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小說完成時,洋基隊剛好結束2006年季後賽最後一場球賽。
我不是棒球通,小時候玩過棒球,但長大以後幾乎沒再碰過,隻是單純喜歡看球賽。
寫小說的當時,台灣正掀起一股王建民熱潮,發生很多有趣的現象。
如果平時就有在關注棒球的人,我想真的會對那種近乎瘋狂的全民運動嘖嘖稱奇。
觀察我身旁的家人,我媽是大愛連續劇的忠實觀眾,平常沒在關心體育賽事,卻跟我討論起王建民如何如何(我想她應該連一場比賽都沒看過),我爸也開始看棒球(他平常的嗜好是網球跟撞球,偶爾看看高爾夫球),我弟是個早出晚歸的上班族,一向很注重睡眠品質,但為了看比賽,可以熬夜或是三、四點起床;身邊一些以前連棒球是幾個人打都搞下清楚的朋友們,個個開始聊起王建民如何如何,還戴上nyy的球帽,穿上nyy的球衣表示支持,彼此的共同話題又多了一項。
“你有沒有看王建民的上一場比賽?”
“有啊,他贏了,下一場要對口口隊。”
去美國紐約玩也多了一項地標要走。記得去洋基球場看一場比賽,開始試著了解棒球規則跟大聯盟的球隊和球員,還用不流利的英文念西班牙文的名字。
連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也受到影響,贏球了,工作起來特別帶勁,心情愉快;輸球了,唉聲歎氣的,整個人無心沒精神,工作進度落後。
周末,我到早餐店吃早餐,店裏的電視正在播espn轉播nyy的比賽,我跟其它在吃早餐的客人一起目下轉睛看球賽,很詭異的卷入社會集體狂熱中。
當洋基隊在季後賽第一輪失利,宣告今年球季結束時,朋友們互相勉勵“可以專心工作賺錢了”,我隻能苦笑,期待明年新的球季開始。
以上跟小說內容其實沒什麽關係,隻是一段很奇妙的寫作經驗,算是為那個時刻留下一點紀念。
我不是棒球通,小時候玩過棒球,但長大以後幾乎沒再碰過,隻是單純喜歡看球賽。
寫小說的當時,台灣正掀起一股王建民熱潮,發生很多有趣的現象。
如果平時就有在關注棒球的人,我想真的會對那種近乎瘋狂的全民運動嘖嘖稱奇。
觀察我身旁的家人,我媽是大愛連續劇的忠實觀眾,平常沒在關心體育賽事,卻跟我討論起王建民如何如何(我想她應該連一場比賽都沒看過),我爸也開始看棒球(他平常的嗜好是網球跟撞球,偶爾看看高爾夫球),我弟是個早出晚歸的上班族,一向很注重睡眠品質,但為了看比賽,可以熬夜或是三、四點起床;身邊一些以前連棒球是幾個人打都搞下清楚的朋友們,個個開始聊起王建民如何如何,還戴上nyy的球帽,穿上nyy的球衣表示支持,彼此的共同話題又多了一項。
“你有沒有看王建民的上一場比賽?”
“有啊,他贏了,下一場要對口口隊。”
去美國紐約玩也多了一項地標要走。記得去洋基球場看一場比賽,開始試著了解棒球規則跟大聯盟的球隊和球員,還用不流利的英文念西班牙文的名字。
連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也受到影響,贏球了,工作起來特別帶勁,心情愉快;輸球了,唉聲歎氣的,整個人無心沒精神,工作進度落後。
周末,我到早餐店吃早餐,店裏的電視正在播espn轉播nyy的比賽,我跟其它在吃早餐的客人一起目下轉睛看球賽,很詭異的卷入社會集體狂熱中。
當洋基隊在季後賽第一輪失利,宣告今年球季結束時,朋友們互相勉勵“可以專心工作賺錢了”,我隻能苦笑,期待明年新的球季開始。
以上跟小說內容其實沒什麽關係,隻是一段很奇妙的寫作經驗,算是為那個時刻留下一點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