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外行的時候,周不器可以對開源大談特談,可是在陸器這種行業精英麵前,就隻能是虛心請教的份了。
很顯然,陸器的這番話,讓他對開源社區有了更深的認識。
周不器道:“你是說,不應該真的用免費的思路來麵向開源產品?”
陸器道:“對代碼有理想有熱情的工程師,畢竟還還是少數,更多的人還是出於謀生的角度來寫代碼。過去,我們都認為開源社區就是一個免費的公共空間……當然,這樣也可以,絕大部分的開源社區都是純公益性質的,都是免費的。可是,如果我們想要更多的利用好開源社區,利用好gitgub上成百上千萬的開發者,就應該有一個新的思路。畢竟我們推動開源社區的建設不是公益,還有很大的商業因素在內。”
周不器眯眯眼,“要為我們的開源項目撥出資金。”
陸器點頭道:“穀歌在開源社區裏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如果是免費服務,去享受那些有熱情有理想有信仰的工程師的勞動果實……這些人的優先選擇,一定是穀歌。在這方麵,任何一家科技公司都很難和他們競爭。”
周不器也覺得有道理,說道:“還真是這樣。如果是白嫖,大部分的開源開發者都去為穀歌服務了。紫微星這邊就不剩下什麽了。既然這樣,不如就花點錢。”
陸器接著說:“這個世界上,一些最頂級的互聯網大項目,一般就隻有中美兩國能玩得起。歐洲、韓日、澳大利亞、東南亞、印度、巴西、俄羅斯的優秀工程師們,即便有很強的技術實力,也很難有展現自身才華的機會。有能力的,都去矽穀尋夢了。可大部分還是會留在本國。所以這些人都有著很強烈的展現自身技術才能的需求,這才是開源社區建設最核心的外部力量。”
聽他這麽一說,周不器對互聯網的開源社區就有更深的理解。
這是一種自我認可和自我成就。
這就跟很多人會在互聯網上寫文章、寫評論、寫連載小說一樣。
不是為了能以此謀生賺多少錢。
而是要做一些能夠讓自身有社會存在的事情,要給這個世界留下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屬於自己的存在痕跡。不是來去如雁,活了一輩子就好像沒來過這個世界一樣。
不過,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有一定的金錢上的刺激,就會更有效果更有吸引力,就可以形成一個潮流式的大趨勢,讓更多的有才能的人參與進來。
就比如紫微星旗下的核心產品之一的今日頭條。
如果上麵的文章都是免費的,當然也會有許許多多的筆杆子參與進來,不計報酬的寫文章,完全出於愛好。可數量終究是太少,而且存在競爭關係,很多博主可能會選擇其他的平台發表文章。
如果采用的是商業的手段,為其勞動成果進行一定的付費,這吸引力就大了。
哪怕隻是賺點零花錢呢?
零花錢的收益,也是自身勞動成果的價值體現。
尤其更重要的一點,這個世界上發達國家隻是少數,大部分的地方經濟收入都不高。即便是很多有才能的人,受困於客觀環境,也很難賺到什麽大錢。
在一些高收入群體眼裏的零花錢,對這些人來說卻可以成為他們生活中重要的收入補貼。
現代社會裏,商業化才能形成規模化。
有利可圖才有驅動力。
果然,陸器接下來就闡述了類似的觀點,“在南美、中北美、印度、中南亞,都有很多it工程師,可他們的收入都極低,同比的收入連矽穀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如果是開源項目,就更低了。”
“有數據嗎?”
“在矽穀,互聯網公司為一行代碼支付的價格,可以達到20美元。可是開源就不一樣了,沒有社會保險、沒有公司福利、沒有管理成本,甚至不需要為無效工作買單,直接以結果計費。可以采取獎金製,為開源項目做出實質貢獻了,才能拿到錢;沒做出貢獻,就沒有獎金。一行代碼的成本可以壓縮到1美元以內。”
“1美元,也挺高了吧?不比國內少多少了!”
周不器隱約記得郭鵬飛談過代碼成本的事。
在國內類似紫微星、bat這樣的一線大廠裏,不考慮大批量的複製粘貼的那些代碼,自主寫出來的一行代碼,成本大概是3-4美元。
這是公司支付的成本。
真正員工到手的,可能也就是2美元。
另外,開源社區裏的開源項目有許許多多,開發者可以去挑選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擅長的參與進去,在公司裏工作,卻沒什麽選擇權。有選擇權,一天說不定可以寫100行有效代碼,沒選擇權,可能連50行都寫不上。
這麽算下來,其實也就差不多了。
陸器道:“對,包括國內也是這樣,有很多程序員的工資很低,甚至國內因為工程師數量過於龐大,很多工程師很難獲得與其匹配的工作。能夠參與開源項目,賺一些外快,這筆收入可以很大程度的改變他們的生活。”
“嗯,國內在標準化流水線化的培養it工程師。”
談到了國內,周不器就太懂了。
國內的教育體係太強大了。
加上國內人口眾多、以及這些年的計算機熱,導致國內培養出了大批的it從業者,數量之多令人震驚。“狼多肉少”,就導致了狼的不值錢,以及早早被淘汰。
歐美的很多個it工程師,可以一直工作到60歲還在寫代碼。
國內幾乎不可能。
35歲的限製已經顯現出來了。
一個程序員到了35歲,如果不能晉級管理層,那他大概率就會被市場淘汰。哪怕一個35歲的技術很強的老員工年薪隻有15萬,公司也會裁掉去聘用一個技術偏弱沒什麽工作經驗的年薪卻達到了20萬的應屆畢業生。
因為前者已經失去想象力了。
一個應屆大學生,也就是二十來歲,還有著很美好的未來前景、充滿了想象力。哪怕暫時稚嫩了一些,未來卻有著無限可能。即便現在差了點,未來也有可能為公司創造上百億的價值。
這就導致國內有許多優秀的工程師都遭遇了擇業難的困境。
甚至35歲就轉行了。
一身本領就浪費了,沒有用武之地了。
這就太可惜了。
如果開源社區有足夠的吸引力,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去開源社區裏參與幾個開源項目,然後賺一些開源項目的津貼……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印度、東南亞、南美這些地方就更是如此了,工資低的可憐,比國內的行業現狀可殘酷多了。如果他們有機會去開源社區裏賺美元,那就是巨大的吸引力。
如果紫微星國際改變開源項目的推廣思路,從免費模式改為“獎金”激勵模式,就可以吸引到全球更多的優秀it工程師參與進來,大家一起來推動紫微星旗下的開源項目的完善和優化。
陸器道:“我相信在很多國家裏,隱藏著很多優秀的工程師,可他們有技術能力也未必有機會來到矽穀闖蕩。借著開源社區的機會,也可以進行一定的人才篩選。一旦出現了新的開源領袖,不管他是印度人還是哥倫比亞人,又或者是越南人、南非人,我們都可以發出工作簽邀請,為他們提供來矽穀工作的機會。”
周不器蓋棺論定的說:“行,那就這麽辦了!接下來是人工智能的時代,想訓練出頂級的大模型,就一定少不開源社區的努力。跟穀歌的長期競爭,對開源社區的利用得是我們重要的手段。”
很顯然,陸器的這番話,讓他對開源社區有了更深的認識。
周不器道:“你是說,不應該真的用免費的思路來麵向開源產品?”
陸器道:“對代碼有理想有熱情的工程師,畢竟還還是少數,更多的人還是出於謀生的角度來寫代碼。過去,我們都認為開源社區就是一個免費的公共空間……當然,這樣也可以,絕大部分的開源社區都是純公益性質的,都是免費的。可是,如果我們想要更多的利用好開源社區,利用好gitgub上成百上千萬的開發者,就應該有一個新的思路。畢竟我們推動開源社區的建設不是公益,還有很大的商業因素在內。”
周不器眯眯眼,“要為我們的開源項目撥出資金。”
陸器點頭道:“穀歌在開源社區裏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如果是免費服務,去享受那些有熱情有理想有信仰的工程師的勞動果實……這些人的優先選擇,一定是穀歌。在這方麵,任何一家科技公司都很難和他們競爭。”
周不器也覺得有道理,說道:“還真是這樣。如果是白嫖,大部分的開源開發者都去為穀歌服務了。紫微星這邊就不剩下什麽了。既然這樣,不如就花點錢。”
陸器接著說:“這個世界上,一些最頂級的互聯網大項目,一般就隻有中美兩國能玩得起。歐洲、韓日、澳大利亞、東南亞、印度、巴西、俄羅斯的優秀工程師們,即便有很強的技術實力,也很難有展現自身才華的機會。有能力的,都去矽穀尋夢了。可大部分還是會留在本國。所以這些人都有著很強烈的展現自身技術才能的需求,這才是開源社區建設最核心的外部力量。”
聽他這麽一說,周不器對互聯網的開源社區就有更深的理解。
這是一種自我認可和自我成就。
這就跟很多人會在互聯網上寫文章、寫評論、寫連載小說一樣。
不是為了能以此謀生賺多少錢。
而是要做一些能夠讓自身有社會存在的事情,要給這個世界留下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屬於自己的存在痕跡。不是來去如雁,活了一輩子就好像沒來過這個世界一樣。
不過,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有一定的金錢上的刺激,就會更有效果更有吸引力,就可以形成一個潮流式的大趨勢,讓更多的有才能的人參與進來。
就比如紫微星旗下的核心產品之一的今日頭條。
如果上麵的文章都是免費的,當然也會有許許多多的筆杆子參與進來,不計報酬的寫文章,完全出於愛好。可數量終究是太少,而且存在競爭關係,很多博主可能會選擇其他的平台發表文章。
如果采用的是商業的手段,為其勞動成果進行一定的付費,這吸引力就大了。
哪怕隻是賺點零花錢呢?
零花錢的收益,也是自身勞動成果的價值體現。
尤其更重要的一點,這個世界上發達國家隻是少數,大部分的地方經濟收入都不高。即便是很多有才能的人,受困於客觀環境,也很難賺到什麽大錢。
在一些高收入群體眼裏的零花錢,對這些人來說卻可以成為他們生活中重要的收入補貼。
現代社會裏,商業化才能形成規模化。
有利可圖才有驅動力。
果然,陸器接下來就闡述了類似的觀點,“在南美、中北美、印度、中南亞,都有很多it工程師,可他們的收入都極低,同比的收入連矽穀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如果是開源項目,就更低了。”
“有數據嗎?”
“在矽穀,互聯網公司為一行代碼支付的價格,可以達到20美元。可是開源就不一樣了,沒有社會保險、沒有公司福利、沒有管理成本,甚至不需要為無效工作買單,直接以結果計費。可以采取獎金製,為開源項目做出實質貢獻了,才能拿到錢;沒做出貢獻,就沒有獎金。一行代碼的成本可以壓縮到1美元以內。”
“1美元,也挺高了吧?不比國內少多少了!”
周不器隱約記得郭鵬飛談過代碼成本的事。
在國內類似紫微星、bat這樣的一線大廠裏,不考慮大批量的複製粘貼的那些代碼,自主寫出來的一行代碼,成本大概是3-4美元。
這是公司支付的成本。
真正員工到手的,可能也就是2美元。
另外,開源社區裏的開源項目有許許多多,開發者可以去挑選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擅長的參與進去,在公司裏工作,卻沒什麽選擇權。有選擇權,一天說不定可以寫100行有效代碼,沒選擇權,可能連50行都寫不上。
這麽算下來,其實也就差不多了。
陸器道:“對,包括國內也是這樣,有很多程序員的工資很低,甚至國內因為工程師數量過於龐大,很多工程師很難獲得與其匹配的工作。能夠參與開源項目,賺一些外快,這筆收入可以很大程度的改變他們的生活。”
“嗯,國內在標準化流水線化的培養it工程師。”
談到了國內,周不器就太懂了。
國內的教育體係太強大了。
加上國內人口眾多、以及這些年的計算機熱,導致國內培養出了大批的it從業者,數量之多令人震驚。“狼多肉少”,就導致了狼的不值錢,以及早早被淘汰。
歐美的很多個it工程師,可以一直工作到60歲還在寫代碼。
國內幾乎不可能。
35歲的限製已經顯現出來了。
一個程序員到了35歲,如果不能晉級管理層,那他大概率就會被市場淘汰。哪怕一個35歲的技術很強的老員工年薪隻有15萬,公司也會裁掉去聘用一個技術偏弱沒什麽工作經驗的年薪卻達到了20萬的應屆畢業生。
因為前者已經失去想象力了。
一個應屆大學生,也就是二十來歲,還有著很美好的未來前景、充滿了想象力。哪怕暫時稚嫩了一些,未來卻有著無限可能。即便現在差了點,未來也有可能為公司創造上百億的價值。
這就導致國內有許多優秀的工程師都遭遇了擇業難的困境。
甚至35歲就轉行了。
一身本領就浪費了,沒有用武之地了。
這就太可惜了。
如果開源社區有足夠的吸引力,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去開源社區裏參與幾個開源項目,然後賺一些開源項目的津貼……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印度、東南亞、南美這些地方就更是如此了,工資低的可憐,比國內的行業現狀可殘酷多了。如果他們有機會去開源社區裏賺美元,那就是巨大的吸引力。
如果紫微星國際改變開源項目的推廣思路,從免費模式改為“獎金”激勵模式,就可以吸引到全球更多的優秀it工程師參與進來,大家一起來推動紫微星旗下的開源項目的完善和優化。
陸器道:“我相信在很多國家裏,隱藏著很多優秀的工程師,可他們有技術能力也未必有機會來到矽穀闖蕩。借著開源社區的機會,也可以進行一定的人才篩選。一旦出現了新的開源領袖,不管他是印度人還是哥倫比亞人,又或者是越南人、南非人,我們都可以發出工作簽邀請,為他們提供來矽穀工作的機會。”
周不器蓋棺論定的說:“行,那就這麽辦了!接下來是人工智能的時代,想訓練出頂級的大模型,就一定少不開源社區的努力。跟穀歌的長期競爭,對開源社區的利用得是我們重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