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了李源和李安兩兄弟之後,劉禪謝絕了李源提出來在固原城修整一兩日的提議,也謝絕了百姓們要給白毦兵們大擺宴席的建議。
“少主,百姓們盛情難卻啊。
末將也知道少主也軍令在身,但是百姓們對於他們的救命恩人非常的感激,非要末將過來傳達懇求能讓少主在固原等待半日?”
劉禪笑著問道:“怎麽了?
百姓們為何要我在再等半日出發?”
李源答道:“少主帶著白毦兵是有軍令,士兵們身帶著的都是幹糧。
如今這大冬天的,光吃幹糧怎麽能夠?
所以百姓們自發組織拿出家中的一些儲備食物,整理好之後要贈送給白毦兵作為行軍糧草。”
劉禪聽了拒絕道:“固原地處隴山位置,雖然不愁吃喝,但是也不是適於耕種的位置,百姓們家裏的存糧也不會有多少。
李源,替我感謝百姓們的好意。
糧食我們絕對不能拿的,留給他們好好安穩的度過這個冬天。
等咱們派來的官吏到來了,明年開春好好配合耕種才是最重要的。
你速速去讓百姓們都停下來吧。
我們現在就出發。”
李源為難的說道:“少主,固原百姓都是知恩圖報之人,他們是真的非常感謝少主。
而且這些年固原沒有什麽戰亂,百姓們靠山吃山,都有一些存糧,還請少主滿足一下百姓們的心意吧。”
說著話的功夫,一隊由城中德高望重的宿老組成的隊伍,已經過來了,瞧著劉禪,紛紛作揖行禮。
劉禪趕忙從蘿卜身上跳下來,不敢受這樣的大禮,作揖還禮。
這些都是白發蒼蒼的耄耋老人,劉禪當然不能受他們的禮。
“各位父老鄉親,莫要折煞小子了。”
劉禪彎腰作揖。
這些老人們見到劉禪年幼,又如此識禮數。
劉禪這個年紀甚至比他們這群人中有些人的孫子年紀都小。
“少主,百姓們感激少主帶著白毦兵救援固原,挽救了數萬百姓的性命。
所以我們幾個人和李將軍就組織了讓百姓們各自拿出一點點糧食出來作為軍隊的軍糧。
還請少主莫要推辭了。
每年每戶隻是出了一點點,影響不了家裏的生活的。”
一名拄著拐杖的老人對劉禪說道。
劉禪苦笑道:“這實在是舉手之勞,對白毦兵來說算不得什麽。
就算是其他人也看到鮮卑人在攻打我們漢人的城池也會立即幫忙的。
我們不敢受百姓這樣的大禮。
況且如今世道不好,天下不天平,百姓的日子也不好過,大家應該多多儲備糧食在家中,以備不時之需。
我們並不缺糧食,幹糧足夠我們吃了。
老丈,還請讓百姓們散了吧,我劉禪代表白毦兵感謝固原百姓了。”
“少主不收我們的糧食,我們今日就不走了。”
有激動的老人喊道。
其他老人也紛紛喊著要少主一定手下固原百姓的一片心意。
李源也勸道:“少主,還是收下吧。
這些糧食真的不多,各家各戶隻是出了一點點。”
關平也說道:“阿鬥,收下吧。
天氣寒冷,不要讓這些老丈們站在外麵太久了。”
劉禪見眾人相勸,對李源和過來的老人們說道:“我們白毦兵的糧食真的是足夠吃到目的地了。
這樣如何?
我們後麵還有一隊人馬,他們的糧食是不夠的。
就當為他們準備的,如何?”
白毦兵的幹糧都是算好了,攜帶多少和行軍路程都是計算好了。
負重太多的話會影響行軍速度,帶的少了又會導致士兵們挨餓,而喪失戰鬥力。
所以計算好幹糧多少,是非常重要的。
百姓們準備的糧食,肯定是各種各樣的都有,劉禪要是讓白毦兵攜帶的話,一定情況會影響行軍速度的。
李源見這樣,也隻好順著劉禪的意思:“那也好。
不知道後續的軍隊還有多久到達?”
“一兩日吧。”
劉禪說道。
“那我讓百姓們將這些糧食準備成便於攜帶的幹糧之類的。”
李源道。
李源很上道,劉禪點頭答應了。
老丈們也很高興,雖然不是白毦兵吃了這些糧食,不過能報答少主的恩德,就已經讓他們很開心了。
看到老丈們喜笑顏開,劉禪對隨性而來的李安突然問道:“軻比能是不是在靈洲?”
李安被問的一愣不知道少主突然問這個幹什麽,答道:“少主,軻比能是在靈洲。
不過我當初走到大河邊,就已經是大雪蓋過膝蓋了,軻比能應該還會率人南移。”
劉禪對關平說道:“關平。
百姓們有大義,我們不能不報,我們走了以後軻比能一定還會賊心不改過來攻打固原的,我們去會一會他?”
“挺好的。”
關平激動的說道,他娘的打鮮卑人可是要比打曹軍過癮啊。
曹軍那抵抗激烈,稍稍不小心都可能被曹軍給亂刀砍死,打鮮卑人就不一樣了。
穿著鎧甲在戰馬上根本不用防著鮮卑人軟綿綿的箭矢,衝進敵陣一陣砍瓜切菜,一刀一個鮮卑人。
李安聞言興奮的道:“少主,請允許末將跟著一起去。
末將早就想要去見識一下軻比能了。”
劉禪拒絕了李安:“你身上還有傷勢,好好養傷吧。
以後打鮮卑人的機會你的比我們都多著了。”
李源也拉住了要一同前往的李安:“在城中好好養傷。
養好傷之後在為少主好好效力。”
李安歎著氣答應了下來。
劉禪重新上馬,派出斥候先行,然後率領著大軍沿著西洛水開始往北而去。
從固原往北走了五十裏左右,天氣已經很是寒冷了,已經能看到雪白的山峰,那些不高的山嶺上都已經有積雪了。
半日之後到達西洛水與大河的交匯處,這裏大雪已經有一尺厚了。
三千黑甲騎兵在白色雪地上行走,猶如一道蓋過天地的黑影,朝著北方籠罩就去。
就地在大河邊修整。
斥候已經去尋找河麵上結冰比較結實的地方,以便大軍能安全通過。
“整個大河都被冰凍住了,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
大雪到現在也沒有停下來,天地間都是白茫茫一片,這就給了斥候造成了很大的視野困擾,對於鮮卑人斥候來說也如此,黃河邊所說不是隨處可見鮮卑人斥候,但是一支三千人的大軍出現,鮮卑斥候是肯定知曉的。
倚靠著大雪,白毦兵至今還沒有被發現。
站在河岸邊,關平試探性的去踩著河麵上的冰,結果發現這些冰完全能承受住自己,又在上麵跳了幾下,關平興奮的對劉禪喊道:“阿鬥,咱們不如幹脆就在這裏過河吧。”
雪花落在劉禪的鎧甲上麵,沒有融化而是慢慢堆積,將自己身上的雪花抖落,靴子踩在地上的積雪上麵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劉禪瞧著關平的樣子,瞧瞧這沒見識的南方人。
雖然祖籍是山西,關平出生就是在南方的,並沒有的到北方生活過,沒見過被冰凍起來的大河很正常。
“岸邊的冰當然是能夠讓我們行軍,但是河道中間還有很多冰很是薄弱,咱們必須要摸清楚了。
不然這大冬天,我們有穿著鎧甲,連人帶馬掉入水中,斷然是沒活命的可能的。”
關平問道:“逮住幾個鮮卑人問問他們是怎麽渡過大河來的不就知道了。”
“算了吧。
還是我自己的人去探查的我信得過。
渡河不是小事,鮮卑人稍微耍點狡猾,我們在河麵上就可能損失慘重。”
這次劉禪派去探查河道的人,都還是清一色的涼州人。
因為涼州人從小到大就經曆過北方的寒冷,知曉冬天大雪河道上冰封的情況,知道怎麽探查,也知道怎麽保護好自己免於墮入冰水當中。
要是派個南方的白毦兵去查,待會肯定要出事,指不定還要折損幾個沒有見過這樣冰凍河麵情況的南方白毦兵。
大雪底下雜草、樹木底下覆蓋的柴草還是幹的,很容易就點燃了。
讓士兵們點燃了火堆,並且還要求他們多加柴火,最好能把鮮卑人吸引過來。
結果等到大家熱水也喝了,幹糧也煮熟吃了,鮮卑人都沒有過來。
劉禪頗為失望。
大家暖身體的過程中,斥候們也陸續回來了,組合了各種斥候們探查的情報後,劉禪和馬忠、關平討論出來了最安全的渡河處。
斥候們吃飽,身體被大火烤暖之後,劉禪下令出發。
順著大河往東行了十裏,避開了西洛水與大河的水流交匯。
因為兩條水流的交匯,水的流動性大,導致冰層比較薄弱,這裏並不適合渡河。
往東十裏,河麵比較窄,冰層厚固,正適合大軍行進。
為了保證安全,劉禪將三千人分成三十批渡河,這樣能最大程度上保證安全。
“過河的時候,不要騎在戰馬上,防止摔倒。”
劉禪下令說道。
關平就納悶了:“阿鬥你從來沒有來過北方,怎麽知道這麽多小竅門的?”
“都他娘的常識,就你不知道了。”
劉禪沒好氣的說道。
“少主,百姓們盛情難卻啊。
末將也知道少主也軍令在身,但是百姓們對於他們的救命恩人非常的感激,非要末將過來傳達懇求能讓少主在固原等待半日?”
劉禪笑著問道:“怎麽了?
百姓們為何要我在再等半日出發?”
李源答道:“少主帶著白毦兵是有軍令,士兵們身帶著的都是幹糧。
如今這大冬天的,光吃幹糧怎麽能夠?
所以百姓們自發組織拿出家中的一些儲備食物,整理好之後要贈送給白毦兵作為行軍糧草。”
劉禪聽了拒絕道:“固原地處隴山位置,雖然不愁吃喝,但是也不是適於耕種的位置,百姓們家裏的存糧也不會有多少。
李源,替我感謝百姓們的好意。
糧食我們絕對不能拿的,留給他們好好安穩的度過這個冬天。
等咱們派來的官吏到來了,明年開春好好配合耕種才是最重要的。
你速速去讓百姓們都停下來吧。
我們現在就出發。”
李源為難的說道:“少主,固原百姓都是知恩圖報之人,他們是真的非常感謝少主。
而且這些年固原沒有什麽戰亂,百姓們靠山吃山,都有一些存糧,還請少主滿足一下百姓們的心意吧。”
說著話的功夫,一隊由城中德高望重的宿老組成的隊伍,已經過來了,瞧著劉禪,紛紛作揖行禮。
劉禪趕忙從蘿卜身上跳下來,不敢受這樣的大禮,作揖還禮。
這些都是白發蒼蒼的耄耋老人,劉禪當然不能受他們的禮。
“各位父老鄉親,莫要折煞小子了。”
劉禪彎腰作揖。
這些老人們見到劉禪年幼,又如此識禮數。
劉禪這個年紀甚至比他們這群人中有些人的孫子年紀都小。
“少主,百姓們感激少主帶著白毦兵救援固原,挽救了數萬百姓的性命。
所以我們幾個人和李將軍就組織了讓百姓們各自拿出一點點糧食出來作為軍隊的軍糧。
還請少主莫要推辭了。
每年每戶隻是出了一點點,影響不了家裏的生活的。”
一名拄著拐杖的老人對劉禪說道。
劉禪苦笑道:“這實在是舉手之勞,對白毦兵來說算不得什麽。
就算是其他人也看到鮮卑人在攻打我們漢人的城池也會立即幫忙的。
我們不敢受百姓這樣的大禮。
況且如今世道不好,天下不天平,百姓的日子也不好過,大家應該多多儲備糧食在家中,以備不時之需。
我們並不缺糧食,幹糧足夠我們吃了。
老丈,還請讓百姓們散了吧,我劉禪代表白毦兵感謝固原百姓了。”
“少主不收我們的糧食,我們今日就不走了。”
有激動的老人喊道。
其他老人也紛紛喊著要少主一定手下固原百姓的一片心意。
李源也勸道:“少主,還是收下吧。
這些糧食真的不多,各家各戶隻是出了一點點。”
關平也說道:“阿鬥,收下吧。
天氣寒冷,不要讓這些老丈們站在外麵太久了。”
劉禪見眾人相勸,對李源和過來的老人們說道:“我們白毦兵的糧食真的是足夠吃到目的地了。
這樣如何?
我們後麵還有一隊人馬,他們的糧食是不夠的。
就當為他們準備的,如何?”
白毦兵的幹糧都是算好了,攜帶多少和行軍路程都是計算好了。
負重太多的話會影響行軍速度,帶的少了又會導致士兵們挨餓,而喪失戰鬥力。
所以計算好幹糧多少,是非常重要的。
百姓們準備的糧食,肯定是各種各樣的都有,劉禪要是讓白毦兵攜帶的話,一定情況會影響行軍速度的。
李源見這樣,也隻好順著劉禪的意思:“那也好。
不知道後續的軍隊還有多久到達?”
“一兩日吧。”
劉禪說道。
“那我讓百姓們將這些糧食準備成便於攜帶的幹糧之類的。”
李源道。
李源很上道,劉禪點頭答應了。
老丈們也很高興,雖然不是白毦兵吃了這些糧食,不過能報答少主的恩德,就已經讓他們很開心了。
看到老丈們喜笑顏開,劉禪對隨性而來的李安突然問道:“軻比能是不是在靈洲?”
李安被問的一愣不知道少主突然問這個幹什麽,答道:“少主,軻比能是在靈洲。
不過我當初走到大河邊,就已經是大雪蓋過膝蓋了,軻比能應該還會率人南移。”
劉禪對關平說道:“關平。
百姓們有大義,我們不能不報,我們走了以後軻比能一定還會賊心不改過來攻打固原的,我們去會一會他?”
“挺好的。”
關平激動的說道,他娘的打鮮卑人可是要比打曹軍過癮啊。
曹軍那抵抗激烈,稍稍不小心都可能被曹軍給亂刀砍死,打鮮卑人就不一樣了。
穿著鎧甲在戰馬上根本不用防著鮮卑人軟綿綿的箭矢,衝進敵陣一陣砍瓜切菜,一刀一個鮮卑人。
李安聞言興奮的道:“少主,請允許末將跟著一起去。
末將早就想要去見識一下軻比能了。”
劉禪拒絕了李安:“你身上還有傷勢,好好養傷吧。
以後打鮮卑人的機會你的比我們都多著了。”
李源也拉住了要一同前往的李安:“在城中好好養傷。
養好傷之後在為少主好好效力。”
李安歎著氣答應了下來。
劉禪重新上馬,派出斥候先行,然後率領著大軍沿著西洛水開始往北而去。
從固原往北走了五十裏左右,天氣已經很是寒冷了,已經能看到雪白的山峰,那些不高的山嶺上都已經有積雪了。
半日之後到達西洛水與大河的交匯處,這裏大雪已經有一尺厚了。
三千黑甲騎兵在白色雪地上行走,猶如一道蓋過天地的黑影,朝著北方籠罩就去。
就地在大河邊修整。
斥候已經去尋找河麵上結冰比較結實的地方,以便大軍能安全通過。
“整個大河都被冰凍住了,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
大雪到現在也沒有停下來,天地間都是白茫茫一片,這就給了斥候造成了很大的視野困擾,對於鮮卑人斥候來說也如此,黃河邊所說不是隨處可見鮮卑人斥候,但是一支三千人的大軍出現,鮮卑斥候是肯定知曉的。
倚靠著大雪,白毦兵至今還沒有被發現。
站在河岸邊,關平試探性的去踩著河麵上的冰,結果發現這些冰完全能承受住自己,又在上麵跳了幾下,關平興奮的對劉禪喊道:“阿鬥,咱們不如幹脆就在這裏過河吧。”
雪花落在劉禪的鎧甲上麵,沒有融化而是慢慢堆積,將自己身上的雪花抖落,靴子踩在地上的積雪上麵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劉禪瞧著關平的樣子,瞧瞧這沒見識的南方人。
雖然祖籍是山西,關平出生就是在南方的,並沒有的到北方生活過,沒見過被冰凍起來的大河很正常。
“岸邊的冰當然是能夠讓我們行軍,但是河道中間還有很多冰很是薄弱,咱們必須要摸清楚了。
不然這大冬天,我們有穿著鎧甲,連人帶馬掉入水中,斷然是沒活命的可能的。”
關平問道:“逮住幾個鮮卑人問問他們是怎麽渡過大河來的不就知道了。”
“算了吧。
還是我自己的人去探查的我信得過。
渡河不是小事,鮮卑人稍微耍點狡猾,我們在河麵上就可能損失慘重。”
這次劉禪派去探查河道的人,都還是清一色的涼州人。
因為涼州人從小到大就經曆過北方的寒冷,知曉冬天大雪河道上冰封的情況,知道怎麽探查,也知道怎麽保護好自己免於墮入冰水當中。
要是派個南方的白毦兵去查,待會肯定要出事,指不定還要折損幾個沒有見過這樣冰凍河麵情況的南方白毦兵。
大雪底下雜草、樹木底下覆蓋的柴草還是幹的,很容易就點燃了。
讓士兵們點燃了火堆,並且還要求他們多加柴火,最好能把鮮卑人吸引過來。
結果等到大家熱水也喝了,幹糧也煮熟吃了,鮮卑人都沒有過來。
劉禪頗為失望。
大家暖身體的過程中,斥候們也陸續回來了,組合了各種斥候們探查的情報後,劉禪和馬忠、關平討論出來了最安全的渡河處。
斥候們吃飽,身體被大火烤暖之後,劉禪下令出發。
順著大河往東行了十裏,避開了西洛水與大河的水流交匯。
因為兩條水流的交匯,水的流動性大,導致冰層比較薄弱,這裏並不適合渡河。
往東十裏,河麵比較窄,冰層厚固,正適合大軍行進。
為了保證安全,劉禪將三千人分成三十批渡河,這樣能最大程度上保證安全。
“過河的時候,不要騎在戰馬上,防止摔倒。”
劉禪下令說道。
關平就納悶了:“阿鬥你從來沒有來過北方,怎麽知道這麽多小竅門的?”
“都他娘的常識,就你不知道了。”
劉禪沒好氣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