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風笑了笑,道:“先不忙下結論,你看看這幾本書再說。”
李莫愁將信將疑,先依次翻了翻那些白本冊子,總共隻有兩本書:《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當李莫愁翻開第一頁,立即意識到這兩本書的價值。
真的很有價值,隻因為這兩本書的作者名叫——戚繼光!
戚繼光,生於1528年,卒於1588年,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諡武毅。漢族,山東蓬萊人。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除以上職業,戚繼光還是一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他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路裝備優於敵人;他富有創造性的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台,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堪稱戰爭全能小當家。
以下是他波瀾壯闊人生中的一份履曆:
自嘉靖三十八年(1559)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戚繼光曆十三戰,每戰橫掃敵軍,幾近全殲,最大傷亡僅六十九人,敵我傷亡平均比例為30:1。
鴛鴦陣出,殺得倭寇片甲不留,軍隊素養之高,戰鬥損傷之小,空前絕後,彪炳史冊。
他從蓬萊出發,進軍北京,而後在此開始波瀾壯闊的一生:先打蒙古人,再打日本人,練兵東南,橫掃倭奴,驅逐胡虜,無人可擋,戰功之顯赫。
他抗擊倭寇十餘載,徹底掃蕩為虐沿海近百年的倭寇,而後再度北上,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
四十年中,無人可望其項背,蓋世之威名,四百年後仍聲震寰宇,萬民皆知!
當世之豪傑,人雄之典範!
這兩本冊子,囊括各個方麵,最重要的兩項是:練兵、陣法。
他憑借個人智慧帶出的軍隊,被稱為戚家軍,縱觀我泱泱中華數千年曆史,能以個人命名的軍隊,不過寥寥,其中最出名的兩個,宋有嶽家軍,明有戚家軍!
於明朝兩百餘年曆史,論軍紀之嚴明,訓練水平之職業,裝備之先進,戰績之彪炳——百戰百勝、高達十餘萬的斬級記錄,無軍可與戚家軍相提並論!
戚家軍,16-17世紀東亞最強軍隊!
當然,嶽風此時將這兩本書拿出來,還是有些不合時宜,地理位置姑且不提——這個是軟設施,可以改正,最重要的是,火器配置,也就是鳥銃!
火藥乃中國名震世界的四大發明之一,在13世紀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後,歐洲人出現了火繩槍。明嘉靖時火繩槍經日本傳入中國,在中國被稱為“鳥銃”。
這個時代當然沒有。
但是沒關係,鳥銃雖然沒有,但這個時代對火器,還是有一定的研究。趙匡胤建立大宋,便積極鼓勵火器的發明創造。
公元970年,兵部令史馮繼升等提出了製火箭法;公元1000年,神衛水師隊長唐福推出火箭、火環、火蒺藜;公元1002年,知寧化軍劉永錫向朝廷獻上創製的火炮。
宋仁宗(1023~1063年)編纂的《武經總要》一書,綜述的火器足有十餘種,譬如火箭、火炮、火藥鞭箭、引火球、蒺藜火球、鐵咀火鷂、竹火鷂、霹靂火球、煙球、毒藥煙球等。
這是幸運的一部分,不幸的是,這書中還詳細記載了火藥的配比比例,已十分接近現代黑色火藥的組配率,但因原料成分複雜、純度不夠,也沒有嚴格的定量比例。
所以,仍不能有效地發揮出火藥的全部性能。
結果就是,蒙古人得到這種火藥配置比例,在原有基礎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也算是師夷長技以製夷了。
如此機要的東西,居然會刊印出來,也不知大宋士人究竟是怎樣想的,腦袋冒泡吧?這事放在任何一個現代人那裏,都無法理解,或者說懶得理解。
嶽風不是例外。
同時這也說明,大宋研究火器的人才眾多,隻要自己給出鳥銃的大致圖冊,經過十餘年研究,工業上再行突破,鳥銃的誕生不成問題。
這個時代,已經有了突火槍!
李莫愁的眼睛越來越亮,滿是驚喜,激動的道:“這……這些東西,你是從哪兒得到的?但是這鳥……鳥銃是什麽東西,我怎麽從來都沒聽過?!”
嶽風避開第一個問題不答,又拿出鳥銃的大致圖冊,嶽風出品,畫工糟糕之極,常人根本看不懂,隻得跟李莫愁大致介紹一番。
至於他為什麽會知道這些,天可憐見,那三年的慘痛經曆中,他唯一的安慰就是書籍,但絕對不包括這些。
後來老程頭忽然出現,強製性讓他研讀曆史、兵書、各種武器、道家金丹、佛家證道,五花八門,折磨得他苦不堪言。
再後來,反倒覺得很有意思。而自他修煉自在心經以來,以前原本以為已經遺忘的東西,竟然又無比清晰的浮現腦海。
根據現代科學家對人腦的研究表明,很多記憶,你以為已經遺忘的,實則不過是被大腦儲存,一直等待你需要的時刻,再將這些記憶從儲存位置拿出來。
李莫愁喜道:“隻要有了這些東西,不出十年,咱們就能滅了金國,收複中原!”
“金國?”嶽風微微一笑,搖頭道,“我們最強大的對手,永遠都不會是金國。”
“那是誰?”
“蒙古!”
嶽風又續道:“再者說,這些東西當然很重要,但也要能完全將其價值發揮出來才行,抵禦蒙古族侵入,蕩平天下,一百裏路咱們才剛剛踏出第一步,還差得遠呢。而且,接下來十年,都將是打基礎的過程!雖然緩慢,但卻是重中之重,我需要你的幫忙!”
說罷,嶽風彎腰躬身,鄭重衝李莫愁施了一禮。
李莫愁被他弄得手足無措,臉頰湧上一層好看的紅暈,轉過臉,低下頭,扭捏著道:“幹嘛突然說這種怪話,你讓我做黃河幫幫主我不就做了,你讓我統一黃河流域的勢力,我……我也那麽做了啊。”
嶽風抬起頭,瞧著李莫愁,微笑道:“所以我才不好意思,要鄭重謝謝你啊。”
“不……不用的。”
[ps:非軍事曆史能手,有錯誤之處,勿怪。]
;
李莫愁將信將疑,先依次翻了翻那些白本冊子,總共隻有兩本書:《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當李莫愁翻開第一頁,立即意識到這兩本書的價值。
真的很有價值,隻因為這兩本書的作者名叫——戚繼光!
戚繼光,生於1528年,卒於1588年,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諡武毅。漢族,山東蓬萊人。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除以上職業,戚繼光還是一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他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路裝備優於敵人;他富有創造性的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台,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堪稱戰爭全能小當家。
以下是他波瀾壯闊人生中的一份履曆:
自嘉靖三十八年(1559)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戚繼光曆十三戰,每戰橫掃敵軍,幾近全殲,最大傷亡僅六十九人,敵我傷亡平均比例為30:1。
鴛鴦陣出,殺得倭寇片甲不留,軍隊素養之高,戰鬥損傷之小,空前絕後,彪炳史冊。
他從蓬萊出發,進軍北京,而後在此開始波瀾壯闊的一生:先打蒙古人,再打日本人,練兵東南,橫掃倭奴,驅逐胡虜,無人可擋,戰功之顯赫。
他抗擊倭寇十餘載,徹底掃蕩為虐沿海近百年的倭寇,而後再度北上,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
四十年中,無人可望其項背,蓋世之威名,四百年後仍聲震寰宇,萬民皆知!
當世之豪傑,人雄之典範!
這兩本冊子,囊括各個方麵,最重要的兩項是:練兵、陣法。
他憑借個人智慧帶出的軍隊,被稱為戚家軍,縱觀我泱泱中華數千年曆史,能以個人命名的軍隊,不過寥寥,其中最出名的兩個,宋有嶽家軍,明有戚家軍!
於明朝兩百餘年曆史,論軍紀之嚴明,訓練水平之職業,裝備之先進,戰績之彪炳——百戰百勝、高達十餘萬的斬級記錄,無軍可與戚家軍相提並論!
戚家軍,16-17世紀東亞最強軍隊!
當然,嶽風此時將這兩本書拿出來,還是有些不合時宜,地理位置姑且不提——這個是軟設施,可以改正,最重要的是,火器配置,也就是鳥銃!
火藥乃中國名震世界的四大發明之一,在13世紀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後,歐洲人出現了火繩槍。明嘉靖時火繩槍經日本傳入中國,在中國被稱為“鳥銃”。
這個時代當然沒有。
但是沒關係,鳥銃雖然沒有,但這個時代對火器,還是有一定的研究。趙匡胤建立大宋,便積極鼓勵火器的發明創造。
公元970年,兵部令史馮繼升等提出了製火箭法;公元1000年,神衛水師隊長唐福推出火箭、火環、火蒺藜;公元1002年,知寧化軍劉永錫向朝廷獻上創製的火炮。
宋仁宗(1023~1063年)編纂的《武經總要》一書,綜述的火器足有十餘種,譬如火箭、火炮、火藥鞭箭、引火球、蒺藜火球、鐵咀火鷂、竹火鷂、霹靂火球、煙球、毒藥煙球等。
這是幸運的一部分,不幸的是,這書中還詳細記載了火藥的配比比例,已十分接近現代黑色火藥的組配率,但因原料成分複雜、純度不夠,也沒有嚴格的定量比例。
所以,仍不能有效地發揮出火藥的全部性能。
結果就是,蒙古人得到這種火藥配置比例,在原有基礎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也算是師夷長技以製夷了。
如此機要的東西,居然會刊印出來,也不知大宋士人究竟是怎樣想的,腦袋冒泡吧?這事放在任何一個現代人那裏,都無法理解,或者說懶得理解。
嶽風不是例外。
同時這也說明,大宋研究火器的人才眾多,隻要自己給出鳥銃的大致圖冊,經過十餘年研究,工業上再行突破,鳥銃的誕生不成問題。
這個時代,已經有了突火槍!
李莫愁的眼睛越來越亮,滿是驚喜,激動的道:“這……這些東西,你是從哪兒得到的?但是這鳥……鳥銃是什麽東西,我怎麽從來都沒聽過?!”
嶽風避開第一個問題不答,又拿出鳥銃的大致圖冊,嶽風出品,畫工糟糕之極,常人根本看不懂,隻得跟李莫愁大致介紹一番。
至於他為什麽會知道這些,天可憐見,那三年的慘痛經曆中,他唯一的安慰就是書籍,但絕對不包括這些。
後來老程頭忽然出現,強製性讓他研讀曆史、兵書、各種武器、道家金丹、佛家證道,五花八門,折磨得他苦不堪言。
再後來,反倒覺得很有意思。而自他修煉自在心經以來,以前原本以為已經遺忘的東西,竟然又無比清晰的浮現腦海。
根據現代科學家對人腦的研究表明,很多記憶,你以為已經遺忘的,實則不過是被大腦儲存,一直等待你需要的時刻,再將這些記憶從儲存位置拿出來。
李莫愁喜道:“隻要有了這些東西,不出十年,咱們就能滅了金國,收複中原!”
“金國?”嶽風微微一笑,搖頭道,“我們最強大的對手,永遠都不會是金國。”
“那是誰?”
“蒙古!”
嶽風又續道:“再者說,這些東西當然很重要,但也要能完全將其價值發揮出來才行,抵禦蒙古族侵入,蕩平天下,一百裏路咱們才剛剛踏出第一步,還差得遠呢。而且,接下來十年,都將是打基礎的過程!雖然緩慢,但卻是重中之重,我需要你的幫忙!”
說罷,嶽風彎腰躬身,鄭重衝李莫愁施了一禮。
李莫愁被他弄得手足無措,臉頰湧上一層好看的紅暈,轉過臉,低下頭,扭捏著道:“幹嘛突然說這種怪話,你讓我做黃河幫幫主我不就做了,你讓我統一黃河流域的勢力,我……我也那麽做了啊。”
嶽風抬起頭,瞧著李莫愁,微笑道:“所以我才不好意思,要鄭重謝謝你啊。”
“不……不用的。”
[ps:非軍事曆史能手,有錯誤之處,勿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