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十年下半年的江寧城,可以說是國泰民安,百姓衣食富足,在皇帝的治理下,繁華擁擠的街道上幾乎看不到一個乞討的乞丐,小販沿街叫賣,百姓摩肩擦踵,每個人都不用擔心吃喝住行。


    不僅僅是江寧,全國各地的百姓也都穩定安居了下來,雖然朝廷連年對漠北征戰,但因為被征調到漠北去勞役的是從朝鮮買入的勞工,漢人百姓很少需要背井離鄉,到那居住環境惡劣的地方遷居,因而這些年來,百姓對朝廷的擁護更加熱烈,他們的生活條件和經濟情況也逐漸得到了改善。


    攤丁入畝政策的推行,減輕了全國百姓肩上的負擔,而朝廷在各省建造的工廠也為那些不願一輩子被拴在土地上的百姓提供了工作崗位,成為夏朝最早一批的工人。


    擴建工廠,是皇帝在武安八年之時提出來的一個計劃,這個計劃旨在全國各個省份擴建工廠,將各省的工廠限製建滿,逐步增加國內的工人人口,為日後的工業化打好基礎。


    這個計劃又稱《武安八年敕造工廠詔書》,從戶部向地方前後調撥五百多萬白銀作為建造工廠、補貼工廠的經費,在詔書頒布後,眾多工廠在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轟轟烈烈的建造行動至此展開。


    在全國各地建造的工廠的種類不多,主要以配備了走錠紡紗機的紡織工廠、鍛造工廠與罐頭工廠為主,因為此時蒸汽機科技還未被點亮,所以這些工廠的選址一般都選擇河邊,以水力作為動力,驅動機器。


    朝廷在各地的動工數目可不僅僅隻有係統承認的那幾個建築數額,還有以係統建築為藍本,陸續緩慢建造的工廠,蘇言也清楚隻靠官府推動,是無法在夏朝內施行工業革命,因此他允許私人建造工廠並招聘工人。


    不過,私人設立的工廠需要事先得到官府的允準,其工廠內的機器也需要從官府開設的工廠內進行購買,為了鼓勵私人工廠的積極性,購買機器的花費都能得到優惠,官府也會發放數目不定的補貼。


    那罐頭工廠在蘇言稱帝前就開始開辦了,到了現在十年過去,罐頭工廠的技藝也變得比之前更加精湛,並且已經能夠製造出金屬罐頭,這些金屬罐頭在夏軍征討沙俄的戰爭中貢獻出了很大的功勞。


    不過雖然罐頭工廠已經能夠製造出金屬罐頭,但因為金屬罐頭的造價成本比玻璃罐頭更高一些,所以金屬罐頭基本是專供軍隊的產品,而玻璃罐頭才是麵向民間的商品。


    玻璃罐頭的大麵積推廣也令玻璃工廠順勢而生,玻璃的生產技藝並不是秘密,因此在國內工廠擴建的浪潮中,也有許多玻璃工廠相繼落成,其生產的各種玻璃製品除了供給罐頭工廠外,還受到了許多大戶人家的追捧。


    除了這些民用工廠外,朝廷也在各省僅限一座輕武器兵工廠的基礎上,又額外建造了多座兵工廠,這些兵工廠分為輕武器兵工廠與火炮鑄造廠。


    前者負責生產二式步槍與騎兵使用的卡賓槍、手榴彈等輕武器,而後者自然是負責鑄造各種磅數的火炮。


    除了生產外,兵工廠也有額外的一個任務,那便是研究改進新式武器,比如在二式步槍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使其性能變得更加優越,亦或是研究如何將手榴彈的體積和重量減小減輕而不減少它的爆炸威力等等。


    這些並沒有強製要求,但工匠們都得到了許諾,隻要他們成功改進,都能得到豐厚的獎賞,升官發財不是夢,因而工匠們積極性都很高,經常聚在一起討論該如何對現有的武器進行改進。


    夏朝定都江寧,自然意味著要重視海防,沿海各省也沒有忘記建造造船廠,各省在沿海地區興建了許多船塢、民用造船廠與軍用造船廠,不過除了係統承認的造船廠之外,那些造船廠都隻能建造中式的近海船隻,或是拿著係統造船廠提供的


    圖紙建造初級的雙桅巡防艦及雙桅岸防艦。


    武安八年頒布的敕造工廠詔書令全國各地陸陸續續興建了大量的工廠,國內的工人數量也每年都在增長,雖然此時的工業化進程仍然緩慢,但有了強力的中央政府掌控,用不了太久就能追上西方各國。


    除了發展工業,蘇言也沒有忘記繼續向南洋進發。


    呂宋自從武安三年建製設府後,到如今七年過去了,呂宋局勢早已穩定下來,又在朝廷半強製的手段下遷移了許多人口前去定居,島上漢人沒有限製的生育,如今漢人人口已經逼近十萬大關。


    漢人人口增多,自然會與當地土著爭奪領地,搶奪生存空間,雖然在七年前朱成功曾經指揮軍隊鎮壓屠殺了大量當地土人,但經過這七年的發展,土人人口數量又恢複了許多,他們雖然沒有主動進攻襲擊漢人,但一旦漢人進入他們的領地,他們就會向漢人發起攻擊。


    漢人對呂宋土人是懷有高度警惕的,尤其是那些後來的移民,他們在從移民前輩們口中得知土人曾經犯下的累累罪行和土人的凶惡,為了防備土人的襲擊,那些居住在城外的漢人紛紛效仿客家人,建造土樓,充當堡壘。


    由此,呂宋島上就出現了許多的土樓,漢人集中生活在土樓內,隻有在開墾打獵的時候才會離開土樓的保護範圍,而到了後麵,漢人們發現那些土人不敢主動攻擊自己後,才大著膽子搬離安全的土樓,在土樓周圍建造房屋,定居下來。


    當然,這裏說的主要以定居在呂宋島北部的漢人為主,呂宋北部的土人都被夏軍殺破了膽,也隨著漢人設立的學堂接受了程度不一的漢化,大部分突然部落都能與漢人和睦相處。


    隻有南部那些偏遠的地方生活著的土人才會繼續保持著凶殘本性,而居住在南部的漢人建造的客家土樓,的的確確很好地起到了保護他們的作用。


    武安十年,隨著呂宋島漢人數量即將突破十萬大關,朝廷也終於決定正式在呂宋設置行省——這其中也有交通往來不便的因素在裏麵,呂宋由朝廷直轄,呂宋官員想要向朝廷奏報辦什麽事,一來一回等朝廷的回信到了,黃花菜都謝了。


    因此,朝廷正式下旨在呂宋島設置呂宋布政使司,以東寧府為三司駐地,東寧巡撫陳永華改為呂宋巡撫,從國內派遣新的官員到東寧赴任。


    除了設置呂宋布政使司之外,朝廷征調朱成功麾下大將施琅,將鄭氏水師改組為朝廷的南洋水師,命施琅為南洋水師水師提督,黃安為副將,自東寧府出發,向南洋探索,宣揚國威。


    探索的方向並非是明初時鄭和下西洋走的航路,在頒旨的行人離開前,蘇言親自提筆,根據自己記憶裏的地圖,描繪出了呂宋以南一直到澳大利亞的地圖,讓行人一並帶上,親手轉交給施琅,讓施琅沿著地圖前往澳大利亞。


    行人乘船離去後,蘇言也開始為未來發現澳大利亞後的移民而做著準備,他下令在福建、廣東兩省打造能夠遠洋航行的大船,提前做好準備。


    ……


    對鄭氏水師的改組不過是蘇言開始對水軍方麵重視的第一步。


    除了將鄭氏水族改組為直接受朝廷命令的南洋水師,此時趕赴朝鮮的第一、第二艦隊也都被合並為同一支北洋水師,以鎮海侯陳釗俊為北洋水師提督。


    北洋水師,這個名字乍一聽確實有些不太吉利,而且他們接下來要麵對的還剛好是日本水軍,不過蘇言就是刻意取了一個這樣的名字,這從某種程度來說,也算是為晚清北洋水師犧牲的官兵們雪恥複仇了。


    整合了第一艦隊與第二艦隊的北洋水師也算實力強大,其水師編製內皆為係統戰艦,擁有一艘三級旗艦、一艘五級旗艦、五艘四級戰列艦、十艘五級艦、三艘臼炮艇、四艘六級艦


    與五艘短重炮護衛艦,攏共二十九艘各級戰艦。


    這二十九艘各級戰艦別看數量不多,他們的火力可是能夠在東亞的海洋上橫行無阻的,就連西方國家在東亞的海軍力量也無法與之抗衡,要知道,就單單最高級的三級旗艦,船上裝載的火炮就足足有74門,包括32磅炮、18磅炮與9磅炮。


    將這北洋水師的所有船載火炮都加起來,那可是足足有1124門火炮,如此強大的火力若是用來炮擊沿海城市,隻需要不到半天時間,射程範圍內的城區都將化為廢墟。


    由此可見,北洋水師的火力有多麽的駭人,連堅固的城市建築都無法擋住,更不用說這一時期同樣是以木頭製成的艦船了。


    現在的北洋水師的規模還是有點小,再加上麵臨著即將與日本開戰的壓力,蘇言便決定對北洋水師進行擴建,他要求水軍都督府在短期內提供一份對水軍的擴建清單,增強北洋水師的規模與實力。


    水軍都督府因為一直沒有用武之地,已經清閑了很久,現在好不容易得到了蘇言的命令,黃恩本自然很是重視,用了好幾個晚上,親自編寫了一份對水軍建設的計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麵戰爭之伐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淚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淚曲.並收藏全麵戰爭之伐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