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城。
一騎快馬自西方而來,在寬闊的官道上疾馳而過,那快馬馬背上的騎士後背插著一杆藍色令旗,令旗隨風飄揚,落入遠處城門把守的衛兵眼中,激起一片驚駭的波瀾。
「藍色令旗!看來西邊發生了什麽不得了的事情。」
那衛兵嘴裏說道,一邊連忙驅散起堵在城門的路人,為騎兵清出一條道,那傳令兵策馬呼嘯而過,衝入城內,朝著城東皇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沒過多久,皇城內就敲響了緊急召開朝會的鍾聲,坐落在皇城周邊的各個衙門內的官員們在聽到悠遠的鍾聲後,紛紛放下了手中的事務,他們坐在位置上相互看了一眼,再看向坐在主位上辦公的部門主官,後者麵色波瀾不驚,將手中的文書放下,對著下麵的官員們說道:
「看什麽,安心把你們自己手上的活計做完,等會我回來要逐個檢查。」
「喏。」
官員們齊聲應道,站起身目送主官起身離去。
類似的情況發生在各部門內,五部尚書、六部侍郎和其餘官員都匆匆走向太和殿,從各個方向來的人群很快匯聚成一道人流,穿著各式顏色和規格的官袍的大臣們快步向大殿走去,同時也低聲交談著。
已經從吏部右侍郎晉升為吏部左侍郎的傅鼎銓走在人群的前麵,他默默聽著身前尚書們之間的交談,戶部尚書馬國柱低聲對張煌言詢問道:「玄著,你可知道陛下為何突然召開朝會?難不成是因為東邊的征日戰事出現問題了嗎?」
張煌言微略遲疑,他回想了一下近幾日來收到的征日軍報,確定沒有發生什麽值得如此大動幹戈的事情後,搖了搖頭,道:「沒有,從朝鮮發來的軍報裏隻奏報了安定侯將移師北九州,進一步攻略九州島,除此之外也就沒有什麽事了。」
「那奇了怪了。」馬國柱撓了撓脖子,道:「各地今年風調雨順,也沒有什麽天災人禍,總不能是對西域的用兵失敗了吧,可就算是失敗,也不至於這樣召集群臣。」
見馬國柱在那邊猜測,張煌言隻能說道:「何必在這邊自己猜測呢?等會入了殿,一切疑問都能揭曉了。」
聽言,馬國柱也隻好點了點頭,不再說什麽,跟著人流有序在值守親軍的監視下緩緩入殿。
大臣入殿並按照平常的站位站好,那大殿的上位上仍然空無一人,但大臣們都逐漸安靜下來,不敢再交頭接耳,因為都察院的那幫言官已經腰杆筆直地站在一側,目光銳利地掃視著殿內的官員,隻要他們敢露出半點失儀的舉動,就會被言官記錄下來,奏呈皇帝。
在不久之前,就有一個戶部的員外郎因為早朝的時候打了個噴嚏,就被好幾個言官抓著機會一頓彈劾,最後被皇帝罰了半年俸祿,隻是這一個噴嚏就沒了半年的俸祿,那可真是史上最貴的噴嚏了。
要知道,夏朝的官員俸祿可沒有繼承明朝那低廉的俸祿標準,蘇言清楚俸祿過低就會讓官員難以控製地進行貪汙,因此他奉行的是高薪養廉的政策,將官員的俸祿提高,最起碼讓官員能夠靠俸祿養家糊口。
明朝的俸祿可是低的可怕,堂堂縣太爺要是隻靠俸祿的話完全養不活他那一大家子人,為此就不得不去想怎麽從別的地方拿錢了——國人做官,不就是為了錢和權麽,既然錢不能滿足,那肯定會靠權去謀取錢。
所以,蘇言推行的高薪養廉政策為的就是杜絕這一部分不願貪汙但為了全家生計而被迫貪汙的官員的行為,至於拿到高薪後還想著貪腐的,那就直接重拳出擊,全部殺光都沒有冤屈的。
在高薪養廉政策被推行出來以後,獲得了全天下許多官吏們的歡迎和擁護,他們高聲讚美著皇帝的慷慨,發誓要努力報效皇恩——至於他們實際上的行動,那就不
得而知了。
在被明朝皇帝pua了近三百年,突然遇到一個願意給高薪的皇帝,也難怪官員們會為此感激涕零了。
言歸正傳。
在大臣們等待了幾分鍾後,身著常服的蘇言才終於在近侍太監的隨同下進入大殿,他麵色嚴肅地坐在龍椅上,居高臨下地掃視了一遍大殿內有序站好的大臣們。
隨後,他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朕知道你們都在疑惑為何朕會突然召開朝會,安知賢,你來念一下吧。」
蘇言話音落下,站在他身後的近侍太監就上前一步,從袖口內取出一封文書,將其展開,隨後用那尖細的嗓音高聲念了起來。
這封文書是由駐紮在青海的征西將軍安洋伯劉世勳親筆所寫,內容不長,用一句話就能概括,即在烏斯藏內戰敗的五世***逃到青海邊境,請求歸附夏朝,並求得夏朝大軍征討和碩特汗國。
說到這,就不得簡單提及一下烏斯藏內的局勢了(因為河蟹太嚴重了),五世***在被從邏些城趕出來以後,本想逃往他的領地日客則地區,但和碩特軍隊緊追不舍,藏人軍隊顯然是無法抵擋蒙古人的攻擊,日客則地區也隨即落入和碩特汗國之手。
在這其中,第二任第巴陳列嘉措也在流亡途中病故,繼承他的第三任第巴羅桑圖道認為僅靠***的力量是無法擊敗蒙古人,重返邏些城,因而他決定帶著***投降漢人,借助強大的漢人的軍隊消滅和碩特汗國,讓***能夠重返邏些。
他對於臣服漢人並沒有任何抵觸之心,烏斯藏臣服於中原王朝已經有四五百年的曆史了,從一開始的大元到後麵的大明,曆史告訴他,即便烏斯藏臣服於中原王朝,仍然能夠保持高度的獨立自主性,以名義上的臣服換取漢人的支持,簡直是穩賺不賠。
因此,羅桑圖道與五世***一拍即合,當即逃往青海邊境,向那裏的夏軍請求庇護,表示臣服。
然而兩人想不到的是,他們將要臣服的夏朝皇帝明顯不是以前那些隻求烏斯藏名義上臣服的中原皇帝,他追求的是將烏斯藏置入實控之下,讓藏人知道先有皇帝,然後再有***。
在聽了安公公的宣讀後,底下的大臣們麵麵相窺,而皇帝接著說道:「五世***欲臣服國朝,求王師征討和碩特汗國,和碩特已與國朝為敵數年,其地勢能夠直接俯視威脅到西南邊陲之地,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朕欲二征和碩特,一舉平定烏斯藏。」
蘇言話音落下,站在武將勳貴一列的蘇辭就站了出來,他說道:「陛下,烏斯藏地勢高聳難入,瘴氣重重,我軍將士難以適應,入藏又難以運輸錢糧補給,若是強征烏斯藏,隻怕我軍發揮不出應有的戰鬥力,又會勞師動眾,徒增損失。」
蘇辭說完,蘇言沒有馬上回應,而是看向張名振,問道:「張卿,武安九年時,安洋伯就奏報將士入藏後無力作戰,朕采納黔國公之法,自雲南等地大量采購碗兒糖送往青海用以消除高原反應,此物可有效果?」
張名振突然被點到名,連忙出列,回答道:「回稟陛下,此物的確有用,能夠抵消您所說的高原反應。」
蘇言點了點頭,目光隨後投向蘇辭,道:「既然碗兒糖的確有用,征伐烏斯藏最大的阻礙也就不成問題了,況且四川、陝西等地經過這些年來的休養生息,已經能夠支持朕征討烏斯藏,淮南王不必再說了。」
既然蘇言都這樣說了,蘇辭也隻好重新退回去,隨後蘇言繼續說道:「烏斯藏曆來為我中原王朝固有領土,朕征討和碩特汗國,不過是收複失地,朕之舉,累在當世,功在千秋,不必多言,朕召眾卿前來,是想要商議如何處置五世***。」
說到這,他頓了頓,繼續道:「五世***為藏人領袖,地位舉足輕重,必須妥善安排
,朕欲請五世***至江寧暫居,待烏斯藏平定後,再做決定,眾卿以為如何?」
蘇言說完,底下的大臣們都陷入思考之中,吏部左侍郎傅鼎銓這時站出來,提議道:「陛下,五世***先前曾參與分裂和碩特汗國,建立所謂地上佛國,其背後主使雖然是第二任第巴陳列嘉措,但五世***不可不防。
臣提議於江寧擇良地修築寺廟,供五世***居住,在烏斯藏平定後也無需將其放回,而是從此立下規矩,從五世***以後,曆代***必須定居江寧,防止有心之人借機生事。」
蘇言聽了傅鼎銓的提議,眼中閃過一抹轉瞬即逝的滿意的神色,這一抹神色剛好被一直觀察的內閣首輔捕捉到,他也跟著站了出來,道:
「陛下,臣以為傅侍郎所言有理,不過***為藏人領袖,若是長久定居江寧而不返回烏斯藏,隻怕藏人會心生猜忌,臣以為能夠每隔四年護送***入藏,在烏斯藏各地開壇講法,讓藏人放下心來。」
蘇言點了點頭,兩人的提議都合乎他的意思,這個政策能夠在不引起藏人強烈抵抗的情況下將***牢牢掌握在手中,隻要讓藏人都習慣了這一政策,即便等到他百年以後,係統的影響也跟著消散,烏斯藏也不會出現太大的改變。
一騎快馬自西方而來,在寬闊的官道上疾馳而過,那快馬馬背上的騎士後背插著一杆藍色令旗,令旗隨風飄揚,落入遠處城門把守的衛兵眼中,激起一片驚駭的波瀾。
「藍色令旗!看來西邊發生了什麽不得了的事情。」
那衛兵嘴裏說道,一邊連忙驅散起堵在城門的路人,為騎兵清出一條道,那傳令兵策馬呼嘯而過,衝入城內,朝著城東皇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沒過多久,皇城內就敲響了緊急召開朝會的鍾聲,坐落在皇城周邊的各個衙門內的官員們在聽到悠遠的鍾聲後,紛紛放下了手中的事務,他們坐在位置上相互看了一眼,再看向坐在主位上辦公的部門主官,後者麵色波瀾不驚,將手中的文書放下,對著下麵的官員們說道:
「看什麽,安心把你們自己手上的活計做完,等會我回來要逐個檢查。」
「喏。」
官員們齊聲應道,站起身目送主官起身離去。
類似的情況發生在各部門內,五部尚書、六部侍郎和其餘官員都匆匆走向太和殿,從各個方向來的人群很快匯聚成一道人流,穿著各式顏色和規格的官袍的大臣們快步向大殿走去,同時也低聲交談著。
已經從吏部右侍郎晉升為吏部左侍郎的傅鼎銓走在人群的前麵,他默默聽著身前尚書們之間的交談,戶部尚書馬國柱低聲對張煌言詢問道:「玄著,你可知道陛下為何突然召開朝會?難不成是因為東邊的征日戰事出現問題了嗎?」
張煌言微略遲疑,他回想了一下近幾日來收到的征日軍報,確定沒有發生什麽值得如此大動幹戈的事情後,搖了搖頭,道:「沒有,從朝鮮發來的軍報裏隻奏報了安定侯將移師北九州,進一步攻略九州島,除此之外也就沒有什麽事了。」
「那奇了怪了。」馬國柱撓了撓脖子,道:「各地今年風調雨順,也沒有什麽天災人禍,總不能是對西域的用兵失敗了吧,可就算是失敗,也不至於這樣召集群臣。」
見馬國柱在那邊猜測,張煌言隻能說道:「何必在這邊自己猜測呢?等會入了殿,一切疑問都能揭曉了。」
聽言,馬國柱也隻好點了點頭,不再說什麽,跟著人流有序在值守親軍的監視下緩緩入殿。
大臣入殿並按照平常的站位站好,那大殿的上位上仍然空無一人,但大臣們都逐漸安靜下來,不敢再交頭接耳,因為都察院的那幫言官已經腰杆筆直地站在一側,目光銳利地掃視著殿內的官員,隻要他們敢露出半點失儀的舉動,就會被言官記錄下來,奏呈皇帝。
在不久之前,就有一個戶部的員外郎因為早朝的時候打了個噴嚏,就被好幾個言官抓著機會一頓彈劾,最後被皇帝罰了半年俸祿,隻是這一個噴嚏就沒了半年的俸祿,那可真是史上最貴的噴嚏了。
要知道,夏朝的官員俸祿可沒有繼承明朝那低廉的俸祿標準,蘇言清楚俸祿過低就會讓官員難以控製地進行貪汙,因此他奉行的是高薪養廉的政策,將官員的俸祿提高,最起碼讓官員能夠靠俸祿養家糊口。
明朝的俸祿可是低的可怕,堂堂縣太爺要是隻靠俸祿的話完全養不活他那一大家子人,為此就不得不去想怎麽從別的地方拿錢了——國人做官,不就是為了錢和權麽,既然錢不能滿足,那肯定會靠權去謀取錢。
所以,蘇言推行的高薪養廉政策為的就是杜絕這一部分不願貪汙但為了全家生計而被迫貪汙的官員的行為,至於拿到高薪後還想著貪腐的,那就直接重拳出擊,全部殺光都沒有冤屈的。
在高薪養廉政策被推行出來以後,獲得了全天下許多官吏們的歡迎和擁護,他們高聲讚美著皇帝的慷慨,發誓要努力報效皇恩——至於他們實際上的行動,那就不
得而知了。
在被明朝皇帝pua了近三百年,突然遇到一個願意給高薪的皇帝,也難怪官員們會為此感激涕零了。
言歸正傳。
在大臣們等待了幾分鍾後,身著常服的蘇言才終於在近侍太監的隨同下進入大殿,他麵色嚴肅地坐在龍椅上,居高臨下地掃視了一遍大殿內有序站好的大臣們。
隨後,他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朕知道你們都在疑惑為何朕會突然召開朝會,安知賢,你來念一下吧。」
蘇言話音落下,站在他身後的近侍太監就上前一步,從袖口內取出一封文書,將其展開,隨後用那尖細的嗓音高聲念了起來。
這封文書是由駐紮在青海的征西將軍安洋伯劉世勳親筆所寫,內容不長,用一句話就能概括,即在烏斯藏內戰敗的五世***逃到青海邊境,請求歸附夏朝,並求得夏朝大軍征討和碩特汗國。
說到這,就不得簡單提及一下烏斯藏內的局勢了(因為河蟹太嚴重了),五世***在被從邏些城趕出來以後,本想逃往他的領地日客則地區,但和碩特軍隊緊追不舍,藏人軍隊顯然是無法抵擋蒙古人的攻擊,日客則地區也隨即落入和碩特汗國之手。
在這其中,第二任第巴陳列嘉措也在流亡途中病故,繼承他的第三任第巴羅桑圖道認為僅靠***的力量是無法擊敗蒙古人,重返邏些城,因而他決定帶著***投降漢人,借助強大的漢人的軍隊消滅和碩特汗國,讓***能夠重返邏些。
他對於臣服漢人並沒有任何抵觸之心,烏斯藏臣服於中原王朝已經有四五百年的曆史了,從一開始的大元到後麵的大明,曆史告訴他,即便烏斯藏臣服於中原王朝,仍然能夠保持高度的獨立自主性,以名義上的臣服換取漢人的支持,簡直是穩賺不賠。
因此,羅桑圖道與五世***一拍即合,當即逃往青海邊境,向那裏的夏軍請求庇護,表示臣服。
然而兩人想不到的是,他們將要臣服的夏朝皇帝明顯不是以前那些隻求烏斯藏名義上臣服的中原皇帝,他追求的是將烏斯藏置入實控之下,讓藏人知道先有皇帝,然後再有***。
在聽了安公公的宣讀後,底下的大臣們麵麵相窺,而皇帝接著說道:「五世***欲臣服國朝,求王師征討和碩特汗國,和碩特已與國朝為敵數年,其地勢能夠直接俯視威脅到西南邊陲之地,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朕欲二征和碩特,一舉平定烏斯藏。」
蘇言話音落下,站在武將勳貴一列的蘇辭就站了出來,他說道:「陛下,烏斯藏地勢高聳難入,瘴氣重重,我軍將士難以適應,入藏又難以運輸錢糧補給,若是強征烏斯藏,隻怕我軍發揮不出應有的戰鬥力,又會勞師動眾,徒增損失。」
蘇辭說完,蘇言沒有馬上回應,而是看向張名振,問道:「張卿,武安九年時,安洋伯就奏報將士入藏後無力作戰,朕采納黔國公之法,自雲南等地大量采購碗兒糖送往青海用以消除高原反應,此物可有效果?」
張名振突然被點到名,連忙出列,回答道:「回稟陛下,此物的確有用,能夠抵消您所說的高原反應。」
蘇言點了點頭,目光隨後投向蘇辭,道:「既然碗兒糖的確有用,征伐烏斯藏最大的阻礙也就不成問題了,況且四川、陝西等地經過這些年來的休養生息,已經能夠支持朕征討烏斯藏,淮南王不必再說了。」
既然蘇言都這樣說了,蘇辭也隻好重新退回去,隨後蘇言繼續說道:「烏斯藏曆來為我中原王朝固有領土,朕征討和碩特汗國,不過是收複失地,朕之舉,累在當世,功在千秋,不必多言,朕召眾卿前來,是想要商議如何處置五世***。」
說到這,他頓了頓,繼續道:「五世***為藏人領袖,地位舉足輕重,必須妥善安排
,朕欲請五世***至江寧暫居,待烏斯藏平定後,再做決定,眾卿以為如何?」
蘇言說完,底下的大臣們都陷入思考之中,吏部左侍郎傅鼎銓這時站出來,提議道:「陛下,五世***先前曾參與分裂和碩特汗國,建立所謂地上佛國,其背後主使雖然是第二任第巴陳列嘉措,但五世***不可不防。
臣提議於江寧擇良地修築寺廟,供五世***居住,在烏斯藏平定後也無需將其放回,而是從此立下規矩,從五世***以後,曆代***必須定居江寧,防止有心之人借機生事。」
蘇言聽了傅鼎銓的提議,眼中閃過一抹轉瞬即逝的滿意的神色,這一抹神色剛好被一直觀察的內閣首輔捕捉到,他也跟著站了出來,道:
「陛下,臣以為傅侍郎所言有理,不過***為藏人領袖,若是長久定居江寧而不返回烏斯藏,隻怕藏人會心生猜忌,臣以為能夠每隔四年護送***入藏,在烏斯藏各地開壇講法,讓藏人放下心來。」
蘇言點了點頭,兩人的提議都合乎他的意思,這個政策能夠在不引起藏人強烈抵抗的情況下將***牢牢掌握在手中,隻要讓藏人都習慣了這一政策,即便等到他百年以後,係統的影響也跟著消散,烏斯藏也不會出現太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