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約書亞-庫什納鎖緊眉頭,低聲將這個詞反複念叨了好幾遍。


    並非是他未曾聽聞過這家公司。


    而是他實在想不到為什麽韓易會對它青眼相加。


    什麽是y?


    一個上海聞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短視頻應用程序,於2014年8月正式上線,其核心策略,就是為用戶提供體驗全麵超越vine的全新應用。


    當時,vine還是短視頻這個賽道上無可爭議的絕對領先者,2012年6月創立,2012年10月便被twitter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整體收購。2013年1月24日,第一個版本正式上線,其別開生麵的六秒短視頻循環玩法,迅速俘獲了一大批歐美青少年。


    2013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的半年時間裏,vine成為了世界範圍內用戶增長量最快的應用程序,增長率達到驚人的403%,遠超第二名flickr的146%、第三名instagram的130%,還有第四名whatsapp的123%。到了2015年底,vine已經發展成了一個擁有兩億注冊用戶的龐大社群,被譽為帶動twitter生態圈發展的下一個火車頭,重要程度與facebook的instagram不相上下。


    但twitter從來就沒有成功解決vine的幾個致命問題,這個存活時間不到四年的短視頻應用,在崛起的同時就已經走上了衰落的道路。首先,twitter對旗下的應用程序,沒有一個統一和連貫的運營理念,vine如日中天的時候,twitter本身還在研發他們的30秒視頻功能。


    其次,twitter不知道該如何利用這個app來賺錢,後世被抖音玩出花的付費推廣,vine直到停止運營也沒有上線。這導致母公司損失了數以億計的商業化收入,廣告商亦因此轉投facebook和snapchat。


    更重要的是,收購vine的時候,twitter讓大部分高管留任,這些高管對於他們創造的短視頻奇跡非常自信,幾乎是原教旨主義式地守護著他們的“六秒原則”,即短視頻隻能被限製在六秒的時間框架內。這導致用戶的創意和表達欲嚴重受限,所以,當instagram於2013年6月上線15秒短視頻功能後,當時熱度正在飛速攀升的vine,其實就已經在流失用戶了。


    多重負麵因素影響下,2016年10月27日,難以為繼的vine宣布,將禁止用戶上傳新的視頻內容,宣告了該應用的正式消亡。一時間,各種所謂的深度報道紛至遝來,把vine,和它所代表的短視頻平台,貶得一無是處。


    “千禧一代確實喜歡觀看十秒左右的視頻,但不會刻意在網絡上搜尋這些視頻,它們是碎片化娛樂的補充,是社交媒體平台的餘料。離開facebook、instagram或者snapchat,單獨提供短視頻娛樂的平台,會生存得相當艱難。”


    這bc專欄記者米歇爾-卡斯蒂略給vine的蓋棺定論,也是諸多風險投資從業者對短視頻平台的共識。


    包括約書亞-庫什納在內。


    “你看起來好像對y……”韓易身子向前傾了傾,“不是很滿意的樣子?”


    “產品本身沒有什麽可抱怨的,我試用過,很有趣。事實上,關於y的投資案,兩年前就被團隊呈報到了我的辦公桌上。”約書亞-庫什納用指腹抹了抹嘴唇,回應道。


    “但你拒絕了?”


    “矽穀大多數的風險投資公司都拒絕了。”約書亞細致地解釋道,“你可能不太了解當時這個團隊是什麽情況……他們融了25萬美元,本來想做一個在線教育平台,邀請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來平台開課,每節課三到五分鍾。但許多學科太過複雜,根本不可能用幾分鍾的時間就講完一個知識點,而且最致命的是,知識本身並不有趣,或者說他們沒有把知識包裝得很有趣,所以,那個app,基本上是一發行就宣告失敗了。”


    “我還記得我跟這個團隊電話溝通了大概半個小時,我在紐約,他們在上海,我下午三點才有時間,他們就真的等到了淩晨三點。我們的談話非常愉快,團隊本身也非常高效且誠實,沒有跟我耍什麽花招……但是他們當時的情況真的太令人擔憂了,25萬的資金隻剩下8%,為了不把這筆錢還給投資人然後原地解散,才倉促啟動了短視頻平台的計劃,因為跟他們原本在做的項目比較對口,很多東西直接拿來就能用,產品成型也就會快一點。”


    “所以,y其實是個補救措施?”


    “沒錯,從立項到完成第一版上線,隻用了三十天。”


    “怪不得伱當時會拒絕他們的融資提案。”約書亞-庫什納的回答解開了韓易內心的疑惑,在他看來,一個如此優質的項目,約書亞應該沒有理由拒絕才對,“但現在回想起來,會不會有點後悔?他們上個月剛發布了用戶數據,注冊人數已經突破1.3億了。”


    “對我來說,還好吧,沒有特別後悔或者懊惱的情緒。”約書亞輕輕搖了搖頭,“y的發展曆程中,其實充滿了很多不確定性。因為曾經接觸過他們團隊的緣故,我這兩年其實一直有在密切關注。剛開始的數據指標看起來不錯——每天有500人下載,而且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用戶都能留存下來,但還是太慢了。接下來的十個月裏麵,他們的用戶增長速率就沒有變化過。”


    “沒有風險投資公司會對這種持平的成長曲線感到滿意。”韓易為約書亞補充道。


    “是的。幸好關鍵時刻,y自己找到了症結所在。”


    “症結在哪裏?”


    “用戶把視頻下載下來,分享到instagram、twitter,或者facebook的時候,看不到y的標識。”


    “ah。”韓易頓悟,“然後他們就給每個用y製作的視頻都打上了水印,還有用戶本人的名字,保證他們不會對logo的出現感到過度反感。”


    “這個時候,y才算真正進入爆發期。”約書亞-庫什納頷首應道,“2015年7月登頂蘋果應用商店免費軟件的下載排行榜首位,8月份就拿到了sig牽頭的,1660萬美元的a輪融資。所以說,要不是因為有那一次關於視頻水印的變動,y早就關門大吉了。而這種情況,跟興盛資本的投資邏輯可以說是……完全相反的,就像你剛才聽到的那樣,易,我們的客戶名單裏,有許多把安全性放在首位的機構客戶,他們想在矽穀找到的是穩健的,可持續的成熟商業模式,而不是迫不得已的豪賭。”


    “但他們豪賭成功了,不是嗎?”韓易反問道,“1.3億的注冊用戶,4000萬的活躍用戶,每天新增的視頻量超過1200萬條。”


    “也許在某種意義上,y成功了,是的。”約書亞想了想,給出了一個相當委婉的回答,他不想讓麵前這個有興趣往興盛資本的基金裏投入九位數資金的潛在合作夥伴感到不快,“不過,如果我們從vine那裏學到了任何東西,那就是——僅僅擁有用戶是不夠的,若不能將其商業化,遲早都會走向衰敗。”


    “最關鍵的是,在我看來,y還有一個無比致命的天然缺陷。”


    “什麽缺陷?”


    “它的名字,y。”約書亞放慢語速,說道,“你自己在運作唱片公司和版權發行公司,你應該非常清楚,易,y這種模式不會長久。平台上所有15秒的視頻,不管是唱歌也好、跳舞也好,還是做各種各樣的搞笑動作也好,都是圍繞著熱單完成的。換句話說,y,就是音樂流媒體平台和視頻流媒體平台之外,互聯網公司利用音樂版權的另一種方式。它是一種全新的方式,一種互動的方式,但毫無疑問,確實也是一種剝削的方式。”


    “三大音樂集團,包括瀚音樂,現在隻是沒有把目光投向y而已,因為它還不夠大,不夠穩固,不夠有錢。等它成長到youtube的……大概三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的程度,一連串的版權官司就會找上門來了。到時候,光是y需要支付的版稅,估計就要讓所有的投資者望而生畏。”


    “你不覺得y可以用安全港原則來保護自己嗎?”韓易心中早有答案,他之所以選擇這樣發問,更多的是對約書亞-庫什納的測試。


    看看這位資本金童,有沒有可以跟他討論y及其背後商業邏輯的資格。


    “不太可能。”約書亞斬釘截鐵地說道,“youtube之所以能逃過三大音樂集團的圍獵,歸根究底是因為,它提供的確實隻是一個視頻分享平台而已,它沒有給用戶提供具體玩法,更沒有提供音樂選擇。但y不同,所有的宣傳廣告,主打的概念隻有一個:從它提供的熱門音樂庫裏選擇你喜歡的單曲,然後跟著拍視頻、對口型。”


    “如果我是聯邦法官,作為用戶行為的引導者,它絕對會敗訴,毫無懸念。”


    “我還以為你對y不感興趣呢。”韓易歪起腦袋,饒有興致地注視著約書亞,“沒想到你研究得這麽透徹。”


    約書亞說得沒錯,y,以及它的後繼者tiktok,從商業邏輯上來說與youtube有本質上的不同。youtube主攻傳統的長視頻,抖音專注碎片化娛樂時代興起的短視頻。youtube吸引全年齡段的用戶,主力觀眾在18到34歲之間,抖音則專攻年輕群體,genz,和千禧世代中年齡更小的那部分,大概在16到24歲的範圍內。


    youtube上麵的視頻內容包羅萬象,vlog、教程、影片、mv,種類多樣,而抖音,至少在它爆發式增長的那段時期裏,是以創意類的短視頻為主核心賣點的。


    而這些創意類短視頻的“創意”、“趣味”和“亮點”,幾乎都與音樂密切相關。


    抖音,品如其名,就是一個以音樂為文化內核的平台。


    特別是早期的抖音,在韓易看來,更像一個鼓勵用戶自製音樂可視化內容的集散地。


    音樂在抖音傳播鏈條上的地位是如此顯著,以至於抖音根本就沒有想過像youtube那樣扯起“我隻是提供平台,侵犯你們版權的是用戶”這種虎皮大旗,而是老老實實地跟三大音樂集團挨個談判,按時付款,逐年續約。


    就連獨立的原創音樂人,抖音也開放了音樂人後台,按月結算版稅,頻率比季度結算的網易雲音樂和qq音樂高得多,付款流程也簡單得多。後台剛點結算,款項就直接打到支付寶賬戶上,十秒鍾都用不到。而網易雲和tme,從提交付款請求,到收到發票,再到最終打款,起碼要拖一個月的時間。


    不僅如此,上一世,抖音還成立了單獨的音樂版權發行公司,大舉進軍音樂工業核心地帶,野心昭然若揭。


    換句話說,未來的抖音,不光是音樂版權的使用方,還在想盡辦法成為音樂版權的所有方。


    因此,哪個app都可能不付音樂使用產生的版稅,唯獨抖音,絕不會在這方麵皺半下眉頭。


    音樂,就是抖音的命脈與根基。


    “投資的項目需要仔細研究,因為我得知道我是為了什麽而投資。不投資的項目更要研究透徹,否則我就是在白白浪費良機。”約書亞-庫什納張開雙臂,一臉理所當然。


    “很好。”


    聽見約書亞-庫什納對y的質疑,韓易思忖片刻,才重又拋出了一個問題。


    “youtube現在有多大,喬什?你有一個大概的數據嗎?”


    “月度活躍用戶數好像是……14億,不,15億。”約書亞微微蹙眉,“別的數據記不清楚了,畢竟youtube太大,已經超出了我的考量範圍。”


    “沒關係。現在,想象一下,如果y月活躍用戶數跟youtube一樣多,會發生什麽?”


    “唱片公司會賺到褲子都掉下來。”


    “不,再想想。”韓易笑著晃晃食指。


    “y就可以……讓用戶付費使用音樂?就像spotify和applemusic所做的那樣?”


    “那相當於快速自殺,沒人會付錢拍短視頻。”


    “是啊,這就是短視頻平台難以商業化的……等等。”忽然,約書亞像是想到了什麽似的,陡然睜大了眼睛,“你的意思是……”


    “finishyourthought。”


    “如果有15億用戶,y就擁有了史上最強大的音樂推廣工具,如果一首歌,能夠作為背景音樂被15億人聽到,哪怕它是一坨純粹徹底的狗屎,也能創造千萬美元級別的收入。”


    “完全正確,喬什。”


    哇噢。


    表麵鎮定的韓易,在心中發出了一聲驚歎。


    不愧是哈佛商學院畢業,五年做到十億資管規模的新一代猶太裔金融精英。


    甚至不需要點撥,就能撥雲見日,迅速找到y,以及後世由它演變而來的tiktok最令世界忌憚的超能力。


    比病毒繁殖還快的推廣速度。


    和無限趨近於零的宣發成本。


    今天比較忙,先放一半,(下)明天發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好萊塢的億萬富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TrojanRW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TrojanRW並收藏好萊塢的億萬富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