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是河東人的河東!糧賦上繳國庫,可以!河東的小米養貪官,不行!”


    “滾!這裏是河東風陵關!不是潼關!”


    “江淮死了多少人?江淮肥了多少人!你們還有臉來河東催繳夏糧,你們還有良心嗎?你們還有臉皮嗎?滾!”


    河東省蒲州永樂縣的西部,在黃河由北向南又由西向東的拐角處,便是風陵關,也有叫風陵渡的。


    此時,從東京而來的車隊,雖然過了黃河,也看到了北麵宛若長城一般的中條山,卻是卡在了風陵關,如何都不得前進。


    哄鬧在這裏的本地鄉民,少說也有三五千,而在前頭鼓噪、造勢的,則是有七八百人,都是穿著短衫,皮膚黝黑,手裏攥著一把鋤頭,看上去宛若常年勞作的農人。


    “放肆!這是欽差!!你們這些刁民,難道想要造反嗎?!朝廷大政,也是你們可以隨便議論的?膽敢聚眾鬧事,誹謗朝政,小心抓你坐牢!”


    “都散開,橫刀不長眼,再不散開,格殺勿論!”


    京城出來的驕兵悍將,根本不在意這些農人的憤怒,眼神極其漠然,他們的職責,就是讓河東省、北京趕緊把拖欠的夏糧補上。


    否則,監察的人,就要開始開工。


    “造反?!我們不讓你們貪汙,這叫造反?!江淮的老百姓不是人?!我種的小米哪怕是喂狗,也不交給你們!滾!”


    “橫刀不長眼,那就讓它長長眼吧,你們攥橫刀的有一個鼻子兩個眼睛,難道我們拿鋤頭的,就少一個眼睛?!”


    “就是!滾!滾回東京去!”


    “滾吧!!”


    原本都是憋了口氣的永樂縣鄉民,隻是看個熱鬧,結果中央來的欽差,一個個囂張的不行,頓時讓他們也是一股子邪火上來,前頭鼓噪的人還沒想做什麽呢,本地人直接抄起腳邊的石頭土塊砸了過來。


    一邊砸一邊嚷嚷:“球大個東西!辦了他!!”


    原本還沒到緊張到敵對的地步,然而中條山山南討生活的鄉民,本就是過著苦哈哈的日子,一河之隔,根本就是天和地的區別。


    這光景,“新仇舊恨”一起來,下手幹淨利落,堪稱快很準。


    石頭、土塊,像雨一樣砸了過來,東京來的人原本穿的十分齊整,一個呼吸,直接灰頭土臉鼻青臉腫。


    車隊七輛車,前頭三輛全部車窗玻璃碎了個幹淨。


    “撤!撤!撤!!”


    剛才還囂張無比的家夥,這光景也是一邊罵罵咧咧一邊抱頭鼠竄。


    “他媽的,這趟差事辦的!”


    “劉隊,咱們回船上,回船上。”


    風陵關這裏的渡船是通過懸索機動輪來拖拽的,倒也方便,退回了渡船,車也不要了。


    幾個人都是頭破血流,一邊包紮一邊恨恨然道:“這群刁民,一定要嚴查!永樂縣也逃不了幹係!還有蒲州!”


    “窮山惡水出刁民,這個中條山,隻出狼崽子!”


    “劉隊,現在最要緊的,是趕緊跟上峰匯報情況,民變這種事情,舉報有功啊。”


    “嗯?對啊!”


    劉隊反應過來之後,整個人都是興奮起來,“他媽的,這群狗崽子,今天且先讓他們囂張囂張,等過陣子,老子看他們還能笑得出來不?!”


    而這光景,宛若打了勝仗的鄉民,都在那裏歡呼,哪怕是河對麵的潼關關上,也能聽到這邊的動靜。


    隻是渡船往回走的時候,突然感覺動力沒了,緊接著,牽引繩發出了“嘩嘩”聲,然後“嘣”的一下,鋼纜直接軟了下去,動力也徹底消失。


    “那幫狗雜種弄壞了渡口!”


    “劉隊,放心,咱們下次過來,不走這裏。咱們走陝州,走芮城!中條山山南又不是沒有路,攔得住什麽啊。”


    “老子忍不了這口氣!!!!”


    忍不了也沒辦法,渡船並沒有動力,也沒有風帆,這光景牽引繩軟了之後,整條船直接順著黃河水向東流,飄到哪裏也不知道,隻能盼著早點靠岸。


    “他媽的!他媽的!他媽的!”


    罵罵咧咧的劉隊感覺今天是不是出門先邁的那條腿是錯的,否則,怎麽會是這種境地!


    渡船宛若一枚秋葉,就這麽緩緩地隨波逐流,兩個小時後,永樂縣的縣府內,縣長雙目圓睜:“什、什麽?!”


    “老板,出大事了!風陵關的百姓,把東京來的欽差給打了!車也砸了!現在風陵關的渡口鋼纜,也斷了!整個風陵關到潼關的貨運,徹底中止,現在全都亂了套!”


    “完了完了完了完了……”


    永樂縣的縣長萬萬沒想到啊,自己什麽都沒幹,從天而降一個大耳刮子,河東老鄉有句話說得好啊——乃逼兜呀!


    一臉絕望的永樂縣縣長一屁股做回了椅子,在河東當官,從來沒有這麽難受過。


    怎們偏偏是他呀?!


    幾個辦公室秘書也是一臉緊張,這件事情可大可小,往大了說……老板差不多到此為止了。


    往小了說,那起碼也是升遷無望,搞不好就得“明升暗降”,甚至直接調離縣長的位置,直接去清水衙門養老……也是說不定。


    中條山南北都窮得很,雖然也種地,但耕種方式跟京畿、京兆兩個地方是完全不一樣的。


    以中條山為例,南北都是各種“原”“溝”“壟”,所以開墾的土地,大多都是兩條溝之間,總耕作麵積可以,單位畝產慘淡,基本上都是最辛苦的小農。


    這裏的小地主,一年到頭自己也吃不上幾碗白麵、白米,倒也不是說不想吃,實在是這些主糧,才能賣上大價錢。


    高粱和小米,才是日常的主食。


    本來就土地貧瘠,黃河也不像別的河流一樣,能夠帶來豐富的營養,所以生活在這裏,一切都得精打細算。


    但即便如此,該繳納的稅賦,倒也沒有說不給,基本上還是數目對得上的。


    兩百多年來,本地第一次拖欠,就是今年。


    原本還有點覺得不好意思,現在一看……球,就該不給!


    “老板,不如去找找關係?!”


    有個秘書趕緊提醒了一下縣長,這時候可不能亂。


    “對對對,我想想,我想想……”


    作為農業縣的縣長,本身關係也不算豐沛,這光景能夠想到的同窗、同學、老師……居然都是遠方的,根本使不上力。


    至於說隔壁芮城縣……呸,大家都是中條山山南的窮兄弟,憑什麽你就是京畿的?


    上溯一百多年,芮城縣也的確是河東的,但是後來因為京畿地區需要人口分流,再加上因為第二次內戰的原因,為了防止保證京畿地區能夠在黃河以北有緩衝區,所以就將河東道的兩個縣,劃為京畿地區直轄農業縣。


    然後將京畿地區和京兆地區之間的虢州,劃歸河東省,京畿地區和京兆地區,於是就不直接接壤,長安和洛陽,各自玩各自的。


    照理說虢州劃歸河東省,算是福利,然而並非如此,原因麽……很簡單。


    虢州的最北部,就是黃河,過了河,就是永樂縣的縣城。


    也就是說,虢州跟河東省的大部分地區,是分離的,屬於非典型的飛地。


    然後不管是方言也好,飲食習慣也罷,再加上往來交通等等成本,都讓虢州成為河東省省內最為格格不入的一個。


    福利變為負擔,那隻會更加惡習和糾結。


    更何況,從永樂縣出發,順著中條山山南往東走,芮城縣的境內耕地,肉眼可見的要比永樂縣的強。


    永樂縣的土,依然是黃土。而到了芮城縣,最差的坡地,放在永樂縣,都是中上,因為畝產能夠達到一百二十斤了。


    可以說因為種種曆史原因,長期對京畿地區、京兆地區充當便溺器角色的河東省,民間本身就有很強的怨言。


    掐指一算,往上數接近三百年,太穀縣開始種麻那會兒開始,就已經是“怨聲載道”。


    以前是沒膽子,當然有膽的後來都成了河東省、北京的坐地戶,現在不一樣啊,自己好不容易從牙縫裏摳出來的糧賦,居然就這麽拿去填不見底的窟窿,這誰受得了啊。


    理直氣壯!!


    爺的小米兒,給災民,可以;貪我一粒,不行!!


    得理不讓人,這本來就不是錯的,更何況永樂縣的鄉民們,本身就是帶著怨念。


    生活的好壞如果隻跟自己比,那也問題不大,可要是跟人比……那就沒法比了。


    都是中條山下的娃,都是黃河北岸的漢,咋芮城這樣的好地,歸你京畿了,我這永樂縣多好聽的名字啊,你咋不收呢?


    再加上每年河東的煤炭,都要從永樂縣過境很大的一部分,運往長安和洛陽,那更是怨念十足了。


    烏漆嘛黑留下,紅紅火火走開……一天兩天還行,一百年兩百年都是這樣,隻怕祖訓傳下來都是煤炭色的。


    也就是一個晚上的事情,永樂縣百姓驅逐欽差這件事情,就傳揚了出去。


    第二天《太原日報》和《西京日報》首先頭版頭條大篇幅渲染個中內情,同時又有前線記者采訪風陵關當地鄉民的第一手報道,整個新聞看下來,是個人都感覺風陵關百姓沒做錯什麽。


    淳樸感情麽。


    百姓和百姓之間,還不能同情共性了麽?


    大家都是皇唐天朝的百姓,誰能保證隻有江淮省受災,河東省天天風調雨順?


    所以新聞的矛頭,直指兩件事情。


    第一,江淮賑災狀況,不僅不透明,而且黑的深不見底。


    第二,如果不公開江淮災情真相,不會隻有一個河東省,不會隻有一個蒲州,不會隻有一個永樂縣,更不會隻有一個風陵關。


    定下了這個輿論基調之後,北京太原宮留守似乎也傳出了一些消息,然後當天晚上,絳州龍門關、澤州天井關、潞州壺關、北京承天關、隰州永和關、石州孟門關、嵐州合河關、蔚州飛狐關,全部宣布閉關。


    整個河東省,仿佛亂了套,又仿佛凝成了一股繩。


    真假不知,但是這個情況,不僅僅是河東省省內震蕩,京兆地區、京畿地區也是炸了鍋。


    要知道,長安和洛陽兩個超級都市,非常依賴河東省產出的煤炭,幾乎兩京的三分之一煤炭,都是由河東省提供。


    河東的小米兒養人,但誰他媽買小米兒啊!


    到了第三天,永樂縣縣長整個人都飄了。


    他媽的,嚇死老子了,原來不是隻有風陵關失了智,整個河東省的關口,都他媽失了智。


    放心了放心了。


    “王總,這次謝謝,這次真的謝謝啊。”


    “牛縣長,您畢竟跟‘全忠社’關係密切,這點事情,不過是舉手之勞。應該幫的。”


    王彥章成了永樂縣縣府的座上賓,牛縣長也知道,這次的事情,絕對不會小。


    但關他什麽事情?


    他隻要沒事兒,那就是最好的。


    他就是一根牆頭草,這風往哪邊吹,他就往哪邊倒。


    “王總,不知道這次輿情,中央……東京,會不會……落個板子在誰頭上?我可是小蝦米一個,可不敢跟誰爭鋒啊。”


    “哈哈哈哈哈哈……”


    王彥章大笑,看著牛縣長道,“牛縣長,你要是當了蒲州州長,還能是小蝦米嗎?”


    “我怎麽可能當上蒲州州長?我不過是……嗯?”


    愣了一下,牛縣長眼珠子滴溜溜一轉,趕緊起身,搓著手湊到了王彥章跟前,“都說是‘鐵槍王彥章’,王總,您的筆杆子,那就是槍杆子啊。這三下五除二,打東京的衙內,比打算盤還利落。您給指點指點,指點迷津,指點迷津……”


    “牛縣長,從來都是論功行賞的。哪怕是從龍擁立,也都分個首倡……您說是吧?”


    “首倡?我就是首倡啊!河東省!是我們河東人的河東!絕對不能再繼續拿河東百姓的血汗,去喂飽東京蛀蟲的肚皮!!河東的小米養人!不養畜生!”


    “好、好、好……”


    王彥章連連拍手,這個牛縣長,牆頭草是牆頭草,可腦袋瓜子,轉的並不慢啊。


    “首倡義舉”,一個秉承正義公德之心的縣長,為了虛無縹緲的理想,賭上了自己的前程。


    怎能不令人感動,怎能不讓人振奮?


    國家還是有棟梁,國家還是有純臣的嘛!


    事情的發酵,從這一步開始,王彥章就知道,萬事俱備,就差最後的一哆嗦。


    他作為朱溫的謀主,隻能將錯誤削減到最少,剩下的,就是看東京的錢光頭和他,哪邊錯誤更少。


    誰少誰就先贏上一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鯊魚禪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鯊魚禪師並收藏貞觀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