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到達沔陽城的時候,城裏都已經人滿為患,非常熱鬧了。
劉備比劉禪早一日到達,接見了群臣。
劉禪就是不想應付一堆人鬧哄哄的場景,也不想跟著劉備去喝酒,幹脆就磨磨蹭蹭晚劉備一天到達。
趙雲是帶著軍隊來的,過來負責安保的事情。
現在劉備屬下整個涼州的騎兵,就是趙雲率領的這一萬精騎。
這些精騎都是涼州健兒,有一部分還是馬超當年的舊部。
而馬超現在統領義從軍了,這一萬騎兵依舊由趙雲率領。
對於馬超的舊部因為馬超的離去,趙雲是怎麽安撫這些人,劉禪就很好奇。
這些人可都是跟著馬超作戰過很多年的,是一起流過血的兄弟,隨著馬超去別的軍隊居然沒有帶走一個。
第二日就是封王典禮了,劉禪在夜間的時候看到了趙雲。
趙將軍依舊是一席白袍白甲,是戰場上最最靚的人,也是最顯眼的人。
白袍白甲白馬,手持亮銀槍,這一身打扮天下間獨此一家,隻有趙雲敢在戰場上這樣穿。
其他的將軍就算是關羽、張飛這樣的萬人敵,在戰場上也盡量不穿顯眼的甲胄。
趙雲的騎兵來去如風,一騎白袍當先,就證明著在涼州陣斬夏侯淵的那個趙雲出現了。
這些年趙雲在涼州的威名很大,風頭無兩,許許多多的異族人都知曉趙雲的威名,碰到趙雲率領的這支騎兵,往往是跪伏在地,不敢直視,直到這支騎兵過境之後,才敢站起來。
自從斬殺夏侯淵,差點殲滅在涼州的曹軍之後,趙雲與馬超一起率領這支騎兵夷滅過數個大部族,且不說異族人心中對這支騎兵的恐懼如何。
當年夏侯淵的大軍幾乎是橫掃關右,無數異族豪強為之剿滅,而趙雲橫空出世,將夏侯淵一戰而斬,這就間接性的極大的增強了異族人心中對趙雲的恐懼了。
漢人同樣對於這支大軍,對於趙雲的情緒是複雜的,有對趙雲崇拜的,有對趙雲恐懼的。
隻要趙雲率領大軍所到之處,必定有人在角落中瑟瑟發抖,已經不下二十家豪強被這支大軍的鐵蹄踏破,不下三萬的叛亂的大軍在這支騎兵的一波衝鋒下煙消雲散。
涼州人言:千軍萬馬避白袍。
趙雲在涼州已經是威名赫赫,虎步關右難有敵手。
“少主。”
趙雲看到劉禪,打著招呼,劉禪對趙雲非常親切,沒有趙雲就沒有劉禪。
要不是在長阪坡有趙雲,阿鬥早就成了現在長阪坡農田裏的肥料了。
“雲叔,最近你的威名可是如雷貫耳啊。”
劉禪笑著說道。
“何足道哉。”
趙雲也笑著道。
當年懷中的小嬰兒都已經長大成人了,個頭都快要趕上自己了,趙雲也非常的欣慰。
蜀漢的君臣關係,大多數都是一起經曆過生死的,這種關係藏在君臣關係下,情比金堅,所以蜀漢的君君臣臣,關係非常的好,拋開君臣關係,私底下都是兄弟關係。
趙雲活躍多是在金城郡和武威郡一帶,那裏環境複雜,異族眾多,這支涼州騎兵於夏侯淵作戰之後,多是與異族作戰,不聽話的異族數量多,在有豪強聯合作亂,在趙雲身上劉禪還可以看到幹了的血跡,趙雲應該是砍了人之後就往這裏敢。
他身上的殺氣也遠勝從前。
這種威名完全是殺戮殺出來的。
劉禪透露了一下趙雲會受封後將軍的消息,趙雲聞言道:“雲有何功德,之前斬殺夏侯淵的功勞已經受封,如今斷然不敢再受後將軍一職。”
“雲叔,前後左右將軍四個,我二叔三叔都有,還有馬孟起也有,後將軍怎麽也得是你,其他人功勞不夠的。”
劉禪說道。
趙雲卻是搖頭道:“後將軍一職責任重大,雲不能受。
黃老將軍戎馬生涯,入川作戰多次先登作戰,衝鋒陷陣,他才是理當受後將軍一職。”
劉禪無奈道:“黃將軍也會有受封的將軍職,雲叔你就別推脫了,要是你不願意擔任後將軍,黃將軍豈會去擔任?
他也是個性格非常高傲的之人,定然不會要的。”
你趙雲不要的後將軍?
我黃忠其豈會要?
況且的黃忠目前的功勞還是沒有趙雲立下來的功勞大,目前整個劉備麾下的將領,能擔任前後左右將軍的隻有關張趙馬四人了,黃忠的功勞不夠的。
劉禪繼續對趙雲道:“涼州軍務以後肯定是需要雲叔你來操心的,如果沒有後將軍在身,隻擔任個雜號將軍,雲叔是鎮住不了涼州的宵小的。”
其實心中早有預測,趙雲會推脫後將軍的軍職。
因為前後左右將軍在現在大漢人眼裏,都是非常重要的軍職的,重號將軍可不是簡簡單單能隨意給他人,前後左右將軍,都有開府治事的權力。
這四個將軍代表著都是軍隊的核心所在,非同尋常,趙雲覺得自己不夠資格,這也隻是他一直以來謙虛的性格。
其實趙雲是完全夠格的。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涼州軍務以及往西域方向的軍務,都會交給趙雲。
曆史上的趙雲都說不受重用,其實趙雲是受到了重用的。
什麽叫不重要?
沒有給趙雲當丞相總領軍政是不重用?
沒有留趙雲在荊州,讓他頂替關羽,這叫不重用?
那麽張飛是不是也不受重用?
張飛鎮守閬中,趙雲也曾鎮守江州。
入川作戰,張飛和趙雲分兵,平定郡縣,史載: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
張飛兵敗過張頜,趙雲在漢水是真正有史可載為救黃忠殺的幾進幾出。
趙雲作為劉備的老部下,官封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
這要是還不受重用,蜀漢的一係列四鎮四征將軍和亭侯們怕是都慚愧的低下了頭。
趙雲目前在涼州的威望,再加上馬超沒有讓自己的老部下跟著他,馬超認為老部下們留在趙雲這支一萬人的精騎當中比跟著自己更加有出頭的機會,於是就沒有讓他們跟著,故而馬超這些老部下都跟著趙雲也不奇怪了。
趙雲的魅力還是很強的,對待部下謙遜溫和,是深得人心的一位將軍了。
不同於關羽傲士人親士卒,張飛的殘暴性格,還鞭撻士卒,趙雲是劉備身邊的將軍隊伍裏,算是最完美的一個了。
“雲叔,你的那一萬精騎,這次不如找我爹要個番號吧。
你看看我手下的白毦兵,到叔手下的無當飛軍,現在又有了馬超麾下的義從軍。
雲叔這一萬人也應該有個番號的。”
劉禪用著玩笑的口吻說道。
有個威風的番號,走出去都倍有麵啊。
曹操的虎豹騎,隻聞其名就能讓人害怕了。
劉禪這餿主意還真讓趙雲有點感興趣,趙雲對劉禪道:“少主,你平日裏鬼點子多。
你給起個威風的名字?”
“這事還是讓我爹來吧,他肯定感興趣。
上次給無當飛軍起名字還是我取的,沒他的份,他還不樂意了。
這次一定要讓他來了。”
劉禪想起上次沒有讓劉備給無當飛軍取名字,劉備板著長臉好久。
這次務必要給劉備取名了。
趙雲聞言道:“我這就去找主公。”
“一起去。”
明日上午就是典禮了,劉備還在和他臣子們喝著酒,大概是非常的高興,已經喝了不少了,劉備一張臉都喝紅了,拉著法正在吹著牛,也不知道講什麽。
法正現在是蜀郡太守,身上還掛著個揚武將軍,能文能武,接下來劉備進漢中王之後,可能會封法正為尚書令,掌管尚書台。
尚書令的權責是一直在加強的,到了的東漢時期,丞相被短暫的取消,尚書台更是總管政務,尚書令更是成了實際上的丞相。
不過軍政一手抓依舊是軍師將軍諸葛亮,法正的尚書令也隻是幫助諸葛亮分擔政務。
在劉備稱帝之前,諸葛亮在政務這一塊雖然是一把手,但還沒有做到總攬全部軍政的。
法正去世,劉備稱帝,諸葛亮為丞相,這才開啟了諸葛亮治蜀,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法正在劉備心目中地位也是非常高的,目前起碼能達到和諸葛亮平起平坐的局麵。
如果曆史上法正沒有死,在劉備稱帝後,蜀漢的政治格局,甚至天下的格局都會改變的。
諸葛亮也說過,若是法正在,劉備不會發動夷陵之戰,如果就算發動了,也不會失敗。
不過現在龐統也還活著,法正的尚書令恐怕很難到手了。
龐統現在同樣是軍師將軍,是一直跟隨在劉備身邊的謀主。
龐統地位都已經和諸葛亮相等了。
如果未來劉備稱帝,諸葛亮任丞相開府治事,那麽龐統很可能會擔任太尉,同樣是開府治事。
太尉一職會不同於兩漢,得到實質性的加強。
法正也同樣可能擔任三公之一。
這大概就是未來朝堂的格局。
至於現在這個尚書令會給誰,劉禪有點猜不準,不敢有十足的把握認為會給誰。
劉備比劉禪早一日到達,接見了群臣。
劉禪就是不想應付一堆人鬧哄哄的場景,也不想跟著劉備去喝酒,幹脆就磨磨蹭蹭晚劉備一天到達。
趙雲是帶著軍隊來的,過來負責安保的事情。
現在劉備屬下整個涼州的騎兵,就是趙雲率領的這一萬精騎。
這些精騎都是涼州健兒,有一部分還是馬超當年的舊部。
而馬超現在統領義從軍了,這一萬騎兵依舊由趙雲率領。
對於馬超的舊部因為馬超的離去,趙雲是怎麽安撫這些人,劉禪就很好奇。
這些人可都是跟著馬超作戰過很多年的,是一起流過血的兄弟,隨著馬超去別的軍隊居然沒有帶走一個。
第二日就是封王典禮了,劉禪在夜間的時候看到了趙雲。
趙將軍依舊是一席白袍白甲,是戰場上最最靚的人,也是最顯眼的人。
白袍白甲白馬,手持亮銀槍,這一身打扮天下間獨此一家,隻有趙雲敢在戰場上這樣穿。
其他的將軍就算是關羽、張飛這樣的萬人敵,在戰場上也盡量不穿顯眼的甲胄。
趙雲的騎兵來去如風,一騎白袍當先,就證明著在涼州陣斬夏侯淵的那個趙雲出現了。
這些年趙雲在涼州的威名很大,風頭無兩,許許多多的異族人都知曉趙雲的威名,碰到趙雲率領的這支騎兵,往往是跪伏在地,不敢直視,直到這支騎兵過境之後,才敢站起來。
自從斬殺夏侯淵,差點殲滅在涼州的曹軍之後,趙雲與馬超一起率領這支騎兵夷滅過數個大部族,且不說異族人心中對這支騎兵的恐懼如何。
當年夏侯淵的大軍幾乎是橫掃關右,無數異族豪強為之剿滅,而趙雲橫空出世,將夏侯淵一戰而斬,這就間接性的極大的增強了異族人心中對趙雲的恐懼了。
漢人同樣對於這支大軍,對於趙雲的情緒是複雜的,有對趙雲崇拜的,有對趙雲恐懼的。
隻要趙雲率領大軍所到之處,必定有人在角落中瑟瑟發抖,已經不下二十家豪強被這支大軍的鐵蹄踏破,不下三萬的叛亂的大軍在這支騎兵的一波衝鋒下煙消雲散。
涼州人言:千軍萬馬避白袍。
趙雲在涼州已經是威名赫赫,虎步關右難有敵手。
“少主。”
趙雲看到劉禪,打著招呼,劉禪對趙雲非常親切,沒有趙雲就沒有劉禪。
要不是在長阪坡有趙雲,阿鬥早就成了現在長阪坡農田裏的肥料了。
“雲叔,最近你的威名可是如雷貫耳啊。”
劉禪笑著說道。
“何足道哉。”
趙雲也笑著道。
當年懷中的小嬰兒都已經長大成人了,個頭都快要趕上自己了,趙雲也非常的欣慰。
蜀漢的君臣關係,大多數都是一起經曆過生死的,這種關係藏在君臣關係下,情比金堅,所以蜀漢的君君臣臣,關係非常的好,拋開君臣關係,私底下都是兄弟關係。
趙雲活躍多是在金城郡和武威郡一帶,那裏環境複雜,異族眾多,這支涼州騎兵於夏侯淵作戰之後,多是與異族作戰,不聽話的異族數量多,在有豪強聯合作亂,在趙雲身上劉禪還可以看到幹了的血跡,趙雲應該是砍了人之後就往這裏敢。
他身上的殺氣也遠勝從前。
這種威名完全是殺戮殺出來的。
劉禪透露了一下趙雲會受封後將軍的消息,趙雲聞言道:“雲有何功德,之前斬殺夏侯淵的功勞已經受封,如今斷然不敢再受後將軍一職。”
“雲叔,前後左右將軍四個,我二叔三叔都有,還有馬孟起也有,後將軍怎麽也得是你,其他人功勞不夠的。”
劉禪說道。
趙雲卻是搖頭道:“後將軍一職責任重大,雲不能受。
黃老將軍戎馬生涯,入川作戰多次先登作戰,衝鋒陷陣,他才是理當受後將軍一職。”
劉禪無奈道:“黃將軍也會有受封的將軍職,雲叔你就別推脫了,要是你不願意擔任後將軍,黃將軍豈會去擔任?
他也是個性格非常高傲的之人,定然不會要的。”
你趙雲不要的後將軍?
我黃忠其豈會要?
況且的黃忠目前的功勞還是沒有趙雲立下來的功勞大,目前整個劉備麾下的將領,能擔任前後左右將軍的隻有關張趙馬四人了,黃忠的功勞不夠的。
劉禪繼續對趙雲道:“涼州軍務以後肯定是需要雲叔你來操心的,如果沒有後將軍在身,隻擔任個雜號將軍,雲叔是鎮住不了涼州的宵小的。”
其實心中早有預測,趙雲會推脫後將軍的軍職。
因為前後左右將軍在現在大漢人眼裏,都是非常重要的軍職的,重號將軍可不是簡簡單單能隨意給他人,前後左右將軍,都有開府治事的權力。
這四個將軍代表著都是軍隊的核心所在,非同尋常,趙雲覺得自己不夠資格,這也隻是他一直以來謙虛的性格。
其實趙雲是完全夠格的。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涼州軍務以及往西域方向的軍務,都會交給趙雲。
曆史上的趙雲都說不受重用,其實趙雲是受到了重用的。
什麽叫不重要?
沒有給趙雲當丞相總領軍政是不重用?
沒有留趙雲在荊州,讓他頂替關羽,這叫不重用?
那麽張飛是不是也不受重用?
張飛鎮守閬中,趙雲也曾鎮守江州。
入川作戰,張飛和趙雲分兵,平定郡縣,史載: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
張飛兵敗過張頜,趙雲在漢水是真正有史可載為救黃忠殺的幾進幾出。
趙雲作為劉備的老部下,官封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
這要是還不受重用,蜀漢的一係列四鎮四征將軍和亭侯們怕是都慚愧的低下了頭。
趙雲目前在涼州的威望,再加上馬超沒有讓自己的老部下跟著他,馬超認為老部下們留在趙雲這支一萬人的精騎當中比跟著自己更加有出頭的機會,於是就沒有讓他們跟著,故而馬超這些老部下都跟著趙雲也不奇怪了。
趙雲的魅力還是很強的,對待部下謙遜溫和,是深得人心的一位將軍了。
不同於關羽傲士人親士卒,張飛的殘暴性格,還鞭撻士卒,趙雲是劉備身邊的將軍隊伍裏,算是最完美的一個了。
“雲叔,你的那一萬精騎,這次不如找我爹要個番號吧。
你看看我手下的白毦兵,到叔手下的無當飛軍,現在又有了馬超麾下的義從軍。
雲叔這一萬人也應該有個番號的。”
劉禪用著玩笑的口吻說道。
有個威風的番號,走出去都倍有麵啊。
曹操的虎豹騎,隻聞其名就能讓人害怕了。
劉禪這餿主意還真讓趙雲有點感興趣,趙雲對劉禪道:“少主,你平日裏鬼點子多。
你給起個威風的名字?”
“這事還是讓我爹來吧,他肯定感興趣。
上次給無當飛軍起名字還是我取的,沒他的份,他還不樂意了。
這次一定要讓他來了。”
劉禪想起上次沒有讓劉備給無當飛軍取名字,劉備板著長臉好久。
這次務必要給劉備取名了。
趙雲聞言道:“我這就去找主公。”
“一起去。”
明日上午就是典禮了,劉備還在和他臣子們喝著酒,大概是非常的高興,已經喝了不少了,劉備一張臉都喝紅了,拉著法正在吹著牛,也不知道講什麽。
法正現在是蜀郡太守,身上還掛著個揚武將軍,能文能武,接下來劉備進漢中王之後,可能會封法正為尚書令,掌管尚書台。
尚書令的權責是一直在加強的,到了的東漢時期,丞相被短暫的取消,尚書台更是總管政務,尚書令更是成了實際上的丞相。
不過軍政一手抓依舊是軍師將軍諸葛亮,法正的尚書令也隻是幫助諸葛亮分擔政務。
在劉備稱帝之前,諸葛亮在政務這一塊雖然是一把手,但還沒有做到總攬全部軍政的。
法正去世,劉備稱帝,諸葛亮為丞相,這才開啟了諸葛亮治蜀,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法正在劉備心目中地位也是非常高的,目前起碼能達到和諸葛亮平起平坐的局麵。
如果曆史上法正沒有死,在劉備稱帝後,蜀漢的政治格局,甚至天下的格局都會改變的。
諸葛亮也說過,若是法正在,劉備不會發動夷陵之戰,如果就算發動了,也不會失敗。
不過現在龐統也還活著,法正的尚書令恐怕很難到手了。
龐統現在同樣是軍師將軍,是一直跟隨在劉備身邊的謀主。
龐統地位都已經和諸葛亮相等了。
如果未來劉備稱帝,諸葛亮任丞相開府治事,那麽龐統很可能會擔任太尉,同樣是開府治事。
太尉一職會不同於兩漢,得到實質性的加強。
法正也同樣可能擔任三公之一。
這大概就是未來朝堂的格局。
至於現在這個尚書令會給誰,劉禪有點猜不準,不敢有十足的把握認為會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