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梧之地,多有疑點,一說舜帝葬於蒼梧之野,一說上古時期蒼梧古國。
不過現在的蒼梧郡和這些傳說都不沾邊,位於嶺南的蒼梧郡是漢元鼎六年置,治所在廣信城,一郡範圍大概是後世的廣西東部和廣東北部等大片接壤地區。
“蒼梧共十一城,戶十一萬一千三百九十五,口四十六萬六千九百七十五。”龐統隨口而來,對於交州,他來之前是做足了功課的。
劉禪聽了這個數據,不免疑惑道:“這個戶籍統計是什麽時期的?”
“永和五年。”
劉禪輕笑了兩下,不做應答。
雖然中原戰亂不曾波及交州,但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天下動亂數十年了,天下人口百不存一,如果蒼梧郡還有這麽多人口,劉禪自己把腦袋摘下來當球踢都可以。
廣信城近在眼前,這是一座在森林當中的城市,漓水從原始森林中流過,而廣信城則建立在比漓水旁的一座山腰處。
船隻停靠在岸,趙雲、陳到攜帶軍隊先行下船,吳巨攜不少官吏已經在等待了。
劉禪站在甲板上向下望去,這些交州官吏與中原官吏穿著打扮並無一二,聽著說話的口音雖然是撇腳的洛陽官話,但也與荊州那邊的官吏差不了多少,純正的洛陽官話,還是的在洛陽才聽得到。
劉禪也知道說官話,學會說官話,就好比要再後世學會說普通話,一口方言是一樣沒法和人交流的。
吳巨穿著一身甲胄,信誓旦旦的拍著胸脯要為劉備征伐交州,哪怕以身衝鋒陷陣都不惜。
這是當著趙雲這個主將的麵向劉備表忠心。
荊州兵鋒順著江水就能直抵這廣信城下,麵對著三千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吳巨根本就沒有其他想法,隻有臣服。
蒼梧郡的兵力也才千餘人,還是許多連甲胄都沒有的烏合之眾,吳巨心有抵抗,也沒有這個能力。
待到確認安全後,劉禪才被一群白毦兵護送著下了船。
吳巨看到劉禪,趕忙參拜,劉禪笑道:“巨叔,你與我父親是好友,我受不得你的一拜。”說著,劉禪朝著吳巨一拜。
這讓吳巨感激涕零,慌忙要上前扶住劉禪,卻被兩個白毦兵擋住,吳巨絲毫不尷尬的縮回手:“賢侄快快請起,我今日效忠你父,今後起你父就是我的主公,賢侄你就是我的少主。我怎麽敢讓少主跪拜我。”
“巨叔你是我的長輩,理當如此。”
吳巨擦掉眼淚道:“主公有子如此,大漢之幸啊。”
“少主,趙將軍、陳將軍還有龐軍師,隨我入城吧,我在城中設宴招待各位,俱都是嶺南的一些特產。”吳巨邀請道。
陳到抱拳道:“太守,軍中事務還需要安頓,我就不便去了。”
趙雲也道:“叔至便留在此處處理事務吧。”
“理當如此,理當如此。”吳巨笑著道。
三千士兵安營紮寨的位置,陳到不敢安排的太過於離江邊太遠,於是就選了背靠漓水,背靠著滿載物資的船隻,已經進入交州地界了,陳到不得不小心。
劉備的書信幾日前就到了吳巨這裏了,那封給士燮的書信也即將送達到他手中,不過按照消息的傳遞速度來看,士燮可能已經知道了劉備大軍到來。
沿途而來,十餘艘大船不可能藏得住的,士燮的眼線恐怕早已經發覺,想到此處,陳到更加警覺,又派出不少斥候暗哨,往以軍營為中心的漓水兩岸搜查,而廣信城也馬上被兩百士兵接手了城防。
如果交州戰事膠著,廣信城將會作為荊州軍隊的前跳基地,這裏的方方麵麵都不容有失。
吳巨口中的嶺南特產,不過隻是一些山珍海味,以及一些特產水果,都是劉禪上一世吃膩了東西,而且水果的味道實在是不及後世栽培出來的水果,劉禪吃起來索然無味,草草果腹之後便停了下來聽吳巨介紹交州的情況。
“士燮本人是在交趾郡龍編城中,交趾郡十二縣城幾乎都集中在龍編附近,最遠兩座城相距不過百裏,再加上士家數代經營,整個以龍編為中心的區域,早已經是鐵桶一塊了,不僅僅是眾多漢人前往歸附定居,那些蠻族也多定居在周邊,臣服於士燮,以士家馬首為瞻。最重要的是龍編所處位置,不同於鬱水水係溝通三郡,船隻可以暢通無阻的在三郡內行船。想要到達龍編,唯有翻山越嶺,亦或者從合浦郡走海路前往。”
“南海、鬱林、合浦不足為慮,大軍傳檄可定。士燮若真心抵抗,非要大戰一場不可。”吳巨說道。
趙雲目光沉穩:“若是真要一戰,他士燮也擋不住我三千精銳的步伐。最後引頸受戮的終究是他。”
吳巨望了一眼站在左右全著鐵鎧的十餘名白毦兵,知道趙雲這番話沒有吹牛的成分,吳巨對趙雲的道:“王師師出有名,士燮雖是交州土皇帝,宛若趙佗,但此人明事理,事情說不定會有轉機。”
龐統說道:“我與士燮有舊,我親自走一趟龍編吧,還請吳太守為我尋兩位向導。”
吳巨驚訝道:“軍師以身犯險,恐怕……”
“無妨,士燮雖未交州之主,但其為人卻沒有這般下作,我若能說服士燮歸順,避免戰爭,這對交州以及我軍俱都是有利的。”龐統道。
龐統出使士燮,這些都是在公安城便已經商量好了的。
“師傅,等士燮的回信吧。他若是拒絕,你自然要走一遭,若是他選擇了歸附,那走著一遭也沒有必要了。”劉禪說道。
“少主此言有理。”吳巨讚同道。
趙雲和龐統對視一眼,趙雲道:“軍師再等數日吧。”
士燮在趙雲大軍到達廣信城的三天後,他就收到了劉備的來信,並且早在五日前,他就已經知曉了劉備派出了大軍南下。
龍編城雖然懸於中原千裏之遙,但士家數代的教化已經引進漢人,這座城市與中原城市無二,隻是那些歸附的蠻族,終究還是保留了一些屬於他們部族的一些特征,比如妝容與服飾,還是與漢人有所迥異,不過也隻是少數,大多數蠻族都已追求漢人的華服為目標,摒棄了草裙獸衣。
當然幾代人的努力教化的成果若是就單單是這樣,那士家幹脆集體抹脖子算了。
十餘年前歸附的蠻族,就已經宛若和漢人無異了,更別說在往上追溯幾代人了的努力了。
這些還有著蠻族特征的百姓,都是近十年內歸化的蠻族,他們要徹底洗去身上蠻族的特征,起碼還需要十餘年讓下一代成長起來。
幾代人累積下來的威望,到了士燮這一代,幾乎是百族臣服,士燮是當之無愧的交州土皇帝,比之秦末趙佗猶過之。
士燮已經七旬,但是身體依舊硬朗,這或許是因為其學道的緣故。
儒,道兩途,士燮都可以算得上是宗師大家。居住在龍編的儒家大師也不在少數,士燮接到來信之時,正在與許靖對弈。
許靖汝南平輿人,曾先後投奔孔伷、陳禕、許貢、王朗等人,於孫策攻王朗前與家屬俱避難交州,受到交趾太守士燮禮待,於是數年來一直居住於龍編講課授學。
士燮看完劉備的來信後,將用精美蜀錦寫就的書信放在一旁。
許靖見狀道:“能用如此精美蜀錦當做書寫的信件,寫信之人恐怕是這天下諸侯之一吧?我猜猜,不是孫權便是劉備了。”
士燮聞言撫著花白的胡須笑著道:“文休猜對了,是劉備給我的來信,他的三千軍隊已經在廣信城了,他是勸我與他一同興複漢室,共抗曹賊。”
許靖聞言道:“先禮後兵?”
“是這個意思,若是我不答應與他一起興複漢室,他就要動兵戈了。交州啊,以後安生不得咯。”士燮歎息道。
二人雖說著話,手中的落子卻從沒有停下來,二人對弈下子的速度都極快,仿若不要思考一般。
若是有棋壇高手再此看二人對弈,定然會驚歎與二人的棋藝高超。
“前幾日我收到了益州劉璋的來信,他喚我去益州為官,我還在思慮當中。”許靖對士燮道。
士燮落下白子,許靖的黑子被屠大龍,許靖坦然一笑:“再走下去也是輸了,到此為止吧。”
“益州也安生不了多久,文休你信不信你最終會在劉備手下為官?”
許靖詫異道:“何出此言?難道他劉備還能攻入益州不成?”
“劉季玉與劉玄德相比,猶如猛虎比之山羊,劉玄德坐擁荊州,他一心興複漢室,野心不小,進入益州這也的天府之地,是遲早的事情。”士燮道。
許靖不信士燮所言:“益州難攻,劉備拿不下益州。”
士燮將棋盤上的棋子分黑白收攏,對許靖道:“文休,我自認為我不是劉備的對手,他那三千軍隊裏有一半的士兵著鐵鎧,這樣的軍隊來征伐交州這蠻荒之地,劉備對交州是誌在必地,所以我不打算與劉備發生戰爭,明日我就會讓我兒士廞帶上我的交趾太守印送往荊州。”
不過現在的蒼梧郡和這些傳說都不沾邊,位於嶺南的蒼梧郡是漢元鼎六年置,治所在廣信城,一郡範圍大概是後世的廣西東部和廣東北部等大片接壤地區。
“蒼梧共十一城,戶十一萬一千三百九十五,口四十六萬六千九百七十五。”龐統隨口而來,對於交州,他來之前是做足了功課的。
劉禪聽了這個數據,不免疑惑道:“這個戶籍統計是什麽時期的?”
“永和五年。”
劉禪輕笑了兩下,不做應答。
雖然中原戰亂不曾波及交州,但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天下動亂數十年了,天下人口百不存一,如果蒼梧郡還有這麽多人口,劉禪自己把腦袋摘下來當球踢都可以。
廣信城近在眼前,這是一座在森林當中的城市,漓水從原始森林中流過,而廣信城則建立在比漓水旁的一座山腰處。
船隻停靠在岸,趙雲、陳到攜帶軍隊先行下船,吳巨攜不少官吏已經在等待了。
劉禪站在甲板上向下望去,這些交州官吏與中原官吏穿著打扮並無一二,聽著說話的口音雖然是撇腳的洛陽官話,但也與荊州那邊的官吏差不了多少,純正的洛陽官話,還是的在洛陽才聽得到。
劉禪也知道說官話,學會說官話,就好比要再後世學會說普通話,一口方言是一樣沒法和人交流的。
吳巨穿著一身甲胄,信誓旦旦的拍著胸脯要為劉備征伐交州,哪怕以身衝鋒陷陣都不惜。
這是當著趙雲這個主將的麵向劉備表忠心。
荊州兵鋒順著江水就能直抵這廣信城下,麵對著三千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吳巨根本就沒有其他想法,隻有臣服。
蒼梧郡的兵力也才千餘人,還是許多連甲胄都沒有的烏合之眾,吳巨心有抵抗,也沒有這個能力。
待到確認安全後,劉禪才被一群白毦兵護送著下了船。
吳巨看到劉禪,趕忙參拜,劉禪笑道:“巨叔,你與我父親是好友,我受不得你的一拜。”說著,劉禪朝著吳巨一拜。
這讓吳巨感激涕零,慌忙要上前扶住劉禪,卻被兩個白毦兵擋住,吳巨絲毫不尷尬的縮回手:“賢侄快快請起,我今日效忠你父,今後起你父就是我的主公,賢侄你就是我的少主。我怎麽敢讓少主跪拜我。”
“巨叔你是我的長輩,理當如此。”
吳巨擦掉眼淚道:“主公有子如此,大漢之幸啊。”
“少主,趙將軍、陳將軍還有龐軍師,隨我入城吧,我在城中設宴招待各位,俱都是嶺南的一些特產。”吳巨邀請道。
陳到抱拳道:“太守,軍中事務還需要安頓,我就不便去了。”
趙雲也道:“叔至便留在此處處理事務吧。”
“理當如此,理當如此。”吳巨笑著道。
三千士兵安營紮寨的位置,陳到不敢安排的太過於離江邊太遠,於是就選了背靠漓水,背靠著滿載物資的船隻,已經進入交州地界了,陳到不得不小心。
劉備的書信幾日前就到了吳巨這裏了,那封給士燮的書信也即將送達到他手中,不過按照消息的傳遞速度來看,士燮可能已經知道了劉備大軍到來。
沿途而來,十餘艘大船不可能藏得住的,士燮的眼線恐怕早已經發覺,想到此處,陳到更加警覺,又派出不少斥候暗哨,往以軍營為中心的漓水兩岸搜查,而廣信城也馬上被兩百士兵接手了城防。
如果交州戰事膠著,廣信城將會作為荊州軍隊的前跳基地,這裏的方方麵麵都不容有失。
吳巨口中的嶺南特產,不過隻是一些山珍海味,以及一些特產水果,都是劉禪上一世吃膩了東西,而且水果的味道實在是不及後世栽培出來的水果,劉禪吃起來索然無味,草草果腹之後便停了下來聽吳巨介紹交州的情況。
“士燮本人是在交趾郡龍編城中,交趾郡十二縣城幾乎都集中在龍編附近,最遠兩座城相距不過百裏,再加上士家數代經營,整個以龍編為中心的區域,早已經是鐵桶一塊了,不僅僅是眾多漢人前往歸附定居,那些蠻族也多定居在周邊,臣服於士燮,以士家馬首為瞻。最重要的是龍編所處位置,不同於鬱水水係溝通三郡,船隻可以暢通無阻的在三郡內行船。想要到達龍編,唯有翻山越嶺,亦或者從合浦郡走海路前往。”
“南海、鬱林、合浦不足為慮,大軍傳檄可定。士燮若真心抵抗,非要大戰一場不可。”吳巨說道。
趙雲目光沉穩:“若是真要一戰,他士燮也擋不住我三千精銳的步伐。最後引頸受戮的終究是他。”
吳巨望了一眼站在左右全著鐵鎧的十餘名白毦兵,知道趙雲這番話沒有吹牛的成分,吳巨對趙雲的道:“王師師出有名,士燮雖是交州土皇帝,宛若趙佗,但此人明事理,事情說不定會有轉機。”
龐統說道:“我與士燮有舊,我親自走一趟龍編吧,還請吳太守為我尋兩位向導。”
吳巨驚訝道:“軍師以身犯險,恐怕……”
“無妨,士燮雖未交州之主,但其為人卻沒有這般下作,我若能說服士燮歸順,避免戰爭,這對交州以及我軍俱都是有利的。”龐統道。
龐統出使士燮,這些都是在公安城便已經商量好了的。
“師傅,等士燮的回信吧。他若是拒絕,你自然要走一遭,若是他選擇了歸附,那走著一遭也沒有必要了。”劉禪說道。
“少主此言有理。”吳巨讚同道。
趙雲和龐統對視一眼,趙雲道:“軍師再等數日吧。”
士燮在趙雲大軍到達廣信城的三天後,他就收到了劉備的來信,並且早在五日前,他就已經知曉了劉備派出了大軍南下。
龍編城雖然懸於中原千裏之遙,但士家數代的教化已經引進漢人,這座城市與中原城市無二,隻是那些歸附的蠻族,終究還是保留了一些屬於他們部族的一些特征,比如妝容與服飾,還是與漢人有所迥異,不過也隻是少數,大多數蠻族都已追求漢人的華服為目標,摒棄了草裙獸衣。
當然幾代人的努力教化的成果若是就單單是這樣,那士家幹脆集體抹脖子算了。
十餘年前歸附的蠻族,就已經宛若和漢人無異了,更別說在往上追溯幾代人了的努力了。
這些還有著蠻族特征的百姓,都是近十年內歸化的蠻族,他們要徹底洗去身上蠻族的特征,起碼還需要十餘年讓下一代成長起來。
幾代人累積下來的威望,到了士燮這一代,幾乎是百族臣服,士燮是當之無愧的交州土皇帝,比之秦末趙佗猶過之。
士燮已經七旬,但是身體依舊硬朗,這或許是因為其學道的緣故。
儒,道兩途,士燮都可以算得上是宗師大家。居住在龍編的儒家大師也不在少數,士燮接到來信之時,正在與許靖對弈。
許靖汝南平輿人,曾先後投奔孔伷、陳禕、許貢、王朗等人,於孫策攻王朗前與家屬俱避難交州,受到交趾太守士燮禮待,於是數年來一直居住於龍編講課授學。
士燮看完劉備的來信後,將用精美蜀錦寫就的書信放在一旁。
許靖見狀道:“能用如此精美蜀錦當做書寫的信件,寫信之人恐怕是這天下諸侯之一吧?我猜猜,不是孫權便是劉備了。”
士燮聞言撫著花白的胡須笑著道:“文休猜對了,是劉備給我的來信,他的三千軍隊已經在廣信城了,他是勸我與他一同興複漢室,共抗曹賊。”
許靖聞言道:“先禮後兵?”
“是這個意思,若是我不答應與他一起興複漢室,他就要動兵戈了。交州啊,以後安生不得咯。”士燮歎息道。
二人雖說著話,手中的落子卻從沒有停下來,二人對弈下子的速度都極快,仿若不要思考一般。
若是有棋壇高手再此看二人對弈,定然會驚歎與二人的棋藝高超。
“前幾日我收到了益州劉璋的來信,他喚我去益州為官,我還在思慮當中。”許靖對士燮道。
士燮落下白子,許靖的黑子被屠大龍,許靖坦然一笑:“再走下去也是輸了,到此為止吧。”
“益州也安生不了多久,文休你信不信你最終會在劉備手下為官?”
許靖詫異道:“何出此言?難道他劉備還能攻入益州不成?”
“劉季玉與劉玄德相比,猶如猛虎比之山羊,劉玄德坐擁荊州,他一心興複漢室,野心不小,進入益州這也的天府之地,是遲早的事情。”士燮道。
許靖不信士燮所言:“益州難攻,劉備拿不下益州。”
士燮將棋盤上的棋子分黑白收攏,對許靖道:“文休,我自認為我不是劉備的對手,他那三千軍隊裏有一半的士兵著鐵鎧,這樣的軍隊來征伐交州這蠻荒之地,劉備對交州是誌在必地,所以我不打算與劉備發生戰爭,明日我就會讓我兒士廞帶上我的交趾太守印送往荊州。”