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劉禪後世所知,出土的馬鐙最早的實物是在約在公元三世紀中葉到四世紀初的十六國時期。


    不過出土過的馬鐙佐證當中,最早出現馬鐙是在西漢,這是考古學家從西漢壁畫當中發現的。


    但是真正雙馬鐙的出現還是在五胡亂華之後。


    在這之前都是單馬鐙,所作用也不過是方便騎兵上馬。


    最早使用馬鐙的,應該是匈奴人,而匈奴人所使用的是草、布馬鐙,金屬馬鐙則是漢人製造出來的,這一點早已經有了出土實物。


    真正讓馬鐙開始成熟,應用於騎兵作戰的,是在三世紀左右。


    (具體不可靠,大致判定。


    作者非學者,不會去深考)劉禪這是讓雙馬鐙提前了出現了大概一百年左右吧。


    關平騎著的盧馬,策馬奔騰了一圈,感覺非常不錯,讓劉禪丟給他一柄長槍,在戰馬上接住長槍之後,縱馬提高最快速度,關平連續使出了刺、挑等戰鬥動作,然後又換了環首刀,左右劈開,身體都能大幅度的行動。


    下了馬之後,關平已經汗流浹背,身上冒著熱氣,劉禪忙讓人給他尋來了大衣讓其披上,待會汗被冷風一吹,身體再好的漢子也會生病的。


    “感覺人和馬連為一體了一樣,而且騎在馬上更加的省力了。


    我們的雙手,也不用牽著韁繩,在奔跑的過程中,雙手持槍的話,麵對敵人,可是比以前單手持槍麵對敵人更加具備殺傷力了。”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馬鐙的出現,對騎兵騎術的要求會有所降低。


    我們現在的騎兵,都是夾馬騎行,騎兵戰鬥當中,哪一方的騎術更加的高超,就能獲得更大的贏麵。


    現在這個馬鐙的出現,能讓騎兵不需要那麽精湛的技藝了。


    培養一個精銳騎兵需要從小培養,有了馬鐙,應該隻需要三五年就能培養出來一個精銳騎兵吧。”


    劉禪對關平笑道:“還估計太保守了,在涼州這個地方,有了馬鐙我們兩年就可以培養一個精銳騎兵了。


    涼州人嗎,本來就有基礎。”


    關平拿著馬鐙左瞧瞧右看看,由衷的說道:“這真的是好東西,對戰場的作用,僅次於炸藥了。


    你是怎麽搗鼓出來這些好東西的?”


    “多動腦子都能想出來了。


    這東西其實早就有了,最早是方便貴人們能上馬,但是貴人們的腦子似乎隻能想到這個用處,反倒是草原上有著不少人想著兩邊都裝上馬鐙,不過草原上鐵料奇缺,隻能用布或者草編成馬鐙,那馬鐙使不得力就斷了。


    咱們製作出來的鐵馬鐙,完全能承受一個成年人踩在上麵的重量。”


    “你有多少馬鐙啊?


    咱們這次打長安的一萬三千人能不能全部都裝備上?”


    關平問道了最關鍵的問題。


    劉禪道:“這東西早就有一些準備了。


    足夠裝備這次出征的軍隊了,另外啊,再給你看看一個好東西。”


    “這次咱們要去鐵匠作坊了。”


    關平幹脆就翻身上了的盧馬,劉禪吹了個口哨,蘿卜從不遠處跑了過來。


    兩人來到位於西漢水邊的一處鐵匠作坊,這裏是劉備到來後來建起來的鐵匠作坊群。


    不過生產武器的大本營還是在益州的臨邛,其餘各地也有,除開臨邛就是漢中的鐵匠作坊群了。


    武都這個臨時性的武器生產基地,規模比較小,大多是時候還是用於修補損壞武器這種用途。


    叮叮當當的聲音不絕於耳,鐵匠坊嘛,自然是免不了有這些金屬撞擊在一起的美妙聲音。


    劉禪和關平剛剛一出現,作坊管事就立馬發現二人,趕忙過來迎接。


    “馬鐙之事怎麽樣了?”


    劉禪隨口問道。


    之前已經讓人將馬鐙送來這裏,進行製造,如今已經過去了一段時日了,想來已經有不少的存貨積累了。


    管事諂媚笑著答道:“少主吩咐的都已經完成了,這個馬鐙製作非常的簡單,咱們工坊一天都能做上數千個,得到少主的命令後,我們所有鐵匠都日夜趕工,少主吩咐的五萬個都已經做好了。”


    馬鐙能製作的如此快,還是因為劉禪自己做了個模具,然後隻需要鐵匠坊多製作一些模具,隻需要澆灌冷卻就可以了。


    這馬鐙製造起來太簡單了,對這個人數有百人的鐵匠作坊來說,隻需要每日燒炭融鐵然後澆築就完事了。


    劉禪看了看堆積如山的馬鐙,對管事道:“帶我口信去找趙雲將軍,讓其來接收一萬人雙騎所用,其餘的都送去石堡白毦兵營地。


    記住,不得泄密。”


    管事慌忙答應,劉禪送來的模具到來之時,天網就已經將這裏監視了,所有鐵匠都已經被天網所監控,這裏的秘密不會泄露出去分毫。


    運送這些馬鐙之事,也不需要管事操心泄密與否,天網對於保密機製,已經非常的完善了。


    天網之中早已經有了規矩,凡是少主搗鼓出來的東西,一律最高保密程度,凡是接觸之人都需受到天網監管。


    這種馬鐙能影響戰爭走向的東西,保密級別已經在天網當中與炸藥同樣級別了。


    “還有一個東西,需要你來製作。


    你且派人去通知趙雲將軍。”


    劉禪對欲要離開的管事說道。


    話音剛落,角落裏站著戴著麵具的天網密探便朝著劉禪躬身行禮,自去傳達消息去了,不需管事去動嘴皮子。


    “少主還有什麽吩咐。”


    管事問道。


    劉禪笑著將自己懷中的圖紙遞給管事:“按照上麵所寫打造就行。”


    管事看了一眼圖紙,就對劉禪道:“此物簡單,還請少主稍等片刻,不過兩刻鍾,就能打造出來樣品。”


    劉禪和關平兩個人所幸無聊,待在這裏還不如去看看打鐵。


    小半個時辰過後,一塊u型的鐵片出現在劉禪和關平的麵前,關平用著短刀撥動著鐵片,對劉禪好奇問道:“這是什玩意?


    就這一個東西,也算是寶貝?


    還花了將近半個時辰打造出來,也忒費力氣了,我來都隨便敲打出來。”


    劉禪解釋道:“這叫做馬蹄鐵,也可以叫做馬掌。


    你姑且猜猜這東西的好處。”


    關平略微一思索,再結合名字。


    好歹也是個聰明人,關平眼神中綻放出一團光彩,激動的對劉禪說道:“你是說把這個釘在馬掌之上?”


    沒有馬蹄鐵之前,戰馬對腳掌的磨損是非常大的,一匹戰馬若是跑的過多了,腳掌磨損非常嚴重,還會傷及戰馬的腳掌。


    但又若是不讓戰馬怎麽奔跑,戰馬腳掌又會瘋狂的長出來,猶如人的指甲不剪,任期生長。


    而有了馬蹄鐵,對於戰馬四隻腳掌的損傷將會降低到最低。


    這意味著戰馬因為奔跑導致腳掌磨損的損耗將會消失。


    不單單保護了馬蹄,還能讓戰馬跑的更遠,更加能負重前行。


    這個時候馬蹄鐵的出現,將會極大的縮短奔襲所需要的時間,就因為馬蹄的損耗被降低到最低了。


    “這馬蹄鐵啊,對戰馬來說可是個寶貝啊,釘在馬掌上麵,戰馬可以撒開蹄子隨便跑了。


    咱們這次奔襲長安,有了這個馬蹄鐵,起碼可以省了三分之一的時間,戰馬的損耗也可以降低到忽略不計。”


    劉禪對關平道。


    長途奔襲,而且又不是草原上的長距離行軍,最是耗費戰馬了,馬蹄子給磨的血肉模糊都是常有的事情。


    這次長途奔襲,一萬三千人,劉備的後勤計算,可是準備了三萬匹戰馬的。


    還別說,三萬匹戰馬一起跑起來,那聲音隔著大概百裏估計都能聽到了,都不要斥候去探查了,誰都知道有大規模的騎兵來了。


    關平不顧還燙手的馬蹄鐵,對劉禪道:“快快,喊兩個鐵匠來,咱們先裝在的盧馬的蹄子上試試。”


    馬蹄鐵釘在的盧馬的腳掌上,就好比人的手指甲上釘個釘子一樣不會感覺到疼痛。


    隻是的盧馬頗為有點不適用自己腳掌上被盯了四個鐵塊,時不時的抬起腳。


    “的盧有點不適應,你騎上去,跑幾圈,它應該就知道這東西的好處了。”


    劉禪對關平說道。


    關平本來就想著騎著的盧跑一圈試試,那還需要劉禪多說什麽翻身上馬一氣嗬成,對劉禪喊道:“我先去跑一圈。”


    的盧馬終究是名馬,當年隨著劉備躍馬檀溪,正是它最年輕鼎盛的時期,如此才過去不過八年時間不到,對於的盧馬來說,依舊是壯年巔峰,跑起來就如同一道白色魅影。


    當真是神駿非凡,絲毫沒有被劉禪折磨時期的狼狽了。


    戰馬,果然要跑起來,才能煥發神采。


    馬蹄鐵的好處不言而喻,這東西和馬鐙一樣,能改變騎兵戰爭的格局,還需要關平去試試個錘子。


    劉禪趁著關平去遛彎的時間,也讓鐵匠重新製作了一個,釘在了蘿卜的腳掌上。


    解開蘿卜身上的繩鞍,拍了拍它的脖子,劉禪說道:“且去自己跑幾圈。”


    沒了馬鞍、馬轡等的舒服,蘿卜就如同沒了繩的哈士奇,歡快的跑了出去。


    “接下來全力打造這個馬蹄鐵,五日之後,要裝備這次出征的全部軍隊。


    模具你們自己製作,為了節約時間,製造出來多少就裝備多少戰馬。”


    劉禪對快要對自己佩服的五體投地的管事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扶得起的阿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洌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洌酒並收藏扶得起的阿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