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王文奎一番交談,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情報後,蘇言便下令將他的妻女和侍從一並放了出來,並將城中一座已經被廢棄的庭院賞賜給王文奎,讓他們一家得以落腳。
不過蘇言沒有恢複王文奎的官職,而是暫時讓他賦閑下來,命管嗣裘寫一封奏折送往安隆所向永曆朝廷報捷,同時讓永曆自己定奪該如何處置王文奎。
王文奎身為二品大員,叛清降明,蘇言這要是不拿他大肆宣揚一番都是在浪費機會。
要知道,自清軍入關後,除了前些年的金李反正外,很少有清廷官員叛逃至明朝,可以說王文奎投降的政治意義遠遠大於他本身的能力。
因此,在蘇言的授意下,王文奎投降明廷的消息與碩塞被俘、尼堪戰死一同被大肆宣揚了出去。
宣揚出去產生的影響需要時間來發酵,在那之前,蘇言還需要處理淮安府內投降的上萬名清軍戰俘和淮安知府。
雖然淮安知府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選擇了主動投降,但考慮到他的清廷背景和淮安的重要性,蘇言還是將其送往南京城,在接受調查並確認沒有問題後再分配到新的職位上。
而城中的上萬名清軍戰俘裏,大部分都是從京師周邊征調的綠營兵,其中也俘虜了八百三十七名鑲白旗滿洲兵、一千一百餘鑲紅旗蒙古兵和一千八百餘漢軍,並有披甲包衣三千多人。
一次性俘虜如此之多的滿蒙漢八旗兵,可謂是前無僅有的,該如何處置這些異族降兵就成為一個問題。
綠營兵、漢軍及披甲包衣攏共一萬二百餘人,蘇言鼓勵他們相互檢舉平日濫殺無辜之人,檢舉並查實者有賞。
他們本來是不願意相互檢舉的,不想配合蘇言,但蘇言隻是略施小計,這群並不團結的人就開始爭吵起來,相互揭穿對方的老底,吵得不可開交。
蘇言自然樂得看見這種情況,他沒有幹涉這幫人狗咬狗,將其中濫殺無辜、罪大惡極之人抓出來,單獨編在一組,準備之後送往南方的礦洞或者工廠裏當苦力。
而罪狀較輕之人,則是編入懲戒營內充當輔兵,用他們的鮮血洗刷自己的罪行。
至於投降的滿蒙八旗,蘇言有心將蒙古人收編,招攬到自己麾下。
蒙古人在滿清的高壓統治之下實力被不斷削減,蒙古內部早已對滿清產生了不滿的情緒。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雖然眼下蒙古人正在與漢人交戰,但蘇言認為他們是可以爭取過來為我所用的。
況且,若是能夠分裂蒙古與滿清之間的聯盟關係,這對清廷將是極為沉重的打擊。
出於這樣的目的,蘇言先是在蒙古人中放出要將他們全部殺死的消息,想要擾亂蒙古人的軍心,讓他們產生恐懼,等待不願就此死亡的蒙古人主動投誠,從中做文章。
任何人種裏都有貪生怕死之人,蒙古人自然也不例外。
在蘇言放出消息後沒多久,蒙古人中果然出現了騷動,但沒有人敢主動掀起動亂,就在當天晚上,一個蒙古牛錄章京找上了看押他們的明軍都司,最終被帶到了蘇言麵前。
此人正是先前被派出去夜襲,失利後撤回城內遭到尼堪鞭撻的牛錄章京查幹巴拉。
他心中本就對滿清對蒙古的高壓統治而心生不滿,又在先前遭到尼堪的鞭撻,眼下明軍放出消息要將他們殺光,為了保住自己和族人的性命,他毅然選擇背叛清廷,投靠明軍。
在他看來,雖然明朝和清朝一樣爛,但為了活命隻能如此行事。
對於第一位選擇投靠明軍的蒙古人,蘇言對查幹巴拉極為優待,他先是安撫了查幹巴拉,表示會放過他剩餘的部下的性命,並當場將查幹巴拉提為都司一職。
同時向他許諾,隻要他能夠說服剩餘的蒙古人裏麵軍職最高的甲喇章京,就將所有蒙古人都歸為他統領,向朝廷奏報,讓他成為第一個擁有爵位的蒙古人。
這一番重用下,查幹巴拉感受到了在清軍中從未有過的重視,他當即感激涕零的向蘇言承諾,自己一定會說服所有蒙古人為明軍而戰。
得到許諾的蘇言第二天便親自召見了因為固山額真戰死,而成為最高指揮的蒙古甲喇章京蘇日勒和克。
不過他知道自己的口才不好,並不準備親自說服對方,而是讓查幹巴拉代為勸說。
蘇日勒和克被帶到蘇言麵前時,他全身都被搜過一遍,確保沒有武器後才被允許帶到蘇言麵前,並且為了防止他突然暴起,侍衛還將他的雙手用麻繩綁住。
不過,蘇言似乎並不擔心他會突然暴起傷害到自己,直接命人將捆綁住他的繩子解開。
“坐吧。”
蘇言抬起手,對著繩子解開後,活動著手腕的蘇日勒和克說道。
後者有些詫異的看了一眼蘇言,還是大大咧咧的坐了下來,他雙手撐著膝蓋,打量著他眼中很是文弱的明軍統領,腦中卻是想著若是自己將對方作為人質,能不能帶著自己的族人離開這裏。
蘇言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他輕笑一聲,道:“這裏有十幾把火槍瞄準著你,若是你敢做出什麽不理智的事情,下一秒就會被射成篩子。”
蘇日勒和克不動聲色的往周圍打量了一圈,這才發現屋內那幾個人高馬大的士兵都在有意無意的盯著他,雖然不清楚蘇言口中瞄準自己的火槍存不存在,但出於謹慎起見,他還是放棄了偷襲的注意。
見他渾身肌肉放鬆下來,蘇言才對著外麵招了招手,蘇日勒和克見狀連忙跟著向外看去,就看見他部下的查幹巴拉不知什麽時候換上了明軍的戰袍,走了進來。
“殿下。”
查幹巴拉單膝跪地,右手撫胸,恭敬地向蘇言說道。
“查幹巴拉,你……”蘇日勒和克震驚地看著查幹巴拉,再看看他身上的戰袍,頓時明白了一切,他猛地站起身來,憤怒地指著查幹巴拉,道:“你怎麽敢背叛我們,向明人投降的?難道你忘了草原上的族人了嗎!”
“不,查幹巴拉沒有忘,也不敢忘。”查幹巴拉抬起頭直麵他的目光,說道:“我這也是為了我們的族人,為了被俘的一千一百多名弟兄。”
“你……”
蘇言沒有繼續聽他們之間交談,他從側門走了出去,隻留下懂的蒙古語人的人在裏麵旁聽記錄。
約莫半個時辰後,查幹巴拉才終於和蘇日勒和克走了出來,後者一言不發的走到蘇言麵前,跪倒在地,抱拳說道:
“蘇日勒和克向長生天起誓,從今往後效忠於郡王千歲,若有違背,願受萬箭穿心之痛!”
不過蘇言沒有恢複王文奎的官職,而是暫時讓他賦閑下來,命管嗣裘寫一封奏折送往安隆所向永曆朝廷報捷,同時讓永曆自己定奪該如何處置王文奎。
王文奎身為二品大員,叛清降明,蘇言這要是不拿他大肆宣揚一番都是在浪費機會。
要知道,自清軍入關後,除了前些年的金李反正外,很少有清廷官員叛逃至明朝,可以說王文奎投降的政治意義遠遠大於他本身的能力。
因此,在蘇言的授意下,王文奎投降明廷的消息與碩塞被俘、尼堪戰死一同被大肆宣揚了出去。
宣揚出去產生的影響需要時間來發酵,在那之前,蘇言還需要處理淮安府內投降的上萬名清軍戰俘和淮安知府。
雖然淮安知府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選擇了主動投降,但考慮到他的清廷背景和淮安的重要性,蘇言還是將其送往南京城,在接受調查並確認沒有問題後再分配到新的職位上。
而城中的上萬名清軍戰俘裏,大部分都是從京師周邊征調的綠營兵,其中也俘虜了八百三十七名鑲白旗滿洲兵、一千一百餘鑲紅旗蒙古兵和一千八百餘漢軍,並有披甲包衣三千多人。
一次性俘虜如此之多的滿蒙漢八旗兵,可謂是前無僅有的,該如何處置這些異族降兵就成為一個問題。
綠營兵、漢軍及披甲包衣攏共一萬二百餘人,蘇言鼓勵他們相互檢舉平日濫殺無辜之人,檢舉並查實者有賞。
他們本來是不願意相互檢舉的,不想配合蘇言,但蘇言隻是略施小計,這群並不團結的人就開始爭吵起來,相互揭穿對方的老底,吵得不可開交。
蘇言自然樂得看見這種情況,他沒有幹涉這幫人狗咬狗,將其中濫殺無辜、罪大惡極之人抓出來,單獨編在一組,準備之後送往南方的礦洞或者工廠裏當苦力。
而罪狀較輕之人,則是編入懲戒營內充當輔兵,用他們的鮮血洗刷自己的罪行。
至於投降的滿蒙八旗,蘇言有心將蒙古人收編,招攬到自己麾下。
蒙古人在滿清的高壓統治之下實力被不斷削減,蒙古內部早已對滿清產生了不滿的情緒。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雖然眼下蒙古人正在與漢人交戰,但蘇言認為他們是可以爭取過來為我所用的。
況且,若是能夠分裂蒙古與滿清之間的聯盟關係,這對清廷將是極為沉重的打擊。
出於這樣的目的,蘇言先是在蒙古人中放出要將他們全部殺死的消息,想要擾亂蒙古人的軍心,讓他們產生恐懼,等待不願就此死亡的蒙古人主動投誠,從中做文章。
任何人種裏都有貪生怕死之人,蒙古人自然也不例外。
在蘇言放出消息後沒多久,蒙古人中果然出現了騷動,但沒有人敢主動掀起動亂,就在當天晚上,一個蒙古牛錄章京找上了看押他們的明軍都司,最終被帶到了蘇言麵前。
此人正是先前被派出去夜襲,失利後撤回城內遭到尼堪鞭撻的牛錄章京查幹巴拉。
他心中本就對滿清對蒙古的高壓統治而心生不滿,又在先前遭到尼堪的鞭撻,眼下明軍放出消息要將他們殺光,為了保住自己和族人的性命,他毅然選擇背叛清廷,投靠明軍。
在他看來,雖然明朝和清朝一樣爛,但為了活命隻能如此行事。
對於第一位選擇投靠明軍的蒙古人,蘇言對查幹巴拉極為優待,他先是安撫了查幹巴拉,表示會放過他剩餘的部下的性命,並當場將查幹巴拉提為都司一職。
同時向他許諾,隻要他能夠說服剩餘的蒙古人裏麵軍職最高的甲喇章京,就將所有蒙古人都歸為他統領,向朝廷奏報,讓他成為第一個擁有爵位的蒙古人。
這一番重用下,查幹巴拉感受到了在清軍中從未有過的重視,他當即感激涕零的向蘇言承諾,自己一定會說服所有蒙古人為明軍而戰。
得到許諾的蘇言第二天便親自召見了因為固山額真戰死,而成為最高指揮的蒙古甲喇章京蘇日勒和克。
不過他知道自己的口才不好,並不準備親自說服對方,而是讓查幹巴拉代為勸說。
蘇日勒和克被帶到蘇言麵前時,他全身都被搜過一遍,確保沒有武器後才被允許帶到蘇言麵前,並且為了防止他突然暴起,侍衛還將他的雙手用麻繩綁住。
不過,蘇言似乎並不擔心他會突然暴起傷害到自己,直接命人將捆綁住他的繩子解開。
“坐吧。”
蘇言抬起手,對著繩子解開後,活動著手腕的蘇日勒和克說道。
後者有些詫異的看了一眼蘇言,還是大大咧咧的坐了下來,他雙手撐著膝蓋,打量著他眼中很是文弱的明軍統領,腦中卻是想著若是自己將對方作為人質,能不能帶著自己的族人離開這裏。
蘇言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他輕笑一聲,道:“這裏有十幾把火槍瞄準著你,若是你敢做出什麽不理智的事情,下一秒就會被射成篩子。”
蘇日勒和克不動聲色的往周圍打量了一圈,這才發現屋內那幾個人高馬大的士兵都在有意無意的盯著他,雖然不清楚蘇言口中瞄準自己的火槍存不存在,但出於謹慎起見,他還是放棄了偷襲的注意。
見他渾身肌肉放鬆下來,蘇言才對著外麵招了招手,蘇日勒和克見狀連忙跟著向外看去,就看見他部下的查幹巴拉不知什麽時候換上了明軍的戰袍,走了進來。
“殿下。”
查幹巴拉單膝跪地,右手撫胸,恭敬地向蘇言說道。
“查幹巴拉,你……”蘇日勒和克震驚地看著查幹巴拉,再看看他身上的戰袍,頓時明白了一切,他猛地站起身來,憤怒地指著查幹巴拉,道:“你怎麽敢背叛我們,向明人投降的?難道你忘了草原上的族人了嗎!”
“不,查幹巴拉沒有忘,也不敢忘。”查幹巴拉抬起頭直麵他的目光,說道:“我這也是為了我們的族人,為了被俘的一千一百多名弟兄。”
“你……”
蘇言沒有繼續聽他們之間交談,他從側門走了出去,隻留下懂的蒙古語人的人在裏麵旁聽記錄。
約莫半個時辰後,查幹巴拉才終於和蘇日勒和克走了出來,後者一言不發的走到蘇言麵前,跪倒在地,抱拳說道:
“蘇日勒和克向長生天起誓,從今往後效忠於郡王千歲,若有違背,願受萬箭穿心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