支持政府的軍事行動,大部分美國人將軍事行動視為對恐怖主義分子的正確而激動人心的反擊。根據以往的經驗,恐怖分子很可能會進一步對美國和它的同盟發動報複性的攻擊,美國將不得不接受可能的報複襲擊。


    為了估計恐怖分子可能作出的反應,許多評論家把目前的情況與1986年美國轟炸利比亞的情形相比。公眾認為美國對利比亞的襲擊是反恐怖主義的成功典範,但必須指出,盡管這兩次的情況有所不同,但利比亞對美國攻擊作出的反應是不容忽視的。它揭示給我們的基本道理讓我們不容樂觀,因為在兩年後,也就是1986到1988年間,利比亞掀起了又一次恐怖主義浪潮,恐怖主義團體對美國進行了一係列的打擊,利比亞的反應在1988年炸毀泛美航空公司的飛機時達到了頂峰。對利比亞的國際製裁在1992年才得以實施,利比亞政府改變了它對恐怖主義的態度,從積極支持者變成了消極旁觀者。


    總之,美國的反擊行動的成功必須與它如何減少伊斯蘭恐怖主義的威脅結合起來看。美國必須加強國際間的合作,減少任何國家對恐怖主義的支持,采取逮捕、引渡和製裁等措施可能要比采取軍事行動更為有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身大亨本·拉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偉  王淩  龔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偉  王淩  龔佳並收藏隱身大亨本·拉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