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光聽名字的話,會以為指的是河南省會。在清代,河南省會乃是開封,所謂河南府指的是洛陽。


    洛陽是個盆地,東連虎牢關,西連陝縣。乃是交通要害。此時從西北來的十萬人馬已經在河南府聚集,此時河南巡撫田文鏡重病,卻還是拖著病軀親自視察了人馬。


    這是必須給這些討伐霍崇的人馬的臉麵。


    等勉強視察完了十萬大軍,下令給這些人馬酒肉,田文鏡回到官邸就躺倒在床榻上。


    領兵的將軍烏爾班趕緊前來探望。田文鏡拉著西安將軍烏爾班的手,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祝將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殺光逆賊,給先帝報仇!”


    烏爾班作為西安將軍,地位遠在河南巡撫之上。然而聽著田文鏡發自肺腑的話,烏爾班還是不禁感動起來。眾所周知,田文鏡乃是先帝雍正最信賴的大臣之一。然而大部分雍正的親信都做了軍機處大臣,霍崇突襲京城之時火燒圓明園,當時值班的軍機大臣全部被殺。


    剩下的雍正親信隻有田文鏡與鄂爾泰。鄂爾泰與嶽鍾琪進京之時遭到老八手下刺殺,兩人命喪黃泉。此時公認的雍正心腹老臣,隻剩下田文鏡。


    “田大人放心,本將軍定然將逆賊殺個幹淨!”烏爾班大聲說道。


    田文鏡聽到這話,激動的臉都紅了。然而片刻間,田文鏡渾身抽搐,臉色從紅潤直接變了蒼白。烏爾班眼見不好,連忙叫醫生過來。然而田文鏡此時畢竟是八十歲的老人,大夫看著這局麵,一個個束手無策。


    烏爾班沒想到自己前來探望,卻‘看死’了田文鏡,正不知所措時,田文鏡卻突然坐起,緊緊抓住手腕,就聽田文鏡的聲音嘶啞的全然沒了活人該有的聲調,“請……將軍……給……給先帝報仇……呃……”


    隨著聲音中斷,田文鏡無力的倒在床上。緊緊抓住烏爾班的手指很快沒了力氣。隨著田文鏡的手垂落在床邊,田文鏡放了一個響屁。再看他本人,已經臉色蒼白,那世去了。


    見到田文鏡臨死時候的堅持,烏爾班心中著實感動。同時,烏爾班也終於明白了‘嗝屁’是什麽意思。上麵一個嗝,沒了呼吸。下麵一個屁放出,這人就過去了。


    不管場麵多悲壯,然而這個屁著實讓場麵變得……有點滑稽。卻也證明了嗝屁這詞真不是隨口說說而已。


    烏爾班隻能讓師爺給朝廷寫了奏章,同時率領人馬直奔虎牢關。


    三國時期英戰呂布或許是說書先生所說,然而這座天下險關的確位於最凶險所在。一邊是起伏不定的土山,一邊是因為太久衝刷而深入土層下的河道。其間夾了一條小道。若是身手矯健的單個人,還能想方設法的越過。哪怕是數十人的隊伍就隻能走虎牢關。更別說成千上萬的大軍。


    自打霍崇奪取河南之後,卻是駐軍鄭縣,前鋒設在鄭縣更靠西的鞏義。並沒有進攻虎牢關。此時朝廷人馬穿過虎牢關,就見隊伍根本看不到頭,就見長龍般的人馬或者在道路上前行,或者拐入山坳不見了蹤影,卻又從更遠處能看到的道路上露出身影。


    烏爾班心中激動。按照計劃,清軍此時分作四路人馬。從山西出發的人馬沿著太行八陘進軍,直逼直隸。自己這一路出陝西,進軍河南。南邊的蕪湖出兵進軍江寧。


    最重要的一路則是攻克了盛京的大軍,這支人馬正在皇上弘晝率領下沿著多爾袞親王入關的道路南下,直逼京城。


    四路人馬,四十萬人。烏爾班相信此次定然能讓逆賊霍崇首尾難顧,最終被朝廷打敗。


    甚至隻是聽到‘入關’二字,西安將軍烏爾班就有種必勝的信念。


    這邊軍校中的諸多老兄弟們幾乎炸了營,全部求見霍崇。甚至有老兄弟上了血書,要參加這次殲滅滿清的戰役。


    如果可以的話,霍崇是完全不想讓老兄弟們參加。但是想歸想,實際上卻做不到。


    錢清都知道壓不住這幫人,就勸說霍崇讓老兄弟們回來參戰。


    霍崇並沒有在私下與錢清討論此事,卻在公開會議上拍了桌子,“這些老兄弟們都糊塗了麽?他們也不老啊!年紀輕輕就能糊塗了麽!”


    列席的委員會成員一個個麵麵相覷,竟然不知道霍崇為什麽要這麽講。霍崇半是生氣,半是裝的。當即猛拍桌案,“難道加入禮部就這麽難受麽!先加入禮部啊!這些人真的老到加入禮部都不敢了麽!”


    若是霍崇講道理,大概許多人都感覺不明所以。然而聽到如此明確的怒斥,當下下午,請求加入禮部的申請就如雪片般開始送到軍校禮部總支部。


    見到這幫家夥們總算是服軟了,霍崇還是稍微晾了這幫人兩天。兩天內,老兄弟裏麵十人中有九成五的都遞交了申請。


    霍崇這才到了軍校。等老兄弟們到了禮堂,霍崇直接上台,當頭就問:“大夥一起這麽些年,我就問一句。你等願意不願意按照禮部章程辦事?”


    真的不想和年輕人一起的老家夥就是那半成,剩下的也都明白霍崇的意思。大夥不敢再拒絕,紛紛表示願意遵守禮部章程。


    霍崇卻也沒有讓老兄弟們直接加入,都先給他們禮部預備成員的身份,讓他們回到各自部隊參加這次大戰役。


    錢清得知了事情總算是有了改變,就勸道:‘先生何必和老兄弟們慪氣。’


    霍崇連連搖頭,“不是慪氣。絕不是慪氣。我從來不和自己人慪氣。隻是禮部治軍乃是我的理念。老兄弟們功勞這麽大,定然不會讓他們受苦。生養死葬更是應該。但是老兄弟們畢竟認的是功臣那套。他們若是敢明著說,他們是功臣,就必須說什麽都算。我也罷了。那時候總是有說道說道。我不想看到的是,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是功臣,其他都得我親自送上去。這等事我絕不認!”


    錢清覺得有些為難。原本她覺得自己很認同老兄弟們的看法,既然是功臣,自然要按功行賞。權力地位財富,唾手可得。


    就如有人要是說錢清作為霍崇的大徒弟,卻不能享受霍崇坐天下的好處,錢清大概得把說這話的家夥揍得親媽都不認識他。


    可現在懷上了霍崇的孩子,錢清突然就覺得想法已經不同了。老兄弟們當然要賞賜,卻是錢清決定的賞賜。沒道理讓一直追隨錢清的老兄弟們反過來坐到錢清頭上。


    而且錢清完全有信心壓製住老兄弟們,然而錢清肚子裏的孩子得二十年才能成人。而且成人之後也未必就能壓住陣。現在不能用製度確定,以後難道讓錢清與霍崇的孩子受氣不成?


    最後錢清什麽都沒說,隻是勸道:“先生,便讓這些兄弟們知道製度就好。”


    “不是製度。他們要知道,有組織了!組織!組織!”霍崇重要的話說三遍。卻也沒多說什麽。


    這邊兵部委員會已經送上了戰前情報。華夏軍此時已經擴軍到了三十萬。京城有五萬人馬,江寧有五萬。開封到鄭縣駐紮了七萬人馬。徐州五萬。揚州鎮江一線駐紮了五萬。加上福建與海軍有三萬。


    真正作戰的就是已經在對敵前線的十七萬,二線是徐州揚州鎮江的十萬人馬,單純以兵力,完全不是早些年與滿清的兵力差距。


    老兄弟們既然服了,就先趕回老部隊向禮部報道。霍崇心裏麵著實期待,這幫家夥們可別再鬧出什麽幺蛾子。若是他們再不服,那就隻能叫回來繼續培訓。


    弘晝當然不知道霍崇的安排,他率領著十萬人馬沿著多爾袞的老路,直撲京城。


    曆史上滿清在一片石擊敗了李闖的人馬,隨即輕鬆攻克京城。此時道路上完全沒有華夏軍,清軍直奔京城。


    等看到熟悉的城牆遠景,弘晝猛然有種回家的感覺。逃離京城已經兩年,總算是到了回家的時候。


    京城乃是大城,城防堅固,卻得大軍防守。平日裏就需要三四萬人才能防禦,戰時非得十萬人。等探馬前來稟報,敵人竟然沒有駐守京城,而是在京城外的道路上擺開陣勢,弘晝這才有了戰爭的感覺。


    巴賽趕緊說道:“陛下,不如等山西人馬先到了京城這邊,讓賊軍首尾不能相顧。”


    弘晝有些遲疑,卻聽劉統勳說道:“主子,山西人馬要麽是走軍都陘,那就得攻破要塞。要麽走邯鄲,得繞遠路。而且道路上傳遞消息並不方便。若是等山西人馬,就得先退。”


    劉統勳努力用弘晝能聽明白的話提出建議,弘晝完全聽得明白。


    太行山延袤千裏,百嶺互連,千峰聳立,萬壑溝深。山西的許多條河流切穿太行山。自南而北有:沁河、丹河、漳河、滹沱河、唐河、桑幹河等等,於是形成幾條穿越太行山的峽穀。


    太行八陘,指太行山中多東西向橫穀(陘),著名的有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軹關陘等,古稱太行八陘,即古代晉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來的8條咽喉通道,是三省邊界的重要軍事關隘所在之地。


    之前商議如何對付霍崇,這些知識弘晝是鑽研過的。然而此時弘晝聽明白的卻是劉統勳的建議真正內容。


    聽聞要撤退,弘晝怒了,詢問巴塞,“城內賊軍有五萬人,對吧?”


    巴賽是吃過華夏軍的苦頭,見弘晝竟然要靠優勢兵力與華夏軍決戰,隻能硬著頭皮說道“主子,劉統勳所說的對。若是四打一,勝算更大!”


    弘晝沒想到巴賽突然就與劉統勳站到了一起,轉念再想,卻是劉統勳先給了巴賽一個台階下。此時弘晝激動的心情也平複了不少,隻能給兩位信任的大臣一個麵子,同意先後撤一段。


    這邊剛下令,卻有探馬急匆匆前來稟報,“啟稟皇上,賊軍有一萬多人馬,直奔我軍而來。”


    弘晝聽到這話,登時來了勁頭,他問巴賽,“以二打一,或許還不夠穩妥。以十打一,又是如何?”


    巴賽也是有血性的人,聽弘晝這麽講,也有了火氣。正想說話,就聽劉統勳勸道:“皇上,賊軍這隻怕是誘敵之計。早幾日晚幾日又有什麽分別。都是殺光賊軍而已。官軍沉得住氣,賊軍就會心浮氣躁。不如後撤,還能示敵以弱。”


    劉統勳的意思並不難理解。弘晝當然明白從道理上沒錯。


    所謂示敵以弱,乃是古訓中,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


    明·劉基《百戰奇略·弱戰》:“凡與敵戰,若敵眾我寡,敵強我弱,須多設旌旗,倍增火灶,示強於敵,使彼能測我眾寡強弱之形,則敵必不輕與我戰,我可速去,則全軍遠害。”


    但是當下弘晝卻覺得劉統勳所說的全然是一種為撤軍的辯解。所以弘晝看向了巴賽。


    大將軍巴賽心中左右為難。若是從道理上講,十萬人馬與一萬人野戰,斷然沒有戰敗的道理。若是以孫子兵法所說,十則圍之。就是指己方兵力若是有敵方的十倍,當然是包圍殲滅。


    然而巴賽卻在山東吃過大虧。數萬大軍圍攻一個鎮子,在華夏軍的火槍火炮迎擊下,竟然攻不下來。抓到的俘虜經過詢問,才得知守城的華夏軍竟然不是什麽精銳。不過是些民團。


    此時華夏軍一萬人馬就這麽大搖大擺的殺過來,更是有詐的感覺。


    可弘晝的意思就是要恨恨打擊這一萬華夏軍,卻也真沒有拒絕的理由。


    左思右想,巴賽把心一橫,“不如先撤十五裏,若是賊軍還敢跟過來,定然不讓賊軍生還。”


    弘晝覺得這要求完全合理,便讓巴賽指揮人馬。清軍就開始撤退。


    所謂“直隸”地區,特指天子腳下的心腹之地。“直隸”二字最早見於宋朝,宋朝以州領縣,其直屬京師者被稱為“直隸”。


    這樣的規劃有點類似於新中國的直轄市。譬如上海,雖然在江浙地區,卻不歸屬江浙管理。其管理權直接歸屬中央,包括重要的財政稅收也是歸中央直接管理。


    在明、清時期,“直隸”一詞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地名,代表著京師周邊府、州、縣等地,在明代更是直接隸屬於中央朝廷的一大片區域。清廷入關不久,直接成立直隸省,成為現今北京郊區縣、河北、天津等地的一個統稱。明顯不同於“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名之處在於,“直隸”並不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地名,而是一種以“官稱”代替地名的稱法,它是明、清時期中央對地方實行行政統轄的一部分,是一種行政製度。


    明初立國,太祖朱元璋先是沿襲元代舊製,於中央朝廷設立中書省,各地方分別設立行中書省,行中書省下又設立府與州縣來層層統轄地方。然不久之後,太祖即下令“乃盡革行中書省,置十三布政使司,分領天下府州縣及羈縻諸司”,從此在中央革除中書省,廢除丞相,而設立六部分別處理國政機要,又改行中書省為浙江等十三布政使司。


    因為最為靠近京師,使得該地對於京師的安全關係重大,所以明、清統治者們曆來極為重視,以期將此區域牢牢掌控在手心,生怕稍有閃失便對京畿重地構成不利。


    所以在清代,河北是一個地方稱呼。並不存在真正的河北省,官方的行政製度中隻有直隸省。


    明稱直隸於京師的地區為直隸。自永樂初建都北京(今北京市)後,又稱直隸北京的地區為北直隸,簡稱北直,相當今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地區。


    與北直隸對應的自然是南直隸。直隸南京的地區為南直隸,簡稱南直,相當今江蘇、安徽兩省。


    清初以南直隸為江南省,北直隸為直隸省,轄境依舊。雍正、乾隆以後逐漸在今河北省承德地區、張家口地區北部,內蒙古西拉木倫河以南,遼寧大淩河上中遊、西河上遊以北和內蒙古奈曼、庫倫二旗等原蒙旗部分設置州縣,劃屬直隸,轄境日擴。1914年割長城以北改屬熱河、察哈爾兩特別區城。


    直到了1928年,才出現了省名為河北的行政單位。


    所以直隸省就是清軍的老家,清軍雖然丟失了北直隸有兩年了,對於地形卻再熟悉不過。可遠不是之前多爾袞入關時候可比。


    十五裏後撤一點都不讓清軍感覺意外。甚至是非常輕鬆加愉快。


    這邊華夏軍也有些訝異。清軍的撤退如此順暢有序,這可是十萬人馬。


    指揮進攻的老兄弟是參加過錢清與鄂爾泰、嶽鍾琪與錢清對峙的戰役,那次戰鬥中清軍指揮從容。兵馬調動的十分有序,始終與華夏軍保持著一個適合的距離。讓華夏軍感覺猛追之下會消耗大量體力,等衝到清軍滿前的時候,就會遭到嚴陣以待的清軍猛烈進攻。


    所以雙方進行了長時間的調動比拚。最後竟然沒有爆發過真正的大規模戰鬥,就在其他戰場上完成了戰鬥之後結束了對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革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緋紅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緋紅之月並收藏革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