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未大亮,大殿中已經聚集了很多人,但卻悄然無聲,肅穆至極。誰都知道,這匡扶社稷之後的第一次朝會,將會決定未來一段時日裏朝廷的動向。有人興奮,自然就有人愁眉苦臉。
劉風這次倒是早早的到了,班列在極為靠後的位置,身後就是呂布。雖然沒有人說話,但是呂布臉上的神色顯露出這幾天的誌得意滿。
美人在懷,權柄在握,人生至此,夫複何求?
也許,呂布就是在場主人中,最希望朝會快點開始的。奮鬥無數年,直到今天,他才覺得自己做成了一番事業。以前,為別人賣命,算嗎?
劉風倒是沒什麽奢求,升不升官都無所謂,他這建威將軍還沒當幾天,換不換的倒無所謂,王允總不至於給他升四方將軍,至於官職,就算任命他為揚州刺史乃至揚州牧,他也不會應命。萬一刺痛了袁術的神經,導致他全力南下和自己爭江東,豈不是讓別人漁翁得利?
王允等幾位領頭的大臣,終於在偏殿商議好事情,一起走了進來。在場的人更加不敢出聲,就像等待法官宣判似的,很多人都是一副悲壯的模樣。
為首的王允,麵泛紅光,喜氣洋洋。在董卓麾下屈尊忍辱這麽久,就是為了今日,達成所願,由不得王允不高興。尤其是收編了徐榮的軍隊、和呂布一起掌控長安城之後,那種大權在握的感覺,更是讓他著迷。
此次誅董,他是當之無愧的首功,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他的安排下進行的,無論是呂布還是劉風,對此都沒有異議。若非他提前聯絡各位大臣,周密安排,將皇宮裏董卓的親信事先諸除,沒有使消息泄露,否則董卓不進皇宮,想要殺他還真需要一番周章。
但在劉風看來,王允此次的行動,和曆史上相比,少了一番奉旨誅賊的味道,倒是成了權臣之間的相互奪權。雖然王允自以為是為了大漢江山,為了黎民百姓,但在其他各路諸侯看來,卻是王允自己想奪取大權的意思更重。
曆史上王允誅殺董卓的時候,皇帝劉協已經十二三歲了,可以說已經懂事,他不滿董卓的行為,秘密讓王允設計誅殺董卓,說的過去。而且董卓死的時候,是因為劉協大病初愈,董卓進宮之時被誅殺,可以視作劉協參與其中,甚至是其中重要的一員。
但現在,皇帝隻是個三歲的孩子,什麽都不懂,當然不可能要求王允來匡扶漢室。所以各路諸侯們,絕對不憚以最惡意的揣測,王允誅殺董卓,是為了自己掌權。因為他自己沒有兵權,所以聯合起呂布。
劉風能夠想象,當消息傳到關東之後,那些諸侯會有什麽樣的反應。對於董卓之死,他們舉手歡迎;但要是提到奉詔或迎天子東歸,絕對能找出一大堆來推諉。
開玩笑呢,董卓是死了,但數百萬西涼軍,可還是完好無損的,哪個有膽子帶兵西進?
轉回朝堂,天子“理所當然”的受到了驚嚇,無法上朝。王允以司徒錄尚書事,總攬朝政,即為百官之首,當然由他來主持朝會。
長安城雖然平定,但並不代表就安全了,在長安周圍,駐紮的可都是西涼軍。
董卓的親信,在董卓被殺的當天,就被他和呂布帶人清剿完畢,剩下的除了關在牢裏的,就不是西涼軍的嫡係了。所以,王允也沒打算再搞一次大清洗,而是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應對即將到來的危局。
百官度過一次“劫難”,總算鬆了一口氣,大殿裏頓時輕鬆不少。而接下來,就是呂布的封賞了。
“……都亭侯、中郎將呂布,誅賊有功,特加封為奮威將軍,儀比三司,進封溫侯,負責守衛長安……其餘諸將,另有封賞。”囉囉嗦嗦的一大堆文字之後,王允終於念出了呂布的封賞。
和曆史上的沒有什麽不同,呂布本來就是個低級的中郎將,現在成為將軍,雖然級別不是很高,但自此以後能和王允共主朝政,又封縣侯,而且是王允之前的食邑,也算是不錯了。
但是呂布心裏缺不怎麽高興,奮威將軍,和建威將軍一個級別,如今劉風也有封賞,肯定又爬到他上麵去了。想想自己忙碌了那麽多天,居然還是在這個奸猾的異人之下,呂布心裏就對王允不滿了。
朝廷有那麽多的將軍,我立下如此大功,也沒人來爭,隨便給個級別高點的封號將軍也好啊!奮威將軍,一聽就知道是雜號將軍,就算不給四方、四征、四鎮,給個四安、四平也好啊!
朝會之上,呂布還是很注意的,沒有給王允難堪,麵無表情的接旨,之前的臉上的飛揚神采消失不見。
“恭喜了,奉先兄。”就算猜到了呂布的心思,劉風也裝作不知道,依舊悄聲恭賀。
“謝謝,同喜,接下來就到致遠兄了。”呂布不知道該喜還是該憂。
“……上虞鄉侯,建威將軍,典船校尉,領會稽太守劉風,協助誅賊有功,特進封為安遠將軍……”果不其然,將軍之位變了,其他的屁都沒有,隻有口頭上的表彰,讓他的聲望更進一步。
劉風接旨謝恩,也沒表現出什麽特別。心裏卻是在想著,這兩個同為雜號將軍,怎麽區分哪個更加高級?
王允事先根本就沒有劉風知會過,劉風心裏慶幸,王允沒把他的實職也給提上去,真要任命他為揚州刺史了,那真就樂子大了。由此看來,現在王允的腦袋還是很清醒的,沒有剛愎自用,立即就得罪劉風這個除賊有功的諸侯。
封賞完畢,接下來,就是朝廷的新動向了,王允派張種持節,撫慰關東;征西將軍皇甫嵩被王允委派,帶人前去郿縣,緝拿董卓的家人帶郿塢裏的財物;呂布也趁機提出,讓徐榮麾下的李肅,單獨領軍,前去討伐屯據陝縣的牛輔。
劉風當然知道,曆史上李肅此戰是失敗了的,被呂布趁機殺掉,也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掩蓋他投降董卓的事實。而如今呂布此舉,到底是為了什麽,劉風一時間還不得而知。想來,應該不會故意給李肅下套,好歹也是6階武將啊!
長安政變剛剛三天,很多地方都還沒得到消息,等再過幾天,西涼軍都接到消息之後,那個時候,才是雍州大亂的開始。了然所說的血流成河,絕不是憑空臆測。
散朝之後,王允邀請呂布和劉風到自己家裏議事。
劉風知道,前麵都是表麵文章,這才是真正的利益交換的開始。他一邊趕路,一邊想著,到底自己手中還有什麽底牌。(未完待續。)
劉風這次倒是早早的到了,班列在極為靠後的位置,身後就是呂布。雖然沒有人說話,但是呂布臉上的神色顯露出這幾天的誌得意滿。
美人在懷,權柄在握,人生至此,夫複何求?
也許,呂布就是在場主人中,最希望朝會快點開始的。奮鬥無數年,直到今天,他才覺得自己做成了一番事業。以前,為別人賣命,算嗎?
劉風倒是沒什麽奢求,升不升官都無所謂,他這建威將軍還沒當幾天,換不換的倒無所謂,王允總不至於給他升四方將軍,至於官職,就算任命他為揚州刺史乃至揚州牧,他也不會應命。萬一刺痛了袁術的神經,導致他全力南下和自己爭江東,豈不是讓別人漁翁得利?
王允等幾位領頭的大臣,終於在偏殿商議好事情,一起走了進來。在場的人更加不敢出聲,就像等待法官宣判似的,很多人都是一副悲壯的模樣。
為首的王允,麵泛紅光,喜氣洋洋。在董卓麾下屈尊忍辱這麽久,就是為了今日,達成所願,由不得王允不高興。尤其是收編了徐榮的軍隊、和呂布一起掌控長安城之後,那種大權在握的感覺,更是讓他著迷。
此次誅董,他是當之無愧的首功,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他的安排下進行的,無論是呂布還是劉風,對此都沒有異議。若非他提前聯絡各位大臣,周密安排,將皇宮裏董卓的親信事先諸除,沒有使消息泄露,否則董卓不進皇宮,想要殺他還真需要一番周章。
但在劉風看來,王允此次的行動,和曆史上相比,少了一番奉旨誅賊的味道,倒是成了權臣之間的相互奪權。雖然王允自以為是為了大漢江山,為了黎民百姓,但在其他各路諸侯看來,卻是王允自己想奪取大權的意思更重。
曆史上王允誅殺董卓的時候,皇帝劉協已經十二三歲了,可以說已經懂事,他不滿董卓的行為,秘密讓王允設計誅殺董卓,說的過去。而且董卓死的時候,是因為劉協大病初愈,董卓進宮之時被誅殺,可以視作劉協參與其中,甚至是其中重要的一員。
但現在,皇帝隻是個三歲的孩子,什麽都不懂,當然不可能要求王允來匡扶漢室。所以各路諸侯們,絕對不憚以最惡意的揣測,王允誅殺董卓,是為了自己掌權。因為他自己沒有兵權,所以聯合起呂布。
劉風能夠想象,當消息傳到關東之後,那些諸侯會有什麽樣的反應。對於董卓之死,他們舉手歡迎;但要是提到奉詔或迎天子東歸,絕對能找出一大堆來推諉。
開玩笑呢,董卓是死了,但數百萬西涼軍,可還是完好無損的,哪個有膽子帶兵西進?
轉回朝堂,天子“理所當然”的受到了驚嚇,無法上朝。王允以司徒錄尚書事,總攬朝政,即為百官之首,當然由他來主持朝會。
長安城雖然平定,但並不代表就安全了,在長安周圍,駐紮的可都是西涼軍。
董卓的親信,在董卓被殺的當天,就被他和呂布帶人清剿完畢,剩下的除了關在牢裏的,就不是西涼軍的嫡係了。所以,王允也沒打算再搞一次大清洗,而是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應對即將到來的危局。
百官度過一次“劫難”,總算鬆了一口氣,大殿裏頓時輕鬆不少。而接下來,就是呂布的封賞了。
“……都亭侯、中郎將呂布,誅賊有功,特加封為奮威將軍,儀比三司,進封溫侯,負責守衛長安……其餘諸將,另有封賞。”囉囉嗦嗦的一大堆文字之後,王允終於念出了呂布的封賞。
和曆史上的沒有什麽不同,呂布本來就是個低級的中郎將,現在成為將軍,雖然級別不是很高,但自此以後能和王允共主朝政,又封縣侯,而且是王允之前的食邑,也算是不錯了。
但是呂布心裏缺不怎麽高興,奮威將軍,和建威將軍一個級別,如今劉風也有封賞,肯定又爬到他上麵去了。想想自己忙碌了那麽多天,居然還是在這個奸猾的異人之下,呂布心裏就對王允不滿了。
朝廷有那麽多的將軍,我立下如此大功,也沒人來爭,隨便給個級別高點的封號將軍也好啊!奮威將軍,一聽就知道是雜號將軍,就算不給四方、四征、四鎮,給個四安、四平也好啊!
朝會之上,呂布還是很注意的,沒有給王允難堪,麵無表情的接旨,之前的臉上的飛揚神采消失不見。
“恭喜了,奉先兄。”就算猜到了呂布的心思,劉風也裝作不知道,依舊悄聲恭賀。
“謝謝,同喜,接下來就到致遠兄了。”呂布不知道該喜還是該憂。
“……上虞鄉侯,建威將軍,典船校尉,領會稽太守劉風,協助誅賊有功,特進封為安遠將軍……”果不其然,將軍之位變了,其他的屁都沒有,隻有口頭上的表彰,讓他的聲望更進一步。
劉風接旨謝恩,也沒表現出什麽特別。心裏卻是在想著,這兩個同為雜號將軍,怎麽區分哪個更加高級?
王允事先根本就沒有劉風知會過,劉風心裏慶幸,王允沒把他的實職也給提上去,真要任命他為揚州刺史了,那真就樂子大了。由此看來,現在王允的腦袋還是很清醒的,沒有剛愎自用,立即就得罪劉風這個除賊有功的諸侯。
封賞完畢,接下來,就是朝廷的新動向了,王允派張種持節,撫慰關東;征西將軍皇甫嵩被王允委派,帶人前去郿縣,緝拿董卓的家人帶郿塢裏的財物;呂布也趁機提出,讓徐榮麾下的李肅,單獨領軍,前去討伐屯據陝縣的牛輔。
劉風當然知道,曆史上李肅此戰是失敗了的,被呂布趁機殺掉,也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掩蓋他投降董卓的事實。而如今呂布此舉,到底是為了什麽,劉風一時間還不得而知。想來,應該不會故意給李肅下套,好歹也是6階武將啊!
長安政變剛剛三天,很多地方都還沒得到消息,等再過幾天,西涼軍都接到消息之後,那個時候,才是雍州大亂的開始。了然所說的血流成河,絕不是憑空臆測。
散朝之後,王允邀請呂布和劉風到自己家裏議事。
劉風知道,前麵都是表麵文章,這才是真正的利益交換的開始。他一邊趕路,一邊想著,到底自己手中還有什麽底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