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濟度側耳努力想要去傾聽東京城方向的動靜,但不管他怎麽聽,都隻能聽到茫茫夜色中蟋蟀的顫鳴聲。
遠方的東京城不再有微弱的喊殺聲了,濟度有些失落的歎了口氣,他的手按在冰冷的牆垛上,收回眺望東京城的視線,一旁的鑲籃旗固山額真藍拜低聲說道:
「旗主,都這麽晚了,東京城隻怕……」
濟度從鼻腔內嗯了一聲,雖然事實上東京城的陷落和他的袖手旁觀有著很大一部分的關係,但是他還是有些悵然若失的空虛感,那可是大清立國前的首都啊,東京城落入漢人的手中,對於皇帝和朝廷的威望將會是沉重的打擊。
「東京是否陷落,等明日天亮了便知,不論如何,我們還是要防範夏軍猛攻府城,一直堅守到朝廷援軍到來。」
他說道。
……
翌日,夏軍將東京城內繳獲的滿人戰旗與留守的梅勒章京的首級一並帶到了遼陽城下,在蘇定遠的命令下,王進寶親自高高將梅勒章京的首級挑在長矛之上,在遼陽城外高聲挑釁清軍,城頭上的清軍一開始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麽,可隨著越來越多人看見那幾麵繳獲來的旗幟和梅勒章京的首級後,恐慌的情緒開始在城頭上蔓延開來。
那幾麵旗幟和被高高挑起的首級足以說明一切——東京城破了!
東京城破的消息很快在遼陽城內傳開,雖然軍中許多人都已經提前為此做好了心理準備,可在這件事被證實之後,他們還是難掩心中的恐慌。
準確來說,他們都有一種唇亡齒寒的感覺,連曾經的首都東京城都被攻克了,孤軍困守遼陽的他們又能堅持到什麽時候呢?
在城中守軍士氣開始出現問題的時候,濟度和多尼及時站出來穩定軍中士氣,濟度向全軍保證朝廷的援軍不日就會到達,等朝廷大軍兵臨,南方來的漢狗將不費吹灰之力就被擊潰。
主將的話語權還是很重的,有了濟度的保證,軍中士氣很快就得到了穩定,將士們都養精蓄銳,等待著朝廷大軍抵達後能夠裏應外合,一同對付城外的夏軍。
這一等,就是等到兩天後了。
兩天後,清軍主力抵達遼陽府北麵的沙河北岸,夏軍提前得知此事,棄守東京城,朱雀左旅在撤離東京城之前一把火點燃了城中的汗王宮、八角殿、彌陀禪寺等主要建築和民居,隨後在大火滔天的背景下返回遼陽城北軍營。
東京城,這座始建於後金天命六年的異族都城,經曆了三十四年的風雨後,最終還是在漢人軍隊反攻回來後被大火吞噬,毀於一旦。
這場焚城大火規模極大,那衝天的黑煙讓遠在沙河北岸的清軍都能看得一覽無餘。
策馬立於中軍的禦駕親征的順治皇帝看著那衝天黑煙,麵色陰沉得幾乎能夠滴墨一般,他如何不知道這代表了什麽,大軍派出去的斥候已經匯報給了他,東京陷落,被夏軍縱火焚城。
「漢狗欺我太甚,毀我舊都,燒我宗廟,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咬牙切齒,在一眾隨征的文臣武將麵前氣得麵色通紅,青筋暴起:「朕誓要生擒漢狗主將,將其擒至盛京祭旗,告慰我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
雖然這些五大三粗的滿洲武將沒有君辱臣死的覺悟,但他們還是被皇帝的憤怒感染,夏軍燒毀東京城可不僅僅是打他愛新覺羅家的臉,也是把他們全體滿人的臉按在地上摩擦!
因此,在場的滿洲武將皆跟著立誓,要在接下來的決戰中擊潰夏軍,將所有膽敢入侵遼東的漢人殺死在這片美麗的黑土地上。
此次隨皇帝禦駕親征的清軍光是滿洲旗人就足足有兩萬三千之眾,其中上三旗共有一萬五千餘戰兵,又有三千索倫兵與各女真部落提供的戰兵和征召起來的旗人,
另外還有隨旗人一同作戰的披甲包衣和包衣奴三萬餘,漢軍旗一萬三千餘,受雇傭的蒙古騎兵四千餘,攏共七萬餘人,對外號稱十萬大軍。
這是清廷退守關外後,除了駐守朝鮮外能夠調動的所有大軍,在朝鮮還有數千鑲皇旗滿洲兵與近萬漢軍旗和源源不斷的朝鮮仆從軍,隻不過清廷並未將他們調回。
除了隨順治皇帝禦駕親征的這十萬大軍外,還有遼陽城內的兩籃旗與正虹旗,攏共一萬三千餘滿洲兵與兩萬披甲包衣,他們也能夠在城外激戰之際出城與援軍裏應外合。
清軍舉傾國之力,反觀夏軍一方,蘇辭麾下統領兩萬五千餘人,蘇定遠麾下第三鎮一萬兩千餘,兩軍合二為一隻有三萬七千餘戰兵,不過清軍一半。
不過,夏軍雖然兵力較少,卻都是精銳戰兵,其中第一鎮與第三鎮更是全員裝配最新型的二式步槍,又有朱雀左旅這一能夠硬撼滿洲重步兵的精銳步兵和猛烈火力,蘇辭與蘇定遠有信心能夠在遼陽城外擊潰數倍於己的清軍。
……
十月三十,清軍渡過沙河,在遼陽北部擺開陣勢,緩緩向遼陽城外的夏軍營地逼近。
清軍步步緊逼,夏軍大營內氣氛凝重,全軍將士皆身著甲胄,緊緊握著武器站在他們各自的戰鬥崗位上。
在營地外圍的木牆後,手持二式步槍的士兵們緊張有序地為步槍裝填彈藥,炮手也將炮衣掀開,進行戰前的準備工作。
不時有斥候從營地內衝出去,向北方探查敵軍情報,不過他們中很少有人能夠回來,木牆後的火槍兵們經常看見身中箭矢的斥候被快馬馱著回到營地,雖然沒有人討論,但都能從對方眼中看出濃濃的擔憂。
大戰之前,即便是曆經戰陣的百戰老兵,也會忍不住習慣性的緊張起來。
三十日下午未時,清軍終於出現在夏軍步卒的視線之中,當遠方地平線上逐漸展露出一條幾乎漫無邊際的黑線時,所有士兵都忍不住屏息凝神。
清軍來勢洶洶,他們規模龐大,行軍時結成的軍陣連綿數裏,一眼望不到頭,上三旗的軍旗和女真各部的圖騰隨風飄揚,成千上萬人同時行走時發出的聲音匯聚在一起,幾乎讓大地都為之顫抖,天空也為之失色。
一場關乎清朝國運的決戰,即將在遼陽府北麵的平原上爆發。
遠方的東京城不再有微弱的喊殺聲了,濟度有些失落的歎了口氣,他的手按在冰冷的牆垛上,收回眺望東京城的視線,一旁的鑲籃旗固山額真藍拜低聲說道:
「旗主,都這麽晚了,東京城隻怕……」
濟度從鼻腔內嗯了一聲,雖然事實上東京城的陷落和他的袖手旁觀有著很大一部分的關係,但是他還是有些悵然若失的空虛感,那可是大清立國前的首都啊,東京城落入漢人的手中,對於皇帝和朝廷的威望將會是沉重的打擊。
「東京是否陷落,等明日天亮了便知,不論如何,我們還是要防範夏軍猛攻府城,一直堅守到朝廷援軍到來。」
他說道。
……
翌日,夏軍將東京城內繳獲的滿人戰旗與留守的梅勒章京的首級一並帶到了遼陽城下,在蘇定遠的命令下,王進寶親自高高將梅勒章京的首級挑在長矛之上,在遼陽城外高聲挑釁清軍,城頭上的清軍一開始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麽,可隨著越來越多人看見那幾麵繳獲來的旗幟和梅勒章京的首級後,恐慌的情緒開始在城頭上蔓延開來。
那幾麵旗幟和被高高挑起的首級足以說明一切——東京城破了!
東京城破的消息很快在遼陽城內傳開,雖然軍中許多人都已經提前為此做好了心理準備,可在這件事被證實之後,他們還是難掩心中的恐慌。
準確來說,他們都有一種唇亡齒寒的感覺,連曾經的首都東京城都被攻克了,孤軍困守遼陽的他們又能堅持到什麽時候呢?
在城中守軍士氣開始出現問題的時候,濟度和多尼及時站出來穩定軍中士氣,濟度向全軍保證朝廷的援軍不日就會到達,等朝廷大軍兵臨,南方來的漢狗將不費吹灰之力就被擊潰。
主將的話語權還是很重的,有了濟度的保證,軍中士氣很快就得到了穩定,將士們都養精蓄銳,等待著朝廷大軍抵達後能夠裏應外合,一同對付城外的夏軍。
這一等,就是等到兩天後了。
兩天後,清軍主力抵達遼陽府北麵的沙河北岸,夏軍提前得知此事,棄守東京城,朱雀左旅在撤離東京城之前一把火點燃了城中的汗王宮、八角殿、彌陀禪寺等主要建築和民居,隨後在大火滔天的背景下返回遼陽城北軍營。
東京城,這座始建於後金天命六年的異族都城,經曆了三十四年的風雨後,最終還是在漢人軍隊反攻回來後被大火吞噬,毀於一旦。
這場焚城大火規模極大,那衝天的黑煙讓遠在沙河北岸的清軍都能看得一覽無餘。
策馬立於中軍的禦駕親征的順治皇帝看著那衝天黑煙,麵色陰沉得幾乎能夠滴墨一般,他如何不知道這代表了什麽,大軍派出去的斥候已經匯報給了他,東京陷落,被夏軍縱火焚城。
「漢狗欺我太甚,毀我舊都,燒我宗廟,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咬牙切齒,在一眾隨征的文臣武將麵前氣得麵色通紅,青筋暴起:「朕誓要生擒漢狗主將,將其擒至盛京祭旗,告慰我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
雖然這些五大三粗的滿洲武將沒有君辱臣死的覺悟,但他們還是被皇帝的憤怒感染,夏軍燒毀東京城可不僅僅是打他愛新覺羅家的臉,也是把他們全體滿人的臉按在地上摩擦!
因此,在場的滿洲武將皆跟著立誓,要在接下來的決戰中擊潰夏軍,將所有膽敢入侵遼東的漢人殺死在這片美麗的黑土地上。
此次隨皇帝禦駕親征的清軍光是滿洲旗人就足足有兩萬三千之眾,其中上三旗共有一萬五千餘戰兵,又有三千索倫兵與各女真部落提供的戰兵和征召起來的旗人,
另外還有隨旗人一同作戰的披甲包衣和包衣奴三萬餘,漢軍旗一萬三千餘,受雇傭的蒙古騎兵四千餘,攏共七萬餘人,對外號稱十萬大軍。
這是清廷退守關外後,除了駐守朝鮮外能夠調動的所有大軍,在朝鮮還有數千鑲皇旗滿洲兵與近萬漢軍旗和源源不斷的朝鮮仆從軍,隻不過清廷並未將他們調回。
除了隨順治皇帝禦駕親征的這十萬大軍外,還有遼陽城內的兩籃旗與正虹旗,攏共一萬三千餘滿洲兵與兩萬披甲包衣,他們也能夠在城外激戰之際出城與援軍裏應外合。
清軍舉傾國之力,反觀夏軍一方,蘇辭麾下統領兩萬五千餘人,蘇定遠麾下第三鎮一萬兩千餘,兩軍合二為一隻有三萬七千餘戰兵,不過清軍一半。
不過,夏軍雖然兵力較少,卻都是精銳戰兵,其中第一鎮與第三鎮更是全員裝配最新型的二式步槍,又有朱雀左旅這一能夠硬撼滿洲重步兵的精銳步兵和猛烈火力,蘇辭與蘇定遠有信心能夠在遼陽城外擊潰數倍於己的清軍。
……
十月三十,清軍渡過沙河,在遼陽北部擺開陣勢,緩緩向遼陽城外的夏軍營地逼近。
清軍步步緊逼,夏軍大營內氣氛凝重,全軍將士皆身著甲胄,緊緊握著武器站在他們各自的戰鬥崗位上。
在營地外圍的木牆後,手持二式步槍的士兵們緊張有序地為步槍裝填彈藥,炮手也將炮衣掀開,進行戰前的準備工作。
不時有斥候從營地內衝出去,向北方探查敵軍情報,不過他們中很少有人能夠回來,木牆後的火槍兵們經常看見身中箭矢的斥候被快馬馱著回到營地,雖然沒有人討論,但都能從對方眼中看出濃濃的擔憂。
大戰之前,即便是曆經戰陣的百戰老兵,也會忍不住習慣性的緊張起來。
三十日下午未時,清軍終於出現在夏軍步卒的視線之中,當遠方地平線上逐漸展露出一條幾乎漫無邊際的黑線時,所有士兵都忍不住屏息凝神。
清軍來勢洶洶,他們規模龐大,行軍時結成的軍陣連綿數裏,一眼望不到頭,上三旗的軍旗和女真各部的圖騰隨風飄揚,成千上萬人同時行走時發出的聲音匯聚在一起,幾乎讓大地都為之顫抖,天空也為之失色。
一場關乎清朝國運的決戰,即將在遼陽府北麵的平原上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