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對球場廣告牌的商業計劃,遠遠超出了三德子的理解。
這也不奇怪。
不僅是三德子,就算是矽穀巨頭也不能理解,這甚至超過了“互聯網+足球”的範疇。把互聯網跟足球結合,全世界大概就隻有紫微星能夠做到。
而周不器的這個計劃,又多了另一個要素——分眾傳媒的商業模式。
分眾傳媒是一家國內的傳媒公司,可商業模式卻是原創的。這麽多年下來,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整又係統的運營流程。
這又成了周不器的一大優勢。
美國是足球荒漠,歐洲是互聯網荒漠,而分眾傳媒是國內的原創商業模式。三者結合,就愈發把紫微星擺在了獨一無二的位置上。
等回國了就去分眾傳媒,跟薑總好好聊聊,把分眾的模式跟“互聯網+足球”結合起來。
關於球場廣告牌,其實周不器還有更長遠的設想。
球場中傳統的靜態廣告,相當於互聯網的頁麵廣告;led電子屏廣告,相當於朋友網的信息流廣告。
可這裏還可以進行細化。
信息流廣告之所以效益遠遠超過頁麵廣告,是因為這是個性化廣告!千人千麵,向不同的人推送不同的廣告!
球場廣告,可不可以利用這樣的思路?
就比如日本的yanmar農用車,主要是銷往泰國的,他們在老特拉福德球場投放廣告,是為了東南亞的客戶。
可是,曼聯的比賽是全球性的。
這廣告投放之後,全世界的球迷都可以看到。可真正的廣告效果,隻對泰國和周邊的東南亞小國有效。
這就造成了巨大的廣告資源浪費。
可不可以個性化投放,把全球市場進行切割,為不同的區域投放不同的廣告?
比如泰國、馬來西亞地區,比賽直播的時候,轉播畫麵顯示的是yanmar農用車的廣告。美國、加拿大地區的賽事直播,顯示的卻是通用汽車的廣告;日本地區投放優衣庫的廣告,港台地區投放王老吉的廣告……
一塊資源,可以重複性地很多次賺錢。
不過,這就超過曼聯的範疇了,要跟職業聯盟轉播商合作。
比如跟英超和bbc合作,在向全世界推送賽事直播信號的時候,通過技術手段對信號進行微調整,使球場廣告牌中的廣告虛擬化,通過德文、英文、中文、日文等十幾種語言的個性化的虛擬廣告內容,向上百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推送。
這就給了廣告合作方更多的選項,比如單獨觸達不同地區的某個目標群體,或為版權方在不同地區尋求不同的合作夥伴。
這樣一來,廣告位就相當於大大增加了。
球場內的廣告牌就變成了一個平台,在上麵可以展現出無數的個性化廣告。
再向前推進一點,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和元宇宙技術來“親臨”現場看球,到時候就不是區域性的個性化了,而是細分到了每一個人身上。
根據每一個人的職業、性別、愛好等信息,專門地投放個性廣告,這就可以和朋友網的個性化廣告算法深度結合,完成了跨行業的技術性商業模式的統一。
不過,這些設想還有點遙遠。
如果“互聯網+足球”的產業發展順利,爭取在5-8年之內通過真實地修改常規傳輸信號的方式完成區域性的廣告投放。
眼下先解決好曼聯內部商業化和競技追求之間的矛盾。
方法也簡單。
加薪!
弗格森的合同還有兩年到期,可以加薪100萬-200萬英鎊,再許諾一定數額商務活動的轉會分成。弗格森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主教練,可他的薪資竟然隻有穆裏尼奧的一半,不如同在英超執教的溫格和貝尼特斯。
這有點太欺負人了。
尤其弗格森爵士還是曼聯最功勳卓著的人。
“給弗格森加薪的事,你去做。”周不器對三德子提出了要求,“除了基礎薪資,與成績掛鉤的獎金之外,還有商務活動的分成。每年的總薪資,要確保稅後收入超過500萬英鎊。”
三德子有些不甘,“漲幅這麽大?他現在的稅後收入才240萬英鎊,直接翻番嗎?”
周不器很感慨地說:“老爺子為曼聯的貢獻太大了,他賺得再多都不為過。這件事要做好,也有利於化解你和弗格森之間的矛盾。”
“嗯,好的。”
三德子點了點頭,似乎不怎麽喜悅。
周不器一下就看出來了,笑著說:“我平時比較忙,也沒太關注到曼聯這邊的情況。我還不知道呢,你的工資是多少?”
三德子穩住情緒,故作平靜,“65萬英鎊的年薪。”
“稅後?”
“稅前。”
“呃……”
周不器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
太特麽寒酸了!
這大概就是歐洲足壇的環境吧!
各大俱樂部,都把錢用來支付轉會費、經紀人傭金和球員的工資了,在工作人員的工資開銷上能省則省。
周不器此前看過曼聯的薪資開銷報表,這個賽季的薪資預算,一共是1.21億英鎊。其中,68個球員一共是8500萬英鎊,其餘的476個工作人員一共拿到3600萬英鎊。
工作人員的人均年薪是7.5萬英鎊。
主教練弗格森的年薪是400萬英鎊,ceo大衛·吉爾的年薪是75萬英鎊,副主席三德子的年薪是65萬英鎊。
這些還都是稅前的,計算稅後要扣除40%-50%。
周不器沉默許久,才長歎了一口氣,“我知道曼聯的改革,第一步棋該落在哪裏了。”
三德子眉梢一挑,“怎麽說?”
周不器沉聲道:“曼聯的薪資體係,存在著巨大的錯誤!要想馬兒跑,就得給馬兒吃草。想吸引優秀的人才,單靠情懷是不夠的,必須要在利益上予以滿足。此前我想的隻是改善球員的薪資體係,現在看來,應該係統化地調整,包括球員和工作人員。”
三德子吃驚道:“集體加薪嗎?”
周不器道:“不一定要集體加薪,可關鍵崗位的關鍵人才,一定要在收入方麵體現出他們的重要性。我以前說過要給大衛·吉爾加薪,這個計劃先暫停吧。因為這不是大衛·吉爾一個人的問題,是整個體係的問題。需要進行體係上的調整。”
三德子抽了抽嘴角,“預算啊……”
這賽季的曼聯,預算是以“英超亞軍,足球杯四強,歐冠四強”的競技結果來製定的,預算收入是2.15億英鎊。預算的薪資支出是1.21億英鎊,還有別的一些雜項支出,總計1.55億英鎊。預算盈利是6000萬英鎊。
這是格雷澤家族搞出來的。
目的是賺錢還債。
如果加薪了,利潤就會大大縮水。
周大老板不從曼聯抽血,這個思路很明確。可他還說了,要把曼聯老舊的基礎設施都翻新,包括訓練基地、青訓基地和老特拉福球場,這花錢可就大了。
周不器看了三德子猶豫不決的神色,既高興又無奈。
高興的是他能權衡俱樂部的利益,而不是聽著加薪就歡欣鼓舞。無奈的是三德子的層次終究是低了點。
後世足壇裏稱他為“商業奇才”,也就是矬子裏麵拔大個了。
歸根結底,他隻是格雷澤家族從摩根挖來的一個管理貸款業務的小經理,最多算是摩根的一個中層小領導。
水平還是不太夠。
不過這也正常。
區區65萬英鎊的年薪,能挖來什麽高級別的人才?世界級企業的高管,誰不是幾百萬幾千萬美元的年薪?
這也就不奇怪歐洲足壇的商業發展這麽差勁了。
沒人才啊!
俱樂部的管理人員一個個都這麽點薪水,還指望著他們能做出什麽經天緯地的大事業?拿多少錢,幹多少活,這是市場的最大規律。
周不器看了看時間,是東京時間早上10點,美東時間也不算太晚,就拿出手機,撥通了一個電話。
電話那頭是控製著傳媒巨頭康卡斯特集團的羅伯茨家族的小兒子。
小羅伯茨是現任nba費城76人隊的老板。
“我是周不器,這麽晚了還打擾你,我有點事想問一下……嗯,太抱歉了,這麽晚了還打擾,我有點好奇,你的球隊總經理年薪是多少?運營總裁呢?嗯,好的……”
本以為隻是一個簡短的電話。
可對方特別熱情,非常熱情!
因為最近納斯達克有一批股票在大漲!
冥王星資本還處於認購期呢,就已經給所有投資者發出去了第一份財報,增長了14.6%!
太牛逼了!
這才過去了一個月吧?
周不器耐著性子跟他聊了5分鍾,才好不容易結束了通話。
然後,就深感無奈。
靠!
籃球在美國,隻能算是第四大運動。在世界範圍內,跟足球就更沒法比了,堪稱天壤之別。可nba的賺錢能力比足球強太多了。
調查之後就發現了端倪。
費城76人的總經理年薪550萬美元,運營總裁年薪360萬美元。曼聯的執行副主席、ceo的年薪是75萬英鎊,商務副總裁的年薪是65萬英鎊……
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高年薪對企業的危害性遠遠大於低年薪。高年薪最多就是減少了公司的利潤,低年薪卻會讓公司錯失了大量人才。
就比如紫微星的市場副總裁陳國幻,他要不停的出差,去全國各地拜訪客戶,去遊說大客戶在紫微星的平台上打廣告。
周不器看過他的月報。
上個月,他個人報銷了67張機票。平均一天飛2次多,拜訪了130多位客戶。這種工作量,一般人誰能承受得了?
給的報酬低了,行嗎?
給多少錢,就要幹多少活。
難怪很多俱樂部的球場廣告牌都是空著的。
高管們拿著那麽點的錢,誰願意幹這種髒活累活啊?坐在辦公室裏,等著商家主動上門來合作,好不好?
不來?不來就空著!
此前,周不器已經聯係了獵頭公司海德思哲,希望他們能從好萊塢挖來高級人才,模仿好萊塢電影來幫曼聯做衍生品推廣。
要是沒有足夠的薪水,誰來啊?
這件事必須馬上做,周不器果斷又堅定的道:“找德勤,籌建薪酬委員會,為曼聯製作新的薪酬體係!這是曼聯改革的當務之急!”
70
這也不奇怪。
不僅是三德子,就算是矽穀巨頭也不能理解,這甚至超過了“互聯網+足球”的範疇。把互聯網跟足球結合,全世界大概就隻有紫微星能夠做到。
而周不器的這個計劃,又多了另一個要素——分眾傳媒的商業模式。
分眾傳媒是一家國內的傳媒公司,可商業模式卻是原創的。這麽多年下來,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整又係統的運營流程。
這又成了周不器的一大優勢。
美國是足球荒漠,歐洲是互聯網荒漠,而分眾傳媒是國內的原創商業模式。三者結合,就愈發把紫微星擺在了獨一無二的位置上。
等回國了就去分眾傳媒,跟薑總好好聊聊,把分眾的模式跟“互聯網+足球”結合起來。
關於球場廣告牌,其實周不器還有更長遠的設想。
球場中傳統的靜態廣告,相當於互聯網的頁麵廣告;led電子屏廣告,相當於朋友網的信息流廣告。
可這裏還可以進行細化。
信息流廣告之所以效益遠遠超過頁麵廣告,是因為這是個性化廣告!千人千麵,向不同的人推送不同的廣告!
球場廣告,可不可以利用這樣的思路?
就比如日本的yanmar農用車,主要是銷往泰國的,他們在老特拉福德球場投放廣告,是為了東南亞的客戶。
可是,曼聯的比賽是全球性的。
這廣告投放之後,全世界的球迷都可以看到。可真正的廣告效果,隻對泰國和周邊的東南亞小國有效。
這就造成了巨大的廣告資源浪費。
可不可以個性化投放,把全球市場進行切割,為不同的區域投放不同的廣告?
比如泰國、馬來西亞地區,比賽直播的時候,轉播畫麵顯示的是yanmar農用車的廣告。美國、加拿大地區的賽事直播,顯示的卻是通用汽車的廣告;日本地區投放優衣庫的廣告,港台地區投放王老吉的廣告……
一塊資源,可以重複性地很多次賺錢。
不過,這就超過曼聯的範疇了,要跟職業聯盟轉播商合作。
比如跟英超和bbc合作,在向全世界推送賽事直播信號的時候,通過技術手段對信號進行微調整,使球場廣告牌中的廣告虛擬化,通過德文、英文、中文、日文等十幾種語言的個性化的虛擬廣告內容,向上百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推送。
這就給了廣告合作方更多的選項,比如單獨觸達不同地區的某個目標群體,或為版權方在不同地區尋求不同的合作夥伴。
這樣一來,廣告位就相當於大大增加了。
球場內的廣告牌就變成了一個平台,在上麵可以展現出無數的個性化廣告。
再向前推進一點,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和元宇宙技術來“親臨”現場看球,到時候就不是區域性的個性化了,而是細分到了每一個人身上。
根據每一個人的職業、性別、愛好等信息,專門地投放個性廣告,這就可以和朋友網的個性化廣告算法深度結合,完成了跨行業的技術性商業模式的統一。
不過,這些設想還有點遙遠。
如果“互聯網+足球”的產業發展順利,爭取在5-8年之內通過真實地修改常規傳輸信號的方式完成區域性的廣告投放。
眼下先解決好曼聯內部商業化和競技追求之間的矛盾。
方法也簡單。
加薪!
弗格森的合同還有兩年到期,可以加薪100萬-200萬英鎊,再許諾一定數額商務活動的轉會分成。弗格森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主教練,可他的薪資竟然隻有穆裏尼奧的一半,不如同在英超執教的溫格和貝尼特斯。
這有點太欺負人了。
尤其弗格森爵士還是曼聯最功勳卓著的人。
“給弗格森加薪的事,你去做。”周不器對三德子提出了要求,“除了基礎薪資,與成績掛鉤的獎金之外,還有商務活動的分成。每年的總薪資,要確保稅後收入超過500萬英鎊。”
三德子有些不甘,“漲幅這麽大?他現在的稅後收入才240萬英鎊,直接翻番嗎?”
周不器很感慨地說:“老爺子為曼聯的貢獻太大了,他賺得再多都不為過。這件事要做好,也有利於化解你和弗格森之間的矛盾。”
“嗯,好的。”
三德子點了點頭,似乎不怎麽喜悅。
周不器一下就看出來了,笑著說:“我平時比較忙,也沒太關注到曼聯這邊的情況。我還不知道呢,你的工資是多少?”
三德子穩住情緒,故作平靜,“65萬英鎊的年薪。”
“稅後?”
“稅前。”
“呃……”
周不器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
太特麽寒酸了!
這大概就是歐洲足壇的環境吧!
各大俱樂部,都把錢用來支付轉會費、經紀人傭金和球員的工資了,在工作人員的工資開銷上能省則省。
周不器此前看過曼聯的薪資開銷報表,這個賽季的薪資預算,一共是1.21億英鎊。其中,68個球員一共是8500萬英鎊,其餘的476個工作人員一共拿到3600萬英鎊。
工作人員的人均年薪是7.5萬英鎊。
主教練弗格森的年薪是400萬英鎊,ceo大衛·吉爾的年薪是75萬英鎊,副主席三德子的年薪是65萬英鎊。
這些還都是稅前的,計算稅後要扣除40%-50%。
周不器沉默許久,才長歎了一口氣,“我知道曼聯的改革,第一步棋該落在哪裏了。”
三德子眉梢一挑,“怎麽說?”
周不器沉聲道:“曼聯的薪資體係,存在著巨大的錯誤!要想馬兒跑,就得給馬兒吃草。想吸引優秀的人才,單靠情懷是不夠的,必須要在利益上予以滿足。此前我想的隻是改善球員的薪資體係,現在看來,應該係統化地調整,包括球員和工作人員。”
三德子吃驚道:“集體加薪嗎?”
周不器道:“不一定要集體加薪,可關鍵崗位的關鍵人才,一定要在收入方麵體現出他們的重要性。我以前說過要給大衛·吉爾加薪,這個計劃先暫停吧。因為這不是大衛·吉爾一個人的問題,是整個體係的問題。需要進行體係上的調整。”
三德子抽了抽嘴角,“預算啊……”
這賽季的曼聯,預算是以“英超亞軍,足球杯四強,歐冠四強”的競技結果來製定的,預算收入是2.15億英鎊。預算的薪資支出是1.21億英鎊,還有別的一些雜項支出,總計1.55億英鎊。預算盈利是6000萬英鎊。
這是格雷澤家族搞出來的。
目的是賺錢還債。
如果加薪了,利潤就會大大縮水。
周大老板不從曼聯抽血,這個思路很明確。可他還說了,要把曼聯老舊的基礎設施都翻新,包括訓練基地、青訓基地和老特拉福球場,這花錢可就大了。
周不器看了三德子猶豫不決的神色,既高興又無奈。
高興的是他能權衡俱樂部的利益,而不是聽著加薪就歡欣鼓舞。無奈的是三德子的層次終究是低了點。
後世足壇裏稱他為“商業奇才”,也就是矬子裏麵拔大個了。
歸根結底,他隻是格雷澤家族從摩根挖來的一個管理貸款業務的小經理,最多算是摩根的一個中層小領導。
水平還是不太夠。
不過這也正常。
區區65萬英鎊的年薪,能挖來什麽高級別的人才?世界級企業的高管,誰不是幾百萬幾千萬美元的年薪?
這也就不奇怪歐洲足壇的商業發展這麽差勁了。
沒人才啊!
俱樂部的管理人員一個個都這麽點薪水,還指望著他們能做出什麽經天緯地的大事業?拿多少錢,幹多少活,這是市場的最大規律。
周不器看了看時間,是東京時間早上10點,美東時間也不算太晚,就拿出手機,撥通了一個電話。
電話那頭是控製著傳媒巨頭康卡斯特集團的羅伯茨家族的小兒子。
小羅伯茨是現任nba費城76人隊的老板。
“我是周不器,這麽晚了還打擾你,我有點事想問一下……嗯,太抱歉了,這麽晚了還打擾,我有點好奇,你的球隊總經理年薪是多少?運營總裁呢?嗯,好的……”
本以為隻是一個簡短的電話。
可對方特別熱情,非常熱情!
因為最近納斯達克有一批股票在大漲!
冥王星資本還處於認購期呢,就已經給所有投資者發出去了第一份財報,增長了14.6%!
太牛逼了!
這才過去了一個月吧?
周不器耐著性子跟他聊了5分鍾,才好不容易結束了通話。
然後,就深感無奈。
靠!
籃球在美國,隻能算是第四大運動。在世界範圍內,跟足球就更沒法比了,堪稱天壤之別。可nba的賺錢能力比足球強太多了。
調查之後就發現了端倪。
費城76人的總經理年薪550萬美元,運營總裁年薪360萬美元。曼聯的執行副主席、ceo的年薪是75萬英鎊,商務副總裁的年薪是65萬英鎊……
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高年薪對企業的危害性遠遠大於低年薪。高年薪最多就是減少了公司的利潤,低年薪卻會讓公司錯失了大量人才。
就比如紫微星的市場副總裁陳國幻,他要不停的出差,去全國各地拜訪客戶,去遊說大客戶在紫微星的平台上打廣告。
周不器看過他的月報。
上個月,他個人報銷了67張機票。平均一天飛2次多,拜訪了130多位客戶。這種工作量,一般人誰能承受得了?
給的報酬低了,行嗎?
給多少錢,就要幹多少活。
難怪很多俱樂部的球場廣告牌都是空著的。
高管們拿著那麽點的錢,誰願意幹這種髒活累活啊?坐在辦公室裏,等著商家主動上門來合作,好不好?
不來?不來就空著!
此前,周不器已經聯係了獵頭公司海德思哲,希望他們能從好萊塢挖來高級人才,模仿好萊塢電影來幫曼聯做衍生品推廣。
要是沒有足夠的薪水,誰來啊?
這件事必須馬上做,周不器果斷又堅定的道:“找德勤,籌建薪酬委員會,為曼聯製作新的薪酬體係!這是曼聯改革的當務之急!”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