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正是楊彪的兒子,楊修楊德祖,剛剛及冠,尚未出仕,一直在家讀書。


    楊修自小聰慧,基本上楊彪的事情少有能瞞住他的。也正是處於青春叛逆期,時常在楊彪麵前表現自己才華,這次也不例外。


    “父親大人,不知做了什麽決定?”如今長安城外,李傕郭汜成天混戰,天子年紀幼小,朝會基本上廢掉,楊彪即便身為三公之一,也是在家中閑著。趁著沒人的時候,楊修悄悄問道。


    “哦,你又猜到了什麽?”楊彪皺眉。


    “孩兒不知道是什麽事,但卻知道一定是大事,而且父親大人肯定已經下定決心。這是關乎盍族上下的事,所以孩兒也想知道。”楊修並不因為父親不滿而收斂,這種情況他見的多了。


    “朝廷大事,你一介白身,躲都來不及,幹嘛非要往上湊?如今時局不穩,你安心在家讀書就是,不要管外麵那些事。”楊彪吩咐道。


    “正是因為時局不穩,所以孩兒才更要了解外麵的大事,否則誰知道會不會哪天就被人衝進來拿去下獄。”楊修反駁道,“長安數年來,片刻不得安穩,孩兒哪還有什麽心思讀書,隻想幫著父親早日振朝廷之威。”


    “德祖啊,你將來若是吃虧,也是吃虧在這性格上。為人下者,切忌鋒芒畢露。”楊彪歎道。


    知子莫若父,楊修之死,也正是應在這性格上,雖然傳說中是因為曹操妒忌楊修的才華才殺了他,但實際上,是因為楊修表現太過,卷入了曹操兩個兒子的奪嫡之爭,這才引起曹操的不滿,以“前後漏泄言教,交關諸侯”為名誅殺。


    楊修不語,他天性如此,何況此時正處於青春正盛的年紀,他看著自己的父親,目光堅定,對父親的話不以為意。


    “也罷,既然你看出來了,為父也就不瞞你了。昨天有人送來一封密信,給為父提出了一個建議,事關重大,為父考慮很久。”楊彪說道。


    “所以父親已經有了決定。”楊修說道,“不知信中說了什麽?”


    “信件為父已經燒掉,肯定是不能留下的,至於內容……”他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出來,“是建議為父帶領朝廷東歸。”


    “東歸?”饒是楊修有一顆大心髒,聞言還是吃了一驚,“雖然父親名為太尉,但實際上,無論是三公還是朝廷百官,都沒有一點自由,被嚴密監視。就算有信件進來,也要經過西涼軍的檢查。對方既能送來密信,想來身份也是不凡,至少能在西涼軍中說上話,調動監視我們的人。是誰?”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信中沒有署名。”楊彪無奈道。


    “但是父親卻是決定按他所說,賭上一次。難道就不怕這是個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引出所有與西涼軍作對的大臣?”楊修問道。


    “不排除這個可能,但幾率很小。如果李傕、郭汜等人能想到這點,活著說敢於狠下心來再次大肆屠戮,殺盡忠於漢室的大臣,那大漢真就沒有機會了。董卓當初可比李傕等人權勢大多了,他也沒有這麽做,更別提李傕、郭汜了。所以這不會是他們的手筆,李儒之後,西涼軍再無聰明人。”楊彪說道。


    “若不是西涼軍的手筆,那就是別有目的了,至少他的建議父親大人比較認同。東歸可不是簡單就能辦到的,尤其是天子年幼的情況。敢問父親,那人建議采取什麽方法?”楊修問道。


    “繼續挑撥李傕郭汜之間的矛盾,擴大戰爭的範圍,極力削弱西涼軍各部。然後分化拉攏,等到時機成熟,勸說他們主動放天子東歸。”楊彪說出了信中的內容。


    “有些想當然了吧,董卓好不容易才將朝廷帶到長安,他們會輕易放鑾駕東去?”楊修皺眉沉思。


    “李傕等人畢竟不是董卓,各部之間互不統屬,實力大損,影響力也大不如前,就算有朝廷在手,對其他諸侯也沒有什麽影響力了,或者真有可能同意放朝廷東歸,畢竟養活朝廷百官,維持天子的顏麵,需要不少花費。”楊彪說道,“為父擔心的是,即便是東歸,也沒有地方可去。”


    “父親所言極是,如今關東各地,諸侯林立,有些人甚至已公然不將朝廷放在眼裏了,心存異誌,就連劉氏子孫也是一樣。但無論如何,東歸之後,朝廷的結局總比在西涼軍這邊的處境好,或者有人為了掌控朝廷,甘願付出巨大代價也說不定呢!”楊修分析道。


    “所以為父最終還是決定賭上一次,成功還好說,若是失敗,我們楊家隻怕要自此而終了。西涼軍那些人,對待明麵上的敵人可從來不會手軟,所以之前為父才會猶豫。”楊彪歎道。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在西涼軍的監控下,每天生活都要小心翼翼,哪怕隻是一個不知何處來的信件,他也必須拿身家性命來賭,哪怕成功的機會渺茫。


    “父親盡管放手去做,家中之事,就交給孩兒了,如果可以的話,孩兒還可以為父親分擔一些。”楊修堅定的說道。對於如今的處境,他也是很不滿意的。


    “那好,家中之事就靠你了。不過這事急不得,等下次見到張司空和淳於司徒,再一起商議。”楊彪說道。最終能得到兒子的支持,他既開心,又忐忑。


    ……


    “文憂先生,我還是有些不明白,為什麽你要抱著暴露內線的隱患,給楊太尉傳那封信?”茂陵縣衙中,天策問李儒道,“這些事,我們完全可以自己做。”


    “不要小瞧了李傕他們,在西涼軍中數十年,即便李傕郭汜等人沒有什麽聰明才智,但也絕不是笨人,尤其是事情涉及到他們本身,更容易引起他們的探究。若是我們自己出手,很可能被他們追蹤到,從而暴露我的存在。”李儒笑道,“但是楊文先他們就不同了,我們給了他們一個希望,他們就有堅持下去的理由,或者真能成功也說不定。就算暴露了,原本他們就對西涼軍不滿,分屬敵對,這樣做也是正常,就算他們全部被殺,也跟我們沒有關係。”


    “果然不愧是李儒,心還真夠狠的。”天策心裏想著,然後再次問道:“難道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好嗎,先生為何要讓朝廷東歸?若是他們真的成功了呢?”


    “主公以為,我們什麽時候能吞下西涼軍各部?而我們吞下西涼軍各部的時候,西涼軍還能剩下多少實力?”李儒反問道,“如果沒有相應的實力支撐,拿什麽來挾天子以令諸侯?”


    “呃,也是,受教了。”天策誠心道。


    想來也是,當初曹操能夠做到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因為在兗州豫州已經站穩了腳跟,甚至徐州、司州也在他的影響之下,有足夠的能力保證自身的安全。就算如此,也曾被孫策、袁紹覬覦,差點失敗。現在的西涼軍雖然分裂,但畢竟有雄厚的底子,讓關東諸侯忌憚。一旦有人攻來,一定會再次聯合起來。


    李儒給天策府製定的規劃,就是吞並日漸衰落的西涼軍各部,但天策府的根基太弱,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等西涼軍弱到一定的程度,所以根本無力去挾天子以令諸侯,隻能將整個朝廷禮送出境。


    “東歸?希望你們能成功吧,不然又將是血流成河、人頭滾滾的局麵。那麽多人才,死在這裏可惜了。”天策暗暗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坐斷東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隅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隅人並收藏三國之坐斷東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