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最後的機會【下】
我家夥計說他是穿越者 作者:驢子太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首洋洋灑灑的長篇敘事詩歌經由他的手,寫下來。
背後的玉扳指和太平先生二人,探頭探腦的盯著他手下的紙。
直嘬牙花子。
一開始並不是驚歎於秋棋的文采,而隻是單純的驚歎於:這字真特麽醜。
但很快,隨著秋棋的筆觸流轉,他們二人的表情變得越來越誇張。
直到木蘭辭最後一句“安能辨我是雄雌?”收尾,二人才愣愣的對視一眼。
都能看出對方眼中掩飾不住的震驚。
要知道,這首木蘭辭,放在秋棋前世,那也幾乎是婦孺皆知的名篇。
與那首孔雀東南飛並稱樂府雙璧。
不僅因為其塑造出了花木蘭英勇無畏的傳奇形象、
更因為其文學上的造詣很高,生動細致,將人物精氣神躍然紙上。
雖是古文,但詞句並不詰屈聱牙,反而以最簡明易懂的方式進行敘述。
生動傳神,琅琅上口。
這才能夠被人傳唱千年不衰。
所以,當這篇木蘭辭完全展現在二人麵前的時候,二人都感覺無比震驚。
哪怕他們不通詩歌,不懂文學,也知道這是一篇難得的佳作。
尤其是太平先生,更覺自慚形穢,羞愧難當。
秋棋在輕描淡寫之間,揮揮筆,就能將一個完整的故事線索串聯在一篇詩歌之中。
這特麽還是人嗎?
……
蘿府。
已經是第七日了。
這七日間,蘿裳做出了很多努力和嚐試。
除了親自闖進宮中去見陛下,她已經將自己能夠動用的手段全都動用了。
但卻發現哪條路走到頭都有一堵牆擋著。
尤其是聽聞朝中傳來天子不上朝的風聲後,她更加心急如焚。
但當她真的嚐試插手宮中之事的時候,她就發現某些皇子的眼線幾乎無孔不入。
這座巍巍宮牆的主人,似乎早已不是正安帝。
雖然她不想承認,但她心中知道。
正安帝,大勢已去。
也正因為宮中眼線太多的原因,她無法直接闖進宮中。
一旦打草驚蛇,本就占著大勢風向的某些皇子就很可能拚命反撲,直接來個玉石俱焚。
那天子就真的一點反擊的機會都沒有了。
但一直這麽拖著根本不是辦法。
她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沒有時間繼續拖下去了!
素來勤政的天子不上朝,這隻能意味著天子的病情已經“重”到了一定程度。
可根據蘿裳對正安帝身體情況的理解……
正安帝的病情,根本不可能在短短月餘時間之內,惡化到這般無法挽回的地步。
可直到此時,都沒有任何一個人來蘿府求見她這位醫道大國手。
朝中一些臣子,也因此看出一些不對勁來。
平素正安帝最信任蘿國手,怎麽可能在生死攸關的關頭,仍然不宣蘿裳入宮?
終於。
在殿試結束的當晚。
蘿裳下了決定。
明日,她要親入宮中。
如果明著進不去,那幹脆就潛入宮中,想辦法將正安帝救走。
隻要正安帝不死,一切就還有機會。
折柳聽了蘿裳這個簡單粗暴的計劃之後,連連搖頭。
“奶奶!雖然我很不願意說,但通過這幾天的試探與觀察下來……眼下的蘭摧城,已經不是正安帝的天下了。”
“就算這次奶奶能把正安帝治好,可奶奶能救他一次,總不能救他十次百次!”
“皇子勢大,天子式微,這已成定局。”
“奶奶還是跟我走吧!還有三日時間,也許奶奶的病情……”
蘿裳搖頭打斷他。
“傻孩子,為何你到現在都還是不懂。”
“奶奶救他,是因為他是薑正安,而不是因為他是天子。”
“哪怕他已經做不了天子,奶奶也隻希望,他還能活……”
“而不是就這麽不明不白的喪命在親生兒子的算計之下!”
蘿裳站起身。
“孩子,替我研磨,如若我明日真的穿不破那巍巍宮牆……”
“你便將這封書信,親自交到葉司丞的手中。”
折柳連忙鋪開宣紙,將筆遞到蘿裳麵前。
“奶奶,你是想讓葉司丞趕回帝都來坐鎮局麵嗎?”
蘿裳幽幽一歎,眼神之中充斥著無盡的落寞和神傷。
“奶奶與小葉相識多年,奶奶太熟悉小葉了。”
“在小葉出京之前,還勉強有和那些皇子一爭之力的資本,因為在朝中,還有一些臣子忠心於陛下,且對小葉的話言聽計從。”
“小葉對後路,以及奪嫡之爭也有一些布置安排。”
“但看現在宮城之中深如淵海的勢力分布與爭端,皇子們的勢力要比我們從前想象得還要大得多。”
“尤其是那位手下豢養千餘門客,還有至少三成以上的臣子站隊的武王殿下,隻怕他隱藏的力量,要遠超於你我之想象。”
“此次既然他敢出手,就說明他一定做了萬全的準備。”
“這幾日,奶奶的頭腦異常清晰,想到了許多從前未曾想過的事情。”
“也許,我們從一開始就輸了。”
折柳小眉頭皺的很緊。
“奶奶這是什麽意思?”
蘿裳眼神深邃。
“也許,武王在這次大靖危局之中,挑頭要將自己的親信插入到選將之列。”
“所圖謀的根本就不是,讓自己的親信在戰爭中賺得軍功……”
折柳眼睛滴溜溜一轉,猛地倒吸一口冷氣。
“奶奶,你的意思是說……”
“武王在危局當頭之時,仍然這麽拚命的的要把蘭摧這潭水攪渾,將選將一事無限期地延長……”
“根本就不是為了那些所謂的軍功,所謂的替親信出頭。”
“他從一開始,就是要將葉司丞逼出蘭摧!?”
蘿裳點了點頭。
“沒錯,他將蘭摧的水攪渾,就意味著一定要有一個人站出來主持大局。”
“而這個人,隻能是葉司丞。”
“他知道在當時那種為難的局麵下,死忠於天子的葉司丞一定會站出來,一定會請求親自出征!”
“而一旦葉司丞離了京,什麽邊境危局,什麽四麵圍國,就都不用擔心了。”
“因為他知道以葉司丞的本事,解決危難一定不在話下。”
“而他就可以將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謀算大位之上!”
“眼下所有的一切,全都在武王的謀算之內!”
“看似延長選將,實際是以進為退,逼著葉司丞不得不站出來。”
“葉司丞此去,危難可解。”
“而他武王也不用再擔心帝都有葉司丞坐鎮,做起事來束手束腳了!”
“一箭雙雕。”
“此人手下必有奇才,這番算計,簡直可怕。”
“一向料事如神的葉司丞,竟都沒有看穿!”
折柳氣的差點將桌子掀了。
“他他他……他怎麽能這麽做!?”
“他還是不是靖國人?!在靖國最危難之時,他想的居然是鏟除異己,圖謀大位?”
“利用葉司丞的忠心,逼迫葉司丞出征迎敵,而他卻在背後朝自己的親爹捅刀子,他還是人嗎?!”
“江山要是落到這樣的人手中,天下百姓還能有消停之日嗎?”
蘿裳有些譏嘲的道。
“最可笑的是,自古以來,能夠坐上帝王之位的人,幾乎都是這些不是人的人。”
“機關算盡,無信無義。”
折柳有些擔心地問道。
“那……奶奶,葉司丞離京了,武王一定會大行其道,將其所有的隱藏力量全都搬出來。”
“想盡一切辦法,解決掉葉司丞留下來阻撓他登頂的那些布置。”
“這豈不是意味著,哪怕葉司丞回來,也根本阻止不了武王了?”
蘿裳再次長歎一聲。
“所以奶奶的這封信,並不是要請葉司丞回來力挽狂瀾……”
“隻要奶奶明日再次失利,仍然無法救出正安帝,那就意味著武王之謀……已經無人能夠阻止。”
“屆時,葉司丞大勝而歸,所麵對的一定是……懸頸屠刀。”
“所以你將這封書信交給葉司丞之時,一定要叮囑他,不要回帝都!”
“走得越遠越好!”
深夜。
折柳離開之後。
她一個人站在窗邊,眺望滿天星鬥璀璨。
喃喃自語。
“小葉,以你之性……哪怕有我勸阻,你也一定會殺回帝都吧。”
“我隻希望……你不要犯傻,一定,不要犯傻。”
她的白骨手掌攥握成拳,銀牙緊咬。
“不過,還有機會,明日,便是最後的機會!”
背後的玉扳指和太平先生二人,探頭探腦的盯著他手下的紙。
直嘬牙花子。
一開始並不是驚歎於秋棋的文采,而隻是單純的驚歎於:這字真特麽醜。
但很快,隨著秋棋的筆觸流轉,他們二人的表情變得越來越誇張。
直到木蘭辭最後一句“安能辨我是雄雌?”收尾,二人才愣愣的對視一眼。
都能看出對方眼中掩飾不住的震驚。
要知道,這首木蘭辭,放在秋棋前世,那也幾乎是婦孺皆知的名篇。
與那首孔雀東南飛並稱樂府雙璧。
不僅因為其塑造出了花木蘭英勇無畏的傳奇形象、
更因為其文學上的造詣很高,生動細致,將人物精氣神躍然紙上。
雖是古文,但詞句並不詰屈聱牙,反而以最簡明易懂的方式進行敘述。
生動傳神,琅琅上口。
這才能夠被人傳唱千年不衰。
所以,當這篇木蘭辭完全展現在二人麵前的時候,二人都感覺無比震驚。
哪怕他們不通詩歌,不懂文學,也知道這是一篇難得的佳作。
尤其是太平先生,更覺自慚形穢,羞愧難當。
秋棋在輕描淡寫之間,揮揮筆,就能將一個完整的故事線索串聯在一篇詩歌之中。
這特麽還是人嗎?
……
蘿府。
已經是第七日了。
這七日間,蘿裳做出了很多努力和嚐試。
除了親自闖進宮中去見陛下,她已經將自己能夠動用的手段全都動用了。
但卻發現哪條路走到頭都有一堵牆擋著。
尤其是聽聞朝中傳來天子不上朝的風聲後,她更加心急如焚。
但當她真的嚐試插手宮中之事的時候,她就發現某些皇子的眼線幾乎無孔不入。
這座巍巍宮牆的主人,似乎早已不是正安帝。
雖然她不想承認,但她心中知道。
正安帝,大勢已去。
也正因為宮中眼線太多的原因,她無法直接闖進宮中。
一旦打草驚蛇,本就占著大勢風向的某些皇子就很可能拚命反撲,直接來個玉石俱焚。
那天子就真的一點反擊的機會都沒有了。
但一直這麽拖著根本不是辦法。
她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沒有時間繼續拖下去了!
素來勤政的天子不上朝,這隻能意味著天子的病情已經“重”到了一定程度。
可根據蘿裳對正安帝身體情況的理解……
正安帝的病情,根本不可能在短短月餘時間之內,惡化到這般無法挽回的地步。
可直到此時,都沒有任何一個人來蘿府求見她這位醫道大國手。
朝中一些臣子,也因此看出一些不對勁來。
平素正安帝最信任蘿國手,怎麽可能在生死攸關的關頭,仍然不宣蘿裳入宮?
終於。
在殿試結束的當晚。
蘿裳下了決定。
明日,她要親入宮中。
如果明著進不去,那幹脆就潛入宮中,想辦法將正安帝救走。
隻要正安帝不死,一切就還有機會。
折柳聽了蘿裳這個簡單粗暴的計劃之後,連連搖頭。
“奶奶!雖然我很不願意說,但通過這幾天的試探與觀察下來……眼下的蘭摧城,已經不是正安帝的天下了。”
“就算這次奶奶能把正安帝治好,可奶奶能救他一次,總不能救他十次百次!”
“皇子勢大,天子式微,這已成定局。”
“奶奶還是跟我走吧!還有三日時間,也許奶奶的病情……”
蘿裳搖頭打斷他。
“傻孩子,為何你到現在都還是不懂。”
“奶奶救他,是因為他是薑正安,而不是因為他是天子。”
“哪怕他已經做不了天子,奶奶也隻希望,他還能活……”
“而不是就這麽不明不白的喪命在親生兒子的算計之下!”
蘿裳站起身。
“孩子,替我研磨,如若我明日真的穿不破那巍巍宮牆……”
“你便將這封書信,親自交到葉司丞的手中。”
折柳連忙鋪開宣紙,將筆遞到蘿裳麵前。
“奶奶,你是想讓葉司丞趕回帝都來坐鎮局麵嗎?”
蘿裳幽幽一歎,眼神之中充斥著無盡的落寞和神傷。
“奶奶與小葉相識多年,奶奶太熟悉小葉了。”
“在小葉出京之前,還勉強有和那些皇子一爭之力的資本,因為在朝中,還有一些臣子忠心於陛下,且對小葉的話言聽計從。”
“小葉對後路,以及奪嫡之爭也有一些布置安排。”
“但看現在宮城之中深如淵海的勢力分布與爭端,皇子們的勢力要比我們從前想象得還要大得多。”
“尤其是那位手下豢養千餘門客,還有至少三成以上的臣子站隊的武王殿下,隻怕他隱藏的力量,要遠超於你我之想象。”
“此次既然他敢出手,就說明他一定做了萬全的準備。”
“這幾日,奶奶的頭腦異常清晰,想到了許多從前未曾想過的事情。”
“也許,我們從一開始就輸了。”
折柳小眉頭皺的很緊。
“奶奶這是什麽意思?”
蘿裳眼神深邃。
“也許,武王在這次大靖危局之中,挑頭要將自己的親信插入到選將之列。”
“所圖謀的根本就不是,讓自己的親信在戰爭中賺得軍功……”
折柳眼睛滴溜溜一轉,猛地倒吸一口冷氣。
“奶奶,你的意思是說……”
“武王在危局當頭之時,仍然這麽拚命的的要把蘭摧這潭水攪渾,將選將一事無限期地延長……”
“根本就不是為了那些所謂的軍功,所謂的替親信出頭。”
“他從一開始,就是要將葉司丞逼出蘭摧!?”
蘿裳點了點頭。
“沒錯,他將蘭摧的水攪渾,就意味著一定要有一個人站出來主持大局。”
“而這個人,隻能是葉司丞。”
“他知道在當時那種為難的局麵下,死忠於天子的葉司丞一定會站出來,一定會請求親自出征!”
“而一旦葉司丞離了京,什麽邊境危局,什麽四麵圍國,就都不用擔心了。”
“因為他知道以葉司丞的本事,解決危難一定不在話下。”
“而他就可以將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謀算大位之上!”
“眼下所有的一切,全都在武王的謀算之內!”
“看似延長選將,實際是以進為退,逼著葉司丞不得不站出來。”
“葉司丞此去,危難可解。”
“而他武王也不用再擔心帝都有葉司丞坐鎮,做起事來束手束腳了!”
“一箭雙雕。”
“此人手下必有奇才,這番算計,簡直可怕。”
“一向料事如神的葉司丞,竟都沒有看穿!”
折柳氣的差點將桌子掀了。
“他他他……他怎麽能這麽做!?”
“他還是不是靖國人?!在靖國最危難之時,他想的居然是鏟除異己,圖謀大位?”
“利用葉司丞的忠心,逼迫葉司丞出征迎敵,而他卻在背後朝自己的親爹捅刀子,他還是人嗎?!”
“江山要是落到這樣的人手中,天下百姓還能有消停之日嗎?”
蘿裳有些譏嘲的道。
“最可笑的是,自古以來,能夠坐上帝王之位的人,幾乎都是這些不是人的人。”
“機關算盡,無信無義。”
折柳有些擔心地問道。
“那……奶奶,葉司丞離京了,武王一定會大行其道,將其所有的隱藏力量全都搬出來。”
“想盡一切辦法,解決掉葉司丞留下來阻撓他登頂的那些布置。”
“這豈不是意味著,哪怕葉司丞回來,也根本阻止不了武王了?”
蘿裳再次長歎一聲。
“所以奶奶的這封信,並不是要請葉司丞回來力挽狂瀾……”
“隻要奶奶明日再次失利,仍然無法救出正安帝,那就意味著武王之謀……已經無人能夠阻止。”
“屆時,葉司丞大勝而歸,所麵對的一定是……懸頸屠刀。”
“所以你將這封書信交給葉司丞之時,一定要叮囑他,不要回帝都!”
“走得越遠越好!”
深夜。
折柳離開之後。
她一個人站在窗邊,眺望滿天星鬥璀璨。
喃喃自語。
“小葉,以你之性……哪怕有我勸阻,你也一定會殺回帝都吧。”
“我隻希望……你不要犯傻,一定,不要犯傻。”
她的白骨手掌攥握成拳,銀牙緊咬。
“不過,還有機會,明日,便是最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