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顧岩與顧山兄弟終於見麵,兄弟在一起住得一日,第二日便一起起身往家鄉去了。
顧昭家的老祖宅早就破敗,這幾年也沒怎麽修,虧了小七在老家邊上的穗山,早就買地置宅,如此剛好,就一籠統的全部去了顧昭的莊子,憑著主枝那邊想的什麽辦法,派了多少人來接,這次都沒用, 分是分定了。
老宗一來二去鬧騰了幾次,一會說日子不對不得遷墳,一會說其中有幾位祖先也是他們祖先,不該遷。一會又找了那族中老人一起來哭,直到顧岩翻臉發了一通脾氣,那邊總算是服了軟,答應了顧家的條件,便是如此,那邊也最後訛了一筆,要了三個國子學的名額,還擬了單子叫顧岩幫著安排一些子嗣。
已是最後一次,顧岩他們商議了一下,便都允了,也算好聚好散。
顧昭家原世世代代住在平洲一個叫溪水的地方,顧姓在當地亦是大族,早年出過尚書,探花,後世書禮傳家。子孫自然是枝繁葉茂,不知道繁衍出多少代去。
自古,嫡係與庶枝的關係便不好,尤其是大氏宗族,家裏也不少那見不得人的事情,當日顧昭家便出了一段公案,如今依舊說不清楚。
早先顧昭的爹爹,爺爺就沒少被族人欺負,隻是他家氣長,不舒服,轉身便反了。反了之後族裏自是害怕前朝報複,便寫了文書將顧昭這一支驅趕出去,更可恨的是,在一個深夜,家中祖先的骸骨均被移出祖墳,丟到溪水以南的一個地方。
當年家裏無人,隻剩一群女人加上個還不懂事的老六顧瑞。盧氏那時候也硬氣,也不說開口求那個,手邊無錢竟將房子也暫且典賣了。得了房錢又入城買了幾十口黑甕,硬是帶著老二媳婦裴氏,老三媳婦於氏,帶著小叔子一起給先人撿骨入甕,無錢買墳地便暫且將遺骸送到溪南的一個土地廟裏。那土地廟早已破敗多時,盧氏就拿了主意將典房的錢修了廟,跟妯娌小叔子一起在廟住下,其中艱難可想而知。
後來顧家發了,那族人便又改了主意,前事一概不承認,又是借了一個夜晚,連哄帶搶的抬了上好的棺木,去土地廟硬是將顧昭家先人骸骨奪了去埋入祖墳,搶奪中還推了老二家的裴氏,當時,裴氏便頭破血流,至今還有一個大疤在額頭。
顧昭一直覺得,雖然自己來自現代,但是你不能阻擋我依然有一顆傳統的腦袋,這事兒,宗族做的不地道,著實可恨,偏偏朝上是沒辦法的,有時候宗族的內部事務,就是內部事務。
老爺子當年活著的時候就想分宗,奈何,每次那邊都要死要活,又不要臉的,還揚言,今兒你遷墳,明兒便在你家祖墳前挨個上吊。當時硬手段也用了,還真有上吊的。無法,就隻能罷了!
如今歸來,顧岩他們不耐煩再住回去,就齊齊的一起到了顧昭的莊子上。
回老莊子,顧昭被眾人誇獎之間,難免多了幾分虛榮心,他哥哥顧山看到弟弟自己賺的這份產業,又是慚愧,又是心疼之下,自然是滿口誇獎。顧昭也不願自己被小瞧了,也就適當的露了一些本事。將人員安排的妥妥當當,完全沒有丁點不懂事的樣兒。
再加上家裏家外,盧氏,蘇氏都是管家好手,自然管理的井井有條,其他哥哥還沒到,這上下就據以妥當了。
顧老二回到老家,就開始攢人氣,他每天四處晃悠,打著自己的旗號,還給溪南修了十幾座石橋,當日存骸骨的土地廟他也著人去修了一番,著實落了不少好名聲。不過這老東西也有自己的小心眼,他跟在顧昭身後,常打聽那個降世錄的事情。
如何被發現的,如何挖的,今上如何高興的等等之事,問了有十多遍。
問完,他還整了一張表格,把六個國公家的譜係研究了一下,顧山的腦袋跟顧岩不一樣,他從頭到尾都認為此事有鬼,必然是人為的。
顧昭開始還是佩服他的,可是自打他直接將老哥哥排除出去,顧昭便不再搭理他了。顧山發自內心的不覺得,自己哥哥能夠想出這樣的主意。
來到穗山後安置好第二天,顧昭他三哥顧項嫂子於氏帶著全家二十多口便到了。
第三日,老五顧榮五嫂杜氏,老六顧瑞六嫂馬氏,兩家人三十多口子騎馬架鷹的也來了。這倆家離得不遠,便約了碰麵的地方一起約著來。
這兄弟幾個一見,便誰也沒遮掩,嚎的六裏地以外都能聽到。那耳背的都能給嚎的嚇一條,以為雷公發怒了。
顧昭前生今世,都沒有這般混亂過,他老爹生出的七個兒子,繁衍出大大小小一堆娃,一堆娃又生出一堆,上上下下一百多口子主人,抬眼看去滿地跑的是孩崽子,回頭望去,滿山遍野的大師兄幼年無知版。
如今已是四世同堂,就看這數量,平洲溪南顧,眼見著昌盛了。
兄弟們在老爹去世後,而今終齊聚,卻以都是滿頭霜雪,雙鬢斑白,誰知道今生還有無這樣的好時候能聚聚?如今老大顧岩年六十七歲,顧山六十二歲,顧項六十歲,顧榮五十九歲,顧項五十歲,都是子孫滿堂的年紀,可坐在一起,依舊會演全本的大鬧天宮。一句話不對,就玩起決鬥來了。
顧昭一般都隻是旁觀,越看心裏越自卑,沒辦法,全家隻有他不會武功,就連顧茂德那個假道學,都會耍全套的顧家槍。當然,自卑歸自卑,叫他去學,那是萬萬不能。
人多了,事端也就起了,說不上什麽解決不了的矛盾,也就是老四家的那點事兒,這次老四家是賺了的,一門雙侯。老家如今分宗,那總是不露麵的顧茂甲便帶著妻子文氏連同子女便來了。
顧茂甲如今雖是侯爺,可惜他今年的年入還未入賬,前些年他被高氏敲的窮吊吊的,如今來還是借錢來的。這話說出去沒人信,可是誰能想到他堂堂侯爺,就能寒酸成這個樣子,一家大小穿的衣服上都有補丁。全家五口,坐著一輛騾車走了整整三月才到的老家。
他來便來了,到的第二日,竟因為母親的事情跟顧茂丙大吵一架,依著他的意思,母親便是母親,再沒道理也是母親。他們兄弟如今感懷天恩,該是請旨接母親家裏來奉養才是。
顧茂丙跟自己娘親在家過了多少年?他知娘親腦袋不清楚,因此不願意,直說,要去你自己去。顧茂甲又拿大帽子壓弟弟,他一口一個長兄為父。最後逼的顧茂丙抱著被子去了顧昭的小院。
如此,這人便徹底不招人待見了。倒不是說他這人人品壞了,其實他這人是讀書讀傻了,一切都要照著書本子做事,半點彎彎都不會轉的。你說你沒錢,隨意找地方,借支幾個,來年還就是,可他偏偏就不開這一竅,隻會賣了家當,雇了鏢局的一輛老轅車磨磨唧唧來的。
來便來了,一來就四處發表意見,又是接母親,又是管教小弟,又是要上書表奏,又是要將他爹的墳修到跟爺爺差不多的位置,也不為其他,就因為他爹是替當今死的,仿若如今顧家的輝煌都跟他爹有關係,他要提提他家在族中的地位。可如今他的伯伯們都活著,這麽說便是不合時宜,於是他這般做派,頓時招致全家厭惡。
沒辦法,顧昭又找了顧岩,將顧茂甲喚了去,大罵了一頓。顧岩說的實在,請你娘天經地義,你為人子有孝心,我們也不能說孝道不對。
隻是,你娘接出來,住誰家?你家?還是茂丙家?茂丙如今沒家,是借住在我們那裏,我們幾家是都不願意與你母親來往的。那麽,便住你家吧。
顧茂甲心裏難受,便哭道,我也沒家,我住任上府衙。
顧岩又說,那更好辦,你接到任上吧。你多孝順啊!
顧茂甲又哭,怕母親跟我受不得罪。
說來說去,名聲他要,他又不想自己養著,還不就是看到茂丙如今有人管了。此人容自私,懦弱,迂腐於一體,著實不招人喜歡。
顧岩最後直接拍桌,叫顧茂甲滾蛋!他自然不肯滾蛋,又被全家孤立了,如此,就徹底老實了。不過,私下裏他雖然依舊拿長兄架子欺負弟弟,奈何,如今顧茂丙也有自己的小脾氣,我不理你,你又如何?咱都是分府過的,你是你的,我是我的,我自有叔叔伯伯管,你也別跟我玩長兄為父這一套。
家務事,便是這樣繁瑣,自歸鄉,先是找人看墳地點穴,找了地方的名陰陽擺陰陣,還要殺牲畜,埋五穀養陰墳,修宗廟,去窯上定轉瓦,尋石匠,畫匠,木匠等人一起開工。閑餘還得應付老枝兒一些長輩來鬧,一來二去,驚蟄日便眼見得到了。
家裏的煩亂,跟顧昭沒關係,他唯一辦的事情便是出錢,如今哥哥們都住在他家的莊子,吃穿花用,顧昭便一擺手全包了。也是,這輩子難得孝敬幾次老哥哥們,他家哥哥們的情誼也跟別家不同,那是戰場上依賴出來的,這個跟一般家庭就有了區別,顯得格外親厚。
轉眼間,顧家的宗廟圖紙終於製好,驚蟄之前,天氣轉暖,那地兒總算是開了夯子,動了工。
顧昭自覺安排的利落,誰知道開工那日,他還是收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禮物。阿潤將他的庶子秀,悄悄的送到了平,送元秀來平洲的是個叫重俊的太監。
趙元秀是阿潤最小的兒子,今年六歲,這孩子的母親原本是唯一一個跟阿潤去出家的婢女,因為不便如山,就住至山下時常給阿潤做些針線,也不知道是什麽機緣,有一年冬日,阿潤悄悄下了山,便有了這孩子。他母親生下他也沒活幾月,就奇怪的死了。那之後,元秀便一直隨著這個叫重俊的太監生活。
“他竟想的開,怎麽就這麽相信我呢。”顧昭無奈的看著元秀,這孩子長的十分瘦弱,身上沒半點阿潤的特質,最多是嘴巴周圍有些仿佛,可惜,眼神還不如顧昭家的隨便那隻四五歲小猴子大膽,看東西都是撇著眼角瞅,一下不對立刻就縮一團兒。
自大重俊抱他進門,他就埋著頭,胳膊緊緊的摟著重俊,也不說話,給東西吃也不接。
“七爺,我家主人說,若是他不妥,便隻有這一條根了。求您看他的麵子,幫著帶一帶,以後若小主人長大,再給他置辦幾畝,隨他去就好。”重俊跪著哀求道。
“怎麽竟是一條根了?不是說他家裏還有兩個呢?”顧昭問重俊。
重俊大概知道一些私密的事情,猶豫了一下,想到主子吩咐了什麽都不許瞞著,便道:“王爺與家裏的兩位少爺並不親,倒是萬歲爺常常往家裏賞東西。”
顧昭苦笑,怨不得阿潤無論如何要反,怨不得今上不願意阿潤見人,難道情況竟這般嚴重了,自己也狗血了一次,竟然被托孤了。
慢慢的由椅子上坐起,顧昭走到地中,蹲下,伸出手摸摸元秀的腦袋,順手還取了一塊糕餅遞給他道:“乖,告訴……叔叔,你叫什麽名字?”
元秀微微動了下,扭頭去看重俊。
重俊小心翼翼的瞅瞅顧昭道:“來得時候,主人說,他可姓顧,還給小哥兒起了個小名兒,叫小盆子。”
“呸!”顧昭輕輕啐了一口,心裏有些難過。
糕餅的香氣慢慢散發著,重俊與元秀這一路吃了不少苦,他們不敢住驛站,隻能跟著一個商隊餐風露宿,其艱難可想而知。
元秀很想吃糕餅,卻不接,隻是睜著大眼睛悄悄看了重俊幾眼。
重俊一隻手抱著他,道了謝,一隻手接了糕餅,輕輕咬了一口,咽下去。元秀這才接過去,大口的吃了起來。
阿潤的孩子,都在這樣環境裏長大的麽?顧昭心裏又軟了,他伸出手想抱抱這個孩子,奈何這個孩子將這個老太監當成了所有的依靠,一邊狼吞虎咽的吃糕餅,一隻手竟不知道在哪裏找出的力氣,隻是摟著重俊的脖子不放。
顧昭哄了他半天,聞言軟語說了兩車,最後見無用,直接怒了,一把將他拖過來,也不管重俊如何心疼,也不管元秀如何大哭,就隻是按在身上不許他離開。
顧昭身邊忽然多了個孩子,家裏的哥哥們自是好奇。奈何,顧昭關起院門誰也不給看,可饞壞了他們。
元秀長的弱弱小小,看上去最多四五歲的樣子,於是,哥哥們難免有了一些暢想。嫂子們更是興奮,如今家裏什麽歲數的孩子都有,於是你一堆,我一堆的,很快的就找了十多套替換,還有各種玩具送到了小院裏。
孩子到的第一天,顧昭很偏執的要跟他一起睡,重俊想勸,奈何,以後也許這孩子要跟著七爺一輩子,現在不在一起,不養出感情,以後可怎麽好,萬般無奈,重俊還是抱著被子去了廂房,整一晚,他都靠著牆聽動靜,自然,元秀哭了一整晚。
自這天起,元秀跟顧昭的戰爭便開始了。
以前顧昭看書,常看到太監與皇帝的關係不一般。如今看到重俊,顧昭倒是真的了解了,那些孩子長在深宮,不依賴太監又去依賴誰呢?
一連五天,元秀都是白天睡,晚上哭。
顧昭不搭理他,也陪著白天睡,晚上看他哭。但是,從吃飯,到洗澡,到穿衣,顧昭卻毫不客氣的接過去了,一點也不允許重俊接手。
第五天那晚,元秀又哭了一會,終於認命。他抽泣著,裹著小小的身子,披著被子縮在顧昭的床側倒下,顧昭終於仰天翻了個白眼,最難的時刻總算過去了。
他放下書,滅了燈,才剛剛如夢,忽覺身上一股熱浪,接著一片冰涼。慢慢的睜開眼,顧昭又點了燈,揭開被子側頭看看,那小家夥的眼睫毛一抖一抖的,看樣子是醒了。
顧昭心裏暗笑,嘴巴裏卻故作羞愧,歎息了一下:“這幾日真累,尿了坑都不自知,可不能被元秀知道,若知道明日丟死人了。”說完,喊了綿綿進來,換了幹淨被褥,又拿湯婆子暖了被窩,將元秀剝得光光的又塞進被子。
從頭自尾,元秀都是醒的,可是這孩子偏偏就憋得住,就是不睜眼。顧昭也覺得他有意思,便耐著性子跟他逗。
被剝的光光的元秀,身上難免不妥帖,於是進了被子後他很主動地往顧昭身上偎了偎。顧昭便樓一樓。再偎一下,再樓一樓,再拍一拍。
綿綿在外間的榻上倒是蠻驚訝的,七爺哄孩子的哼哼聲,就像哼歌兒一般。
這一晚,終於是睡得好了。
轉天一大早,顧昭迷糊的睜開眼,元秀早就醒了,光光的坐在床裏,身上瘦瘦的,幹幹的,看上去沒四兩肉。
顧昭歎息了一下,也不賴被窩了,他坐起取了衣服,熟稔的幫元秀換了,並不抱他,隻是領著他的小手去了正間,將好克化的粥食,小菜,麵點都給他搭配好,放在碗裏,陪著他吃。
元秀一邊吃,一邊悄悄笑,還悄悄看顧昭。在孩子的心裏,已經有了個隻屬於他,不能告訴旁人的小秘密。
顧昭也隻是憋著,心裏暗笑著由他亂想。
飯罷,顧昭終於領著元秀的小手出了自己的小院子。
他一出來,沒多久他老哥哥便得了信兒,呼啦啦帶著一群來參觀他,看完他又盯著元秀看。
“跟你一點也不像!”顧岩撇嘴。顧山符合的點頭。
顧昭冷哼:“亂想什麽呢,我才多大,如何能生出這般大的兒子。”
顧昭說這話的時候,元秀拉著他的手,忽然動了下。顧昭也不隨他心意,卻抱起他來,一起跟他來到一棵山莊的大樹下。
“請叔祖爺爺安!”大樹上掛著幾隻後,其中有個帶頭的,攀著一根樹枝,倒掛著跟顧昭請安。
顧昭回頭看看哥哥們,失笑問:“這隻是那家的?”
五哥伸手拍拍自己胸膛,極為驕傲的炫耀道:“這是我那曾孫孫,小名兔官兒,最是個淘氣的。” 這是溺愛孩子的典型代表了。
書上的孩子嘰嘰喳喳的,顧昭跟哥哥們站在樹下隻是笑著看。看著看著,顧昭拉的元秀也想玩,卻沒那個膽子,隻是抓著顧昭的手越來越緊。
這麽小的孩子,玩什麽好呢?顧昭蹲下,臉對臉的看著元秀,這一次孩子是製止看著他的,那雙眼睛,是阿潤的眼睛吧,不說話,卻有一千種委屈的意思,隻看得顧昭心都化開了。
“想去玩?”顧昭問元秀。
元秀點點頭,又懦懦的加了一句:“不可……元秀還小,等大了……要等大一些。”
顧昭撲哧一聲樂了,也許,阿潤小時候就是這般吧,心裏有一萬個心眼子,卻總部說出來,拐著彎兒說話。
顧昭回頭看看莊子,在他莊子這邊,連著七棵桌麵粗壯的大柳樹,大槐樹,這些樹木年代久了,身上洞洞,眼子,斜丫兒多得很,那些孩子攀爬的容易,如今家裏的爺爺都在,又都寵著就都放了羊,每天爬高爬低的掛了一樹。
看了一會,顧昭心中忽有了主意,他站起來,對哥哥們說:“阿兄,不若,我們給孩兒們蓋個大大的樹屋吧!”
顧昭家的老祖宅早就破敗,這幾年也沒怎麽修,虧了小七在老家邊上的穗山,早就買地置宅,如此剛好,就一籠統的全部去了顧昭的莊子,憑著主枝那邊想的什麽辦法,派了多少人來接,這次都沒用, 分是分定了。
老宗一來二去鬧騰了幾次,一會說日子不對不得遷墳,一會說其中有幾位祖先也是他們祖先,不該遷。一會又找了那族中老人一起來哭,直到顧岩翻臉發了一通脾氣,那邊總算是服了軟,答應了顧家的條件,便是如此,那邊也最後訛了一筆,要了三個國子學的名額,還擬了單子叫顧岩幫著安排一些子嗣。
已是最後一次,顧岩他們商議了一下,便都允了,也算好聚好散。
顧昭家原世世代代住在平洲一個叫溪水的地方,顧姓在當地亦是大族,早年出過尚書,探花,後世書禮傳家。子孫自然是枝繁葉茂,不知道繁衍出多少代去。
自古,嫡係與庶枝的關係便不好,尤其是大氏宗族,家裏也不少那見不得人的事情,當日顧昭家便出了一段公案,如今依舊說不清楚。
早先顧昭的爹爹,爺爺就沒少被族人欺負,隻是他家氣長,不舒服,轉身便反了。反了之後族裏自是害怕前朝報複,便寫了文書將顧昭這一支驅趕出去,更可恨的是,在一個深夜,家中祖先的骸骨均被移出祖墳,丟到溪水以南的一個地方。
當年家裏無人,隻剩一群女人加上個還不懂事的老六顧瑞。盧氏那時候也硬氣,也不說開口求那個,手邊無錢竟將房子也暫且典賣了。得了房錢又入城買了幾十口黑甕,硬是帶著老二媳婦裴氏,老三媳婦於氏,帶著小叔子一起給先人撿骨入甕,無錢買墳地便暫且將遺骸送到溪南的一個土地廟裏。那土地廟早已破敗多時,盧氏就拿了主意將典房的錢修了廟,跟妯娌小叔子一起在廟住下,其中艱難可想而知。
後來顧家發了,那族人便又改了主意,前事一概不承認,又是借了一個夜晚,連哄帶搶的抬了上好的棺木,去土地廟硬是將顧昭家先人骸骨奪了去埋入祖墳,搶奪中還推了老二家的裴氏,當時,裴氏便頭破血流,至今還有一個大疤在額頭。
顧昭一直覺得,雖然自己來自現代,但是你不能阻擋我依然有一顆傳統的腦袋,這事兒,宗族做的不地道,著實可恨,偏偏朝上是沒辦法的,有時候宗族的內部事務,就是內部事務。
老爺子當年活著的時候就想分宗,奈何,每次那邊都要死要活,又不要臉的,還揚言,今兒你遷墳,明兒便在你家祖墳前挨個上吊。當時硬手段也用了,還真有上吊的。無法,就隻能罷了!
如今歸來,顧岩他們不耐煩再住回去,就齊齊的一起到了顧昭的莊子上。
回老莊子,顧昭被眾人誇獎之間,難免多了幾分虛榮心,他哥哥顧山看到弟弟自己賺的這份產業,又是慚愧,又是心疼之下,自然是滿口誇獎。顧昭也不願自己被小瞧了,也就適當的露了一些本事。將人員安排的妥妥當當,完全沒有丁點不懂事的樣兒。
再加上家裏家外,盧氏,蘇氏都是管家好手,自然管理的井井有條,其他哥哥還沒到,這上下就據以妥當了。
顧老二回到老家,就開始攢人氣,他每天四處晃悠,打著自己的旗號,還給溪南修了十幾座石橋,當日存骸骨的土地廟他也著人去修了一番,著實落了不少好名聲。不過這老東西也有自己的小心眼,他跟在顧昭身後,常打聽那個降世錄的事情。
如何被發現的,如何挖的,今上如何高興的等等之事,問了有十多遍。
問完,他還整了一張表格,把六個國公家的譜係研究了一下,顧山的腦袋跟顧岩不一樣,他從頭到尾都認為此事有鬼,必然是人為的。
顧昭開始還是佩服他的,可是自打他直接將老哥哥排除出去,顧昭便不再搭理他了。顧山發自內心的不覺得,自己哥哥能夠想出這樣的主意。
來到穗山後安置好第二天,顧昭他三哥顧項嫂子於氏帶著全家二十多口便到了。
第三日,老五顧榮五嫂杜氏,老六顧瑞六嫂馬氏,兩家人三十多口子騎馬架鷹的也來了。這倆家離得不遠,便約了碰麵的地方一起約著來。
這兄弟幾個一見,便誰也沒遮掩,嚎的六裏地以外都能聽到。那耳背的都能給嚎的嚇一條,以為雷公發怒了。
顧昭前生今世,都沒有這般混亂過,他老爹生出的七個兒子,繁衍出大大小小一堆娃,一堆娃又生出一堆,上上下下一百多口子主人,抬眼看去滿地跑的是孩崽子,回頭望去,滿山遍野的大師兄幼年無知版。
如今已是四世同堂,就看這數量,平洲溪南顧,眼見著昌盛了。
兄弟們在老爹去世後,而今終齊聚,卻以都是滿頭霜雪,雙鬢斑白,誰知道今生還有無這樣的好時候能聚聚?如今老大顧岩年六十七歲,顧山六十二歲,顧項六十歲,顧榮五十九歲,顧項五十歲,都是子孫滿堂的年紀,可坐在一起,依舊會演全本的大鬧天宮。一句話不對,就玩起決鬥來了。
顧昭一般都隻是旁觀,越看心裏越自卑,沒辦法,全家隻有他不會武功,就連顧茂德那個假道學,都會耍全套的顧家槍。當然,自卑歸自卑,叫他去學,那是萬萬不能。
人多了,事端也就起了,說不上什麽解決不了的矛盾,也就是老四家的那點事兒,這次老四家是賺了的,一門雙侯。老家如今分宗,那總是不露麵的顧茂甲便帶著妻子文氏連同子女便來了。
顧茂甲如今雖是侯爺,可惜他今年的年入還未入賬,前些年他被高氏敲的窮吊吊的,如今來還是借錢來的。這話說出去沒人信,可是誰能想到他堂堂侯爺,就能寒酸成這個樣子,一家大小穿的衣服上都有補丁。全家五口,坐著一輛騾車走了整整三月才到的老家。
他來便來了,到的第二日,竟因為母親的事情跟顧茂丙大吵一架,依著他的意思,母親便是母親,再沒道理也是母親。他們兄弟如今感懷天恩,該是請旨接母親家裏來奉養才是。
顧茂丙跟自己娘親在家過了多少年?他知娘親腦袋不清楚,因此不願意,直說,要去你自己去。顧茂甲又拿大帽子壓弟弟,他一口一個長兄為父。最後逼的顧茂丙抱著被子去了顧昭的小院。
如此,這人便徹底不招人待見了。倒不是說他這人人品壞了,其實他這人是讀書讀傻了,一切都要照著書本子做事,半點彎彎都不會轉的。你說你沒錢,隨意找地方,借支幾個,來年還就是,可他偏偏就不開這一竅,隻會賣了家當,雇了鏢局的一輛老轅車磨磨唧唧來的。
來便來了,一來就四處發表意見,又是接母親,又是管教小弟,又是要上書表奏,又是要將他爹的墳修到跟爺爺差不多的位置,也不為其他,就因為他爹是替當今死的,仿若如今顧家的輝煌都跟他爹有關係,他要提提他家在族中的地位。可如今他的伯伯們都活著,這麽說便是不合時宜,於是他這般做派,頓時招致全家厭惡。
沒辦法,顧昭又找了顧岩,將顧茂甲喚了去,大罵了一頓。顧岩說的實在,請你娘天經地義,你為人子有孝心,我們也不能說孝道不對。
隻是,你娘接出來,住誰家?你家?還是茂丙家?茂丙如今沒家,是借住在我們那裏,我們幾家是都不願意與你母親來往的。那麽,便住你家吧。
顧茂甲心裏難受,便哭道,我也沒家,我住任上府衙。
顧岩又說,那更好辦,你接到任上吧。你多孝順啊!
顧茂甲又哭,怕母親跟我受不得罪。
說來說去,名聲他要,他又不想自己養著,還不就是看到茂丙如今有人管了。此人容自私,懦弱,迂腐於一體,著實不招人喜歡。
顧岩最後直接拍桌,叫顧茂甲滾蛋!他自然不肯滾蛋,又被全家孤立了,如此,就徹底老實了。不過,私下裏他雖然依舊拿長兄架子欺負弟弟,奈何,如今顧茂丙也有自己的小脾氣,我不理你,你又如何?咱都是分府過的,你是你的,我是我的,我自有叔叔伯伯管,你也別跟我玩長兄為父這一套。
家務事,便是這樣繁瑣,自歸鄉,先是找人看墳地點穴,找了地方的名陰陽擺陰陣,還要殺牲畜,埋五穀養陰墳,修宗廟,去窯上定轉瓦,尋石匠,畫匠,木匠等人一起開工。閑餘還得應付老枝兒一些長輩來鬧,一來二去,驚蟄日便眼見得到了。
家裏的煩亂,跟顧昭沒關係,他唯一辦的事情便是出錢,如今哥哥們都住在他家的莊子,吃穿花用,顧昭便一擺手全包了。也是,這輩子難得孝敬幾次老哥哥們,他家哥哥們的情誼也跟別家不同,那是戰場上依賴出來的,這個跟一般家庭就有了區別,顯得格外親厚。
轉眼間,顧家的宗廟圖紙終於製好,驚蟄之前,天氣轉暖,那地兒總算是開了夯子,動了工。
顧昭自覺安排的利落,誰知道開工那日,他還是收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禮物。阿潤將他的庶子秀,悄悄的送到了平,送元秀來平洲的是個叫重俊的太監。
趙元秀是阿潤最小的兒子,今年六歲,這孩子的母親原本是唯一一個跟阿潤去出家的婢女,因為不便如山,就住至山下時常給阿潤做些針線,也不知道是什麽機緣,有一年冬日,阿潤悄悄下了山,便有了這孩子。他母親生下他也沒活幾月,就奇怪的死了。那之後,元秀便一直隨著這個叫重俊的太監生活。
“他竟想的開,怎麽就這麽相信我呢。”顧昭無奈的看著元秀,這孩子長的十分瘦弱,身上沒半點阿潤的特質,最多是嘴巴周圍有些仿佛,可惜,眼神還不如顧昭家的隨便那隻四五歲小猴子大膽,看東西都是撇著眼角瞅,一下不對立刻就縮一團兒。
自大重俊抱他進門,他就埋著頭,胳膊緊緊的摟著重俊,也不說話,給東西吃也不接。
“七爺,我家主人說,若是他不妥,便隻有這一條根了。求您看他的麵子,幫著帶一帶,以後若小主人長大,再給他置辦幾畝,隨他去就好。”重俊跪著哀求道。
“怎麽竟是一條根了?不是說他家裏還有兩個呢?”顧昭問重俊。
重俊大概知道一些私密的事情,猶豫了一下,想到主子吩咐了什麽都不許瞞著,便道:“王爺與家裏的兩位少爺並不親,倒是萬歲爺常常往家裏賞東西。”
顧昭苦笑,怨不得阿潤無論如何要反,怨不得今上不願意阿潤見人,難道情況竟這般嚴重了,自己也狗血了一次,竟然被托孤了。
慢慢的由椅子上坐起,顧昭走到地中,蹲下,伸出手摸摸元秀的腦袋,順手還取了一塊糕餅遞給他道:“乖,告訴……叔叔,你叫什麽名字?”
元秀微微動了下,扭頭去看重俊。
重俊小心翼翼的瞅瞅顧昭道:“來得時候,主人說,他可姓顧,還給小哥兒起了個小名兒,叫小盆子。”
“呸!”顧昭輕輕啐了一口,心裏有些難過。
糕餅的香氣慢慢散發著,重俊與元秀這一路吃了不少苦,他們不敢住驛站,隻能跟著一個商隊餐風露宿,其艱難可想而知。
元秀很想吃糕餅,卻不接,隻是睜著大眼睛悄悄看了重俊幾眼。
重俊一隻手抱著他,道了謝,一隻手接了糕餅,輕輕咬了一口,咽下去。元秀這才接過去,大口的吃了起來。
阿潤的孩子,都在這樣環境裏長大的麽?顧昭心裏又軟了,他伸出手想抱抱這個孩子,奈何這個孩子將這個老太監當成了所有的依靠,一邊狼吞虎咽的吃糕餅,一隻手竟不知道在哪裏找出的力氣,隻是摟著重俊的脖子不放。
顧昭哄了他半天,聞言軟語說了兩車,最後見無用,直接怒了,一把將他拖過來,也不管重俊如何心疼,也不管元秀如何大哭,就隻是按在身上不許他離開。
顧昭身邊忽然多了個孩子,家裏的哥哥們自是好奇。奈何,顧昭關起院門誰也不給看,可饞壞了他們。
元秀長的弱弱小小,看上去最多四五歲的樣子,於是,哥哥們難免有了一些暢想。嫂子們更是興奮,如今家裏什麽歲數的孩子都有,於是你一堆,我一堆的,很快的就找了十多套替換,還有各種玩具送到了小院裏。
孩子到的第一天,顧昭很偏執的要跟他一起睡,重俊想勸,奈何,以後也許這孩子要跟著七爺一輩子,現在不在一起,不養出感情,以後可怎麽好,萬般無奈,重俊還是抱著被子去了廂房,整一晚,他都靠著牆聽動靜,自然,元秀哭了一整晚。
自這天起,元秀跟顧昭的戰爭便開始了。
以前顧昭看書,常看到太監與皇帝的關係不一般。如今看到重俊,顧昭倒是真的了解了,那些孩子長在深宮,不依賴太監又去依賴誰呢?
一連五天,元秀都是白天睡,晚上哭。
顧昭不搭理他,也陪著白天睡,晚上看他哭。但是,從吃飯,到洗澡,到穿衣,顧昭卻毫不客氣的接過去了,一點也不允許重俊接手。
第五天那晚,元秀又哭了一會,終於認命。他抽泣著,裹著小小的身子,披著被子縮在顧昭的床側倒下,顧昭終於仰天翻了個白眼,最難的時刻總算過去了。
他放下書,滅了燈,才剛剛如夢,忽覺身上一股熱浪,接著一片冰涼。慢慢的睜開眼,顧昭又點了燈,揭開被子側頭看看,那小家夥的眼睫毛一抖一抖的,看樣子是醒了。
顧昭心裏暗笑,嘴巴裏卻故作羞愧,歎息了一下:“這幾日真累,尿了坑都不自知,可不能被元秀知道,若知道明日丟死人了。”說完,喊了綿綿進來,換了幹淨被褥,又拿湯婆子暖了被窩,將元秀剝得光光的又塞進被子。
從頭自尾,元秀都是醒的,可是這孩子偏偏就憋得住,就是不睜眼。顧昭也覺得他有意思,便耐著性子跟他逗。
被剝的光光的元秀,身上難免不妥帖,於是進了被子後他很主動地往顧昭身上偎了偎。顧昭便樓一樓。再偎一下,再樓一樓,再拍一拍。
綿綿在外間的榻上倒是蠻驚訝的,七爺哄孩子的哼哼聲,就像哼歌兒一般。
這一晚,終於是睡得好了。
轉天一大早,顧昭迷糊的睜開眼,元秀早就醒了,光光的坐在床裏,身上瘦瘦的,幹幹的,看上去沒四兩肉。
顧昭歎息了一下,也不賴被窩了,他坐起取了衣服,熟稔的幫元秀換了,並不抱他,隻是領著他的小手去了正間,將好克化的粥食,小菜,麵點都給他搭配好,放在碗裏,陪著他吃。
元秀一邊吃,一邊悄悄笑,還悄悄看顧昭。在孩子的心裏,已經有了個隻屬於他,不能告訴旁人的小秘密。
顧昭也隻是憋著,心裏暗笑著由他亂想。
飯罷,顧昭終於領著元秀的小手出了自己的小院子。
他一出來,沒多久他老哥哥便得了信兒,呼啦啦帶著一群來參觀他,看完他又盯著元秀看。
“跟你一點也不像!”顧岩撇嘴。顧山符合的點頭。
顧昭冷哼:“亂想什麽呢,我才多大,如何能生出這般大的兒子。”
顧昭說這話的時候,元秀拉著他的手,忽然動了下。顧昭也不隨他心意,卻抱起他來,一起跟他來到一棵山莊的大樹下。
“請叔祖爺爺安!”大樹上掛著幾隻後,其中有個帶頭的,攀著一根樹枝,倒掛著跟顧昭請安。
顧昭回頭看看哥哥們,失笑問:“這隻是那家的?”
五哥伸手拍拍自己胸膛,極為驕傲的炫耀道:“這是我那曾孫孫,小名兔官兒,最是個淘氣的。” 這是溺愛孩子的典型代表了。
書上的孩子嘰嘰喳喳的,顧昭跟哥哥們站在樹下隻是笑著看。看著看著,顧昭拉的元秀也想玩,卻沒那個膽子,隻是抓著顧昭的手越來越緊。
這麽小的孩子,玩什麽好呢?顧昭蹲下,臉對臉的看著元秀,這一次孩子是製止看著他的,那雙眼睛,是阿潤的眼睛吧,不說話,卻有一千種委屈的意思,隻看得顧昭心都化開了。
“想去玩?”顧昭問元秀。
元秀點點頭,又懦懦的加了一句:“不可……元秀還小,等大了……要等大一些。”
顧昭撲哧一聲樂了,也許,阿潤小時候就是這般吧,心裏有一萬個心眼子,卻總部說出來,拐著彎兒說話。
顧昭回頭看看莊子,在他莊子這邊,連著七棵桌麵粗壯的大柳樹,大槐樹,這些樹木年代久了,身上洞洞,眼子,斜丫兒多得很,那些孩子攀爬的容易,如今家裏的爺爺都在,又都寵著就都放了羊,每天爬高爬低的掛了一樹。
看了一會,顧昭心中忽有了主意,他站起來,對哥哥們說:“阿兄,不若,我們給孩兒們蓋個大大的樹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