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機默默地打量著眼前的少女,高高盤起的淡紫色發髻,搭配著那一襲朱紅色的長裙,淡藍色的透明發飾隨著公孫麗的腳步輕輕晃動著,將一國宗室之女的貴氣展露無疑。
公孫氏是姬姓貴胄,是脫胎於衛國王室的宗室貴胄,雖然年代久遠,早已出了五服,但的的確確是衛國宗室,所以這也是公孫羽不願降秦的最主要原因。
“公孫姑娘,費盡心思見我一麵,所求為何?”
公孫麗抿了抿粉嫩的櫻唇,注視著坐在桌案前的張機。
張機的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一切都與傳聞中的他截然相符,他這位秦國的衛尉,秦王的寵臣,從不會對任何沒有過節的人哪怕是奴隸囂張跋扈,心中依舊存留著墨家兼愛天下般的溫和。
“我……民女,懇求衛尉,可以饒恕家祖一條性命。”
公孫麗的聲音帶著濃鬱的憂愁,聲音輕顫。
雖然有著與紅蓮那般青春爛漫的氣質,但不同於紅蓮,生活在衛國這個小國,總是能讓人成熟得比同齡人更快些。
張機既然出身墨家,又是仁道之劍湛盧認可之人,那麽心中必然是有著仁善的。
君子可欺以方。
民女這個稱呼,應該能讓張機生出幾分憐憫之情。
而且,衛國都沒了,衛國大將軍這個職位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公孫麗稱民女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我為何要放了令祖父?”
張機雙臂支在桌案上,十指交叉抵著下巴,不緊不慢道:“公孫氏作為衛國宗室,若放了令祖父,想必他也會一心念著複國,或是加入山東某一國,圖謀向秦國複仇。”
“公孫姑娘,你說說我有什麽理由放跑一個秦國的敵人?”
公孫麗的心一沉,平心而論,秦國沒有處死她的祖父,已經是手下留情了。
寧死不降,又放不得,處死是最好也最為便利的方式。
但公孫麗還是佯裝鎮定道:“祖父早已過了天命之年,垂垂老矣,又能對秦國造成多少威脅?何況貴國上將軍蒙驁僅僅數日便攻破了帝丘城,可見祖父全然不是秦國的對手。”
“衛國大將軍,戰功赫赫,韜略不凡,此番秦國攻打帝丘城,若非兩國實力差距太大,加之聯軍新敗士氣低落,否則我秦軍也不會如此輕易地攻克帝丘城。”
張機並沒有任何動搖,擺出一副真的不打算放過公孫羽的姿態。
“隻要能釋放祖父,我可以說服祖父不再反秦。”
“不夠。”
“不反秦隻是釋放公孫將軍的一個最基本的前提。”
張機直視著公孫麗淺褐色的眼眸,與之對視著,絲毫不為那雙淺褐色美眸之中的柔弱所動搖,闡述著一個事實:“公孫姑娘你要明白一件事,不是公孫將軍不反秦,秦國就應該釋放他。而是公孫將軍不反秦,秦國才會考慮釋放他。”
“麗會說服祖父,勸降那些至今不願降秦的衛國舊臣。”
張機依舊搖著頭:“不錯的條件,但還不夠。”
“秦國有著當世頂尖的文武,文有文信侯相邦呂不韋,武有王、蒙、麃三位上將軍,衛國舊臣的歸降不過是錦上添花,哪怕不降也對秦國沒有任何影響。”
“不,秦國需要。”
從小自由出入衛君宮殿和大將軍府等地的公孫麗耳濡目染之下,明白的事情很多,比如秦國當前最稀缺的東西。
“士子!”
張機瞳孔微眯,他感覺自己似乎有些低估了公孫麗的智慧。
也許最初的公孫麗還抱有些天真的思想,但些許小錯誤卻難以掩蓋她的聰慧。
猶如秦國曾經的野蠻,以及法治與儒家內部眾多派別教義的衝突,儒不入秦成為了儒家沒有官宣卻幾乎沒有人敢違反的規則。
直到昭襄王時,荀子入秦,才算初步打破了秦國與儒家之間的堅冰,而大秦學宮的建設則是進一步的破冰行為。
饒是如此,儒家與秦國的來往,依舊不算多,哪怕是韓國之中的儒家士子都遠遠多於秦國的。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秦國曆來重視士子,給予外來士子的待遇十分優厚。
國外的士子入秦,在進入秦國邊境時經過檢查後確認了士子身份,經過秦國國內任何一座村舍,都能免費吃住,在進入鹹陽後更是可以入住秦國為士子們準備的館舍之中,等待國君召見或是官吏考核。
饒是如此,秦國依舊匱乏士人,以至於秦國的武將們不得不學習處理政務,以武將的身份負責一些要地的軍政事務。
例如,秦國的內史向來便是由武將來擔任。
名義上是拱衛國都,但又何嚐不是匱乏士人而導致的無奈之舉。
此次秦國之所以沒有在合縱聯軍敗北後對韓、魏等國動手,也是受限於這個原因。
秦國大可以趁此侵占趙、韓、魏、楚大片土地,但卻無法派遣足夠的文臣來治理地方,能夠上馬治軍下馬治政的武人太少了。
所以公孫麗的條件的確說到了張機的心坎上。
“說下去。”
見張機讓她繼續說下去,公孫麗心中一喜。
“衛國文風蕩蕩,昔年孔子周遊列國十四載,卻單單在衛國停駐十年,期間設帳授徒,是以季子感慨‘衛多君子,未有患也’。”
“秦國缺少士子,若是祖父能夠說服那些士子為秦效力,那麽則可以從衛國為招納到一大批士子。”
張機思忖著,沒有給出答複。
別看衛國的確是個小國,先前還是魏國的附屬國,武德也不充沛,時常被周圍的國家覬覦,但衛國的士人數量的確是多得離譜。
孔子在衛國設帳授徒十載,為衛國建立了近乎完備的文教體係,以至於衛國這樣一個小國大才輩出。
孔子的弟子子路,曆史上第一位愛國女詩人許穆夫人,名將苟變,李悝、吳起、商鞅這三位重量級人物,以及如今的大秦相邦呂不韋,還有前幾年加入了墨家的荊軻,都是衛國人。
而且,衛國的士人其實對於秦國的嚴刑峻法並不反感。
李悝、吳起、申不害、商鞅,戰國最為著名且影響力最大的四次變法行動的組織者,有三人來自於衛國,可見衛國人的思想並不迂腐,而且對法家思想的親近和尊崇,幾乎引領著這個時代前進的方向。
所以,衛國的士人的確對於秦國有著莫大的益處。
不過盡管公孫麗的條件很誘人,但張機並不打算就這麽答應。
火熱的目光仿佛透過了包裹嚴實的朱紅色長裙似的。
張機黑色的瞳仁緊盯著逐漸自信起來的公孫麗,從透著點點貴氣的淺紫色發髻到嬌俏白皙的麵容,再到到玲瓏有致的嬌軀。
張機的目光充滿了侵略性,而那熱烈而直白的目光也令找到了公孫麗心中的激動逐漸平寂下來。
果然,還是逃不過這個結局。
公孫麗在心中苦笑著,但對於這個結果也並沒有太多的意外。
自從她決定通過張機來解救祖父,便已然下定了決心,也做好了為此獻身的準備。
公孫麗微微欠身,施以一禮,露出一抹明媚的笑容,紅唇輕啟:“若將軍不棄小女子蒲柳之姿,麗願自薦枕席之間。”
(2404字)
(本章完)
公孫氏是姬姓貴胄,是脫胎於衛國王室的宗室貴胄,雖然年代久遠,早已出了五服,但的的確確是衛國宗室,所以這也是公孫羽不願降秦的最主要原因。
“公孫姑娘,費盡心思見我一麵,所求為何?”
公孫麗抿了抿粉嫩的櫻唇,注視著坐在桌案前的張機。
張機的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一切都與傳聞中的他截然相符,他這位秦國的衛尉,秦王的寵臣,從不會對任何沒有過節的人哪怕是奴隸囂張跋扈,心中依舊存留著墨家兼愛天下般的溫和。
“我……民女,懇求衛尉,可以饒恕家祖一條性命。”
公孫麗的聲音帶著濃鬱的憂愁,聲音輕顫。
雖然有著與紅蓮那般青春爛漫的氣質,但不同於紅蓮,生活在衛國這個小國,總是能讓人成熟得比同齡人更快些。
張機既然出身墨家,又是仁道之劍湛盧認可之人,那麽心中必然是有著仁善的。
君子可欺以方。
民女這個稱呼,應該能讓張機生出幾分憐憫之情。
而且,衛國都沒了,衛國大將軍這個職位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公孫麗稱民女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我為何要放了令祖父?”
張機雙臂支在桌案上,十指交叉抵著下巴,不緊不慢道:“公孫氏作為衛國宗室,若放了令祖父,想必他也會一心念著複國,或是加入山東某一國,圖謀向秦國複仇。”
“公孫姑娘,你說說我有什麽理由放跑一個秦國的敵人?”
公孫麗的心一沉,平心而論,秦國沒有處死她的祖父,已經是手下留情了。
寧死不降,又放不得,處死是最好也最為便利的方式。
但公孫麗還是佯裝鎮定道:“祖父早已過了天命之年,垂垂老矣,又能對秦國造成多少威脅?何況貴國上將軍蒙驁僅僅數日便攻破了帝丘城,可見祖父全然不是秦國的對手。”
“衛國大將軍,戰功赫赫,韜略不凡,此番秦國攻打帝丘城,若非兩國實力差距太大,加之聯軍新敗士氣低落,否則我秦軍也不會如此輕易地攻克帝丘城。”
張機並沒有任何動搖,擺出一副真的不打算放過公孫羽的姿態。
“隻要能釋放祖父,我可以說服祖父不再反秦。”
“不夠。”
“不反秦隻是釋放公孫將軍的一個最基本的前提。”
張機直視著公孫麗淺褐色的眼眸,與之對視著,絲毫不為那雙淺褐色美眸之中的柔弱所動搖,闡述著一個事實:“公孫姑娘你要明白一件事,不是公孫將軍不反秦,秦國就應該釋放他。而是公孫將軍不反秦,秦國才會考慮釋放他。”
“麗會說服祖父,勸降那些至今不願降秦的衛國舊臣。”
張機依舊搖著頭:“不錯的條件,但還不夠。”
“秦國有著當世頂尖的文武,文有文信侯相邦呂不韋,武有王、蒙、麃三位上將軍,衛國舊臣的歸降不過是錦上添花,哪怕不降也對秦國沒有任何影響。”
“不,秦國需要。”
從小自由出入衛君宮殿和大將軍府等地的公孫麗耳濡目染之下,明白的事情很多,比如秦國當前最稀缺的東西。
“士子!”
張機瞳孔微眯,他感覺自己似乎有些低估了公孫麗的智慧。
也許最初的公孫麗還抱有些天真的思想,但些許小錯誤卻難以掩蓋她的聰慧。
猶如秦國曾經的野蠻,以及法治與儒家內部眾多派別教義的衝突,儒不入秦成為了儒家沒有官宣卻幾乎沒有人敢違反的規則。
直到昭襄王時,荀子入秦,才算初步打破了秦國與儒家之間的堅冰,而大秦學宮的建設則是進一步的破冰行為。
饒是如此,儒家與秦國的來往,依舊不算多,哪怕是韓國之中的儒家士子都遠遠多於秦國的。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秦國曆來重視士子,給予外來士子的待遇十分優厚。
國外的士子入秦,在進入秦國邊境時經過檢查後確認了士子身份,經過秦國國內任何一座村舍,都能免費吃住,在進入鹹陽後更是可以入住秦國為士子們準備的館舍之中,等待國君召見或是官吏考核。
饒是如此,秦國依舊匱乏士人,以至於秦國的武將們不得不學習處理政務,以武將的身份負責一些要地的軍政事務。
例如,秦國的內史向來便是由武將來擔任。
名義上是拱衛國都,但又何嚐不是匱乏士人而導致的無奈之舉。
此次秦國之所以沒有在合縱聯軍敗北後對韓、魏等國動手,也是受限於這個原因。
秦國大可以趁此侵占趙、韓、魏、楚大片土地,但卻無法派遣足夠的文臣來治理地方,能夠上馬治軍下馬治政的武人太少了。
所以公孫麗的條件的確說到了張機的心坎上。
“說下去。”
見張機讓她繼續說下去,公孫麗心中一喜。
“衛國文風蕩蕩,昔年孔子周遊列國十四載,卻單單在衛國停駐十年,期間設帳授徒,是以季子感慨‘衛多君子,未有患也’。”
“秦國缺少士子,若是祖父能夠說服那些士子為秦效力,那麽則可以從衛國為招納到一大批士子。”
張機思忖著,沒有給出答複。
別看衛國的確是個小國,先前還是魏國的附屬國,武德也不充沛,時常被周圍的國家覬覦,但衛國的士人數量的確是多得離譜。
孔子在衛國設帳授徒十載,為衛國建立了近乎完備的文教體係,以至於衛國這樣一個小國大才輩出。
孔子的弟子子路,曆史上第一位愛國女詩人許穆夫人,名將苟變,李悝、吳起、商鞅這三位重量級人物,以及如今的大秦相邦呂不韋,還有前幾年加入了墨家的荊軻,都是衛國人。
而且,衛國的士人其實對於秦國的嚴刑峻法並不反感。
李悝、吳起、申不害、商鞅,戰國最為著名且影響力最大的四次變法行動的組織者,有三人來自於衛國,可見衛國人的思想並不迂腐,而且對法家思想的親近和尊崇,幾乎引領著這個時代前進的方向。
所以,衛國的士人的確對於秦國有著莫大的益處。
不過盡管公孫麗的條件很誘人,但張機並不打算就這麽答應。
火熱的目光仿佛透過了包裹嚴實的朱紅色長裙似的。
張機黑色的瞳仁緊盯著逐漸自信起來的公孫麗,從透著點點貴氣的淺紫色發髻到嬌俏白皙的麵容,再到到玲瓏有致的嬌軀。
張機的目光充滿了侵略性,而那熱烈而直白的目光也令找到了公孫麗心中的激動逐漸平寂下來。
果然,還是逃不過這個結局。
公孫麗在心中苦笑著,但對於這個結果也並沒有太多的意外。
自從她決定通過張機來解救祖父,便已然下定了決心,也做好了為此獻身的準備。
公孫麗微微欠身,施以一禮,露出一抹明媚的笑容,紅唇輕啟:“若將軍不棄小女子蒲柳之姿,麗願自薦枕席之間。”
(2404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